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侯夨簋铭文相关史地国族问题补论

    提 要:本文借助高清的宜侯夨簋铭文照片,纠正了以往释为“入”的字应为“内”字,并对“立于宜”、“”等词句进行了新的解释,梳理了西周时期夨、吴、虞、宜等国族源流脉络。

    关键词:宜侯夨簋;宜祭;夨;吴;虞;宜

    DOI: 10.16758/j.cnki.1004-9371.2019.01.004

    1954年江苏镇江丹徒烟墩山土墩墓出土的宜侯夨簋,自问世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前贤时彦对此器的研究成果丰硕,奥义迭出。由于宜侯夨簋属意外发现,农民在取土时误将底部凿碎,铭文残损严重,受当时技术条件所限,修复时使用铅块焊接外底,所以无法通过X-ray探伤摄影透视铭文,只能根据铭文拓本释读。而以往见诸期刊、著录的铭文拓本质量不甚佳,导致个别字句释读分歧较大,影响对铭文内容的认识。

    宜侯夨簋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笔者近年因撰写《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青铜器卷·西周分册》,有幸得见此簋铭文的高清照片(见下文附图),对某些存在意见分歧的字有一些新的认识。另外此簋涉及的夨、吴、虞、宜等国族源流问题也是学界争论的热点,随着新材料的不断问世,笔者借此谈一些陋见,恳求方家惠教。

    一、“王立于宜”新解

    簋铭中有一句“王立于宜,内土,南卿”,由于铭文多有锈泐,历来释读争议较多。通过高清照片可以看到,“王”后一字,可摹写为,确是“立”字,读为“莅”,《广韵·至韵》:“莅,临也”。1

    此句中的宜以往多被认为是国地名,“王立于宜”被解释为王来到宜这个地方对夨进行册命。纵观传世文献与出土资料的记载,西周时期未见有王亲赴受封地封建诸侯之例,与当时的礼法不合。宜字字形像把祭肉陈设在俎上献于神明,在这里用作祭名。宜祭在商代业已出现,卜辞中记载颇多:

    贞:王其宜文武□。(《合集》36179)2

    宜于妣辛一牛。(《合集》23399)

    贞:祏大甲于宜。(《英藏》21)3

    自上甲宜。(《合集》32367)

    其宜祖乙。(《合集》27214)

    其宜羊于兄庚。(《合集》23502)

    癸亥卜,遘酒宜伐于大乙。(《合集》32216)

    殷末的作册般甗(《铭图》03347)“王宜夷方无敄”,1记载了夷方首领无敄在商王举行的宜祭中,被作为人牲使用。从上可知,商代的宜祭普遍用牲、甚至人牲,祭祀的对象比较广泛,包括先公、先王、先妣、先臣等。

    周代以后的宜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书·泰誓上》:“类于上帝,宜于冢土。”孔安国传:“祭社曰宜。”2《礼记·王制》:“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郑玄注:“类、宜、造,皆祭名,其礼亡。”3《诗·大雅·绵》:“乃立冢土,戎丑攸行。”毛传:“冢,大。戎,大。丑,众也。冢土,大社也。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按此句引《尔雅·释天》)”4邢昺《尔雅注疏》:“言国家起发军旅之大事,以兴动其大众,必先有祭祀于此社而后出行,其祭之名谓之为宜。”5《左传》成公十三年:“成子受脤于社。”杜预注:“脤,宜社之肉也。盛以脤器,故曰脤。宜,出兵祭社之名。”6周王在出行、征伐等大事之前举行宜祭,地点在社,使用的祭肉叫脤。

    “宜”字后一字《集成》、7《铭图》等金文着录皆释为“入”,通过照片来看,字明显是从宀,宀内的结构笔画不太清晰,似可摹作,应是内字,通“入”。土读为社,《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诸侯祭土。”何休注:“土谓社也。”1社是祭祀土地神祇之所,商代卜辞中有“邦社”、“亳社”、“唐社”等。

