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学家的在线教育实验

    魏宁

    在我们的印象中,以思考为天职的哲学家和在线教育实验这样的实践活动似乎毫不相干。但就有这么一位哲学家,他不但深入思考在线教育的本质,还积极开展在线教育实验,他就是当代著名的技术哲学家安德鲁·芬伯格。

    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多数哲学家并不支持在线教育的发展,他们的理由也是“哲学式”的:在线教育这样的技术工具不过是技术专家和教育管理者手中的“构造物”,而当时流行的在线教育方式——提前录制好一些明星教授的授課内容再播放给学生收看,只是向学生进行单向灌输,这漠视了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他们的精神需求。

    芬伯格不同意这种悲观的论调,他认为,在一种技术工具的制作、设计阶段,确实如一些哲学家的担忧,技术专家总会以我为主地从工具的使用功能出发,而较少考虑使用者的精神需求。但当工具脱离了设计者之手,进入到应用阶段,众多的工具使用者会把他们的需求诉诸工具的应用,从而赋予技术工具全新的意义,其效果不亚于一次“再发明”,甚至会出现设计者始料未及的效果。而哲学家们的悲观论调,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技术专家在设计阶段对工具的掌控作用,而忽视了使用者对工具的巨大反作用。

    芬伯格的这一观点在当时是有现实例证支持的。就在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政府向公众免费发放了数百万电脑终端,组建了一个网络系统——minitel system,为的是向公众传递信息。但出乎意料的是,在minitel刚刚运行的1982年,就有大批黑客利用它进行个人信息通信,不久后,这种通信联络功能显然也受到了法国公民的追捧,竟成了minitel的主要应用,这也成为后来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发端。这彻底改变了法国政府开发minitel的初衷,也充分说明了技术工具的使用者可以将自己的真实需求“灌输”给工具,从而实现对工具的“改造”。

    因此,设计者在设计工具之初就应该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精神需求,并且主动顺应这种需求,而不应仅从功能角度出发。具体到在线教育,芬伯格认为,虽然在线教育工具在设计时只考虑到了单向信息传输的功能,但在应用过程中,作为使用者的教师和学生一定会把教育的本质需求赋予它,而教育最本质的需求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思想的交流与沟通。

    1982年,芬伯格终于有机会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美国加利福尼亚拉荷拉的西方行为科学学院聘请他开展在线教育实验。芬伯格主动放弃了事先准备好的向学生推送的材料,而是用互动文本和学生进行教学交流。这充分满足了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也成为交互式在线教育最早的实践之一。

    将近四十年后,在线教育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师生的教学交流形式已远比文字形式高级,除了交互功能,今天的师生对在线教育也有着更为丰富的精神需求。但芬伯格对如何设计教育技术工具的思考并不过时:在教育中设计和应用技术工具,不能仅看到技术的先进功能,还必须站在教师、学生的角度,关照到他们使用技术时的精神需求,并将他们的需求转化为工具的功能,这些依然是我们今天设计和应用技术工具时需要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