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的渠道变迁与传受关系衍变

    强若琳

    

    【摘要】今年恰逢世界广播事业诞生百年,本文以技术的视角将百年广播史分为五个阶段,探寻技术革新与广播渠道变化的内在关联,分析广播传受两端的互动及衍变规律。本文认为,未来的广播一方面要打通终端、平台间的壁垒,推进其内核意义的多元实现;另一方面要注意技术的赋权,全力打造平等的传受关系。

    【关键词】广播技术 广播渠道 广播工具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广播作为一种电子媒介,其诞生与发展都与技术的创新更迭存在着密切关联。从电码到电磁波理论,再到无线电技术传输,从真空管到无线电声音广播实验,再到矿石收音机等,广播的技术源头甚至可以追溯至1844年。①科技进步推动着广播的进步和完善。

    一、技术视角下广播渠道的衍进

    按照传播手段(传播方式)划分,百年广播史可分为有线广播、无线广播、数字广播、网络广播和融合广播时代。

    (一)导线束缚下的声音传送:有线广播

    有线广播( wired broadcasting)是利用导线或光导纤维所组成的有线传输分配网路,将广播节目信号直接传送给用户接收设备(扬声器)的区域性广播。②

    有线广播的诞生早于无线广播。1876年美国人贝尔( Bell)用两根导线第一次实现了短距离的两端通话,用导线成功传递声音的有线电话为有线广播的诞生打下了技术基础。1893年西奥多·普斯卡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将700多条电话线连接在一起,组成所谓的“电话报纸”③定时播报新闻。1920年,美国出现了世界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

    理论上说,一次成功的有线广播传输需要具备三个设备加一条导线。具体来说,共有三步:第一步是通过“话筒(拾音器)”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第二步是把电流信号经过“放大器”进行放大后通过导线传播;最后一步是利用“喇叭(扬声器)”把电流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这种依靠导线连接两端进行声音传播的方式,可以将声音传至很远的地方,但是对中间介质——导线的依赖性特别强。

    无线电波被发现后,广播突破了导线的束缚,但有线广播也并未被取代,而是与无线广播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广播网。有线广播接收稳定、抗干扰性强、音质干净优美,弥补了无线信号传输易受干扰、信号杂质多等弊端。以前苏联为例,到卫国战争开始时,前苏联的有线广播站已达到11000个。④这与有线广播设备简单、价格低廉、便于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特别是借助“大喇叭”传递的有线广播可以最大范围地保障受众收听率。

    中国的有线广播事业发展较晚于无线广播,直到解放后,我国的有线广播才从城市到农村快速发展起来,至1976年底,全国已建成县级有线广播站2503座,安装有线喇叭11325万只。⑤

    我国地域辽阔、乡村众多,无线电之类的远程广播贴近性较弱,而有线广播传播区域可控,本地特色得以保留与彰显。尤其是有线广播的高品质传输与大喇叭播报,易于组织群体性收听,使其成为动员群众、传递政策、联系上下的利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线广播的应用范围逐渐缩小,但大部分农村乡镇仍然保留了有线广播网络,并发挥出新的生机——应急广播应用。当紧急事态发生时,借助有线广播,可以快速向特定范围内的群众通报情况,预警动员。如今年春节期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大部分省市的农村都借助有线广播网,使用村里的大喇叭,向农村群众播报疫情,组织防疫,起到了突出的防控宣传作用。

    (二)隐秘而自由的音频传播:无线广播

    有线广播的诞生,使得点对面的声音传播成为可能。“无线电技术的崛起,像一把火炬点燃了雷达、通信、遥控、遥测、遥感、电视、广播等科学技术的生命之火,照亮了人类走向文明的征途。”⑥

    1906年圣诞前夜,美国匹兹堡大学电机工程学教授费森顿( Fessenden,Reginald Aubrey)在马萨诸塞州进行了一场无线电广播实验。是时,行驶在大西洋上的轮船接到了无线电台发出的歌声和圣诞祝词,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无线电声音广播。在无线广播的发展进程中,先后出现了世界范围内广泛认可的第一代AM调幅广播和第二代FM调频广播。调幅广播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采用长波、中波和短波进行传播,其载波的频率是固定的。因此,尽管其传递范围较广泛,但更容易受到干扰,导致失真,音质效果差。1925年,安迪.H.阿姆斯特朗(Edwin HowardArmstrong)发明了调频广播,20世纪5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都采用了这种音质好、不易受干扰的二代广播。

