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细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张术

    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体验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各种能力。针对各种能力提升问题,在教学中就要围绕文本中精美的细节部分,鼓励学生展开深入阅读,促使学生在品味修辞、感悟情感、体会情趣的过程中提升阅读审美能力。

    一、赏析修辞,感受语言艺术

    首先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运用了修辞句的地方,然后说说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最后结合上下文思考在文章中使用这些修辞手法增添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审美阅读能力,同时也能提升处理文字的能力,对今后的写作有一定的帮助。

    在学习《春》的时候,鼓励学生探究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学生发现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但是其中却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此后组织学生展开读书沙龙的活动,学生每人找出一处运用修辞的句子,然后深情地诵读出来,并结合上下文评价一下这句话的巧妙之处。如有学生提出:“文章用拟人的手法,分别将春天说成了‘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教学环节并没有到此戛然而止,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运用拟人手法,可以有很多比拟对象,为何作者要选择这三种人呢?能否结合上下文展开分析呢?”经由小组合作探究,有小组学生认为:“在文章的前面写了春天青草新长出来的样子,这种状态和‘刚落地的娃娃一致,还写了各种五颜六色的鲜花,这和‘小姑娘的形象不谋而合,还写了鸟叫等具有朝气的场景,这和‘健壮的青年有相似之处。”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發现作者不是随意拟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文章整体的内容密切相关。

    在指导学生赏析修辞的时候要注意引导结合文章上下文展开整体阅读,要让学生认识到修辞手法的运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要和文章整体相互融合,这样学生就会在自己创作时注意对修辞手法的合理运用。

    二、浸入环境,调动丰富情感

    不少精美的文章都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情境,促使学生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感受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视频和图画,又或者用问题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加以感悟,体会作者的情感,加深学生的体验。

    《背影》是充满情感的文章。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进入到特定的场景中,可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和离别、亲情等有关的内容,激发学生情感,此后鼓励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大家是否有过和父母长时间分别的经历呢?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这样便调动了学生的内心情感。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围绕文章的内容进行思考:“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文章中的‘我却屡次流泪,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这促使学生在唤醒自身情感的基础上和作者进行情感共鸣,体会作者的情感波动。在情境的感染下,再细读文本,学生就能发现“第一次流泪是因为感受到了家庭的变化,加上失去亲人的伤痛,自然会流泪。第二次流泪是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爱,因此而流泪。最后一次落泪是因为感受到了父亲的年迈,体会到父亲对自己的惦记。”这样学生就完整地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波动。

    若能合理地创设情境,则能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充分调动各个不同的感官,这样学生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场景,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促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

    三、联系生活,发现多元情趣

    联系生活也是一种有助于学生展开赏析的好方法。初中生的阅读经验不够丰富,所以在初读文章的时候不能体会到作品的深刻之处,若能用问题促使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会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

    《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告诉人们要怎样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坎坷。在教学中首先鼓励学生结合文章中的词句说说作者看到的紫藤萝瀑布是什么样子的,为何它能唤起作者对于生命的感悟。此后,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加以感悟“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呢?你是否看到过什么美丽的花儿,它给了你一些怎样的感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有学生认为:“看到繁茂的花儿就会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若是看到凋谢的花儿则会感受到生命的短暂。”教师可进一步追问:“有不少作者都喜欢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写到作品中,你还读过哪些作品具有类似的特点呢?”在这样层层递进的交流中,学生感受到了作品的情趣,同时也认识到写作和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品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展现。

    在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读懂了作品之后,还要鼓励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尝试模仿课文的形式展开自主创作的活动。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审美和创造方面的核心素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体会到创作的情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能忽视审美阅读情境的构筑,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要促使学生唤醒审美意识,仔细体味不同文本中蕴含的美,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提升学生的审美感染力,引导学生在细节品味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四安中学(22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