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饲料生产企业品质控制关键要素分析

    许江德

    摘要:主要从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原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出厂检验、产品售后服务等环节阐述了饲料产品品质控制要素及关键点位。

    关键词:饲料;产品质量;品质控制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8)05-0039-01

    在饲料产品的市场竞争中,品牌、质量、价格、服务是四个主要竞争方面,其中质量更是竞争的核心与焦点。因此如何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及提升,是每个饲料企业关注的重点。笔者结合多年的饲料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经验,简要阐述了饲料生产企业品质控制要素及关键点位,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1 制定产品质量标准

    制定的企业产品质量标准既要适应当地市场需要,又要达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相关水准,并能充分体现本企业的产品功能特性。企业产品质量标准如果设置太低,容易导致饲料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最终被市场淘汰。

    2 原料质量控制

    由于原料品质直接决定了成品质量,是产品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原料质量控制。具体措施如下[1]。

    2.1 制定原料内控标准

    制定原料内控标准时既要适应当地原料质量、价格状况又要符合企业产品标准。

    2.2 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

    依据《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及内控标准建立并实施供应商评价制度,所有原料均来自评审合格供应商,从源头上保障原料品质。

    2.3 明确各种原料的重点检测项目

    如豆粕重点检测粗蛋白质和蛋白质溶解度;玉米检测水分、容重、生霉粒。

    2.4 原料检验验收

    依照内控标准对所采购的原料进行检验,按原料品质进行分级使用,不合格原料不予接收。

    2.5 库存原料品质监控

    对库存的原料品质建立巡查制度并随时掌控,按先进先出原则使用原料。

    3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核心环节,主要有如下关键要素、点位[2]。

    3.1 制定适合本企业产品功能特性的生产工艺参数

    包括粉碎筛片孔径、混合时间、制粒调质料温、蒸汽压力、环模规格、环模长径比、筛网孔径、冷却时间、料室温差等,从生产工艺上把控质量。

    3.2 清理原料及生产线

    玉米等原料要进行筛选、除尘、除杂等工序。为避免交叉污染,品种转换时要对生产线进行清理,优先生产无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品种。

    3.3 小料配制(预混合工序)

    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小料配制环节是最关键的点位。配料员应严格按配方单进行称量,一人称原料,一人复核,下班前岗位工、品控员要对各种添加剂原料进行盘点核对,防止多称、少称、漏称等错误的发生。投料时先投载体的80%,次投各种添加剂,最后再投载体的20%。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5.0%。

    3.4 粉碎工序

    岗位工、品控员要检查粉碎粒度是否符合该品种的粒度要求,品种转换时要检查筛片孔径和锤片,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

    3.5 中控配料混合工序

    中控員开机生产时要自查输入电脑值与配方值是否相符,经品控员核查无误后可开机生产。最佳混合时间依据法规要求、生产效率、能耗等综合考虑并确定,配合饲料的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7.0%,每半年验证一次。

    3.6 制粒工序

    岗位工、品控员检查物料的料温、软硬度、含粉率;巡查蒸汽压力、含水率;巡查冷却器的冷却效果,抽查冷却器的四个角料温,确保料温不超室温的3 ℃以上,定时取样测定水分,确保水分控制合适;定期清理调质器、制粒室内的物料。

    3.7 包装工序

    岗位工、品控员要检查色泽、料温、气味、软硬度、含粉率等感官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置。

    4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出厂检验至少包括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检验不合格的批次不允许出厂[3]。

    5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是产品质量控制从工厂向市场的延伸,对企业产品质量信誉的维护意义重大。一是做好产品使用及贮存上的方法指导,二是做好流通环节的质量控制,三是妥善处理质量事故,四是加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沟通。

    参考文献:

    [1] 严建刚.饲料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环节与措施[J].饲料广角,2006(16):43-45.

    [2] 梁建伟.饲料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饲料,2006(2):37-39.

    [3] 赵青山.饲料企业产品质量控制要点[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3(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