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愚《书法心理》与民国书法理论的科学化思潮

    刘星振

    摘 要:民国时期,我国的科学社会化思潮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科学启蒙运动、中国社会化思潮、延安的自然科学运动三个发展高峰。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风云中的中国科学化运动和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自然科学运动的影响较为突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有关书法的理论研究和将书法作为中国原始艺术的研究受到了关注。其继承了传统的研究方法,但又受到了西学研究和日本书法理论研究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促进了中国书法理论的发展。其中,以虞愚为代表的书法学家对书法理论研究的贡献较为显著,文章将他的著作《书法心理》和民国时期的书法理论思潮相结合进行研究。

    关键词:虞愚;《书法心理》;书法理论;科学化思潮;西方文化

    处于民国时期背景下,科学社会化的趋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文化的演进而不断发展,用科学的观念启蒙民众、改造社会、救国图强逐渐成了科学社会化思潮的核心内容发展起来。从这一思潮的历史发展来看,其倡导者由民间论坛转向革命党,传播范围由城市扩展到农村,而这一时期的主题也从国民性的变化转向对科学社会化的追求,以及社会科学在革命中的传播。这一思潮的传播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文化意义。

    一、虞愚生平及其著作研究

    虞愚,1909年8月15日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30年考入厦门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后留校任理则学助教。上海战争爆发后,他回到厦门。1941年起任贵州大学理则学讲师兼助理教授。1943年起于厦门大学任教,成为厦门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并于1946年晋升为教授。197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

    从青年时代起,虞愚就有作诗的习惯,他的书法因他本人才华横溢而博大精深,因而他在学术界也受到学者们的追捧。虞愚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为国内外所敬仰。早在20世纪30年代时,他就从心理学角度出版了一本《书法心理》。虞愚学识渊博,其著作内容深入浅出,并且文风较为独特,从人的生理结构出发来讲书法心理,融合了心理学的知识,从更加深入的角度来阐释书法理论。

    二、民国书法理论发展的条件分析

    (一)重视书法的传统观念

    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正如在民国时期,无论是政治家还是学者,都非常重视书法。从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来看,书法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学,是外在美、内在美的统一,是修身养性的必备技能之一。

    (二)新书法观念的产生

    随着民国时期书法理论的发展,书法的实用性下降,出现了新的书法观念。书法实用性下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学校对钢笔的推崇。《中国书法》记录了当时的书写状态:“学生都习惯用钢笔写字,不爱书法,在教室没有一方砚台。”例如,在小学里,规定使用钢笔写字,包括中学,都不能使用毛笔写书法,而精通书法的大学毕业生寥寥无几。当时的人们惯常用钢笔写信,使用毛笔的机会很少,对于书法,人们很少关注,也很少谈论。

    第二是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大力支持西方研究,排斥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一种片面的西方文化观的形成,许多领域盲目向西方化发展。当时,繁体字被认为是中国发展迟缓的原因之一,一部分人甚至主张废除汉字,用拉丁文字替代。这一现象引发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他们因此开展了一系列拯救以书法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行动。

    三、虞愚在《书法心理》中提出的问题探索

    (一)执笔方式问题

    在写作方法上,虞愚的書写方式近乎完美,可以灵活运用每一个手指精准把控毛笔。虞愚指出,在实际书写过程中,主要的核心与出发点就是生理基础与神经系统要素。他对人在书写时所涉及的生理机能逐一分析,站在个体书写动作下予以研究,主要涵盖眼动、指动、腕动、肘动、腰动五个部分。其中的眼动,主要就是在临帖环节当中,对范本进行全面多次的观察,将整个字的轮廓投射到大脑中。指动即书写时手指的运动,尤其是写小字之时。写大字则通过腕力完成提笔、驻笔等动作。肘动一般需要肩臂展开,肘带动腕。腰动是蓄全身力于腰,在书写大字时应尤为关注。

    (二)儿童书法教育问题

    民国初年,在心理学的应用方面,如高觉敷的《书法心理》等,都对儿童书法教学比较关注。虞愚认为,当前我国书法心理研究,还没有真正融合心理学,以至于造成了书法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故而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进行了大量的相关论述,希望全国的书法教员在教学上可以达成共识。如个体在儿童阶段,身心以及智力等还没有发育完全,像5至6岁的儿童,动作不准确,毛笔书写最终可能并不能得到完美的结果。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我们可得一个初步结论,就是儿童正式学习写字要从七岁或八岁开始。总之,虞愚认为,年龄是造成每个人生阶段书法创作不同的重要因素,儿童身体结构发育程度不同,因此不能盲目展开书法教育。

