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审辩思维培养对策简析

    李存红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与需求。同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学的方法也取得了创新,而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就成为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基础与条件。可以发挥其巨大的优势,通过审辩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历史;审辩思维;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029

    在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并以此为手段,为学生构建一个客观、真实的历史学习情境,让学生能感同身受,并使学生可以稳定、持久的保持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不断提高中学生的历史素养,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的难度明显增加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的历史教材有了一定的创新性和扩展性。然而,新教材中创新性和扩展性内容的增加,给学生的历史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不完全熟悉,所以变得难以学习,影响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2. 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联系

    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其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单一性,直接造成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直接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中历史课中培养学生审辩思维的意義

    1. 有利于教学的直观体现

    高中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就是将教材中有用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归纳和总结,通过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当学生在寻找这些证据的过程中就会融入到历史教学的情境中。这时,课本中的那些枯燥的文字和简单的图片,就会变得更加立体与生动,这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丰富有趣

    传统历史教材多以文字表达为主,同时配以简单的图片为辅,这样的搭配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读起来枯燥无味,不够饱满,形成不了人与知识的共鸣。而通过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学生可以在学生过程中将文字、图形融为一体,这样的教学方法克服了传统历史教学的弊端,让我们的课堂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三、高中历史课中培养学生审辩思维的策略分析

    1. 注重审辩思维的渗透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求证,通过充分的论证与学生的自我求证,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审辩思维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在活动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过程,还应该重视证据的发掘与整理,了解证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

    例如,在讲授《第二次工业革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历史的图片或是相关视频,并要求学生根据这些素材回答:“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都有了什么发明?这些发明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这次工业革命是怎么产生的?第二次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间有什么联系?”等问题。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去,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审辩思维的养成。

    2. 注重历史素材的应用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相关的影视节目和影视资料完成课程教学。这对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的兴趣及课堂教学的直观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这些直观的历史素材,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以审辩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证据的收集和整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历史知识。其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对这些直观的历史素材进行筛选,通过对这些不真实历史内容的仔细鉴别,让学生在辨别中对这些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辩能力。

    例如,在讲授高中历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的内容时,可以用信息技术完成课前的教学引入。通常在开始正式讲授之前,可先行用制作好的PPT课件放映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资料素材,然后对涉及到的课文中的内容做以介绍,这样就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认知需求,为新课做好了铺垫。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审辩能力。

    3. 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审辩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中生的发展与需求,在素质教育广泛推行的今天,更加突显了审辩能力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学生进行审辩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才有可能跟上课程改革的潮流,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最终实现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例如,在讲授高中历史《秦始皇的来历》这节课的教学中,可以在课前把课程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信息整合,并精心制作这节课的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放映第一位封建帝王“秦始皇”的图片资料和统一后的货币素材、度量衡素材和文字素材等图片,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审辩能力。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辩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与能力,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实现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进行审辩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与能力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傅元根.历史教师如何自主整合课程资源[J].历史教学,2002(9).

    [3] 陈东东.试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何进奎.浅议地方史融入历史课堂的益处[J].教育革新,2006(6).

    [5] 蒲玉秀.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初探[J].学周刊,2018(20).

    [6] 张晓庆.关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8(16).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中学? ?2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