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

    马菊梅

    摘 ?要:教学改革决不应止步于课堂,仅把改革固定在课堂,这对于教育的持续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是不利的。基于此,固原市回民中学的教学改革把目光投向了校园文化建设,新课堂“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扩展到了固原市回民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成为固原市回民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重要追求。

    关键词:新课堂;以学生为本;校园文化建设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一定是在课堂,深耕于课堂,向课堂要质量,通过坚持不懈的课堂实践不断把课堂教学改革推向新高度,这一直是固原市回民中学在教学改革中追求的目标。新课堂,即导、学、展、点、测教学模式,这是课堂教学改革努力的结晶。

    一、对当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反思

    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它以校园内的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辅人员为主体,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等。而文章中所讲的校园文化是狭义的,我们把它界定为在学校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以学校为单位的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

    在大力推行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期,我们把目光集中在了课堂而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1. 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总体设计

    一个学校的文化建设一定是在某种精神的引领下进行总体设计,才有可能真正成为这个学校的集体意识和文化氛围。笔者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学校文化是自然生长的,不是有思想、有步骤、有过程的文化建设过程,因而缺乏特色,没有形成独属于自己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

    2. 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组织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一定需要通過各种各样精彩纷呈的活动去落实,但反过来说,“组织活动就等于校园文化建设”却是错误的。在缺少统一理念引领下的各种活动往往是杂乱无章的,不能让校园文化获得更为长足的发展。

    3. 认为文化一定是通过长期积淀形成的

    很多具有光荣和悠久历史的学校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因此在文化建设方面得天独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历史积淀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唯一出路,也不是懒于文化建设的借口。

    4. 文化传承受阻

    文化建设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的。当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把学校在发展中积累下来的优良文化传统传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但是,由于师生互动缺乏有效性,以及缺乏标识性的文化印记,使得文化传承受阻。

    二、新课堂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强调在教育中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陶行知奉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箴言,强调教育是“教人化人”“教人做人”,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路上走,是引人向上向前的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公民和幸福个人。新课堂的重要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强调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关注学生的生长,这与马克思主义、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是一以贯之的。新课堂“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扩展到了固原市回民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成为固原市回民中学在文化建设上的重要追求。在“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固原市回民中学的文化建设开始发生了变化。

    1. 以学生为本,做好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

    固原市回民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在“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引领下进行整体设计,构建符合时代、符合学校学情的校园文化。无论是校园建筑,还是校园内各种宣传展板,甚至是校园的一草一木都蕴含“以学生为本”的文化内涵,让校园里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温馨的环境、浓浓的书卷气、贴心的设计告诉每一位来访者这里是固原市回民中学,我们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里有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它能感染你、熏陶你,让你流连忘返、赞叹不已。

    2. 开展文化活动,形成校园文化品牌

    固原市回民中学的每一个文化活动都有主题、有步骤、有过程性资料、有反思,每一场活动都喊出自己的口号、留下自己的印记,也都围绕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来进行,让高雅的、符合时代潮流的、精彩纷呈的活动去营造校园文化,树立校园文化品牌。文化品牌的树立离不开宣传。固原市回民中学设有宣传科,创办校报、创建广播室、建立官网、开通公众号,这为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文化的宣传上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 做好小组文化活动,促进校园文化落地

    新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明显区别就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合作探究成为新课堂的重要标志。在新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学习成为常态。要落实好这一点既需要课堂变革,又需要做好文化建设,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其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凝聚力不强、对小组没有认同感、缺乏向心力会影响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通过在“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指引下的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感情,在活动中形成共识,在活动中体验作为团队成员的骄傲,对新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小组文化建设中,固原市回民中学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例如,开展以“我的地盘我负责”的主题讨论,做好“班级是我家,美好靠大家”的主题劳动活动,进行优秀小组的评选,并让评选结果上墙等做法。

    4. 确立目标,促进学生的自然生长

    夸美纽斯说过,自然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要静待花开。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让学生在浓郁的校园文化中自我反省、自我感悟、自然生长。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探索、自己思考、自主发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教育者传递给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固原市回民中学基于“促进学生的自然生长”这一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开展了以下活动。

    (1)培养有公德的公民,开展体验式德育。

    德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举足轻重。固原市回民中学把培养有公德的公民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大量体验式德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学校长期开展以“垃圾不落地,校园更美丽”为主题的德育工作,制定校园环境卫生標准和量化考核细则,不仅要求学生要做好本班级的卫生,还要在每周二要求各个班级的学生轮流去捡拾校园内及校园周边的垃圾。在捡拾垃圾的过程中,体验遵守社会公德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除此以外,学校在食堂开展了光盘行动、在宿舍开展整理内务大赛等。

    (2)以社团活动为平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人的才能、能力的充分发展和自由发展,即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个人或少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自然生长”不等同于少数学生的生长,也不等同于学习成绩的生长,而是要让每名学生都获得成长的平台,给他们提供发现自己、点亮自己的机会,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舞台和契机,学校团委大力开展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找到了“生长”的沃土。

    学校团委坚持把社团的大门向所有学生开放,而不是少数精英。活动开展的目的也不在于让某些学生出类拔萃,而是给学生提供多种可能性,让他们看到希望,找到发力点。社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缤纷社团、助力梦想、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一口号的提出,到自主申请、自我管理这一管理模式的出台,从社团制度、社徽、社旗及宣言的制定处处都是学生的身影。学生自己策划、自主安排,团委只做掌镜人,不做出镜人。摄影社、漫画社、街舞社、书友社、“晨心”志愿者协会这些由学生自己创办、自己管理的社团,让更多的学生在亲身的参与中受磨练、长能力,收获成长的喜悦。

    5. 搭建平台,让教师成为参与者

    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教师。教师本身的素养、仪表就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会带来优秀校园文化的传承,杰出的青年教师会带来校园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固原市回民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面向全体教师征集校园小路的名字,开展校园美景的摄影大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把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尽量放大。

    三、结束语

    人不仅要生活着,而且要能够有意识地生活,文化就是人类的生活,而不是脱离实际生活的“阳春白雪”。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学校的一切都是文化,都是教育,在以新课堂为抓手的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的固原市回民中学,做好与之相配套、相适应的文化建设是教学改革得以深入推进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姜羡萍,郎杰斌. 高校图书馆与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

    [2]任钟印. 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胡晓风. 陶行知教育文集[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