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影视改编:谈文本到影视的实践与发展

    满意

    【摘 要】欧洲戏剧是世界戏剧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分。而文艺复兴这场思想文化运动又将欧洲戏剧推上高峰。这一时期的戏剧剧情丰富、人物个性鲜明、悲喜混杂、以悲为美,又以复古为革新,打破了传统的欧洲戏剧模式,开创了戏剧的新领域,并造就了世界戏剧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体现,并且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感。因此莎士比亚的戏剧流传千年并被进行改编。其中影视改编,歌剧改编最为盛行。本文选取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经典戏剧,浅谈从文本到影视,经典戏剧被进行影视改编的实践与发展。

    【关键词】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后现代激情;实验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6-0046-03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流传了几百年之久。该剧本将罗与朱两人的爱情和家族命运绑在了一起,使纯粹的爱情有了一定的复杂性。也因此罗密欧和朱丽叶成了爱情的象征。爱情始终是永久不灭的话题,每一个编剧和导演对爱情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在这几百年之中,这部剧不断被改编、创新,但爱情的本质始终不变且愈发吸引人。逐渐的戏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爱情的欣赏需求了,于是就有了影视改编,将这一经典文本剧本搬到了大银幕上。

    这一实践将戏剧艺术和影视艺术联结在了一起。戏剧艺术充满了想象,题材选择更加宽泛,创作的技法也能给予影视方面很多启迪。文字的美感给人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冲击。影视艺术综合了各门艺术的元素,并重新整合,使其成为一个自身的特质。精美的画面和丰富的色彩所带来的美是更符合现代人审美观的。

    一、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题材广泛,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名作如林。它以大批面貌独特,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丰富了这一时期的人物世界,开创了新的戏剧传统,代表了欧洲戏剧的最高水平。莎士比亚则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虽说莎士比亚是戏剧悲剧史上的第一把交椅,但其在喜剧和悲喜剧领域的创作也同样不可忽视。莎士比亚的多数剧作既有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又能塑造众多个性鲜明的生动的艺术形象,不仅仅是把人概念化,使之有血有肉。马克思曾经誉之“为莎士比亚化”。也就是说莎士比亚的剧作创作不是从概念出发的,他以复杂而生动的剧情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传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社会认知。

    莎士比亚的诗作负有盛名,因此他的戏剧创作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受到了诗的影响。他不循规蹈矩地采用三一律,主张用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来创作戏剧。莎士比亚的大多数戏剧以无韵体诗写成。在悲剧中他常常将崇高、卑贱、爱情、诙谐、豪迈等因素混合在一起。古希腊以来,悲剧和喜剧的界限明显,可莎士比亚却常常在悲剧中混合喜剧结局,因此产生了独特的“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要情节是充满喜剧的氛围,但男女主人双双殉情让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两大家族因为这一对爱侣的行为而最终冰释前嫌,实现和解。如果没有男女主人公的悲苦遭遇,那人们应当会把它当作喜剧。这是对傳统爱情观的一种解构,剧中又加入了宗教元素表现了那一时期人们的信仰迷茫。剧中的打斗场景是对暴力美学的极力张扬,是纯形式上的审美倾向。

    莎士比亚是剧作大师,他对台词语言的运用轻松自如。在他的戏剧中他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并且根据每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和阶层,他都会“制定”个性化的台词。每个人在每个场合每个环境下说的话都不一样。时而人物的语言优雅正式,因为说话者来自上层社会或者处于正式场合。时而会用来自下层社会的戏谑,台词风格的不固定性大大增加了剧作的可欣赏性。莎士比亚的作品之中有很多的修辞手法,如:《哈姆雷特》中的双关、《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矛盾修辞以及被频繁使用的讽刺和借代。

    因此我们如果想欣赏莎士比亚的剧作,不妨就从人物形象和台词这两个角度下手。这两个角度是最“大众化”的欣赏角度,但同时也是最值得探讨的两个方面。

    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可改编性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名剧之一,是一出悲喜剧。但主题上从悲剧角度表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观念。该剧主要讲述的是在意大利的维罗纳城,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大家族的对立。在世代对立的背景下,凯普莱特家的女儿朱丽叶和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诚挚相爱了。两人的爱情是美好的,但是过程是曲折且悲惨的。经过重重困难和阻隔两人最终在天堂长久地在一起了。两个年轻人的死亡,也使两大家族的人冰释前嫌。全剧充满了浪漫的色彩,也偶有喜剧元素。从故事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出悲剧,但是结局却是美好的。这样的一出反转剧让人悲喜交加,所以无论是从题材上还是从类型上,该剧都是值得被选择改编的。

