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专业教育教学方式的定位思考

    于永忠 马金柱 佟春玉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普通高校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提出了“发展式”教育教学理念。针对大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培养诉求,以群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相结合为目标构建专业教育体系,通过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达到专业育人的目的。同时,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由“知识环节导向”向“专业目标导向”深化。教学活动内容设计要体现教育实践的思想性和目的性。发展理念不仅诠释了专业教育的目标和方向,而且蕴含了专业教育的人文思想。

    关键词:新工科;教育理念;发展式;教学模式;目标导向

    新工科背景下,普通高校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了新的疑虑和困惑,尤其是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面临不小的认识问题和定位问题,需要及时纾解。2017年,教育部高教司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一系列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同时多次举办全国性培训,引起了国内工科院校的广泛关注。面对新工科背景下存亡攸关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如何审时度势,在历史发展的大潮中迎难而进,不仅是亟待解决的认识问题,也是彰显能力的技术问题。

    一、“发展式”教育理念的内涵解读

    教育理念始终是推动教育持续发展的源动力。近年来,国外较为盛行的教育理念诸如全球式、人本式、通识式(素质教育/博雅教育)以及自由式理念等。各种教育理念总体反映出人们对于成功教育的界定——为激发受众的潜意识,强化其社会责任感,提升受教育者的生存质量,以推动社会正向发展。在我国,针对为数众多的普通高校工科專业而言,如果照搬上述理念,可能就会造成水土不服、张冠李戴的“硬伤”。基于此,我们根据自身需要,提出运用“发展式”教育理念(Developmental Education),以指导工学专业教学的具体实践。

    2013年,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西格尔应对基础教育创作了《全脑教养法》,提出了12项革命性的拓展儿童思维策略,使得千万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受到了启发。而“发展式”教育理念,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皮亚杰·让(1896—1980)所提出的“发生认识论”演变而来的。皮亚杰主要采取了一种独树一帜的“临床法”进行相关研究,并认为教育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其实,“发展式”理念在今天仍然有其先进性和可取性。我们适时提出“发展式”教育理念,主要是承认教育的长期性、循序渐进性和延续性。从发展角度审视教育机制,同时,根据教育模式的延续性和改革性,将师生关系定位由“教师→专业→学生”单向流动,根据教育模式的可塑性,努力维护教育活动的递进性和改革性,并将师生关系定位由“教师→专业→学生”单向流动向“教师←→学生←→专业素质”的交互模式转换。为了解读该理念的深刻内涵,将专业教育目标定位于“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能力”,根植于我国特有的人文环境;把学生学业诉求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与教育监察机制考核指标的符合度作为专业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适时将专业教育目标定位于“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倒逼教育教学模式从源头开始规划和设计,充分尊重其主观意愿,利用多元化育人机制(如导师制、企业定制)因材施教。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国之一。从2006年到2016年,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工科认证,在性质与内涵的考量方面,是一种引导标准化、规范化、合格的教育评价体系,也是工科毕业生的质量保障制度。在此体系中,介绍了一种名为“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 BasedEducation,OBE)”。该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反向的教学设计和持续改进的教学评价,确保学生毕业时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和技术人才。实际上,要逐步实现三个教育内涵的转变,即从课程导向转为产出导向、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从质量监控转为持续改进。自从1981年Spady率先提出OBE理念至今,该理念成为高等教育“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确方向”。具体实践中,各高校因地制宜,设计适合自身特色的培养目标、大学生毕业要求以及机制持续改进等内容。诚然,通用标准覆盖了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可操作性。

