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历程 辉煌的业绩

    我们需要回顾,需要总结,因为过去是我们农垦工作的财富,我们需要历史,需要把我们的精神史真实地记录下来,需要记录我们追求和苦苦探索的轨迹。柴达木农垦历史就是在一步一步的曲折发展中不断壮大的。

    历史向来是公正无私的,它永远不会忘却那些为光荣和梦想奋斗不息的人。他们为那片土地付出的很多很多,而索取的很少。他们与那片土地结下了永远挥之不去、终生难忘的情结。他们没有愧对足下的土地和前辈们的希望,他们无怨无悔。

    当香日德农场经过两代人的不懈努力,开发建设成为一个颇具规模和影响的绿洲生态农业基地。在开发建 设的过程中,他们不是一帆风顺,有艰难的探索,有苦涩和无奈,而在忍耐和奋进中,他们一步一步走向了生存和发展之路。

    回顾他们不平凡的开发建设道路时,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和道理:香日德农场人依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奋战、科学务实的精神,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在荒漠上建立起了绿洲生态农业基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

    一

    荒漠上建起大绿洲,那辉煌的成就,永载史册。香日德农场成立于1956年2月27日。

    1955年10月中旬,首批30多人进入该地勘察。他们来时没有像样的交通工具,只有原始的劳动工具,而他们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开始了他们悲壮的创业历程,奏响了开发建设荒原的战斗号角。他们扎起帐房,垒起锅灶,开始土地勘测丈量,绘制规划蓝图,摸清了它的地形地貌、土质概况,以及当地的水文资料,为以后建场设点,总体布局,提供了重要依据。

    1956年初,先是有从湖北沙洋农场调进的拖拉机分队机务人员,有从茶甘公路工程处转调来的干部,接着便是从外省调进的劳改犯人及随队管教干部。与此同时,首批从华北部队来的转业军人和一部分上海、四川籍的招干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走上创建劳改农场的第一线。1956年2月27日,正式宣告香日德农场成立。第一年始建,一切从头做起,开了荒,种了地,当年收获粮食280万斤,还加紧修建房舍,使全场7000人在住了一年帐房之后,赶在严冬前搬进了新盖的土窑洞和简易房屋。

    当他们最初踏上这片土地时,境内只有一株从昆仑山上被洪水冲下来的红柳。他们进行大面积的开荒造田,破坏了本来就脆弱的植被,造成新垦地的沙漠化,环境日益恶化。当风沙起来时,大片的沙丘流动起来,导致沙丘吞畜圈,堵塞渠道,逼迫人畜搬家,他们体验了“沙进人退”这一大自然严酷的惨象。风沙是威胁他们生存发展的最大障碍。1961年5月30日,一场10级沙尘暴持续时间长达6个小时,致使农场1.4万亩小麦受灾,占当年播种面积的45%。风沙过后,受灾的绿苗不见了,留下的却是漫漫黄沙。那时候,一年内播种三次还不能保住全苗。他们从风沙灾害以及抗御中逐步认识到,要在新垦地上生存下去,必须要战胜肆无忌惮的风沙袭击,否则,最后的结局就像当时有的农场已出现的现象:溃败荒漠。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结局。战胜沙漠化、改善小气候的最好办法就是营造防护林带,别无选择。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他们进行有计划、按步骤的大规模营造防护林带工作,这实际上是他们的生存决战。他们还派人到新疆学习营造防护林带的经验和技术。在植树时,动了不少脑筋,也展现了许多智慧,采取先冲沙后造林的办法。1974年到1978年,共冲走沙丘400万方,在沙丘周围开辟出林地2000余亩,种植防风固沙片林。还采用在沙丘周围打土坝、把土坝再用沙柳等层层网住的方法。这些办法有效地遏制住了沙丘向家园逼进的被动形势,有效地保护了新垦地。

    二

    香日德农场的造林成果,是创业者们长年累月辛勤劳动换来的。早在建场前期,苗木奇缺,就地无材可取,只能是自行育苗,而后移植。1957年春,从湟源采集拉回两车杨树枝条,开始建设苗圃,培育幼苗。1959年基本完成四周植树,扩建苗圃100多亩。1962年育成的幼树已达数百万株,造林也随之纳入总体规划,加快了进度。1964年,学习新疆建设兵团建设条田经验后,开始大规模地营造护田林带。1965年首先完成10000亩田林路渠配套条田建设工程,以后逐年均以40万株以上的造林速度扩展,到1975年完成了横贯场区东西的主林带和大部分条田林网的建设。此时,大部分幼树已长大成林,开始明显地起到防风固沙作用。同时,林业队的小网格条田试验收效更好,并从此凭借小区气候的改善,突破了果树栽培不能安全越冬的难关,放弃多年“匍匐栽培、封土越冬”的做法,改为“直立栽培、露天越冬”,成功地探索出既省工又利于推广的新路,开创了高寒地区果树直立,露天越冬的奇迹,填补了柴达木盆地的一大空白。1985年《青海省社会经济统计年鉴》(试行本)记述:“柴达木盆地的香日德农场,从1965年开始造林,现保存林木666.6万株,林地面积17883亩,占耕地面积的18.9%,其中农田防护林带532条,占地4242亩,成片林6916亩,四周植树56.46万株,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防护林体系。在林带的保护下,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食平均亩产达466斤,比建场初期提高69%。”

