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年段特点 促进学评融通

    嵇益萍

    

    

    

    【摘? ?要】统编教材中的单元语文要素是教师进行整组备课、开展评价检测的重要依据。教师要围绕“语文要素”这一教学核心,进行单元整组教材的准确解读与定位,完成单元整组教学的全程设计与实施,实现单元整组回顾的有序梳理与提炼,做好单元整组测评的命题编制与反馈。

    【关键词】年段特点;学评融通;语文要素

    统编教材采用了“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单元结构,达成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其最为鲜明的编写意图是以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为“点”,以点带面,螺旋递升,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循序提升架构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为扎实有效地落实语文要素,笔者带领区域教师开展了单元整组教学的研究。下面以第三学段为例,从几个维度分享研究的历程与成果。

    一、吃透统编教材,把握语文要素的“年段特点”

    统编教材全面推开使用后,教师以单元整组为阵地,围绕语文要素进行整合性研究,梳理出单元语文要素的落脚点和渐进线。通过研读教材和教学用书,先了解语文要素散落在单篇教材的哪些内容中,然后研究应该如何在教学环节中着力体现和落实语文要素。但是,教师往往忙于钻研本册教材,无暇顾及年段纵向联系,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解读因缺失“全局性”而导致年段特点模糊,这显然违背了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如何破解这一难点,提升教材研究能力,真正吃透单元语文要素?

    (一)纵向比对,认清要素的“庐山真容”

    解读某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应该充分了解这一要素在全套教材中的前沿后续。比如,从四年级开始,每一册都安排了人物主题单元,相关阅读要素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文本内容的特质,前后联系紧密,逐步推进,有序提升(见下表)。

    [年级 册别 单元 阅读要素 四年级 上册 六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下册 七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五年级 上册 六 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下册 四 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六年级 上册 四 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下册 四 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

    只有全面了解同一方面的语文要素在不同年段、不同册别中的“细化指标”,才能真正对所教单元有明确清晰的定位。教学某篇课文前,教师要知道学生已经具备什么能力,以后还要提升什么能力,根據本单元语文要素,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

    (二)横向贯通,细化要素的“教学支架”

    明确了单元语文要素的年段面貌后,该怎么落实?这是整组教材研究的重头戏。教师应在“语文要素之年段特点”的观照下,跳进单元,潜入单篇,细化教学支架。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如何在《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这三篇课文中落实“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这个阅读要素?不妨依据每篇课文的文本特点,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这一具体的阅读策略进行“单篇定制”。《文言文二则》的阅读支架为:(1)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乐曲描述的画面和音乐的表现力;(2)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动作、神态等细节展开想象,进行故事补白,将故事讲具体、讲生动。《月光曲》的阅读支架为:(1)聚焦皮鞋匠的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好意境;(2)借助乐曲再次展开想象,感受美好的意境并积累语言。《京剧趣谈》的阅读支架为:(1)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实践,借助相关语言尽情想象;(2)引导学生借鉴《亮相》中细节描写与想象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京剧画面。在阅读核心要素的观照下,整体性地设计单元整组课文的教学支架,并有序有效推进,才能达到横向贯通、循序提升的目的。

    二、单元整组研究,推动“学”“评”融通互动

    进行单元整组研习时,教师充分意识到“知识”“方法”“能力”这三个维度中,“方法”和“能力”在单元语文要素中的比重较大,但在实际教学时却依然迈不开步子,找不到策略,经常被单向的“知识传授”“内容解读”所牵绊,无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真正落地。于是,我们引领区域教师开展以夯实单元语文要素为核心的“学评融通”的研究,主动寻找促进学生“习得方法”和“发展能力”的教学路径,最大程度地将教师的被动接受理念转变为主动研究行为,有效撬动了教与学的改革。

    (一)整组备课,聚焦语文要素的“学”“评”交融点

    用好统编教材,要明确学什么、练什么,即要求教师在整组备课中有“学评融通”的理念,聚焦“要素线”,关注“学评点”,重视对课前导语、课后练习和《语文作业本》的整体性研究。