    从传输方式来说,无线广播不需要借助可见的导线进行传输,它的声音传递是隐秘的,从发射端到接收端所借助的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无线广播的传输是自由的,可以选择地波、天波、空间波、散射波等不同波段的电波进行传递,还可控制声音传递的方向与远近,彻底摆脱了固定线路的束缚。而在受众端,接收工具——收音机的普及,同样展现了无线广播传播这一自由而隐秘的特性,只要具备一台无线电接收机就能够自由地收取无线电音频,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调频换台。并且,无线广播不同于有线广播,它更多的是个人收听,有很强的隐秘性。

    1910年美国科学家邓伍迪和皮卡尔德发明了矿石收音机,它无需使用电源,线路簡单,容易制作,但是这种收音机的音量较小,且需要很长的天线。随着无线广播电台的全面开播,电子管收音机成为新宠,它的最大优势在于操作简单且音质浑厚,可以批量生产,毫无技术基础的普通人也可轻易上手。自1920年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开播后,两年内美国的电台数量激增至500家,与此同时,任何电器商店的门口都有排着长龙购买电子管收音机的民众。电子管收音机的辉煌维持了30余年,在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晶体管技术的诞生,巨人一般的电子管收音机被摆进了博物馆。晶体管的出现使“把收音机装进口袋”成为现实,戴着耳机走在路上听广播,成为彼时的社会风潮。

    从第一家广播电台诞生到各种小巧迷你收音机的出现,无线电技术的进步,使听广播这一行为从昂贵到廉价、从电子技术发烧友行为变成普通百姓的日常消费。

    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在广播诞生之前,人们的媒介消费主要是报纸和杂志等文字内容。无线电技术普及后,具备新闻、音乐、谈话等节目内容的无线广播成为普通百姓茶余饭后的休闲娱乐项目。

    广播加速了知识的流动。在印刷媒介时代,知识的流动十分缓慢且有限,在贫富悬殊的社会,底层民众由于不识字而往往无法获取新闻内容,而无线广播的无门槛收听和各种丰富多彩的节目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免费输入渠道和知识课堂。

    为消除噪音提供了屏障。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曾在其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到,广播给了青少年安静独处的机会,大部分的人都有儿时在父母争吵声中带着耳机听音乐完成作业的经历。其实,不仅是青少年,无线广播的普及和便携,为每一个人提供了戴上耳机置身事外的“屏障”保护,在广播声音的环绕中,噪音被过滤,可以专注于自我。

    (三)涌入数字世界的音频:数字广播

    在传统广播时代,模拟信号在传播的过程中总会产生失真现象和噪声干扰,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广播事业实现了新的革命,第三代广播——数字广播由此诞生。所谓数字广播,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处理并发射广播信号,即将数字化了的音频信号、视频信号以及各种数据信号进行编码、调制、传递等处理。⑦

    在傳输端,由1和O组成的数字解决了模拟信号时代不稳定、质量差等弊端,音频信号数字化后具备抗干扰、抗噪声等优势。21世纪初期,我国快速实现了数字音频广播技术覆盖。

    与此同时,由于传输信号的数字化,广播的收听工具也开始突破,由单一的无线电收音机变成了多元数字设备接收,受众也可以选择利用电视机、家用电脑、智能手机等能够接收数字信号的终端来收听广播。由于数字信号的高保真音质传输,听众还可以将数字信号接人音响设备,从而获得更加立体环绕的听觉体验。

    根据技术标准分类,数字广播可划分为DAB数字音频广播、DMB数字多媒体广播、DRM数字调幅广播、HD Radio高清晰度广播四大类。

    DAB数字音频广播。DAB技术发源于欧洲,1988年1月1日作为EUREKA147(四波段数字音频广播模块)计划开始执行。DAB广播具备抗干扰、抗噪声、可高速移动收听的特性,其最大的优势是信号零失真,能够提供与CD唱片相媲美的高质音频。我国1996年在广东佛山市建立了DAB广播发射网。

    DMB数字多媒体广播。DMB在DAB基础上融合了通信和广播技术,除了提供CD般的高品质音频,DMB广播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在高速移动的环境下传递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将单一的音频传输推向了多媒体信息传输领域。DMB根据传输方式一般可以分为T-DMB(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和S-DMB(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两种。