    1993年被国家绿化委评为“全国部门植树造林300佳单位”,1996年,被国家绿化委、林业部、人事部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农田防护林的有效建成,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尤其是平均亩单产逐步提高。从建场初期的亩单产125斤,提高到临走的648斤;油料由1956年的34斤,提高到临走的200斤。值得骄傲的是,1978年创造了亩产2026.1斤的春小麦世界纪录,为此,荣获司法部粮食高产奖和丰收杯奖。因在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农场的畜牧业空前发展,获司法部畜产先进单位和省政府畜产先进单位等称号。据估算,农场在整体搬迁时,仅林业产值达到8.4亿元。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成,使农场的15—20%的土地上有了树林,森林覆盖率达到15.7%,而且降低风速35%。日均温度有所提高,相对温度增加,明显改善和调节了这里的小气候,体现了人工高效生态农业的优越性,达到了控制土壤沙化的作用,做到了养、灌、草相结合,带、网、片合理配置,使绿洲生态农业呈现良性循环的态势,成为改善荒漠、美化环境的最佳形式,成为在干旱、荒漠地上发展农业的根本保证条件。这个绿洲生态农业的成功发展,具有带动和辐射意义。它为青海地区引导和保护生态农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三

    我在给罗红军(原香日德农场党委书记、场长,现退休)整理资料时,他详细说明了香日德农场创造春小麦高产的原因和可信度。1978年,香日德农场一大队河西四队李志明中队所种的3.9亩尖子田创造了亩产春小麦2026.1斤的世界纪录,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受到表彰和嘉奖。春小麦这一世界高产纪录的诞生,把全国乃至世界研究春小麦高产栽培科研工作者的目光一下子吸引到了这名不经传的地方。当时和至今,可能还有许多人对2026.1斤这个数字持怀疑态度。香日德农场世界春小麦高产纪录绝不是“大跃进”时的“放卫星”,它的产生有着良好的历史背景和雄厚的物质条件。1974年,我们进场的头一天晚上就看到了十七中队送亩产1700余斤的喜报给场党委的场景。以闫振中为党委书记的农场领导班子的成员都是经历过战争洗礼、忠诚于党的事业和坚持求真务实、严谨科学、勇攀高峰的人,有他们组成的领导集体是一个成熟的班子、开拓进取的班子。当时为了追求粮食总产的提高,他们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根据土壤肥力不同的实际,将全场的农田划分为“尖、高、丰”三类(分别亩产1400斤以上、700斤以上、500斤以上),提出了“用三分之一的面积夺取三分之二的产量”的口号,对全场单产提出“第一年上纲要,第二年跨黄河,第三年过长江”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以军队转业营连干部为主体的大、中队领导和一批受过高等教育、拥有现代化农业知识的北京农业大学毕业的栽培、育种青年骨干一起经行科研攻关。当时农场劳动力充足,水肥条件优越,加上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积累快的自然条件,对春小麦高产十分有利。种籽是“338”小麦品种,它不是从外地引进,而是由青海省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程大志与农场技术人员共同从当地适宜品种选育新培养的一种耐水、耐肥,茎杆粗、籽粒大、抗倒伏的有芒的高产优良品种。为提纯复壮,加速品质转换,农科院、农场技术人员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精神忘我地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科研中。9月派人把在青海收获的春小麦,带到云南“南繁”,3月又将在南方成熟的种籽拿到农场的“尖子田”播种。全场二十四个中队,队队都有专人耕种的“尖子田 ”,每到播种的那一天,陈政等农业专家都亲自到地头指导,对种肥、种量、播深等技术细节一一把关。他们那种热爱科学、热爱监狱事业的工作精神至今让人难以忘怀。在那人人争先创优、不甘落后的年代里,就连我们青年队这帮刚刚拿起铁锹的小伙子也依葫芦画瓢地创造过亩产1400多斤的产量。科学种田使小麦产量逐年提高,到了1974年后,亩产1700斤、1800斤的产量已经不足为奇了。当时十分重视土壤培肥。“庄家一支花,全靠粪当家”,几乎是每个农业中队长的口头禅。“多一斤肥就多一斤粮”成了香日德人共同的认识,杜绝不上粪料的“卫生田”是当时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为了能够积攒更多的农家肥,农场养猪规模达到过万亩万头。除了自己积攒各类大牲畜粪外,各农业中队还有专业积肥队伍,常年把羊板粪倒运到田边。秋收结束时,运出麦捆的次日或当天,秋施的粪堆就运到了地里。在那激情飞扬的年代里,上至场长下至炊事员,从干部到犯人无一例外地从草原往地里运羊粪,这个光荣传统一直保持了多年。记得我初进青年队的冬天,队长就发给我们每人一条麻袋一根绳,每天劳动结束后再做贡献,立即上山背羊粪,多的背百十斤,少的也有50—60斤。多积肥才能多打粮,是我们接触农业后所懂得的最基本的农业知识。当时就连爱美的女青年也以积肥为荣,如果沿路碰到牛粪便不由自主地拿下自己的外衣把麻袋装不下的牛粪带回积肥点。每次背粪时汗水和干碎的粪沫子沾满了脸庞,但人人激情高涨,无怨无悔。