    二、专业发展首先是教育思维的发展

    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近年来,为了助力“大健康”战略,国家要求各高校生物工程专业进行专业评估和认证,改变教育思维,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总体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生物技术、工程设计和生物产业等理论知识,掌握生物工程相关的新型技术与管理知识,并且可以开发新型产品。客观上,生物工程专业发展有赖于生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前沿领域,涵盖了如基因工程、发酵工程、抗体工程等工程门类和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生物靶向技术和高通量筛选分离技术等技术门类。我国生物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使得专业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值得关注的是,系统生物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近年来也悄然兴起,为生物工程专业拓宽了发展空间。要因势利导,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从宏观上解决专业人才培养的“供给侧问题”。显而易见,专业教育思维要在学科、行业发展的浪潮中首当其冲。较过去而言,现在阵地和时空对象都变了,生物产业不断整合、洗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我们的教育也应当与时俱进。

    专业发展首先就是着手于教育思维的转变。思维方式的变革是科学发展观从思想高度上对传统发展观进行变革与创新。教育领域更要坚持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引领教育改革的发展。用辩证思维方法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轨迹和系统思维方法,把控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与战略思维方法;谋划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布局和法治思维方法,保障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健康稳定、底线和思维方法;维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律性、精准思维方法,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扎实推进。

    专业教学的核心目标和智慧教育目标高度统一,都是培养智慧学习者。智慧教育中的思维教学应突破分科教学的设计局限,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认知度。专业教育应当考虑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并努力为其创造条件。在智慧型课堂中,创新教学思维就是要求任课教师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把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主体意识”,创造智慧型课堂环境,才能为智慧人才的培育做好服务。诚然,教育思维的发展与改进不会一蹴而就。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吸纳国家层面的集体智慧和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基于此,即将打破以前固化的施教模式,我们应当以变应变,在头脑中谋划专业教育发展的未来。

    三、专业实践的开放性和目标导向性

    2016年,围绕专业实践,我们将生物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设定为生物制药方向和工科基础研究方向两大课程模块。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齐鲁工业大学的具体做法值得借鉴。以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基础,他们共设立了四个课程模块,包括果酒工艺实验模块、啤酒工艺实验模块、柠檬酸发酵实验模块和酶工程实验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又分设了基础验证环节、研究创新环节和综合设计环节。这样的调整结果使实践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开放性教学不代表随意性教学,按照教学目标成果导向设计的路径,由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加以贯穿和充实,使其过程富含不確定性和挑战性,以培养学生自主、自觉和自信的专业品质。期间,教师应充当好指导角色(比如导师式角色、伙伴式角色、队友式角色)。那么,当代大学生(本科生或研究生)对于教师角色有何期待?肯定的回答是有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在以往的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的专业修养(专业知识、技能和思想见解)是最受学生关注的因素。其次,围绕任课教师的其他因素也同时展开调查。学生关注点还侧重于教师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感;拥有什么样的教学风格;教学是否存在思维启发性;教学态度认真与否;与学生沟通方式是否容易接受等。方法上,大多鼓励教师尝试对话教学,既能增进了解,又能弥补学科缄默性。

    四、结语

    现阶段,新工科理念的引入和确立,为我国众多高校工科专业的接续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我们依然强调专业特色和专业定位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实施OBE的教育内涵建设,做到未雨绸缪,精准施策;不忘初衷,把握方向。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根基,才能负重前行,才能有有使命担当。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第一要务首先是运用“发展式”理念,运用智慧教育思维,提炼专业知识精髓,构建起学科知识整体框架,与新兴产业发展相辉映;充分利用校内外课堂,引导学生把握知识脉络(系统性结构),创建“体→面→线→点”逆序的认知过程。总之,在新工科背景下,新的教育时代期待我们教育工作者创造出与时代要求相媲美的教育业绩。

    参考文献:

    [1]郑甲平.浅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J].报刊荟萃,2017,(9):54—56.

    [2]孙桓五,张琤.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建设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39—43.

    [3]姜正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思维方式的转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4):51—52.

    [4]祝智庭,肖玉敏,雷云鹤.面向智慧教育的思维教学[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1):47—57.

    [5]马美范,刘纪文,房海燕,等.构建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273—274.

    编辑∕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