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小学古诗词教学*

    夏家发 彭近兰

    【摘? ?要】“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根据古诗词的语篇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古诗词“审美鉴赏与创造”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多读几遍,多读几首,培养语感,展开想象,加强实践,领悟其艺术魅力。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欣赏与创造;多读几遍;多读几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引起了小语界的关注,也当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去落实。有教师问:“‘审美鉴赏与创造好是好,在古诗词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呢?请以《静夜思》为例,给予提示。”

    该问题非常重要,尤显急迫。“审美鉴赏与创造”牵涉面很广,一向是语文研究的弱项。然而,它是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切入点,又是其重要旨归。笔者建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的形意关系,多读几遍,多读几首,培养语感,展开想象,加强实践,涵养性情。

    一、结合音韵特点,多读几遍

    对于《静夜思》,通常的教法是先背下来,再说说思乡之情。这种教法只需十来分钟,无须耗费40分钟时间。该教法情味板滞,未得诗歌趣味。常态教学可以结合《静夜思》的音韵特点,观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审美情趣,尝试“多读几遍”。

    其要领如下:(1)读出声:由默读到单纯地出声读。(2)素读:由似不用心地读出声到若有会意地读出声。(3)朗读:标注汉语拼音,按拼音大声地读,注意音准。(4)朗诵:依据汉语拼音的声调,标注平仄,读出平仄。(5)诵读:读出平仄、停顿、重音。(6)吟诵:连贯地读出平仄、停顿、重音、语气。(7)吟唱:连贯地吟出韵律、节奏、语势、韵味。(8)配乐演唱:声情并茂地演绎诗歌。

    上述建议是披文入境的八个练习层次,或者说八种目标梯级。它把静态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动态具象的言语实践活动。学生由文字到文义,由文义到文意,由表及里,体会诗词的意趣、情趣、理趣。这些环节大体则有,具体则无,教师须因材施教,变通施策。

    二、针对主题内涵,多读几首

    “短令宜蕴藉含蓄,令人得言外之意,方为合格。”对于古诗也是如此,读者须品其弦外之音,方悟得其意趣。

    《静夜思》言语浅白,意蕴深幽。文本中“思故乡”之意浅显、易见。这无须教。教多了,反而容易屏蔽感觉、抑制想象、阻滞思绪。

    月亮,这个单一的意象被李白赋予了复杂的情愫。《静夜思》所表达的情意不只是甚或主要不是“思故乡”。观照李白的一生,江油是其成长之地,安陆是其始婚之地,任城是其续弦之地,宣城则是其晚年寄居之地。江油、安陆、任城、宣州是其故乡,抑或不是。李白一生漂泊无定,不断寻觅灵魂的安顿之所。他似乎找到了,终又未得之。故乡不是一个物理存在,主要是一种文学意象。乡愁也只是一种意象表征罢了。它象征了作者对精神寓所的向往,凸显了唐代士人的处世之道:逃避倾轧、归隐田园、厌离纷争、趣于静好、寻求接纳、渴望理解、有所施展……

    小学生如何才能感受和领悟这些意蕴呢?依据统编教材,常态教学可适当观照其对李白诗词的系统安排,尝试“一篇带多篇,多读几篇”,使学生披文入境。教学时也不必囿于“思乡”的主题,可不求甚解,保留一点思维弹性。具体而言,可结合以下创作背景,带出相关诗篇。

    (一)江油之思

    江油之思,是念想家人。“念想家人”也是我們对《静夜思》主题最寻常的理解。江油,是李白的第一故乡。他生于斯,长于斯,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江油,有李白的儿时玩伴、父母亲友。

    成年后的李白离开江油,顺江而下,开始了游历生活,不再回到江油。开元十三年(725)孟春,25岁的李白到达荆门山(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渡荆门送别》曰:“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中之“故乡”,即指江油。