    DRM数字调幅广播。调幅广播由于技术简单、抗干扰能力差、音质较低等问题无法跟进市场,DRM广播就是为改善调幅广播的弊端而开发的,2002年DRM系统规范正式生效,2003年开始运行。它的最大特性就是能够提供调幅广播的高覆盖率和调频广播的高传输质量。目前,DRM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占有30兆赫以下的调幅广播市场。

    HD Radio高清晰度广播。该系统是美国iBiquityDigital公司针对调频和中波调幅广播开发的数字音频广播系统。@分为AM HD Radio和FM HD Radio两种,除了高音质立体声外,它最大的特点是利用现有的调幅、调频频道,直接将新的数字信号搭载上去,实现了便利的过渡。

    涌人数字世界后的广播对多元主体都产生了影响:对广播事业发展来说,数字化的全面崛起,使广播可以借机探索新的业务方向,不断开阔市场;对普通受众来说,数字广播为他们提供了便捷可移动的高质量节目;对其他行业来说,数字化的广播带来了巨大的信息存储需求,信息存储行业将得到发展。与此同时,设备制造业也将因数字接收端的大量需求而快速发展。

    (四)个性化广播天地的打造:网络广播

    网络广播是“以因特网为传播媒介,向受众提供音频服务的广播,是传统广播和网络媒介‘联姻的产物”。⑨

    1969年美国出于军事需求研发了ARPA阿帕网,此后关于网络的研究从未停歇,直到1989年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s-Lee)提出了www协议,开启了互联网时代。在21世纪来到之前,互联网开始融人普通民众的世界。

    广播顺势而上。1995年,美国西雅图ProgressNetworks公司在其网页上提供音频点播服务,这标志着网络广播的诞生。之后,各国的头部广播公司如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等也开始将自己的电台搬上网络。1997年3月18日,国内的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设东广信息网,将传统的广播电台节目放到网络上供听众收听,开启了我国网络广播的历史。2005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通网络电台——国际在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网络电台——银河台,自此,网络广播与互联网技术一道飞速发展。

    网络广播的诞生对广播的原生渠道产生了颠覆性影响,以往的三类广播传播端和接收端所使用的工具往往是不同的,而网络广播从传输到接收都必须借助互联网这一途径,因此,网络广播几乎具备了互联网所有的优势特征。就传输途径来看,除了高速、清晰的声音传递外,网络广播是典型的流媒体。广播的传播者可以将海量丰富的音频信息甚至图像、视频等内容即时地传递给受众,大大增加了广播的即时性和承载量。除此之外,网络的高普及率和分布率使得广播能够轻易地将声音传递到世界各地。最后,网络广播的出现,使广播的传输渠道门槛降低,利用率加大。NJ( net jockey)最早被译作网络骑士,实际上就是网络电台节目的主持人。NJ 一般以年轻群体为主,集采、编、播于一体。一位普通的广播听众开始涉足网络世界,并努力成为一名NJ,生产特定内容并由此吸引来一群兴趣相投的听众时,他便开始建立独特又有个性的广播世界了。

    就接收端而言,听众只需要有一台能够上网的设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即可随意收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9年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移动终端——手机具备成为网络广播最佳接收工具的优势。

    在网络广播诞生之前,广播节目的收听碍于电台的安排,用户的选择权很小,无法按照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受线性传播方式的限制,用户也无法随意地后退或快进。网络电台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技术性缺陷,音乐、戏曲、新闻、小说、资讯等多元的专业类节目频道纷纷开设,用户成为主导人,可依据个人需求进行选择性收听。另外,传统的有线与无线广播的传递往往是一次性的,对普通听众来说,错过播放时间就意味着无法收听。进人数字时代后,网络电台节目彻底突破了收听时限,便捷的存储技术和传递方式使得听众可以随意检索相关节目、自主选择收听时间和收听次数,广播成为了可以留得住的声音资源。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多媒体实验室创办人尼古拉·尼葛洛庞蒂( Nicholas Negroponte)曾指出,大众传媒应该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⑩互联网通过活化广播渠道,为广播带来了革命性的质变,个性化服务得以实现,广播焕发了新的生机。

