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陈爱梅 韩丽 韩毓

    摘? 要 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确立西南林业大学测绘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构建符合国家注册测绘师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的培养模式既满足当前测绘学科发展的需要,又激发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对一线生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关键词 测绘工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注册测绘师;实践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2-0079-03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mod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the training target of applied talents for surveying and mapping has been established. Basedon the needs of society,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dition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is explored and researched to establish a talent training model that conforms to the national registered surveyor system. The new training mode not only meets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disciplines, but also stimulates stu-dents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m-proves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first-line production problems.

    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pplied talents; registered surveyor;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1 引言

    随着大数据、地理空间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3S”技术和“4D”产品为特点的测绘学科已经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的交叉[1]。测绘市场人才竞争也日趋激烈,传统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法、培养目标及要求越来越显得滞后。人才市场对测绘本科毕业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培养行业急需、能力强、素质高的測绘人才,实现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是高校测绘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和任务。

    基于我国现行的注册测绘师岗位对测绘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的要求,高校在组织教学时必须深化测绘教育改革,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探索,研究新一代测绘工程专业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满足行业对测绘技术人才的需求。本文基于近年来对西南林业大学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在新时期、新形势、新标准下,对学校测绘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方面进行探索与总结。

    2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测绘工程专业具有工程实践性强,新技术和新仪器更新快的特点,工科特色明显[2]。其专业培养模式应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应从基础理论、专业基本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现有高校尚没有完整地建立一套符合我国注册测绘师制度的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不准确? 高校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未形成完善的教育理论,对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认识不深,没有深刻理解人才培养目标,致使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全面发展需要。培养院校与工业、企业界联系不紧密,未进行人才需求调查分析,不明确未来就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和标准,导致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仍然以传统方式来指导新的教育活动。

    培养模式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有偏差? 在社会信息化、工业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能够充分应用知识的人才有着大量需求。就业市场要求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围绕生产线的需要,能力以一线生产需要为核心,注重人才知识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对学科前沿性及科研开发则相对要求不高。然而,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描述仍然存在不科学、不清楚、不完善等情况,有的甚至偏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有差异? 普通高校因为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教学内容主要是对传统测绘技术和理论的讲授,涉及GPS、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仪器的实操训练。而对于现代测绘的主要内容,如摄影测量、GIS技术、RS技术,也仅限于原理的讲解,缺少应用与实践。培养体系课程设置中极度缺乏与测绘有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的课程,较少讲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LiDAR技术、无人机技术、GNSS算法设计、软件开发、GIS应用等。同时,与近年来开展的国土类项目有关的教学内容和技术的更新讲解也较为滞后,如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地理国情普查、农经权等,导致毕业生中可直接参与相关生产项目的学生奇缺,与行业需求严重脱轨。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考核方式不当? 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都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3]。通过对部分本科院校学生进行调查显示,目前传统教学仍是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方式,方法陈旧无创新,未充分利用启发式、项目导向等教学,现代化智慧教学方式更无从谈起。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培养,重结果轻过程,学生能力和素质养成得不到提升,抑制了学生的潜能发挥。这种重教材、轻学生的应试化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枯燥乏味。同时,课程考核方式大多仅以笔试定成绩,考核内容没有更好地体现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这不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考查,反而只反映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最终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

    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弱? 测绘工程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受实践教学条件和传统教学方法等的影响和制约,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社会需求引导和支持。部分院校虽然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通过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加强实践教学,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4],但仍然因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模式的限制,缺乏校企合作;专业教师以年轻教师居多,缺乏工程经历;实践内容与工程项目联系不紧密,欠缺工程应用训练。这就导致学生难以获得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程意识欠缺,创新能力弱,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3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一般指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将其直接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高素质、强能力的高级技能创新型人才[5-6]。其培养核心在于如何让人才培养与一线生产需求对接。

    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指导专业教学体系及专业发展建设的纲领,是明确人才应达到的素质和能力的标准。西南林业大学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研究,对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应达到的素质进行分析,确立了符合注册测绘师制度和社会需求的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如下:

    1)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人文素养;

    2)具有稳固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

    3)能够从事测绘工程专业及相关行业范围内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5)具备领导、沟通和协调团队工作的能力;

    6)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

    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定位,西南林业大学测绘专业近年来以培养注册测绘师后备人才为目的,通过不断开展教学改革,促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已有的教学模式和日新月异的测绘新技术对教学环境的冲击下,针对教学现状,西南林业大学测绘专业通过对注册测绘师制度下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进行如下改革。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制订符合国家注册测绘师制度下人才培养需求的培养方案,根据社会调查与岗位分析,完善课程体系和内容,革新教学方法,优化培养方案,具体如下。

    1)培养体系三层结构。按照注册测绘师的考试大纲与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中心,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课堂,构建专业基本技能、工程应用技能和综合技能三层次的培养结构。

    2)课程体系优化设置。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部分。开设的课程应该明确专业技能,包含关键核心知识,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为重点。按照注册测绘师考试科目,开设测绘法律法规、测绘新技术、测绘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增加摄影测量及遥感实验实习学时,确保测绘工程人才培养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3)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根据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整体优化和调整课程教学学时计划,减少传统测量内容,增加空间信息理论、地下管线探测、无人机操作实践,灵活设计教学内容,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

    4)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为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发挥学生教学的主体地位,测绘专业教师利用互联网,借助雨课堂、微助教、云班课、微课及校内私播课等方式翻转课堂,进行混合式和案例引导式教学。

    以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構建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

    1)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在校内实践平台,学生主要进行实验教学及专业技能训练;在校外平台,学生主要完成课程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实现项目化教学。近年来,学校加大对实践教学平台的投入,测绘工程实训中心通过申请省级质量工程、虚拟实验室,购买大批测绘新仪器新设备,制作了更多的数字资源,为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指导学生成立校内测绘协会,指导测绘技能训练,建立校内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在玉溪市江川区建立校外实习场地,主要支撑控制测量、数字测图、航测等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野外环境下进行实践,实践项目更加真实化;另外通过与多家企业合作,为学生毕业实习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共享资源,优势互补。

    2)构建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更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按专业技能、工程技能和综合技能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各个阶段分别在校内外不同实践平台完成,使学生从学习到理解、从理解到应用、从单项应用到全面实践,层层深入和递进。

    3)实践教学方法改进,包括增加核心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开放实验教学平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竞赛。在西南林业大学测绘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DACUM(Develop A Curriculum,教学计划开发)方法,它的实质是首先分析和确定某种职业或岗位所需的能力,以此为依据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指导教学的开展[7],形成以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为主线的实验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

    建立健全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为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好地评价和改进培养模式,改变原有考核方式,建立健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注册测绘师考试科目案例分析和项目答辯来进行学习评价。同时,利用雨课堂、微助教等教学工具,增加随堂作业与考核、案例讨论与分析、课堂互动等平时表现加分,真正实现智慧教学。在实践教学评价中,更加注重过程性、动态性、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整个成长过程进行评价,并且实时对评价体系的指标和权重进行动态调整,摒弃终结性评价方式,增加学生自评以及个人贡献率在小组成果中的占比考核。

    5 结语

    本文以注册测绘师制度为背景,探索西南林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求,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适合测绘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之路。测绘专业教育应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回归专业根本,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提供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循环往复,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小阳,李峰,孙广通,等.新形势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测绘通报,2018(6):144-147,152.

    [2]陈爱梅,刁建鹏.《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1):81-82,97.

    [3]史云飞,张玲玲,孙小荣,等.测绘工程专业流程化项目构建思路与方法[J].高教学刊,2018(12):74-76,79.

    [4]史同广,刘晓慧,蔡菲.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7,32(6):601-606.

    [5]陈爱梅,李晓琳.林业院校非测绘专业测量学体系构建[J].价值工程,2018,37(3):164-167.

    [6]马明舟.以协同育人为核心的高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测绘工程专业为例[M]//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2018.

    [7]陈爱梅,李晓琳.林业院校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探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33):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