    为了提高单产水平,改良土壤,减少沙石的面积,一大队二中队在改良土壤上下了大功夫。他们动员犯人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早上出工时,每人背一袋土到农田,下午收工时再将农田的石子带出一袋,数年如一日,将两条沙砾石满地的“三跑田”(跑水、跑肥、跑产)变成了“三保田”(保水、保肥、保产)。昔日戈壁风吹石,今朝麦海金黄浪。半个世纪过去,当年背走土留下的深达2米多的壤沟依然在目。它是香日德农场人与地斗、与沙斗的历史见证。

    1978年9月,由青海省科委邀请北京农科院等14家单位的专家教授组成“春小麦高产验收组”,对香日德农场春小麦高产田进行了严格的验收,确认了亩产2026.1斤这个记录,并对外公布。它既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大跃进”的“放卫星”。我清楚地记得,从试验田割下来的小麦捆都是科学、严格编号打碾的,打碾完的麦草也是编号入库的,因为小麦的干物质重量与果实有正比关系。

    四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香日德农场构建绿洲生态农业体系,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在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们从1991年到2001年共实施了四期农业综合开发,主要以建设水利工程为主,累计开发总投资6447万元,完成衬砌固化防渗渠道246.4公里,渠系建筑物8696座。同时,他们又建成了渗灌、微喷灌、滴灌温室、喷灌实验示范田。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种植节水作物,青稞、苜蓿等。自九十年代后期,农场就扩大了青棵种植面积,1993年青稞播种面积只占农作物播总面积的11.7%,2001年则达到了54.4%。通过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使农场4000多亩土地年节约灌溉用水30—60%,基本缓解了农业灌溉用水紧张的局面。他们在科学种田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

    46年间,他们生产粮食3.65亿公斤,油料950万公斤,蔬菜近1.5亿公斤,畜牧业曾超常规模发展,生产肉类近4000余吨,场办工业、服务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有这样的发展水平,既保障了农场自身生活的需要,又支援了我省经济发展。

    当他们要离开这片土地时,这里的光缆已通,电网在延伸,新建的楼房一座座拔地而起。他们的探索,他们的科研成果,为目前发展柴达木枸杞产业等奠定了环境、设施、技术、人才等基础。

    五

    香日德农场纳入了香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大批的移民走来了,是为了脱贫致富,是为了奔小康。他们怀着美好的梦想来了,而他们把光荣与梦想永远留在这绿色的家园里,走向新的征途。祝福绿洲的新主人,在那片神奇瑰丽的绿洲里生根开花,年年结出累累果实。

    在46年的历史岁月中,他们战天斗地,艰苦创业,默默奉献,开拓进取,在布尔汗布达山下建立起了自已的绿色家园,建立起了一个大型农场监狱。他们在这里进行规模空前的农业资源大开发,对那些形形色色的罪犯进行改造,为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发展青海农业经济,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促进青海扶贫开发事业的发展和建设绿洲生态农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载入了柴达木农业开发和青海监狱工作的史册。

    六

    香日德农场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面临种种问题和困难,甚至挫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情景。那时候,跟全省监狱系统一样,农场的经济相当困难。面对困难和困境,我们上下在思考着自已的出路。1993年,上级下发了《深化经济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多轮驱动争发展》,农场成立了调研小组,在调研的基础上,我最后起草形成了《立足现实、转经营机制、走多元化发展道路》的建议稿。我们当时面临的困难太多,领导班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1992年农场亏损183万元,1993年亏损400万元,欠发在职干警、工人、离退休人员工资3—5个月,总数达到357.7万元。导致农场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历史负担沉重,银行贷款528万元,年利息72万元,财政借款140万元,外欠税款40多万元。由于财政保障太少,超支医疗费、生活费等无法按时支付。农、林、牧、副的比例不平衡,第三产业因受环境影响和制约,发展缓慢;农业内部结构停留在传统的二元结构上;能源不足,严重制约着农场的发展水平。