    “南卿”读作“南向”,表示王的面向,西周册命金文中通常记录的是受命者的位置和面向——“立中廷,北向”,而根据《周礼·春官·司几筵》“凡封国命诸侯,王位设黼依,依前南向”,2《周礼·大宗伯》郑玄注“王将出命,假(格)祖庙,立(位)依前,南向”3等文献记载,君王面朝南方。

    二、对赏赐物“”的认识

    宜侯夨受赐物中有“一卣,商一□”。是偏正结构的词组,是修饰的。是鬯的省构,在西周金文赏赐物品中鬯既可指香草,即酿造鬯酒使用的原材料之一,如“鬯束”(盂卣《铭图》13306);又可指成品一种香酒——鬯酒。《说文·鬯部》:“鬯,以秬酿郁艸,芬芳攸服,以降神也。”4《礼记·曲礼下》:“凡挚:天子,鬯;诸侯,圭。”孔穎达疏:“天子鬯者,酿黑黍为酒,其气芬芳调畅,故因谓为‘鬯也。”5鬯是以黑黍为原材料添加了郁金香草酿造的香酒,故有郁鬯、秬鬯之称。或认为是地名,鬯则为此地出产的鬯酒。可见,鬯与郁鬯、秬鬯的性质相同,皆指酿酒所用的材料。字亦见于小臣鼎(《铭图》02102),作;新见的两件簋(《铭续》0438、0439)器主之名为,隶定为,形旁为,是走的繁构,声旁为。读作豈,《说文·刀部》:“刉,又读若?。”6豈与乞音同。《正字通·艸部》:“?,同芞,省。”7《说文·艹部》:“?,芞舆也。”8《尔雅·释草》:“藒车,?舆。”邢昺疏:“香草也,一名藒车,一名?舆。”9鬯是以黑黍为原料并加入芞舆再加工制成的香酒。

    商读为璋,释为瓒,《礼记·祭统》:“君执圭瓒祼尸,大宗持璋瓒亚祼。”郑玄注:“圭瓒、璋瓒,祼器也。”10璋瓒是“祼玉三品”(圭瓒、璋瓒、璜瓒)的一种,长安张家坡M249(M249:2)、11宝鸡茹家庄一号墓(BRM1乙:295)12等墓葬出土的条状柄形器,下端榫部有小玉片、小玉条、蚌片等镶嵌装饰物,这大概就是西周时期璋瓒的实物例证。13

    三、西周时期虞、夨、吴、宜等国族辨析

    宜侯夨簋铭文完整的记录了西周时期的封建册命礼,尤为珍贵的是这次封建诸侯为一次特殊的徙封。簋铭涉及的相关史地国族历来为学界所争讼。

    宜侯夨簋的作器者在徙封至宜地之前,称为“侯夨”。,唐兰先生认为此字是虞字的早期写法,14北赵晋侯墓地M114出土的叔夨鼎(《铭图》02479)作器者为叔夨,李伯谦先生认为叔夨就是唐叔虞,15李学勤先生指出夨字与吴、虞二字是孳乳关系,1冯时先生认为夨、吴、

    虞等字可相通假,2陈絜先生、马金霞女士考证认为虞、夨、吴是同字异构的关系。3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是虞的异构,夨、吴、、虞诸字关系密切,但在西周金文中,作为国名使用时还是有区别的。黄盛璋先生认为虞、吴作为国名是不混用的,4张懋镕先生也认为三字分别指代不同的国族,不能笼统的视为一国,5上述看法值得重视。下面梳理一下西周时期的夨国、吴国、虞国和宜国的发展脉络。

    1,夨国

    西周时期夨国铜器夨字皆作、形,从夨王鼎盖(《铭图》01550)、夨王簋盖(《铭图》04823)、夨王觯(《铭图》10587)等器可知夨国君主可称王。夨国的族姓可从如下诸器中判断:

    ①夨王作郑姜尊簋,子子孙孙其万年永宝用。(夨王簋盖)

    ②散伯作夨姬宝簋,其万年永用。(散伯簋,《铭图》04652—04655)

    ③散伯作夨姬宝匜。(散伯匜,《铭图》14875)

    ④王作夨姬宝尊彝。(王尊,《铭图》11684)