    罗密欧是蒙太古家的儿子是一个为人和善,知识渊博,受大家喜爱的人物角色。而朱丽叶善良美丽,为爱敢于反抗父命。这两个人物形象都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真实社会中不可能存在的。而在莎士比亚的笔下,两人的形象是如此的令人着迷令人向往,谁都想做一个不受世俗所束缚的人,谁都想追求自己的爱情。这令这部剧充满乌托邦色彩,让每一个阅读过的人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幻想。这种幻想是每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所渴望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表面上看是一出爱情故事,但实际上蕴涵了新世界与旧世界的交替碰撞,新型人物与旧型人物的斗争,是一出很典型的“反抗”剧。这种暗含的反抗意味无论是在几百年前的欧洲,还是在几百年后的现在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题材。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素体韵文的诗剧,例如劳伦斯神父使用的是布道和警句风格,朱丽叶的乳母则特别使用了无韵式,类似于日常口语对话。莎士比亚还会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例如当罗密欧在谈论罗萨兰时,使用的是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诗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其中的夸张让人产生高不可攀之感。而当罗密欧遇到朱丽叶后,在阳台表白时,使用的是当时流行的短诗,但却被朱丽叶直接打断:“你爱我吗?”可见,朱丽叶在乎的是罗密欧的真心,而不是诗意的夸张。此外,莎士比亚还利用语言来显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例如朱丽叶对罗密欧使用的是单音节字眼,而对帕里斯伯爵则使用了正式语。在戏剧中使用了多种诗歌形式,在乐工的开场白中,他使用了十四行诗,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对话则较多采用无韵诗的形式。莎士比亚常使用五步抑扬格的素体韵文写作,这种文体灵活多变,比一般说话的语调高昂,比普通的诗体更接近口语,既可以作帝王的堂皇之语,又可以作情人之间的呢喃细语。这样灵活多变的语言方式,也为后来的改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

    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影视改编的实践与发展

    该剧曾被多次改编成歌剧、交响曲、芭蕾舞剧、电影及电视作品。法国作曲家古诺曾将此剧谱写为歌剧,音乐剧《西城故事》亦改编自该剧。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谱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作曲家普罗高菲夫则为该剧编写芭蕾舞乐曲,均获得大众的喜爱。1996年电影版名为《罗密欧与朱丽叶 后现代激情篇》由好莱坞艺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及克莱尔·戴恩斯主演,于1997年柏林影展获得多个奖项。2001年,法国音乐家Gerard Presgurvic独力将本剧改编成法文音乐剧,巴黎首演之后就陆续在世界各地巡回,2007年四月曾到台北表演,又将于2008年到香港和中国大陆演出。

    1968年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被称为最“经典”版本。它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文学艺术上的成功借鉴,准确地表达了原著的思想和精神,最大程度上秉承原著风格。“真实电影”流派、高度灵活的技巧将该片拍得极其流畅。因此该版本的改编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并且极其流畅。1996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全称《罗密欧与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篇》。从后现代激情篇这几个字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版本充满了现代气息和激情,是一个实验类型的电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甚至有种cult电影的味道。

    本文挑选1968年和1996年两个版本的影视作品,从台词、人物形象、视觉效果三方面分析从文本到影视,剧作改编的实践与发展。

    (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台词对白和人物形象

    众所周知的莎士比亚对英语的运用是无人能及的。他的词汇丰富,借用了西班牙、希腊等多种语言。自己也会对词语进行合成和变换。这样高超的文字写作技巧在剧本创作之中是令人叹为观止的。适时适景的词语总会给人一种“及时”的感觉。但是很多词语和对话只能在文本中才可以体现自己所想表达的意思。在影視作品之中如果不对其进行相应的改编,就会让人觉得生硬。我们并没有生存在当时的背景之下,很多古英文的意思我们不能完全地理解体会。加上莎士比亚在语言上会有一些繁琐赘述,这实在是超出了现代人的消化能力。