    首先,研究课前导语和课后练习,明确“学什么”,将教学目标贯通在单元整组备课中。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整个单元的阅读教学需要落实“在静态描写或动态描写中体会景物的独特迷人”这一目标。精读课文《四季之美》的课后题为:“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精读课文《鸟的天堂》的课后题为:“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略读课文《月迹》的课前导语提出:“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找出来,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再有感情地读给同学听。”由此可见,三篇课文依次设置了“体会动态描写”“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不同特点”“体会静态描写、动态描写以及作者细腻感受”这样递进式的目标层级,推进阅读要素的达成。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实现“一课一得”,同时链接前后所学,巩固并提升学生的能力。单元整组备课时,进行这样的梳理,明晰了“学”与“评”的交融点,教学和评价就有了方向,有了重点。

    其次,研究《语文作业本》,明确“练什么”。充分了解语文要素的检测评价项目,明晰语文要素“渐进渐长”的能力递增阶梯,能更好地反推阅读教学。教师将作业本检测项目融合在阅读教学中,整体、有序、有效地夯实单元语文要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整组回顾,找准语文要素的“学”“评”核心点

    教师普遍擅长针对单篇教材进行教学研究,容易忽视整组教材统整性的教学研究。为夯实单元语文要素,我们尝试研究开发了一套复习巩固材料和相关的测评反馈任务,以“高效读写直通车”微课助教导学的形式,助力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后查漏补缺与反馈调整。课程板块及具体内容如下。

    [板块 具体内容 要素导航 引领学生回顾单元语文要素,对要素作用、意义作简要说明 课内扫描 通过对单元课文典型语段的回顾,引导学生梳理有关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方法,归纳提炼成“阅读小妙招”和“习作小锦囊” 阅读演练 选择两篇与单元主题相同的优秀阅读教材,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设计四到五个阅读任务,配以“任务指导站”,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路径解决任务,从而进一步巩固单元语文要素 练笔速递 设计与单元语文要素相关的练笔片段,提出要求,设置评价维度。同时,配有优秀片段范例赏析,供学生学习 ]

    单元语文要素包含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在单元整组研究中,不能将“读”与“写”割裂,要做好“讀写一体”的整合研究。

    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这一习作要素,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练笔速递”板块的。

    在下面三个情境中选择其一,联系生活实际,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景物的动态变化写下来。

    如此教学,充分体现了“以评促学”“学评统一”的原则,对于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起到了统整和提升的功效。

    (三)单元测评,落实语文要素的“学”“评”考查点

    单元测评的落脚点是“评学”,归宿点则是“评教”,以测评学生学得怎么样来反馈教师教得怎么样。在单元整组教学研究实践中,我们致力于开发每个单元以及期中、期末的测评卷。测评题内容的选择和题型的设计,着力体现统编教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相结合的编排思路,具有检测语文要素是否落实的功能,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综合性、过程性,凸显语文学科特性,实现积累、阅读、写作三位一体。

    有位教师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测评卷中编制了一道连线题,很好地落实了“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题目如下。

    古人常借具体事物,或抒发情感,或表达志向。请将下列诗句和志向连一连。

    诗句? ? ? ? ? ? ? ? ? ? ? ? ? ? ? ? ?志向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德行高洁、不依权势 ]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 [光明磊落、刚直不阿 ] [信念坚定、持之以恒 ]

    有位教师在研发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评卷时,选取了《桥》一文中的片段,编制了以下题目,落实了该单元“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这一语文要素的考查。题目如下。

    1.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图填空。

    2.圈出文中描写老汉的动词。哪个动作最令你感动?说说你的理由。

    3.这两个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①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②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多选)

    A.推动小说情节发展,扣人心弦

    B.桥发抖,水肆虐,控诉人们慌乱无序

    C.洪水凶猛,渲染危急的气氛

    D.情况危急,反衬老支书的威严、冷静

    通过以上研究与实践,教师围绕“语文要素”这个教学核心,进行单元整组教材的准确解读与定位,完成单元整组教学的全程设计与实施,实现单元整组回顾的有序梳理与提炼,做好单元整组测评的命题编制与反馈,为夯实语文要素、提升语文素养,行走在正确的路上……

    参考文献:

    [1]刘荣华.语文要素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小学教学设计,2020(10):4-7.

    [2]罗萍,杨春容.理念融入命题? ?考试推动教学:关于“考·教·学一致”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20(12):28-30.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教师进修学校? ?3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