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中的“观”与“察”

    刘刚

    

    案例:为什么我不能加入

    “睡衣派对”是大二班女孩儿新流行的游戏场景,她们利用户外帐篷、枕头、小被子、布娃娃、各式睡衣等装扮出睡房的模样,每天举行一场睡衣“party”,她们心情好的时候还有表演哦。可是当宸宸(化名)小朋友也想加入时,她们出奇地一致拒绝了,导致宸宸的小手捏着帐篷一角,不服气地站在一边,全程不曾离开。宸宸不高兴的情绪状态被教师看在眼里,但是为什么她不能加入游戏,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观情绪,察原因

    原来,是因为帐篷游戏太火爆了,帐篷里的人已经把空间占满了,后面来的小朋友都遭受到拒绝。只是宸宸十分想加入,久久没有离开,帐篷里的孩子们就想了个理由,说因为她太高、太胖了,所以不让她进去。见此,教师组织了集体谈话,来帮助宸宸解答心中疑惑。教师随即组织幼儿进行身高、体重的对比,大家发现宸宸既不是最高、也不是最胖,那么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教师通过话题的引导,分析原因,再将问题还给幼儿,让幼儿自己探索角色游戏中如何建立规则,获得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瓶颈,察进展

    案例:没有“客人”怎么办

    “美味火锅店”红红火火地开业了,可是“营业”一段时间后,“顾客”渐渐少了,店里的“店长”“厨师”“服务员”都很低落,为什么大家不来火锅店了呢?

    角色游戏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等待时间,像上面案例中描述的被动等待,应该与游戏的进展有着极大的关系。教师在看到这类情景时,一定要察觉到游戏可能进入瓶颈期,这时候的介入与指导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梳理现有的游戏信息,如火锅店的食材、新品、服务、宣传等各项“工作”是否存在问题,“客人”投诉的问题是哪些,店员自查的问题有哪些,以此来拓宽幼儿的游戏思路,推动游戏的进一步发展。

    观分歧,察发展

    案例:当“司机”还是当“快递员”

    户外场地画有骑行线,户外游戏时间一到,中班孩子们便摆好障碍物,骑上小车,玩起了马路司机的游戏。还有几名幼儿热衷于模仿快递员,玩起了包裹派送的游戏。小小“司机”和“快递员”因为车辆的使用产生了不同意見:我们都想玩各自的游戏,怎么办?

    这样的场景教师在日常游戏中会不时看到,发生在同一时段、同一个空间的角色游戏,只能有一个主题吗?主题确定的分歧是极有可能出现的,但笔者认为这正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良好契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的人际交往范畴中提到这样的目标“能与同伴友好交往”,因此,教师在发现此类游戏分歧时,可以运用谈话、视频等方式,促进幼儿进行对话、分享和合作等积极的社交行为,促成新的游戏方向或游戏进展。

    观焦点,察动机

    案例:外卖订单怎么记

    大班“丽丽西餐厅”最近推出了外卖活动,游戏时间一到,餐厅的老板就和店员一起外出记录订单,忙忙碌碌的身影进进出出。这次,老板和店员没有直接把每张订单一一送回餐厅,而是选择来到一张空桌子上,摆出每一张订单,时而交流,时而写画,时而争论......

    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外卖行为是生活中常见的,在游戏中出现该行为也符合角色游戏的特征。但是,外卖订单的设计与记录却是幼儿从未接触过的。原来,“厨房”把所有订单配送好,“店长”和“店员”却总是送错或漏送,他们发现按照以前菜单式的订单记录是有问题的,无法得知是谁订的外卖,那又该怎么办呢?教师看到诸如此类幼儿特别关注的焦点问题,应与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联系起来,分析出情境中的大班幼儿正在进行科学领域中有关计数、分类、抽象数运算等的学习,以及教师是否可以尝试在个别化学习中投放相关材料,提高幼儿的计数、分类等数学学习能力。

    角色游戏的推进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过程,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路径。在角色游戏中,“观察”应当成为教师及时参与、适时引导的重要方法。教师细心观察的背后是专业化能力的支撑。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坚定“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以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观,在尊重和追随中、在唤醒和启发中、在平等和支持中,观察和回应幼儿的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在游戏中照亮童年,见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