    以上诸器有学者认为是不带媵字的嫁女媵器:①是夨王为嫁入郑氏的女儿所作的媵器,姜为父家(夨氏)之姓;②、③是散伯为嫁入夨氏的姬姓女儿所作媵器,散氏是姬姓,6夨氏是非姬姓,有可能是姜姓。但是④器铭则说明将这些器物视为广义上的媵器是不恰当的,因为氏之器主要出土于甘肃灵台白草坡墓地,白草坡M1、M2墓底有腰坑,具有殷遗民葬俗的特点。所以氏显然是非姬姓的殷遗,那么这些器物应该是男性贵族为其夫人所作之器,夨氏应为姬姓。夨族的居住地西周早期在汧河上游的陇县、千阳一带,西周晚期内迁至宝鸡贾村附近。7

    2,吴国

    即文献记载中的太伯、仲雍出奔后建立的姬姓吴国。8太伯所奔之吴,学界有认为在汧水流域甚至晋南地区的倾向。前者主要根据是陇县有吴山、千阳县有楚山(荆蛮之地)这些地名,后者的根据则是根据吴、虞二字相通,将平陆的虞国与吴国视为一国。太伯建立的吴国在苏南这一观点可从。9宁镇地区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土墩墓从周初延续至春秋时期,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应是吴国墓葬。太伯后裔建立的吴国在西周金文中皆作从夨从口之形,西周时期存在外服的吴国和畿内的吴氏,后者成员主要见于穆王时期的静簋和班簋,即与王一同射于大池的吴和协助毛伯东征的吴伯,吴镇烽先生认为他们是同一人。10另外在一些器物中还出现有吴姬、吴王姬等女性:

    ①伯頵父作朕皇考屖伯、吴姬宝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伯頵父鼎,《铭图》02249;伯頵父簋,《铭图》04998)

    ②唯六月既生霸辛巳,王命?眔叔?父馈吴姬饔器,师黄宾?璋一,马两,吴姬宾帛束。?对扬天子休,用作尊簋,季姜。(?簋,《铭图》05205)

    ③?(胡)叔作吴姬尊筐,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叔簠,《铭图》05858)

    ④吴姬旅簋。(吴姬簋,《铭续》0320)

    ⑤自作吴姬媵匜。(自匜,《铭图》14864)

    ⑥吴王姬作南宫史叔飤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吴王姬鼎,《铭图》02187)

    ①作器者伯頵父的父亲屖伯之屖通夷,可作氏名解,1夷氏为姜姓,其母亲为姬姓的吴国(氏)之女,故称吴姬;②铭载周王命?和叔?父馈赠给吴姬饔器,师黄和吴姬分别回赠给?璋、马、帛等礼品,吴姬应为师黄的夫人,接受王的礼遇,其地位显然不低;③器是胡叔为夫人吴姬所作,胡叔是胡国公室成员,据《史记·陈杞世家》“吴王僚使公子光伐陈,取胡、沈而去。”司马贞《索隐》引《系本》:“胡,归姓。”2《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杜预注:“胡,归姓之国。”3《史记·楚世家》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故胡城在豫州郾城县界。”4西周时期胡国在今河南漯河郾城。金文中归姓作媿,?叔?姬簋、盖(《铭图》05057—05062)铭:“?叔?姬作伯媿媵簋,用享孝于其姑公,子子孙其万年永寳用。”这组簋是胡叔、胡姬为其长女伯媿所作的媵器,说明胡为媿姓,胡姬是冠夫氏于己姓之前的女子人名格式,而吴姬是女子“父氏+父姓”的格式,皆反映出媿姓的胡国与姬姓之族通婚的史实;④漏铸一“作”字,是吴姬自作器;⑤不应理解为吴姬自己为自己所作的媵器,这里省略了吴姬父母兄长等亲属的私名,为其作媵匜;⑥器形制与宣王世的毛公鼎相近。铭文中吴王姬的身份学界有不同的认识,或认为是吴王的配偶(姬非女子之姓,而是作姬妾解),或认为是嫁入非姬姓吴国的周王的女儿。从铭文内容上看,此鼎显然是吴王姬为南宫史叔所作的实用器,二人乃夫妻关系,是西周贵族夫妇敦睦情谊的反映。5

