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魏迎涛

    摘 要: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个性的形成和民族精神的塑造,指导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现如今全球化趋势越发明显,各国的文化在不断交流中难免会受到不同性质的文化的影响。在对高校学生的教育中,应当坚持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使得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知,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始终抱有积极正确的态度,感到自信和骄傲。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校;美术课堂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我国人民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同样是十分重要的艺术文化元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高校美术课堂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何在高校美术课堂中更好地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本文将要论述的重点。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中运用的重要性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下,已经发展成为成熟的文化体系,对于完善人格、锻造我国国民的人文素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高校美术教育如果缺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参与,则会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完善。作为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新兴力量,学生应当对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和清晰的认知。在全球化和深化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学生应当坚守自己的文化源头,坚持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秉持对外来文化积极开放的态度下,更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充分的自信。而对于高校美术教学而言,在教学中运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和完善、补充高校美术教育的现实需求。因此高校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时一定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实运用。文道结合要求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十分丰富,能够满足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需求。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绘画、建筑、音乐等优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拓宽审美视野,结合哲学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促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全面化。除了丰富知识之外,美德品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包含了仁爱、修身、诚信、节俭等传统文化信仰。在高校美术课堂上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完善其自身人格和人文素养,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美术课堂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1]。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一)丰富完善知识体系内容

    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美术相关,特别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时,如果脱离了传统文化本源,就会显得知识内容十分空洞。例如在对云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仅仅让学生知道云纹是什么是不够的,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就无法体会到云纹的艺术价值。云纹在我国古代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中应用极广,其具有非常美好的寓意,举例而言,北京奥运火炬中的祥云纹样代表了幸运、美好的文化内涵。我们在进行美术创作时,不能只是堆砌艺术元素,而对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理念以及艺术价值一无所知。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引导学生们欣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时,就一定要向学生传输《洛神赋》的文学知识,如果不结合《洛神赋图》的创作背景,是难以理解画作中所展现的情节和意境的[2]。因此,在高校美术课堂中合理地加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对美术知识体系的完善。

    (二)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学生在高校美术课堂上学习的所有知识内容最终都是要付诸实践的,而美术教学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利用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实际创作,有利于学生承担起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例如在鉴赏工艺美术时,美术学生会学习到彩陶、瓷器或者青铜一类的工艺美术知识,教师对该类优秀作品进行介绍时可以穿插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而当学生们学习理论知识后,使用相关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创作工艺作品的过程,就是一个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自觉地承担起了传统文化继承人和发扬人的角色。因此,中國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美术教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高校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高校美术教学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术课堂结合的措施

    (一)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方式都是通过课堂教学,因此要完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中的运用首先要从课程的设置开始。高校美术专业改革优化课程时,应当考虑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课程教学在总体教学中占有的比例,适当增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同方面的内容,例如除了绘画之外,还可以引入关于音乐、建筑等方面的文化知识,丰富拓展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知识体系和储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课程上展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艺术代表作品,向学生具有针对性地展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二)创新教学模式

    现代的大部分高校的美术教学总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围绕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学生能够更好体会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教师应当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例如不要把教学局限于学校里,可以带领学生走出狭小的空间,走向校外的广阔空间,博物馆、美术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主题公园、自然遗产地等都可以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室”[3]。在浓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在真实的文化背景下学习到更多的关于美术的知识,也能够逐渐培养起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从而主动承担起保护、传承、宣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除了可以到现实的地点中进行学习,校方和教师也可以利用好当下普及度极高的互联网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突破了以往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充分的交流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对于我国高校的美术教学创新而言既是要求也是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三)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高校美术教学手段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述,学生在讲台下听讲,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只是教师向学生单方面传输知识,教学效果并不显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课堂上运用的目的之一是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真实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4]。因此,只是由教师单一讲述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美术相关知识的需求,必须丰富美术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能够多层次、多方面地学习到更多、更全面的相关专业内容,真切感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高校可以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学生和教师的交流空间,请相关的美术专家定期到学校开展讲座。在此平台上,多所高校的美术教师都可以一同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想,相互补充完善。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每个月设定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美术创作主题,设置一定名额的获奖人数,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学习、主动创作,在相互交流中,吸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丰富创作实践经验。

    (四)更新教学理念

    在当前的高校美术教育中,部分高校和美术教师更重视知识的传输,忽视了素养培养的重要性。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一定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专业性高但是人文素养缺失的人才不适合当下社会各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效美术的综合发展以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高校必须改变陈旧的观念,在重视传授美术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审美感受的培养;既要重视美术知识的学习,也要重视我国传统文化底蕴的积累;既要重视美术学科自身的发展,也要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既要重视外国优秀美术文化的学习和吸收,更要重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5]。具体而言,目前部分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较为浅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术专业的学生专业性的发挥。因此,高校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平衡不同方面的教学元素,全面锻炼和提高学生在美术专业上的素质,也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四、结语

    在高校美术课堂中加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培养高素养美术人才的需求,也是发展高校美术专业的现实需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人民在人格完善和道德品质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国高校美术教学的结合既能够促进我国高校美术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又能够在教学的同時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扩展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队伍。但是在融合高校美术教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高校应当注意自身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中存在的问题,秉持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问题。同时,高校可以通过不断地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理念等方式改善自身存在的不足,以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美术教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梦瑶.浅析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现状[J].东西南北(教育),2017(22):21.

    [2]石澎潮.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的体现[J].大众文艺,2010(4):264.

    [3]何晓菁.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116-117.

    [4]雒红强.试论传统中国画在高校美术课堂中的意义[J].魅力中国,2016(23):75.

    [5]涂光璨.传统文化资源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优化运用研究[J].青年与社会(下),2015(7):139.

    作者单位:

    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