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规范产权交易行为

    武丽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战略、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成为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农经管理工作的重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集体资金往来多元化、资产利用多样化、资源开发产业化形式逐漸显现,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

    关键词:农村;“三资”管理;激活农村资产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1-0063-02 ?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302.6;F327 ? ? ? ?文献标志码:A

    1 ?基本情况

    太谷区原为太谷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是传统的农业县,201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太谷县,设立晋中市太谷区,2020年4月26日晋中市太谷区正式成立。太谷区总面积1 050 km2,辖3镇6乡3个城区管委会、152个行政村,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县”“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同时也是山西农谷、晋中国家农高区所在地,承担着重要的国家战略,拥有撤县设区等重大发展机遇。

    太谷区2018年产权制度改革后,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89个,其中股份经济合作社146个、经济合作社28个、股份经济联合社10个(下设64个小组)、经济联合社11个(下设30个小组)。截至2019年底,全区村级资产总额181 093万元,集体土地总面积10万hm2。

    面对改革新形势,太谷区加大“三资”管理工作力度,按照“过程全监管,范围全覆盖”的总体思路,创新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积极探索农村“三资”监管新模式、构建服务“三农”发展新平台,通过平台建设、体系建设、流程建设,促进了村级财务核算和资产资源管理的规范化。

    2 ?加强电算化核算,打造农村财务监管平台

    2.1 ?加强平台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与逐步完善,太谷区村级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经历了农友软件、晋中市阳光农廉网等阶段,目前统一使用北京金宇恒财务监管平台。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的村级财务全部纳入该平台实行电算化核算,目前平台运行良好。区、乡农经部门可通过该平台实时掌握各村账务处理进度,查询村级会计凭证报表等财务信息,利用平台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财务公开,实现了全区村集体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2.2 ?聘用代理会计,提升记账水平

    太谷区在2003年就开始实行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各乡镇依托农经站建立了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2018年,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变多年来乡镇农经站与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两个机构、一套人马、职责不清的现状,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太谷区出台了关于规范农村会计委托代理的实施办法,在全区实行乡(镇、城区)农经站与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岗位分离。两者分别承担各自职能,单独运行,采取定岗不定编的办法为乡(镇、城区)聘用代理会计人员。根据各乡镇核算单位数量和实际业务量多少,全区聘用专职代理会计人员35人,专职承担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核算任务。聘用人员全部经过严格的任职资格审查,具备财务会计专业能力,且具有稳定性,提升了乡镇委托代理记账水平,促进了业务的规范化。

    2.3 ?严格执行力度,提升有效监督

    2014年统一制定了“太谷县村集体用(人、车)工记工表”和“太谷县村集体用(人、车)工结算表”,规范了村级用工管理。同时,加强对村级收据的管理,严格执行专人保管、领用登记、限量领取、交旧领新制度。支出业务使用全省统一的《财务支出审批(审核)单》,严格执行“五签一审”制度。村级重大事项报账时必须附有经民主程序的会议记录。

    3 ?规范产权服务体系,打造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于2014年1月3日在山西省率先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搭建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2020年,为实现太谷现代农业的再升级,全面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在山西省率先打造了农村产权交易信息管理系统,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与资源在信息平台进行的管理与交易,建立科学、规范、智能化的工作机制和流转服务体系,实现从信息收集、发布、交易到产权变更登记过户的一站式服务。

    3.1 ?通过网络信息化交易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公开透明

    用户进入该交易网站即可看到关于太谷区产权流转交易的新闻动态、政策法规、各乡镇交易所的信息动态、所属产权类型的成交公告及招标公告等,可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交易,填写申请登记表,上传必要的附件信息。

    3.2 ?通过网络信息化交易管理平台,业务办理高效便捷

    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有手机、电脑的农户在家中、配备大屏幕的村在村委会可以直接看到交易信息,非常方便快捷,使广大群众的业务办理真正做到“少跑腿”。乡镇工作人员全部进行线上审核、发布公示、归档整理,交易双方只需线下签订合同即可完成交易。