    此外,书法学习往往要从临摹开始,而临摹本是机械的,不能反映出每个人的天性,所以需要引导孩子在掌握一定的书法练习之后,创造自身的练字风格。

    (三)对书法美学的思考

    书法之美不仅是作品本身的美,更受欣赏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向影响。虞愚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特长和短处,包容尤为重要。他针对中国书法之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是中国书法的刚与柔的结合。书法首先要刚柔并济。书法艺术的基础是“线”,线是一种形式语言,改变线的宽度,可以使作品更加立体,有利于提高书法的审美价值。中国书法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涵盖从一个字的书写到整个空间的排列布局,在各种不同风格的书法中,书法线条厚重而细致的表现是必不可少的。

    二是注重中国书法整体和谐的图案美。虞愚以“图案”为批评术语,是受弘一法师的影响,他汲取了弘一法师在书法布局上强调字与字的距离、行与行的间隔,要有图案学的美的理念。虞愚曾评价弘一大师的书法:“一点、一撇、一捺如同天造地设,不可移易,稍动分毫,则整字失去平衡。”虞愚深得个中三昧,在他笔下,书法作品不论一字、一行或一副,甚至落款和印章,在构图上都非常严谨,具有匀称妥帖之美。

    总之,虞愚的书法理论是融合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产物,大胆地沿用了西方理论,他在书法理论领域的思考和探索为我们展现出另一种解释书法的维度。在较长的书法实践过程中,其书法理论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不大,但却是民国书学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因为虞愚诸多观点的提出,为我国书法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成为我国书法学科有效建设的重要保证。

    四、民国时期科学化思潮对虞愚书法理论的影响分析

    清朝末期,“西学”盛行,这带动了西方学术在中国的繁荣。这一时期,“西学”主要是通过传教士及其所办报纸和其他媒介等引进的,特别是西方哲学的传教士,其在客观上起到传播“西学”的积极作用。当时所传“西学”的内容,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扩展到几乎所有的学科。民国时期的书法理论就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积极吸收了“西学”的精华。正如胡适所说:“我们今日的学术思想,有这两个大源头:一方面是汉学家传给我们的古书;一方面是西洋的新旧学说。”

    首先,民国时期的科学化思潮建立了一个新的语篇模式。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书法理论。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灵活性不足,不利于公众的理解,也无助于科学与文化的广泛交流。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白话文得到大力提倡,这一现象促使了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利于书法理论的普及。通过实际调查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书法理论的解释更清晰,更深刻,有利于口头表达,也更容易获得民众的理解。

    其次,民国时期科学化思潮促使新的思维模式建立起来。思维是学者研究的基础,只有改革思维才能突破传统的禁锢,才能创造出新的研究成果,否则,无论做了多少研究,都只是换汤不换药。虞愚的《书法心理》就巧妙地将西方的心理学科融入到书法理论当中。书法呈现在人们眼中的不仅仅是汉字,更给人以生理、心理上的美的享受。同时,书法是由人的视网膜呈现出来的,人的生理结构决定了人们看毛笔字的状态。

    五、结语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动荡的一个时期,外国势力的入侵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钢笔、铅笔和拉丁文字传入中国,这些书写工具的书写速度比毛笔要快得多,得到大量推广,导致中国传统书法甚至面临消亡的風险,面对这一现象,中国传统书法不得不进行创新。伴随着人们对书法的浓厚兴趣和对书法的热爱,一些有识之士自上而下地宣传民族书法艺术,积极开展书法理论研究,树立起保护中华文化独特性的一面旗帜。随着书法研究的转型,这一时期书论研究开始向现代学术转变。新书论的兴起和流行,引起了大众对书法研究的广泛关注。这些研究带来了良好的成果,促使书法理论的发展为书法艺术的保护、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今天看来,当时的中国书法理论可能还不完善和成熟,但其在中国书法史的发展进程中无疑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明刚.律:书艺对话西方的津梁[N].中国艺术报,2020-08-14(7).

    [2]钱惠子.书为心画: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弘一体”风格的演变[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3).

    [3]陈小伟.关于书法创作的心理特征与个性漫谈[J].中国文艺家,2020(6).

    [4]李杏,高树浩.虞愚《书法心理》与民国书法理论的科学化思潮[J].书法教育,2020(2).

    [5]王春.梁启超书法“四美”说探析[J].中国书法,2019(22).

    [6]韩一哲.论书法中“势”的表现形态[J].中国书法,2019(22).

    [7]宋耀伟.书法创作的心理阶段性分析[J].艺术品鉴,2019(30).

    [8]徐利明.王澍书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

    楚雄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