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郧阳城区裸露山体生态修复实践的探讨

徐红 涂安顺
摘 要: ?本实践以十堰市郧阳区生态修复为背景,结合郧阳区地貌、土质特点、植物生长情况,对郧阳城区废弃采石场形成的裸露山体进行彻底修复,开展探讨性实践。以七种模式:平缓客土植树模式、坡底栽植植物模式、坡顶植藤模式、客土喷播模式、缓坡客土植树种草模式、植物攀爬网模式、板槽式种植模式,对坡度45度以下,45~75度以内,75~90度之间分组确定采取措施进行山体生态修复,推进长江水系汉江流域和南水北调“一江清水送北京”的目标,实现“全面修复、生态优先,全域覆盖、不留死角、绿美郧阳”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裸露山体;生态修复;郧阳区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020(2018)05-0059-04
1 生态修复背景
根据十堰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建设方针,举全市之力创造“文明城市、生态城市、环保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建设以“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畅、社会和谐、生态和美”为主要内容的“五和”郧阳,全面实现“绿美郧阳、大美十堰”目标,按照滨江新区绿化、武当山飞机场起降可视范围绿化、丹江水库绿化等一系列绿化方案的总体要求,郧阳区启动了郧阳城区裸露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2 生态修复概况
十堰市郧阳城区生态修复范围东起汉江呼北高速公路大桥、南与十堰市区接壤、西止汉江沧浪洲大桥、北望郧阳城区第一视线,涉及郧阳区经济开发区,柳陂镇、青山镇、谭家湾镇、杨溪铺镇、城关镇6个镇20个村100多个小班,修复总面积333.33 hm 2。 生态修复均位于丹江水库汉江河流域第一层山脊范围以内,由于十堰市高速高铁通道建设对石籽材料的需求开采石矿和取土造成了较大面积的山体裸露破损,加之郧阳城区山体又处于严重石漠化地区,土质贫瘠,植物生长情况较差,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对长江水系汉江流域和南水北调“一江清水送北京”造成了严重影响。十堰市郧阳区提出修复生态意义深远、作用重大、受益广泛,十堰绿鑫林业发展有限公司、郧阳区林业局、郧阳区绿化办积极组织开展了城区山体生态修复 工作。
3 指导思想和修复原则
按照“全面修复、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分类实施”的指导思想,对郧阳城区废弃采石场形成的裸露山体进行彻底修复。原则是:
(1)以植被修复为主,以工程措施巩固为辅的原则。精心选择适生、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耐干旱、瘠薄和低维护度的乡土树种,实现快速复绿,呈现生态效果。采取必要的工程防护措施对局部进行加固,减少次生地质灾害。
(2)先易后难,先修重点再修区域后修偏远地带的原则。容易修复的重要区域先行修复,条件成熟后再全面铺开。以重点区域向边缘地带展开。
(3)经济实用原则。在郧阳区财力允许的条件下以复绿为前提,逐步提升修复绿化档次和品位。
(4)修養并举原则,确保生态修复的可持续性。三分修、七分养,修复绿化施工完成后,要加大后期养护措施和养护力度,特别是要加强水肥管理,确保生态修复成果得以持续。
4 修复地现状分析
生态修复地带均为开采石灰石毛石料废弃裸露的破碎山体,山体坡面陡峭,边坡没有进行放坡,山体未设置中间平台(即跑马道)。裸露山体修复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要求高。 在整个333.33 hm 2山体修复区域中,岩石裸露缓坡(坡45度以下) 133.33 hm 2,坡度在45~75度,66.67 hm 2,坡度在75~90度133.33 hm 2。在大于75度的裸露山体上,石灰岩石自然风化随风脱落现象严重,常年对山体进行破坏,落石堆累在坡底,在雨季极易产生泥石流和堰塞湖,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确定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山体生态修复。
5 山体修复模式
依据国家现行相关岩土工程规范和绿化相关技术标准,结合郧阳城区的边坡地质情况,本次山体生态修复拟采取平缓岩石地带客土植树种草、缓坡客土植树、种子、直播、客土喷播、坡底客土植树、坡顶客土植树、植物攀爬网植藤高坡边坡板槽植树等7大工程措施实现山体整体复绿。具体按下述方案对山体进行生态修复:
模式一:平缓客土植树模式。开采矿石施工后留下的裸露岩石平皮,这种地类皆为石质砾基质,采取远距离垫土,垫土层1米以上,再大穴客土植树。机械挖窝,规格为60 cm×60 cm×60 cm,株行距 1.5 m,客土栽植2~3年生侧柏容器大苗。实现当年造林当年成活当年成株。
模式二:坡底栽植植物模式。边坡底部设置槽,栽植耐旱乔木和攀援藤本。乔木栽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60 cm,株间距为1.5 m,栽植树种为常绿性耐旱乔木,选用柏木、红叶石楠、大叶女贞容器苗造林绿化,对于小坡面边坡和坡度小于 75度的边坡坡底也可种植栾树、剌槐、盐肤木等速生耐干旱树种,使其快速遮挡坡面。攀援性藤本选择吸附能力和攀爬能力强的植物,宜选择常绿爬山虎、紫藤、油麻藤、凌霄、常春藤、倒拉牛藤、葛藤等。株间距为0.5~0.8 m。
模式三:坡顶植藤模式。坡顶选择悬垂和攀援植物。悬垂植物下垂遮挡坡面,植物选择迎春;攀援植物选择爬山虎、葛藤等。栽植株行距为0.3~0.5 m。
模式四:客土喷播模式。对于坡度75度以下的坡面采用客土喷播方式修复。
(1)喷播程序:
①清理、平整坡面,清除坡面淤积物、浮石,打掉突出岩石,使坡面尽可能平整,再用高压水枪冲刷清洗坡面使坡面的利于植被混凝土和岩石的完全结合。