    (五)超越“广播”:融合广播

    媒介融合,这个象征着传媒业正在经历的巨大变革的词汇,上世纪70年代末由尼古拉·尼葛洛龐蒂(Nicholas Negroponte)首次提及,而后,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普尔(lthiel De Sola Pool)于1983年在《自由与科技》一书中正式提出“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11)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是技术驱动下多重力量作用的结果,对传统的媒介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回到广播,学界大多数的讨论焦点聚集在媒介融合时代广播这一传统媒介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却未把视线放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广播”本身,本文则使用“融合广播”一词作为一种全新的广播形态,区别于网络广播。首先是推动力量的不同。实际上,网络广播和融合广播的技术原力都是数字通信技术的进步,但其直接推动力却存在差异。上文我们分析得知,网络广播是传统广播与互联网技术联姻的产物,网络通信技术起到了巨大作用。简单来说,广播搭载网络后,均可被认作是网络广播。而融合广播的直接推动力要更加复杂,除了传媒技术的进步外,媒介组织、媒介规制、听众习惯改变等力量也不可忽视,融合广播是技术进步后多力合作的产物。其次是音频传受渠道的改变,这是最本质的区别所在。在许多国家,Radio 一词不再单纯地代表广播,而是代表“音频”。从2009年3G技术的普及到2014年的4G牌照颁布,再到2019年5G技术商用,用平板电脑、手机、智能手表等移动端收听音频节目成为必然。除此之外,搭载移动终端的音频节目可以借助各个客户端平台进行传播,既有专业的广播平台如“喜马拉雅FM”“蜻蜓FM”,也有个人社交平台如微博电台、豆瓣电台和微信小程序等。简单来说,融合广播不仅仅借助终端,更重要的是借助终端上的平台,分布在不同终端上的同一平台真正实现了内容的无缝隙衔接与传递。以往广播的存在意义与其内容相关联——新闻信息的告知意义、文化艺术类节目的娱乐消遣服务等。而融合广播在渠道和形态方面的巨变使得其作用和意义也逐渐跨越了原来单纯的“广播”意涵,更多时候的广播成为了一种充满治愈感的陪伴性社交新方式。如ASMR(耳音,一个专注于音视频分享的网站)(12),通过贴近度极高的纯声音传递,它可以使人感到舒缓和轻松,甚至被有些人认为它可以改善轻度抑郁。最后,融合广播绝不仅仅是将传统的渠道和终端单纯地融合在一起,其融合后迸发出的新光芒和新出路才是融合广播存在的根本意义。

    二、技术进步与广播传受双方关系的衍变

    在广播的发展历程中,技术的进步推进了渠道的变革,与此同时,传播活动中最活跃的要素——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

    (一)技术隔阂:零互动的单方传输

    传统广播时代,传者作为技术接近方,可以利用自身渠道优势轻易地进行内容传递和议程设置。这一时期技术的门槛较高,普通受众被隔绝在外,传受关系具有不平等性。在传受双方互动中,传者占据主导作用。尤其是有线广播时期,导线两端,双方的互动几乎为零,这一时期受众甚至无法选择“开关…‘调台”。无线电技术成熟后,广播开始进入商业化阶段,出于“吸引耳朵”的竞争需求,广播的传播者开始考虑受众的喜好与需求,并以此来安排节目内容,但这种考量往往是一种模糊的估算,受众是作为一种无差别的集体形象出现的。

    (二)技术助力:传受双方互动的开始

    技术的进步可以说是改变传受关系的根本动力。无线广播的全面发展期,随着通信技术的普及,在节目中使用热线电话,使主持人、嘉宾与听众进行直接交流并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成为广播节目的主流趋势。1968年热线电话节目作为固定的形式在美国诞生,1971年在英国推广开来。(13)1986年底,广东珠江经济台在国内率先开通了热线直播节目,中国的广播也进入双向互动时代。

    而后,随着数字广播的展开,“编辑短信发送内容”成为听众与广播节目互动的新方式。借助短信文字,听众更加轻松地将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传送给电台方,这种平易近人的双向互动对广播电台节目的内容设置、语言形式、主持人风格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受众的反应成为媒介实践的风向标。

    (三)技术下移:多向交互的实现

    随着技术的不断下移,受众在传受关系中的地位开始崛起。在这一时期,技术门槛的降低使每个人都可以在传受两个方面发挥作用,网络广播和融合广播的快速发展,使新型的多向交互得以实现。多向指的是传者(电台方:主持人、嘉宾、节目组等)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互动,这类多向交互的实现平台一般是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论坛等。借助于留言、评论、弹幕功能,听众可以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既可以对电台方提出建议,也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这种用户间的共情交际使广播跨越单纯的收听意义,成为社交新方式。

    三、技术视角下的广播发展之路

    媒介及讯息,技术是推进媒介进步的动力源泉,二者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媒介形式后激发新的媒介行为与活动,这种被激发出的人类新需求又进一步引领着技术改革的方向。广播百年来即是如此。