    (二)安陆之思

    安陆之思,是系念家园。安陆白兆山,是李白成家立业之地。李白入赘安陆,衣食无忧,广为交游,醉卧碧山,蹉跎十年,最为安适。《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曰:“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可以这么说,李白在安陆白兆山的这段生活经历,使得其浪迹天涯的游子心态与闲适醇和的农家心性得以中和。

    安陆是李白的第二故乡。“床前明月光”里的月光,当有着安陆的色彩和温度。那里,有他眷顾的佳人庭院、闲山静水、梦树喧花。《山中问答》曰:“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其间,李白结识了孟浩然,且以主人的身份在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送别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为证。

    (三)任城之思

    任城之思,饱含家国情怀。开元二十八年(740),李白携妻儿由安陆移居任城。居住任城期间,安陆许氏病亡,李白先后续弦河南王氏、山东宗氏。为寻求出路,他只身南游,不得不把儿女们寄养在任城。正因为如此,远游的李白心中才多了份牵挂,常常想起山东的妻儿们。《寄东鲁二稚子》云:“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天宝三年(744),李白离开长安。他用玄宗赐金在任城买房置地,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家。李白远处江湖,仍心系国家安危。《早秋赠裴十七仲堪》云:“荆人泣美玉,鲁叟悲瓠瓜。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

    (四)宣城之思

    宣城之思,乃一曲挽歌。从天宝十二年(753)秋天到宝应元年(762),10年间,53岁至62岁的李白曾7次游历宣城,赋诗抒怀。不少诗篇千古传唱。入选统编教材的《独坐敬亭山》就作于天宝十二年李白秋游宣城之时。此时距他离开长安,已有整整10年时间。其间逢安史之乱和永王事件。长期的漂泊失志,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看透了世态炎凉,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其独坐敬亭山时的情绪。李白化物为人,化人为物,物人通达,物我两忘。

    李白还曾应泾县名士汪伦之邀,游桃花潭。《赠汪伦》一诗是其酬情之作。此时的李白,无法回到江油,无法回到安陆,无法回到任城。他是如此眷恋其所在的人情世界。端的是:“人情世界情自在,桃花潭里花常开。地狱专为恶魔造,天堂可待赤子来。”天堂里,有江油的亲情侪情、安陆的恩情、任城的族情、宣城的人情……

    三、围绕重要意象,体会“明月光”与“明月”之不同

    《静夜思》的意象非常集中。短短二十个字中,“明月”二字重复出现了两次。作者围绕月亮,反复吟哦。这种审美空间看似逼窄、单调,实则蓄积了极大的感知动能和想象张力。

    第一句“床前明月光”中,李白只是“随机”而非自主地看到了地上的月光,尚没有看见月亮。第二句“疑似地上霜”中,李白的眼睛仍是下意识地、不自主地投向了地面。此时,他的视野如此之逼窄,视线被牢牢地锁在冷峻的月光上。地上的银辉居然凝固成了寒冷无比的霜华。第三句“举头望明月”中,李白看向月亮,视野顿时宽广,天地顿然旷达开阔。

    有什么直观而简单的办法可以帮助小学生体会上述内涵?根据具身认知的规律,小学生可以从诗歌语言的形意关系出发,体察李白的行为心绪。

    白天上课,若遇晴天,教师可以让学生看看照进教室的太阳光,问他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的答案可能不是“太阳光”。教师可以建议学生:“请你们把头仰起来,朝向窗户外面。”接着问道:“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的答案可能不是“太阳”。接下来,教师可以刻意地提醒学生:“请你们把头仰起来,朝向窗户外面,把眼睛聚焦到太阳上。”紧接着问他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的答案仍然可能不是“太阳”。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请你们说说刚才眼睛的感受。太阳光与太阳有何不同?”“回家以后,请你们选择一个有月亮的晚上,仔细观察‘明月光与‘明月到底有何不同。”

