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开发现状

    刘佼

    摘 要:四川古镇历史悠久、数量较多、分布较广且类型各异,有较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古镇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存在。但现阶段,四川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后继乏人、碎片化保护和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用保护传承人、进行“可视化”和“体验化”开发、开发保护并行以及建立全省全局机制等措施。

    关键词:四川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0-0042-02 ?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7 ? ? ? ?文献标志码:A

    四川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极具地方特色,拥有许多国家级甚至世界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四川历史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在四川众多的旅游资源中,历史文化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中既耀眼又值得大力挖掘的重要资源[1]。

    1 ?四川古镇旅游开发的基础

    1.1 ?四川古镇历史悠久、数量众多

    四川的古镇发展史可以追溯到5 000年前,现有的古城古镇资源既包含史前的古城遗址,也包含城镇建设达到顶峰的明清时代古城镇。清代“湖广填四川”为四川带来了移民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后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四川古镇不仅数量众多,且场镇建设取众家之长,集街市、场镇、聚落、商埠、水陆码头、庙宇祠堂、会馆、书院等为一体,人文内涵极其丰厚[2]。

    1.2 ?现存古镇类型各异

    四川古镇不仅在数量上居于全国前列,而且在形态上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点。大体可以分为区域中心型,如黄龙溪、柳江;山水名镇型,如福宝镇、上里镇;名人故里型,如青莲镇、安仁镇;特殊背景型,如洛带(移民场镇)、李庄(革命战争名镇);民族风情型,如桃坪羌寨、丹巴。这些古镇(村寨)建筑风格、居民劳动、娱乐、生活方式均富有藏、羌、彝等少数民族特色和异域情调。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四川古镇文化的重要元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必须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而古镇刚好提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活着”的客观环境。截至2019年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选,四川省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31个,名村6个。这些古村镇拥有数量多、级别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四川古镇文化传承的活化石,也是推进古镇旅游开发的关键[3]。

    2.1 ?“天人合一”的城镇布局哲学

    四川的古镇大多临水而兴,背靠大山,地势较高,且讲究“得景随形,因借巧施”,官署寺庙等常位于镇中显要之地的“天心十道穴位”之处,人工风水建筑物如宝塔、楼阁、牌坊、桥梁等可以作为风水地形之补充,均具有易识别性和观赏性。这种追求赏心悦目的自然和人为环境的思想始终包含在四川古镇选址、布局和建造当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4]。

    2.2 ?商业文化

    作为农业时代连接广大农村与中心城市的重要结点的场镇,最为突出的是其商业的繁荣兴盛。商贸活动是四川众多古镇兴起、发展和繁荣的支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时代的商业文化,如马帮文化、會馆文化、传统手工业商品等,成为了四川古镇有价值的资源,是古镇打造旅游品牌的重要元素。

    2.3 ?节庆文化

    四川古镇文化的形态不仅包括独具特色的建筑物和古色古香的环境,还包括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古镇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多姿多彩的古镇节庆是古镇文化的集中体现。这些节庆活动的主题涉及传统宗教、民间信仰和生产生活,是传统农业时代物质、精神文化的集合,也是传统和现代元素相互碰撞融合过程的全面展示,在不同程度上保留在古镇人的生活中。例如罗城镇崇拜龙神的“祈雨节”,昭化古镇纪念武则天的“女儿节”,孝泉古镇的上九会,李庄古镇传统的龙舟、秧歌、腰鼓、川剧表演等。

    3 ?当前四川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3.1 ?“非遗”传承后继乏人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绝大部分“非遗”文化都要依靠人来传承,尤其是涉及“师徒帮带”的手工艺。

    目前,较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但是由于缺乏市场需求,经济支撑薄弱,社会关注不足,文化认同不够,产品转化程度不高等原因,较多“非遗”走入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致使文化遗产随着传承人的离世而消失。蜀锦、蜀绣、成都漆器、隆昌夏布手工编织等传统技艺,都面临着人才缺失的问题。