    3.3 ?通过网络信息化交易管理平台,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整合资源实行农经一体化、现代化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资源,建立一个覆盖区、乡、村的三级联动数据中心,为农村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提高了农村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了交易服务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可量化的依据。

    3.4 ?通过网络信息化交易管理平台,实现价值效益最大化

    网络平台激发了现代农业发展活力,开拓了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农村资产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与规范流转,流转规模得以扩大,并实现了交易价值最大化,真正做到富民惠农,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 ?管好用好“五地一产”,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辛勤劳动的积累,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对于增加农民财产收入、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地一产”(农村集体非承包耕地、林地、四荒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资产)作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存在底数不清、资产闲置、损失浪费、被侵占流失、低价承包、变卖和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2020年,依据晋中市委精神,太谷区将推进“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作为农村改革和“三农”工作的重点,采取“四强化四突出”,(强化组织保证,突出书记亲抓;强化培训指导,突出宣传发动;强化政策设计,突出探索创新;强化督查督导,突出结果导向),强力推进“五地一产”核准、确权、规范、入市等工作,并按照“总结一批、发展一批”的思路,最大限度激活农村资源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全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4.1 ?总结典型经验

    (1)置换资产型。这种类型主要体现在有地理优势的城郊村,特点是用土地置换固定资产,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源效益。例如南城区天利达二社区村,多年来该村土地属集体统一经营模式,2015年该村以土地折价形式用0.53 hm2土地为村集体置换了3 000 m2的商铺,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100万元。2019年,该村抓住城南片区综合改造的有利时机,再次以土地置换了1 550 m2的门面房。

    (2)发包引资型。这种类型主要体现以在纯农业为主的山区村,特点是将可统筹利用的闲置“五地”,以招商引资形式吸引企业入村整体開发。例如侯城乡东庄村,该村将荒山荒坡、沙滩、闲置承包地共计166.67 hm2作为资源,吸引碧润公司工商资本入驻,改良荒山荒坡、沙滩、中低产田超过133 hm2,建立核桃基地,建设生态林1万余株,村集体每年租金收入6万余元,带动村150余人就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3)合作发展型。这种类型适合有一定优势与特色的村,特点是利用土地与企业合作共同发展优势项目,互利共赢。例如北洸乡三台村,该村的乡村旅游较有特色,2014年荣获山西省农业厅“中国最美旅游村”称号,但地理位置不太好,特色发展受限。近年来三台村引入美宝有限公司,将66.67 hm2荒地、5.33 hm2承包地租赁给企业建设美宝山庄,发展庄园旅游。目前,美宝山庄已经成为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结合旅游采摘可带动种植户平均创收4万~5万元,村集体修建冷库出租给公司可年创收7万~8万元,同时吸纳三台村贫困户和闲散劳动力50余人入园就业,使三台村旅游发展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4)村组带动型。这种类型主要适合基础条件好的村,特点是村组盘活优势资源,带动共同发展。例如阳邑乡官寨村,该村与南峪村、南岭村同属窑子头村的自然村,近年来已无人居住,2010年成立官寨志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将自然村耕地、林地、荒山荒坡、农民宅基地等资源整合,引入工商资本发展生态庄园经济。通过近10年发展,合作社经营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达64%,涉及山区土地面积超过667 hm2,对土地进行整理、改良,耕地达到133.4 hm2,干鲜果经济林面积达到133.4 hm2,并取得了省内唯一的对外狩猎资格。

    4.2 ?积极发展培育

    通过总结典型,各乡镇充分认识到“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是解决农村问题、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在改革中以乡镇为单元积极整合资源,以优质资源引进工商资本。

    例如小白乡准备将南山旅游路沿线5 km两侧200 m的200 hm2荒山坡整合打包,引进绿化企业,进行“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山区丘陵形成新和产业隆起带。范村镇准备将以田受沟66.67 hm2闲置地为基础,融合附近的四荒地和一般耕地,形成200~333.33 hm2的规模,引入工商资本。 ? ?(编辑:周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