②铺设固定铁丝网,按从上到下顺序铺设并张紧,包上坡顶长度不小于 500 mm,网片的搭接长度为横向100 mm,网与坡面间距不小于50 mm,不大于70 mm,目的是增强护坡强度,形成加筋植被混凝土。
③钻孔及插入锚杆,选择较为结实的坡面,按1.5 m×1.5 m交叉打孔,锚杆采用Φ20钢筋,并把截好的锚杆(锚杆长30~50 cm)用锤子夯紧锚杆,使钢网置于锚干之上。
④搅拌植被混凝土,根据搅拌机大小,按植被混凝土的配比计量拌合。在面层喷射拌料时加入多种混合植物种子。
⑤喷射植被混凝土,厚度在100 mm左右,要求喷枪口距坡面1 000 mm左右,加水量应保持植被混凝土不流不散。分基层和面层二次喷射,在基植喷射过程中,应注意第二次找平。
⑥覆盖无纺布,在面层喷射层完成后,覆盖 28 g/m 2无纺布进行保墒,营造种子快速发芽 环境。
⑦喷水养护,在养护期应當保持植被混凝土呈湿润状态。喷水设备应采用喷雾喷头移动喷洒,杜绝高压水头直接喷洒,一般养护期为植物覆盖地面为限(50天左右)。
(2)客土喷播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清理坡面—安装锚杆—安装镀锌钢丝网—喷射厚层基材—种子喷播—覆盖无纺布—前期养护管理。
模式五:缓坡客土植树种草模式。对于坡度小于75度的缓坡,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遗留有粒径小的碎石、碎砂、碎土的缓坡,可以适度客土栽植柏树,辅助以直播灌草的方式。栽植株行距为1 m×1.5 m,垂直等高线的间距为1.5 m,平行于等高线的间距为1 m,栽植树种为二年生柏木容器苗或带土球柏树类苗木。直播灌草种子,促使尽快覆绿。灌木为多花木兰、胡枝子、紫穗槐、刺槐等,草本品种为狗牙根、多年生黑麦草、高杆茅等,灌草混播。
模式六:植物攀爬网模式。植物攀爬网是一种塑钢材质的网格状格网,内有2根钢丝起减小弹力、降低拉伸。经久耐用功能,金属丝外面包裹塑胶物质,起保护、降低摩擦,便于植物攀爬功能。植物攀爬网一般3 m,铺设方法与客土喷播镀锌网的铺设方法相同。
模式七:板槽式种植模式。对于坡度大于 75度,坡长大于20 m以上的高陡坡面采取板槽设施,种植槽客土种植攀援和悬垂植物。板槽种植模式是指在高陡坡体设置现浇板,板与坡体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成为板槽,中间填充种植士,栽植植物。现浇板厚度为6 cm,板宽度为60 cm,板体分别用Φ16钢筋成斜向和水平方向嵌入坡体加以固定。
板槽的设置密度视经济条件和坡体所在区域而定。拟采用两种模式。一种为坡长每隔5~6 m设置一级;另一种为坡体每隔10~15 m设置一级;根据情况,中间设置植物攀爬网,促使植物尽早攀爬复绿。板槽内的植树方式与坡顶的植树植藤方式相同。
6 保障措施
(1)明确修复责任主体。由生态修复所属乡镇政府牵头,按照“谁破坏、谁修复、谁使用、谁修复”的原则,把修复任务和责任落实到责任单位和破坏山体的业主,不能落实责任主体的裸露山体纳入所在地乡镇政府修复计划,由政府公开招标,确定生态修复建设单位。生态修复后,原则上不再允许各类矿山企业和个人开采矿石,确需开采或正在开采的要与政府签订生态修复责任书,制定修复方案,确定生态修复方式,交纳生态修复保证金,做到边开采边修复,并落实相关职能部门督促开采使用山体尽快修复。
(2)全面划分任务,统一征集修复资金。责任主体明确的由乡镇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督促业主对山体进行修复,无责任主体的由政府将应修复面积划分到相关责任部门,由部门征集资金对划拨破坏山体实施生态修复。
(3)做好全区生态修复规划。将生态修复纳入国土绿化体系,尽快编制和完善《郧阳区生态修复总体规划》,经审查后印发各乡镇,明确今后3~5年生态修复的目标与任务。各乡镇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区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将矿山开采、修筑道路、疏浚河道、园区建设破坏的山体统一集中修复。
(4)进一步细化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组织林业、住建、规划设计、综合执法和属地乡镇政府,对破坏的裸露山体逐块进行调查测量,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针对不同地块和绿化需要,确定不同的修复方式,做到美观、经济、实用。
(5)制订生态修复的管理措施。按时组织修复施工,按时上报修复进度,按时进行修复验收,对不能按期修复的单位和私营业主进行责任处罚。区林业局抽调专班到一线施工现场检查督办、按照各项技术规程搞好技术服务,确保工程措施效果和进度安排。对生态自我修复不强,出现难以操作的情况,要组织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地加强配套政策的建设。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针对生态自我修复的特点,对乱挖乱采以及不合理利用山场资源的行为提出明确规定。以矿山山体现实特点出台相关规定、管理办法和乡规民约。落实管护责任,限制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全面落实生态修复的责任、义务。
(6)强化监督管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确保生态修复落到实处。坚决禁止违法开采山场活动,加大对乱来乱采滥挖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非法破坏山体行为和监督检查。对开发利用山场资源监督管理,所有开发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修复方案编曲报审批和“三同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