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开展体育课课程思政的五个维度

    韩沫 吕国栋 蔡峰

    

    

    

    摘? 要: 将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提出职业院校体育课课程思政的五个维度:理想信念、规则教育、完善人格、社会适应和职业素养,并结合体育教学实践过程,展开思政教育的深入分析。通过体育课课程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职业院校;体育课;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33.96?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11-00-02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道、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实践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2]。“德育是学校全部教育的灵魂,归宿与价值指向”。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 “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蔡元培先生也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体育课课程思政是时代发展所需,将体育与思政有机地结合起来,同向同行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体育教育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思政教育依托体育教育这个载体。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为必修课,普及广泛且面向全体学生。体育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有丰富的内容载体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公共体育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立德树人,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院校体育课课程思政围绕五个维度展开:理想信念是核心,规则教育、完善人格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社会适应与职业素养是上层建筑与综合统筹,它们相辅相成递进展开。

    一、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也是有志青年奋发向上的动力。”理想是对未来的美好设想,信念是认为始终正确而且终生坚持的观念。对于大学生而言,理想信念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对于国家而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课堂导入部分是理想信念渗透的核心环节之一。任何体育项目都有其特点、文化内涵、历史渊源,且蕴含一定的思政元素。

    (一)爱国主义与民族自豪感

    体育项目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延伸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体育课课程思政内容举不胜举。尤其我国已取得过卓越成绩的运动项目,它的辉煌家喻户晓,如图1所示。

    除了出色的体育团体外,还有优秀的运动员:第一枚奥运金牌射击项目的许海峰、体操王子李宁、110米栏奥运冠军刘翔、中国篮球运动员姚明、中国女排曾经的队员与现在的主教练郎平、中国网球第一人李娜等。讲好这些中国体育相关的人物故事、重大事件等,将大道理变成小故事,将这些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

    (二)弘扬民族传统与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体育运动中,也不乏国人熟知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如图2所示。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而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內容,其发展不仅是体育强国和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主体价值选择的必然性之反映。近年来,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对外输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武术、养生气功、太极拳、舞龙舞狮等推广较为成功,成为了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符号。

    (三)构建信心与奋进目标

    在众多体育运动项目中,有一些我国在该领域还处于学习阶段的运动项目,并未位居世界前列,有无限的上升空间,这需要年轻一代人去追赶与实现。

    谈及中国足球,可知1976年《联邦橄榄球世界足球》杂志评选了世界前五名球员:来自巴西的Bailey,来自英国的Matthews,来自西班牙的Stefano,来自匈牙利的Puskas和来自中国的Li Huitang,世界五大球王之一的中国运动员是李惠堂。这样的事例有待体育教师们去挖掘并分享给学生们,构建信心的同时,树立奋进追赶的目标。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无数中华儿女在自己挚爱的领域中奉献着青春与力量,像星辰一样汇聚成爱国主义的星河。世界之林永有强者,勇往直前奋进无悔。

    二、规则教育

    规则是每个公民均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遵守规则是每个公民必备的品质。教育阶段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其规则意识的高低程度,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规则教育是对教育阶段学生实施法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规则教育,可将体育运动的竞赛规则与安全教育作为主体部分,联系与融合校纪校规、社会公德、守法等,完成课思政教学内容的延伸,引导学生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图3)。在教学过程中,当出现不得体或反面教材的案例时,如损坏道具器材等,这些是社会公德规则教育的重要切入点。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围绕学生关注的当下与法相关的热点问题,及时联系守法规则教育。

    规则教育是学生规则认同与自觉遵守意识培养的基础,规则教育是促进学生规则意识、规则自觉的一个重要基石。同时,规则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踏入社会之后文明行为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学规则教育的实施,超越了单纯的体育项目规则、竞赛规则的要求,通过借助运动项目与比赛的规则,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通过对学生的规则教育,进一步发展其核心价值,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任务。

    三、完善人格

    人格是个体整体精神面貌的反映,是以一定的生理素质为基础,在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之和。因为人格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绪特征,所以,如果个体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就具有正常的人格。如果个体的情绪反应、言行举止、态度、信仰体系和道德价值特征等都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人际关系紧张,则可能患有人格障碍。笔者认为,完善人格是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通过参与体育运动这个载体更加清晰地认知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