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设计与优化

    钱士舜

    项目化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学科开展项目化教学必须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同时必须拥有四个要素:内容(根据学生兴趣和需要,提出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活动(为解决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任务和活动)、情境(为学生有效解决问题提供的物理、资源、技术等环境)、结果(在分享展示活动成果中促成学生项目相关知识概念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研究,就如何把握这四个要素谈谈具体做法。

    ● 突出问题导向真实性,让学习更有意义

    项目化教学是以来自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中的项目完成为核心,让教育回归生活。信息技术学科倡导的项目式学习侧重于问题式学习,“以问题解决为本”需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聚焦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并围绕这一问题的解决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能明确他们的探究目标并学习意义,并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锻炼能力,提升自我效能和承担社会责任。

    例如,在讲授《设计制作应用文档》(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4章)时有教师设计了“饮料与青少年健康研究报告”的主题项目,初一学生大都比较喜欢喝饮料,但很少关注饮料与健康的关系,把WPS文字编辑、排版等技术应用隐含在这样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真实问题情境中,很有现实意义。

    ● 关注学科之间的整合,让学习更具广度

    项目化教学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方式,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况和客观世界建立联系,在教学中项目是主线,问题是引发学生学习探究的触发器,也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汇和整合点。运用跨学科整合的思维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在对信息技术本学科知识理解、建构的基础上更全面地认识问题,并以更宽的视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例如,有教师在教学Windows画图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言:我相信小朋友们已经在美术课上学到许多绘画的技巧,今天老师想让你们运用Windows画图软件把秋天的美景在计算机上描绘出来,大家有没有信心?在整个项目化教学中,学生围绕秋天意境进行创作,教师除了适时演示Windows画图的一些技巧外很少进行知识讲解,而是以探究活动代替。从问题出发,把学生带入计算机绘画的学习场景,鼓励学生积极观察、探索,动手实践,整个过程学生始终沉浸在探索的兴奋之中,这在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同时又提升了美术创作素养,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思维。

    ● 优化项目化教学结构,让学习更有深度

    项目化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项目学习一般以设计制作出最终的作品为出发点,作品设计制作贯穿项目学习的的始终,它是项目学习的主线和驱动力。因此,在项目设计时要注重内容的生活性、任务的层次性、活动的丰富性、结果的表现性,从而在项目实施推进中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处,提高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有趣而又富有吸引力的主题,且必须与教学目标充分适配,并有一定的认识难度,避免“零认知”风险,给学生提供在真实情境下的真实挑战。例如,在教授《初识人工智能》一课时,有教师就从学生生活背景入手,收集一些学生熟悉的智能设备、器材(如扫地机器人等)作为活动载体,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模拟生活场景感知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前景。

    项目化教学还倡导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项目设计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对项目进行合理分解、科学分层,将一个大的探究主题分成若干有序、递进关系的子任务,让学生在完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任务过程中建立信心,而且任务设计时应面向结果,并具可评价性。例如,在教学《我们身边的数据》一课(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一单元)时,教师若以“气象生活指数参考价值研究”为项目主线,并将“获取当地的气象生活指数”和“分析气象生活指数的参考价值”两个子任务再分解为“获取当地的气象生活指数及建议”“计算今日感冒指数”等逐层递进的活动,学生就能以此为支架了解数据与信息的特征,认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

    项目化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对预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所以在设计项目化学习过程时要打破习惯,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以终为始,采用“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标准—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的思路进行设计。这样的设计能给学生真实明确的挑战和清晰的表现目标,和传统的课堂体验相比,学生有更多的沉浸体验,前置的反馈评价系统又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空间反复思考所探究的问题,在迭代往復中培养了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WPS演示设置动画效果》(苏教版四年级第23课)一课时,教师创设了关于庆祝国庆的主题项目,要求设计制作一份迎国庆主题的幻灯片演示文稿,上课伊始,教师先提供一份已经设置动画效果的演示文稿,要求学生浏览该幻灯片初步感知WPS演示设置动画效果的实际效果,并尝试修改操作。这种逆向设计的思路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降低了学习难度,其学习结果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又起到了学习支架作用。

    ● 重视项目学习评价设计,让学习更有效度

    项目本身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并由一系列相关性的任务构成,而项目活动是为达到学习目标,由教师和学生展开的一系列活动,项目活动的这种持续性也表明项目化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过程性学习评价可以对项目活动过程进行监控、反馈和调节,这样不仅能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采用的何种学习方式,还可以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跨学科理解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等高阶思维活动的达成度。要想提高项目化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对评价方式以及评价量规的设计须遵循以下原则:评价学习目标明确;能运用多元评价方法满足不同的目的;评价方法或工具可操作性强;将评价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之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形成与获得所希望的成果相应的预期时,学习才可能获得成功。例如,在讲授《美化文档》一课时,教师提供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文档进行美化修饰,然后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进行集体点评,结果学生评语多为漂亮不漂亮、字体太大或太小、图片太大或太小等。在项目化教学中,评价要先行,即让学生先知道标准,才会学生只有充分理解标准,在开展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自觉看齐,也才能在作品分享展示时自觉运用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项目化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学走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信息技术教师要认真审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让多元、丰富的项目学习活动常态化地出现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组织形式和学习样态的变革,促进信息技术实践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