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胡婧婧

    摘要:新课标要求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过程,加深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要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自己进行合理猜想,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问题意识是学生需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是指学生在自主思考能力的加持下,在学习知识及技能进程中产生质疑、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及技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028

    新课标下,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依然缺失问题意识,他们既不善于思考问题,又不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些学生从不质疑教材和教辅中给出的答案,从不质疑教师讲授的内容,从不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也有部分学生有问题意识,但是他们提出的问题却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求异与创新的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就要从每节物理课中、从有趣的自然现象中、从身边日常生活中、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中培养学生的物理问题意识。

    一、在课前预习阶段培养问题意识

    在课前,教师要让学生对课程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找到自己不会的知识点或者不懂的,找到之后进行记录。课前预习能快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近些年来,教师在教学中都是普遍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因为导学案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前预习。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师要借助导学案培养学生预习、思考的学习习惯,这样就能锻炼学生提出问题,促进自身物理问题意识的形成。比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案进行课前预习。在导学案中教师要根据 “声音的产生”这一内容为重点,为学生设计好导学案。在导学案中主要通过引出问题、知识解答,让学生进行课前预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思考和提问。在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教学,让学生提出自己心中的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预习反思的过程,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减小教学压力。

    在课前预习时,学生将预习中的问题进行记录,在课堂上进行解决。学生通过课前的提问和课堂上的探讨学习,能够有效地解决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物理内容都适合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学会根据课程的难度和特点进行安排,为他们设计有效的“预学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二、在物理实验中培养问题意识

    在初中各科中,物理的知识体系比较抽象,学生在初中第一次接触物理会感觉比较困难,对于物理的学习也就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初中物理教师更加直观、具体的物理教学就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物理,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高他们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讲解“大气压强”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导入,让学生亲自操作纸片托水实验,并在实验前提出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关注每一个小细节,并思考是什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学生认真观察并积极思考,当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就要积极地提出问题,向教师请教。教师进行适当的提示,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发现:当把纸片放在装满水的杯子上,倒扣时纸片不会掉下来。而杯子里的水不满时,纸片会掉下来。学生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并积极动手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感受就更加深刻,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然而,学生对于大气压强的了解甚少,认识很模糊不明确,所以有很多学生会向教师提出疑问,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现这种状况?实验后,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分析和讲解,以此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大气压强。通过更加形象具体的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的知识,让物理不再那么抽象化,进而学生可以更容易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三、引导学生在故事中提出问题

    传统的物理教学侧重物理知识的传授,而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物理教学更加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更加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物理学除了学科本身的知识外,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利用科学家的发明故事来教学,能够使物理课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阿基米德在浴盆里发现了浮力定律后,大喊大叫地跑到街上,赤身裸体地向世人宣告他的重大发现;伽利略为了证明抛体运动定律,把一个木球和一个同样大小的铁球从比萨斜塔上抛下;牛顿在炎热的午间冥思苦想行星运动的规律,结果一个打在他身上的熟透的苹果让他茅塞顿开,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受开水掀翻水壶盖的启发,发明了蒸汽机;1666年,牛顿提出的光的“微粒说”与惠更斯提出的光的“波动说”之争;爱迪生经过成千上万次实验最终选择了钨丝作灯丝,发明了电灯,给漆黑的世界带来了光明……这些生动有趣的伟大发明和创造的故事都是培养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丰富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依照“镭是谁发现的?这一发现有什么意义?居里夫人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科学精神?”等这样的提问,在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有关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系列问题之后,围绕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网上搜索、图书馆查阅、访问学者等渠道,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从自己崇拜的科学家身上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更能学到他们孜孜以求、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综上所述,为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革新物理教学思想,完善物理教学体系,在讲解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可以科学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助力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詹友琳.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学课程资源,2017(2).

    [2] 李寒菊.千锤百炼只求一问 ——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新课程(下),2018(4).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高新实验学校? ?2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