    四、联系具身认知,感悟“举头”与“低头”的深层意蕴

    李白久困名场,屡遭毁谤,饱受倾轧。这也反映在了《静夜思》中。

    第一、二句中,李白的低头俯视并非是自主自觉的,而是下意识甚至无意识的。这映射出作者沉滞的意识与无奈的心态——他不得不被动接受冷酷的现实。

    第三句中,李白自觉、有意识地举起了头。请注意,“举头”与“抬头”有所不同。抬头,是自发、下意识的,是一种本能。举头,则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行为。此时,李白望见的不再是冷峻而迷离的月光,而是温暖而圆融的明月。他不仅看到了明月,还看到了明月后面广袤无比的苍穹,它毫无遮蔽地呈现在李白的眼前。正是这轻轻的一“举头”,明澈的月亮彻照了李白的视界。

    第四句中,李白再一次低头俯视,主动转换视野,别有意指地去看地上的明月光。此时,他所看到的不再是冷酷的地上霜,而是温暖的明月光。明月,从李白的内心升腾起来;明月,幻化成了李白的眼睛,照见了眼前逼仄的床与地,也照见了遥远的故乡。物理世界里彼此相隔的空间得以融通。这故乡,可以是江油,可以是安陆,可以是长安,可以是任城,可以是宣城,可以是魂牵梦绕的任何地方。其心锁猛然间崩裂,李白即刻得到了解脱。自由,原来并不遥远;自由,就在举首投足之间。

    对于上述内涵,学生可以起身离开座位,通过实践予以体会。课上,一个个小诗人低吟长叹,意境自然就出来了。順着诗绪、诗情、诗意,自然而为之,由动趋静,由静凝思,体静之余,兼以心动。通过启动具身认知,学生开发了言语感觉动能、言语想象潜能。

    其实,《静夜思》不过是写了这样一个过程:坐一坐,想一想,走一走,看一看,低头、抬头,俯视、平视、仰视、再俯视。冷峻与温暖相互交织,伴随了这整个过程。

    五、立足审美需求,重在涵泳赏析

    不少人觉得《静夜思》没什么讲头。有人甚至挖空心思,大讲坐具、卧具、栏杆、井栏等知识,以及平仄、押韵、对仗、意象、意境等概念。这些内容并非不可教,只是须契合审美鉴赏的需要。教学《静夜思》,重在通过感性的言语实践活动,涵养小学生的性情。

    诗歌是用来审美鉴赏的,不是用来学习概念、知识的。诗歌的赏析也不是从概念出发的,而是从形象、直觉、感受、联想、情绪等出发的。诗歌教学可以回归到中国诗话的路子上去。这路子就是“涵泳”。教师要帮助学生感受、想象、领悟诗歌的意象、意趣、意蕴、意境。感觉越鲜活具象越好,想象越丰富多样越好,领悟越真实具体越好。

    小学生大量接触诗歌后,对于能领会的,领会后积累;对于不能领会的,有了感受再积累;对于暂时无法感受的,读读背背后再予以积淀。而背诵也并非机械、简单地重复,它是一个不断玩味以至纯熟的过程。

    诗歌讲求意象的唤醒、激活、建构、衍生、延伸……诗歌审美鉴赏与创造教学,也是这样的。

    李白及其诗篇,是华夏民族不能忘却的记忆。他从历史的纵深之中,向我们走来;我们从当下的境遇中,向他走去。此相遇,不相离,毫无窒碍,如此亲近。

    参考文献:

    [1]王伯祥.增订李太白年谱[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2]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M].济南:齐鲁书社,1982.

    [3]詹锳.李白诗文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张一民,王彩琴.李白《静夜思》作年及作地新考[J].许昌师专学报,1997(3):46-49.

    [5]孙宏亮.李白《静夜思》考证:兼与张一民、王彩琴二先生商榷[J].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1-74.

    [6]吴梅.词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36.

    [7]杨义.感悟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39.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