    3.2 ?对古镇“非遗”项目缺乏整体和全面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区域内,在世世代代民众的生产生活中积淀产生的。失去特定地理和人文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如无根之木难以持久存在。当前对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一般是对特定项目投入资金和人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博物馆式或标本式的保护。这种“碎片化”“架空式”的保护方式只涉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面和形式,并没有涉及它可持续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古镇作为“非遗”存在的重要环境,面临着巨大冲击,部分地方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改变了“非遗”依存的条件,破坏了古镇自然和文化的原生态特点。

    3.3 ?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科学和全局性的规划

    在四川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和全局性的规划,各个古镇缺乏差异化的特色定位,地域相近的古镇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旅游商品缺乏创意,做工粗糙,旅游节庆、旅游活动项目流于形式,展示方法雷同。缺乏科学规划的开发,不仅是对各古镇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古镇原生态的另一种破坏,不仅对“非遗”项目无法做到保护性开发,还会因为开发不善影响“非遗”文化的传承。

    4 ?四川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应对策略

    4.1 ?采取措施保护“非遗”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为“遗产”,但其具有“活态性”,大多须人为载体,传承人是大部分“非遗”项目保护的关键所在,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保护: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授予荣誉称号进行认可;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经济收入,对于传承人或相关团体给予经济支持;对于适合成立学校或培训班进行教学传承的,应大力支持办学,形成并制定完整的传承人培养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增强非物质文化项目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度,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化自信;鼓励成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团体,充分发挥社会传播的力量和社会资本的力量,吸引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保护,以及對传承人的保护和关注。

    4.2 ?对“非遗”资源进行“可视化”和“体验化”开发,打造古镇旅游品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无形历史文化内涵以有形实物进行展示,从而达到保护传承的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化”是利用各种措施和方式使游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获得一种“亲身体验”的感受。“可视化”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创产业转化,使其文化价值外延,通过创新设计在符号化的“非遗”元素中加入更多可转化的有形产品,多形式助推“非遗”文化的传播。“可视化”与“体验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融合开发,例如针对传统手工艺可以现场教学体验制作,对于节事活动可充分设置游客参与环节,甚至引入VR等现代手段进行展示。

    “可视化”与“体验化”的结合,不仅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四川古镇品牌打造的最佳途径,符合现代文化旅游开发的潮流和方向。

    4.3 ?保护与开发并重,实现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

    拥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古镇,应当做好保护开发工作。保护与开发是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古镇及古镇的“非遗”资源,而被保护的资源有利用于旅游开发,从而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因此,应在科学的规划指导下严格把握开发程度和开发阶段性任务,避免无序开发。

    除此以外,还应当提高古镇居民的文化素质,增强相关教育,使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和支持“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古镇开发的经济收益也应当反哺古镇“非遗”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从而形成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

    4.4 ? 建立全省全局机制,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开发

    对于古镇和“非遗”资源的开发与传承,政府应进行科学的全局规划,强调整合空间、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从宏观上把握开发时序与开发重点,做到全省一盘棋,避免“遍地开花”的低水平发展现象导致同类古镇的竞争[6]。

    同一个地区内的多个古镇,可能涉及相同的“非遗”资源,应当重视通过差异化定位来突出特色。全省应做到“多规合一”,在总体规划下,确保各地规划不与总体规划冲突,确保省域范围内古镇资源的统筹建设和“非遗”资源保护与传承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爽.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特区经济,2019(3):120-122.

    [2]张益嘉.从旅游开发角度浅谈乌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文化遗产,2014(6):151-156.

    [3]泽波.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构建和谐四川的关系[J].四川戏剧,2010(3):53-57.

    [4]庞式博,姚岚.四川古镇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35-38.

    [5]章玉钧.保护古镇,传承民俗,促进旅游发展[J].中华文化论坛,2006(1):115-120.

    [6]王荻,袁尽辉,许劼.历史城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浅析——以码头古镇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 ?2010(3):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