    吴王姬是女子“父氏+爵稱+父姓”的人名格式,丈夫为南宫氏的史叔。6根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国直到寿梦在位时才始称王,7而金文中记载吴国国君称王的时代要更早。8

    另据吴镇烽先生介绍,最近在山东东南部出土有一坑吴国公室贵族的铜器,有鼎、簠、盂、甗、盘、匜等器,9这批铜器的时代在春秋早期,器主为吴季氏、吴叔氏。足见西周时期的姬姓吴国(太伯、仲雍之后)有一支直至春秋初年,盘踞在鲁东南、苏北一带。

    3,虞国

    西周时期的虞国应有两个:一为殷商时期就存在的古国,即周文王诀“虞芮之讼”的妫姓虞国;10一为周初虞仲所封之姬姓虞国。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载:“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裴骃《集解》引徐广云:“在河东大阳县。”

    司马贞《索隐》云:“夏都安邑,虞仲都大阳之虞城,在安邑南,故云夏虚。”1故址在今山西平陆县一带,县北张店曾发现古城址,黄盛璋先生认为此处即虞国所在。21979年山西省文物商店收购有一件传出自晋东南的虞侯政壶(《铭图》12391),失盖,器横截面呈椭方形,微侈口,长颈,鼓腹,矮圈足,颈部两侧有一对兽首衔环耳。颈部饰一周顾首前垂冠鸟纹,腹部饰交叉的宽带络纹,交合处有菱形凸饰,圈足饰波带纹。颈内壁铸铭:“唯王二月初吉壬戌,虞侯政作宝壶,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此壶形制与陕西延长县安沟乡岔口村出土的苏壶相仿,3铭文字体乖张松散,宝字所从之贝下部已封口,颇具西周中期偏晚的风格。故此壶应为西周中期虞侯自作器。另有两件虞司寇伯吹壶(《铭图》12394、12395),铭曰:“虞司寇伯吹作宝壶,用享用孝,用祈眉寿,子子孙孙,永宝用。”这对壶无器影资料,从铭文字体来看具有西周晚期的特点,作器者官任虞国司寇。上述虞国铜器中虞皆作从虍从吴之形,这是西周金文中晋南虞国之名的一般写法。本簋铭中的侯之是虞字的异构,从结构上看、虞二字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所以应是晋南的虞国。

    4,宜国

    簋铭言“(迁)侯于宜”,字被锈所蚀,应与大盂鼎(《铭图》02514)铭“自厥土”中的字结构相同,唐兰先生、李学勤先生读为迁,4《尔雅·释诂下》:“迁,徙也。”5“迁侯于宜”是说王命夨迁至宜地为侯,是西周时期常见的徙封行为。

    宜的地望学界多根据此簋出土地点判断就在镇江丹徒一带,这一看法是值得商榷的,烟墩山M1与周围发现的时代相近的土墩墓文化特征十分一致,是带有地域风格的吴国墓葬,宜侯夨簋与同墓所出的其他铜器关系不大,吴国立国已久,不可能在康王时期徙封,所以宜侯夨簋不属于吴器,很可能是一件外来器。宜国由晋南的虞国徙封而来,平陆的虞国仍有余嗣,直至春秋时期才被晋国所灭。

    宜族在殷末就有政治活动,见于戍鼎(《铭图》02296):“王令宜子?于省”,宜子的身份是宜族的首领,?释为会,即会同之礼,西方代指西方诸侯。鼎铭文记载了王命宜子在巡省的途中与西方诸侯举行会礼,这次会礼目的是对西方之叛逆进行征伐,发生的地点在商都境外。6商代宜族所居与西周宜地是否吻合,还需斟酌。从戍鼎铭内容分析,殷代宜族似与西方诸侯有关,而宜侯夨簋之宜,从王“省东国图”的记载来看,宜的地理位置大致在东国范围内,其准确所在仍不得而知。

    [作者田率(198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北京,100006]

    [收稿日期:2018年8月6日]

    (责任编辑:谢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