    (一)挖掘广播的内核意义

    从口语传播到文字传播,再到电子传播,新媒介的出现往往吸引受众的转移搬迁。电视机普及之前,广播是大多数人的消遣娱乐选择;广播誕生前,报刊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介都遇冷下滑。可以认为,未来还会有新的媒介形式代替诸如手机这样的移动传播。

    因此,我们需要抛弃不同媒介形式这一外壳,专注其内在品质,在广播的衍变过程中,在新媒介的吸引下,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人们选择留下?——是伴随性。

    广播的伴随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广播作为“背景性媒介”,二是指私人化随时收听的“贴身媒介”。(14)广播的这两层意义即是其区别于其他媒介的特性,也是现阶段人们依然选择广播的根本所在。

    应更好地发挥广播伴随性作用,主要的发力点在于技术/渠道。有学者认为,目前的广播是“无线广播+移动音频”,因此,应尽可能地扩展广播传输渠道,使受众可以轻松地收听广播。除了利用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移动终端之外,打通不同终端上的平台是最佳选择。与其开发专门的音频传输平台再进行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元素的植入,不如直接利用已具备丰富受众和多样内容的现有平台,如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几乎遍布于每个使用手机用户的界面。除此之外,还可以搭载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导航类平台植入“网络实时交通广播”,利用支付宝软件直接开发网络FM服务也是可行的措施。多终端的联合,加上在普及性极高的平台上开发广播收听插件、程序,可大大提升广播的伴随性实现。

    (二)使用技术打造平等的传受关系

    在媒介技术的助力下,广播传受两端的互动实现了从零到多向的飞跃,但传受两者的关系始终缺乏一种平衡感——在传统广播时代,受众如一盘散沙,电台方掌控一切;进入网络广播时代,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使受众翻身为王,为吸引受众的眼球,电台方“屈服于”听众的喜好与需求,甚至抛弃了媒介机构自身的定位与目标。

    技术带来的问题,自然也应该由技术去解决。要改善传受关系不平等这一现象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人手:一是传者更加深入地审视技术的地位。技术革新是广播发展前进的根本动力,但并不是最终结果。广播机构认识到新媒体强大作用的同时,更应正确认识到技术为表、内容为核。应在采集分析听众的喜好与需求的基础上,站在更高处审视媒介定位、自身内容与听众市场的关系进行改革,保证声音的自主高效传递。二是受众方更合理地使用技术。无论是传者还是受众,其内容的传递都需要借助技术提供的终端和平台,对于听众来说,技术的下移赋予了其随时发言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言论超载问题,无节制的观念输出反而使传受双方的沟通交流因噪声太多而受到干扰。广播听众同样需要具备新媒介素养,合理使用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如警惕泛娱乐化的倾向消弭严肃的内容、不滥用媒介权利散布虚假暴力言论等。

    总的来说,传者与受众双方都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认识到双方是平等存在的两端,借助技术传递自身声音的同时也为对方留有余地。尽管人与技术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但我们相信,技术引领人类的同时,人类也能塑造技术。

    注释

    ①1844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Samuel FinleyBreese Morse)在国会大厦拍发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这可以被认为是广播技术的源头。

    ②《新闻工作手册》编委会编:《新闻工作手册》,新华出版社,1985年8月版,第620页。

    ③刘爱清、王锋主编:《广播电视概论(修订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7月版,第13页。

    ④[苏]别兹拉德诺夫(H.A.Be3na/IHOB)等:《有线广播站设备》,杨熙亮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1958年5月版,第10页。

    ⑤赵玉明、艾红红:《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118页。

    ⑥孙慕贞、粟甲编著:《无线电广播与接收》,人民邮电出版社,1989年6月版,第1页。

    ⑦⑧雷国平:《数字广播发展与应用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页、第15页。

    ⑨宫承波:《新媒体概论》(第5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6年9月版,第75页。

    ⑩[关]尼古拉·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版,第15页。

    (11)普尔(lthiel De Sola Pool),《Technologies of freedom》,Belknap Press,1984年1月版,第299页。

    (12)ASMR即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指借助视、听、触、嗅等感知上的刺激,在人的颅内、头皮、背部或身体其他部位产生的令人愉悦的独特刺激感。起源于2007年,源自国外网友的自发创作分享。

    (13)孟伟:《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系列教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年8月版,第104页。

    (14)秦学伟:《广播传播伴随性规律初探》,《剑南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10期。

    (本文编辑:林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