    农场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干旱、沙尘暴、高温天气增加,农场农业遭受干旱、虫灾的受灾面积逐年上升。1998年受灾面积8000余亩,1999年9000余亩,2000年由于春播期间持续干旱,致使10000余亩土地未能播种,2001年,遭受了最罕见的旱灾,自5月开始,田管的关键期间连续80余天未降一次雨,渠道时常出现断流情况,造成27289亩农作物绝收,4987亩农作物减产30—60%;由于干旱,造成油菜蚜虫、青稞潜叶蝇、甘蓝夜蛾、蔬菜虫灾、林木虫灾大面积发生,虫灾每亩造成减产20—50%。干旱,农业用水紧张,给生活、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与附近农民抢水,为用水与他们谈判,与村民的摩擦年年发生;在农场,住房条件差、办工条件差,上级领导来视察工作,都要提起住房问题,环境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子女上学难,为了上好一点的学校,不得不送到内地、西宁、乐都等地区的学校就学;部分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陆续调走,那样的环境难以吸引人才,难以留住人才。

    七

    在抓生产的同时,布局调整的一些工作在有序进行。在经济开发区、梨园山庄、朝阳等地修建和购买住房,解决了254户民警、职工的住房,使大部分人整体搬迁后的一年内住上了崭新的住房,解决了多年来的后顾之忧。

    很快,秋天到了。先是“肚里黄”青稞成熟了。那“肚里黄”青稞最适宜在农场种植,晚种能早收,节水又高产,而且容易销售。当小麦、油菜等正在吸籽成熟时,青稞完全成熟了,绿黄交错,富有动感。这时,在农场的路上,排了许多来自陕西、甘肃等地区的麦客们。他们从青海的门户民和收割,一路到了农场。他们把农场的庄稼收割完后,在返回的路途中,青海湖、湟源、湟中等地的庄稼也成熟了,他们就沿返程的路线一路收割庄稼。

    粮食堆积在麦场上,最需要以快的速度“扬”出来,卖出去。为了尽快完成麦场工作任务,同志们加班加点,往年,早上出工劳动,是正常时间,而2002年却是早上5点多就出工了。他们在刺骨的寒风中坚守岗位,把堆积小山般的粮食“扬”完,装好包,拉到场部里等待拉运。不久,汽车从各地浩浩荡荡地来到农场,又浩浩荡荡地拉着粮食离去。

    当他们要离开生活和工作了46年的香日德农场之后,上级决定为长眠在那片土地上的忠魂们修建纪念碑。人们都说,应当为长眠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拓荒者修建纪念碑。因为,他们是香日德农场人的代表,是柴达木精神的象征,他们对柴达木盆地的土地开发、建设绿洲生态农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良田绿树作证,历史老人是永远不会忘却的。

    2003年10月12日早晨,举行香日德农场公墓揭碑仪式。纪念碑是用汉白玉制成,设计匠心独运,立意高远。正中间的立柱上用行草写着“柴达木拓荒人永垂千古。”另两边的角柱上写着颂词“半世纪开拓进取戈壁变良田”和“两代人艰苦奋斗沙漠建绿洲”。这精练而闪光的颂词是对他们历史功绩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拓荒者的最好安慰。在底座的正前方,刻着一首诗词和简短的香日德农场开发史的总结。另两边的汉白玉上,精心刻着石画,惟妙惟肖地刻着拓荒者开荒、种地、植树的场景。后面刻着一串串长眠在这里的姓名。

    碑文这样写道:

    昔日农场,创业维难;

    风餐露宿,开荒种田;

    父辈耕稼,子孙继连;

    万顷垅田,衣食丰满;

    而今转移,逝者长眠;

    祭奠公墓,我辈共勉;

    国力渐强,告慰九泉!

    时间到了2002年11月14日。这是香日德农场最后的日子。那天,天下起了雪。雪花纷纷降落在大地上。所有的车辆准备好了,所有的人坐好了车。他们的车队,浩浩荡荡,离开自已的土地和家园。那些农民们,端着大碗大碗的青稞酒,恭敬地敬给为这片土地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敬给他们敬佩的民警和工人。新土地的主人们把洁白的哈达献给那些可爱的人,献给那些大公无私的人。

    他们把自已的土地、家园献给了前来生存、发展和奔小康的远方农民兄弟们。当年,他们是不与农民争利,到这里来开拓自己的生存天地;现在,他们离开这里,也是为了不与他们争利,为了把更多的利益让给农民、为了让监狱工作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离开这里。

    作者简介:李积程,男,1965年1月出生于青海互助,中共党员,研究生,中国法学会会员,青海书法家协会会员。1988年6月青海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原都兰监狱(香日德农场)工作,曾任管教员、生产员、宣教干事、教育干事,现任女子监狱协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