    1968年版本的电影改编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的台词还是遵从原著的。在1968年观众的欣赏水平和要求并没有那么高,所以在观看的时候没有太多的不适感。在人物精湛的演绎之下只会觉得为影片增色不少。但在1996版本导演对一些台词进行了改编和压缩。很多繁琐的语言情节都被压缩成为动作,用动作更加直观地表达导演的意思。比如:买毒药的画面,罗密欧也是一口气说了一大段(8行),第二口气说了另一大段(7行)的废话,只有这句“The world is not thy friend, nor the world's law!”完全符合了现代人想传达的观点,尤其是该片想传达的观点。加之铿锵有力,随着罗密欧在电影中被改编成“后掏出的钱”一起,被变得现代了。而买毒药这一情节在1968版本中却被完全删除了,造成了一种逻辑上的缺失。

    改编过的台词和没改编过的台词同时出现在一部剧中,两种不同形式的语言所带给观众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单从罗密欧得知爱人死去的噩耗那段讲起,“我鄙视你!命运!”(其实是“Then I defy you, stars!”)这段开始,我们的男主角就说了6句话。在古典时代这是不啰嗦的,并且在原文中他是要写信,而非直接奔赴葬礼。接着后面直到去买毒药前,他就一口气说了24行诗句,在现代电影剪辑中,这么长的台词不仅不会体现主角的悲哀,还会让观众的体验感下降。所以它被极大地简化成壮烈的“O Juliet. I'll lie with thee tonight. I will fence tonight.”

    对台词的改编有语句上的改编,也有字词的压缩。所以说被压缩的莎翁的智慧,用于被压缩的艺术形式——电影映画,这部片子做得还是很到位的,处处体现了经典和现代结合的火花。

    鲜明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剧作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莎士比亚之所以能成为剧作大家,他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功不可没的。罗密欧和朱丽叶这两个人物形象都是贵族阶级,但所面临的事情却大相径庭。罗密欧的家庭更加开放包容和自由。作为蒙太古家的儿子他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诗歌,也可以选择自己所爱的人,父母不会对他有过多的安排,他是一个“自由人”。相比之下凯普莱特家的女儿朱丽叶的人物命运就很悲惨。作为一个女性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婚姻,甚至是在父母面前连说话反抗的权利都没有。同是一个阶级的人却有着不同的人物命运。也许是在那个社会背景下,男性的地位永远高于女性。但在后来的剧情发展过程中朱丽叶虽然受父母的“管教”,但还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而做出了反抗。这样的一个带有反抗色彩的形象,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莎士比亚为当时社会上的女性树立的一个旗帜,带有先进性。

    这样的两个人物形象,在影视改编的过程中需要遵从原著所给予他们的先进性和独特性,同时也要赋予观众的想象力在他们身上。

    1968年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男女主角的分别是莱昂纳多·怀挺和奥利维娅·赫西。在出演这部剧的时候两人不过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这个年纪与原著里主人公的年纪高度接近却不完全相同。十七八岁即带有人生的青涩之感,又带有对向往爱情的坚定。从演员的选择上来看,男女主角都符合原著中的描述,同时也满足了大多数人对这一对爱侣的想象。

    作为女主角的赫西并不美,绝非那种一见惊艳的美女,但是她却有一种世间可贵的清纯之美,不染纤尘,就像莎士比亚所称的,是一只小鸽子、小羊羔,温顺可爱,纯洁动人。她的眼神是天使一般的圣洁,又像少女那样单纯。男主角的扮演者简直就是一个所有少女心目中标准版本的情郎罗密欧,年轻英俊,多情温柔,是英国风格的白马王子,没有意大利式的暴烈的冲击力。两人的演技虽然稚嫩,但是有爱,爱是伪装不出来,他们把年轻人那种纯洁而热烈的爱表现得很真实,有爱,就可以原谅一切技巧上的不完美。爱胜过一切,这正是故事的主题。

    值得称赞的演员,倒是保姆的扮演者,这个角色在传统舞台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很多剧院甚至有规定,要演朱丽叶先演保姆。这个角色很难扮演,既要有母亲的慈祥也要有小丑的幽默,对任何演员都是一个挑战。

