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技巧

    苏君艺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进行教育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相关语文学科素养,还要能够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阅读习惯

    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教师要积极地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恰当的阅读方式。比如,对于教材节选的一些重点文章,教师要带领学生精读和细读。对于试卷中出现的阅读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粗读、略读,并善于把握阅读内容中的重点。此外,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养成随手记录的好习惯,将文章中的精彩语句、名人格言等记录下来,增加自己的文学积累。

    比如,在教学《猫》这篇文章时,在课堂一开始我们便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动物世界》中《双面猫咪》这一期中的精彩镜头,激发学生对猫的兴趣,了解猫的性情。然后再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见到的猫咪是什么样的,最后再带领学生一起走进作者文章中描写的猫的世界。同时让学生将文章中描写精彩的地方摘抄下来,并分析其精彩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文化传承是语文学科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正确处理“照着讲”与“接着讲”的正确关系,加深学生对文化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文化的传承。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立足传统文化,寻求其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教师要注重自身文化综合素养的提升,准确了解和把握国际文化的发展趋势,并对自身传统文化有一个科学定位,促进文化之间的融汇贯通,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如在进行《鱼我所欲也》这篇古文的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述春秋时代的社会背景,还要为学生讲解孟子的经历与处境,并联系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鱼我所欲也》进行现代化解读。在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二、创设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参与水平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符合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潮流,顺应了国际教育发展趋势。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成为学生阅读路上的引导者与帮助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对于所阅读内容的理解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时教师就要做好启发和引导工作,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并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大胆交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与能力。

    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全国各地具有文化特色的活动,比如皮影戏,再为学生朗读有关皮影戏精彩的文字描述。活跃课堂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然后,再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自己所见过的文化特色活动,试着用语言描述出来,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如此,不仅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新课程强调对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会如何欣赏文章中的字、词、句,对于理解文章内容,以及进一步展开探究性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当对文章中的内容“咬文嚼字”,深入分析该句子所要传达出的思想感情与描写特点,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比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当讲到父亲为了我而购买橘子那一段时,我们要带领学生着重分析“蹒跚的走到铁道边”“蹒跚”“用两手攀着”等句子,感受父亲年事已高,到了过马路需要人搀扶的年纪,但是为了“我”依然固执地去买橘子,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另外,作者所描写的“我赶紧去搀扶”的动作,也充分表现了作者又疼、又愧、又欣然若释的复杂心理。如此,当对重点文字进行字斟句酌的分析时,学生在阅读时便会养成分析与鉴赏的良好阅读习惯,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三、丰富阅读形式,拓展阅读空间

    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空间被大大拓宽,阅读的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在“三维教育目标”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展开相应的教育,发展学生多元化人文价值的取向,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阅读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还要拓展到课外,阅读形式也不应仅仅局限在书本教材上,还应当积极鼓励学生阅读各类期刊杂志及有益的书籍,并运用平板、Kindle等工具、方式进行电子阅读。如此,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形式,还能够拓宽他们的阅读空间,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自身的阅读感受与欣赏、评价能力,并从阅读中获取丰富的精神给养。

    比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课时,我们便可以指导学生去阅读鲁迅先生一些其他的文章,或者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一些类似题材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并引導他们进行独立的判断,懂得如何筛选与取舍。我们伟大的先人孟子也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当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保持一种质疑精神,无论是对于文本内容,还是对于教师的说法,都要敢于质疑与批判,从而深入挖掘文本内容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与人文精神,发现新知识,真正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升华与提升。

    比如,在教学《醉翁亭记》这篇文章时,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篇广为传颂,堪为经典的文章,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成为千古名句。这时我们便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篇文章处处写乐,且处处以‘醉字来表现。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一醉解千愁的说法,如果作者真正发自内心的快乐,又何必求醉呢?”虽然这个问题很难得出准确的答案,但是却能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

    综上,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具体践行。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当根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阅读的无穷魅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康美中学(36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