    1996年的后现代激情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却是没有辜负后现代激情这几个字。该片故事在虚拟的现代时空中展开:残阳斜照的凡尼隆海滩,华丽怪诞的金色豪门,以及在此种世界中最不可能出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他们单纯而忧伤的爱情带给世人一个遥远而纯净的梦想。在情欲暗涌的现代大都会里,古典的忧郁灵魂终于和现代的年轻面容结合在了一起。剧中的罗密欧是由莱昂纳多所出演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俊俏的外形,豪放不羁的个性,为原作之中的翩翩贵公子添加了激情和少男的敏感气质。克莱尔·丹妮丝使朱丽叶具有了一种现代女性独立坚毅的自主精神。

    这两个不同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导演对男女主都进行了具有自己个性的改编,让文本中的人物具有了影视中的活力。两个改编都是成功且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

    (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视觉效果

    文本中的戏剧虽然辞藻描写华丽,摆设描写细致。可是始终存于纸上,不能成为实物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样虽然给读者的想象力留出很大的空间,但是永远都是虚拟的,体验感极差。舞台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等。相比于单纯文本形式的剧作,已经有了表现的活力,是一种表现主义的象征,是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影視改编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很大程度上还原的原著的场景和摆设的同时,又添加了现代科技因素,视觉效果非同一般。在这样的刺激下,观众会留下更深的印象。

    在1968年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开场,我们就能感受到很明显的中世纪气息。无论是从人物的服饰,还是大街上的建筑,还是小商贩们语言行为都体现着导演是更倾向于原著的。在这一版中故事的两大焦点十分明确:爱情与暴力。这两大焦点时时刻刻被提出被解决。这一版本给人的视觉体验是复古且浪漫的,很明显的意大利气息。整部影片对红与橙的迷恋体现了拉丁民族对浪漫唯美事物的追求。也因此这一版本充满了古典美,古英语的台词在这里就显得很合适。

    在这样温暖的色调之下,整部电影都带有静谧的和谐之感。给这段不平凡的爱情注入了一种平静的美好。这一版本的片段对原著的某些地方进行了充分“发挥”。比如在舞会部分,歌舞的场景就特别突出,但对情节的删减又显得略微突兀。比如:删除了罗密欧与卖毒人的这一段故事。这样的删减就本人看来是毫无意义的,无论怎么说这部电影是影视改编的经典之作,是后世改编文本剧作的一个范本。

    1996年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影视改编是传统意义上的影视改编的发展。导演将对白、逻辑、音效、色彩、故事大背景都进行了相应改编。是一部杰出的实验电影,按照莎翁的原著台词代换以现代的场景道具,它好像是一部华丽迷幻的音乐舞台剧,视觉风格与场景氛围都很有最终幻想的味道。在这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舞台戏剧效果,比如在迈西古奥和凯普莱特家人在沙滩上打斗的时候,天空中的云彩都发生了快速的变化。这其实就是一种舞台布景的转换。

    后现代主义的改编从视觉上看起来会更加唯美动人,赋予了故事更多的浪漫色彩。现代的影视改编带来了诱人的声光影,暴力场景和场面渲染宏大,尺度也相应地变大。故事对性和宗教的隐喻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人物的穿着也是富有热带气息的花衬衫,使故事处处洋溢着热情。中世纪的故事放在了现代环境下,在这一版本的故事中以枪代替了冷兵器最终到了朱丽叶的手中,到处都是现代气息的警车和飞机,电视新闻播报员充当了旁白的角色。戏剧风格缺乏严谨的态度,虽然轻松却并不幽默甚至还有些浮夸。这样的激情改编削弱了原著的命运式悲怆,青春狂肆的美好也沦为了闹剧。

    四、总结

    文本作品是以语言文字为依托来传播信息的,由于语言文字的复杂性、抽象性以及多义性,不同的读者心目中“塑造”的主人翁都不尽相同,改编为影视后,想象中的人物幻化为实实在在的“演员。文本剧作有一定的读者范围,也受到文化程度的制约,特别是一些蕴含深意需要人们仔细揣摩的作品。更多的人看了文本无法体会其深意,会觉得索然无味。而影视是最大众化的艺术,它的通俗性会使文本作品容易被广大观众接受。

    文学改编是如今社会的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虽然在这一改编的过程中会经历很多困难,比如对原著的理解偏差,又或者是文本与科技的搭配不够好。这些都是未来要进行改编事业的编剧们所要重视和解决的。

    参考文献:

    [1]郑传寅,黄蓓著.欧洲戏剧史.

    [2]傅谨.戏剧鉴赏.

    [3]豆瓣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