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日和解之旅》审读报告

    出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 ? ?名 ? 探寻中日和解之旅

    责编姓名 ?郑海燕 王雅琼

    责编证号 ?郑海燕 201001051711? ? ? ? ? 王雅琼 2016C0000000077984

    评审专家点评

    好的审读报告既是好编辑的成果,也是好机制的结果。

    当我翻阅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送来的参评材料时,一个突出的感觉是他们在图书审读管理方面是有特色的,是与许多出版社不同的,他们在为责编、复审提供的格式化的审稿单上,都明确地印着“审稿校稿须知”、“复审须知”,规定了初审审阅的重点、复审工作的重点等内容。虽然我相信每一位初审、复审、终审对自己的职责都是清楚的,但是在审稿单上不厌其烦地印上这些要求,实际上起到了提醒编辑时刻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在每个环节都要履行职责的作用。无论是初审、复审还是终审,每当拿到这样一份职责要求明确的审稿单时,恐怕想简化程序的意识也会受到触动。所以我以为,规范化格式化的要求,也是产生优秀审读报告的重要环节。

    这部译著的两位作者,都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略下的上海生活过,一位是日本人、一位是英国人,他们都痛恨战争,都对中国怀有特殊感情,他们从和平学的视角探索中日和解,甚至从宗教的角度探索心灵之旅,因此要把这样一部作品翻译出版,其社会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编辑工作的复杂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从审读报告我们可以看到,编辑在这部图书的出版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已经远远超出了编辑的基本职责:在征得原作者的授权与同意后,编辑不仅重构了图书的框架,重新编排了目录,调整了图书内容的结构,而且还在南京、上海等地拍摄了与内容有关的历史建筑照片,还增加了多位中国学者有关中日关系的论述,当然也删去了与主题关系不紧要的心灵朝圣方面的内容,从而使本书的主题更加鲜明、更加集中,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论述更加辩证。

    在这篇审读报告当中,初审、复审、终审三个环节的职责非常清晰,三个环节也各负其责,都发挥了相应的作用,体现了优秀审读报告之所以优秀,不仅一审要到位、二审要履责,而且三审也不能虚化,使设置三审的必要性充分显现出来。

    一审姓名:郑海燕 王雅琼

    职务/职称:编辑

    日期:2017年7月15日

    一审意见

    一、作者简介

    (英)巴兹尔·斯考特(1934—):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幼时随传教士父母生活在中国,1943年被关押进日本设在上海的集中营,战后回到英国。曾赴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访学,并在印度工作二十余年。现在英国从事亚洲团体相关工作,倡导国家间的交流与和解。

    (日)葛西实(1932—):日本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名誉教授。幼时生活在上海,战后回到日本。曾就读于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哈佛大学及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等。曾任职于哈佛大学、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思想深受马丁·路德·金、圣雄甘地等人影响,主张不同种族和宗教的人群应彼此包容、和解,倡导世界和平发展。

    审译:刘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负责人,南京大学和平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亚太和平研究协会理事、东北亚区域和平教育机构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和平研究协会中国会员、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

    二、内容概述

    这是一本由两位已至耄耋之年的作者用毕生探求中日和解的经历写成的书,值得所有真正期望中日和解的人用心阅读。他们的童年都在二战中的中国度过,亲身经历与感受了那场血雨腥风,都对中国怀有特殊而深厚的情感,因缘际会,共同的经历促使他们写下了这段珍贵的记忆,特殊的情感推动他们致力于中日关系的改善。

    本书前半部分是两位作者战时记忆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书后半部分是对中日和解的深入探讨,作者认为这是一段正在进行的旅程,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历史努力和视角立场,提出了促成中日深层次和解的建议。

    三、出版价值

    当前,中日关系面临改善发展的重要机遇,只有以史为鉴,积极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坚持和平友好,双方关系才能得到新的更大发展。和解需要政府与民众齐心协力,不懈实践,同时也需要第三种力量,本书就是以第三种力量的方式致力于推动中日关系的积极发展。

    本书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实践成果,由我社携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学和平学研究所共同打造,拟争取入选2018年国家公祭日首发图书,并值201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约》缔结40周年之际推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出版价值。

    本书视角独特,立意新颖,具有较高的创新价值。作者为两位外国人,难能可贵的是,两人的童年都在中国度过并且经历了二战,他们的国家一个是战争的发起者,一个是战争的受难方,立场、国籍、视角和文化背景都不同,但却拥有一颗相同的热爱中国的心。他们战后分别回到英国和日本,毕生致力于探寻中日和解,机缘巧合下形成了这本用心、用情、用思、用行写就的好书。

    四、初审及编辑加工情况

    本书经过两次初审,第一次通读全稿后,形成部分优化建议,与作者进一步商榷修改;第二次在修改稿基础上予以科学合理的编辑加工,修改与调整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

    1.根据主题修改书名

    原文书名为“两位朝圣者的相会”,为英文(Two Pilgrims Meet)直译,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且不能有效凸显行文主旨和作者立意,经认真推敲、仔细琢磨,建议改为“探寻中日和解之旅”,既点明两位作者倾其一生致力于中日和解,也寓示着中日和解是一段漫长的旅程,需要两国人民面向未来,携手共进。

    2.调整图书目录与架构

    本书英文版较为粗糙,主题不够鲜明,体例架构不够合理,因书稿为两人合著,篇幅和内容分工等不明晰,导致成稿后存在上述问题。经认真比对英文原著后,建议紧密围绕“中日和解”这一鲜明主题,并征得作者和译者同意,作如下调整。

    原目录简单分为两部分,仅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作为篇章名,其下粗放式地罗列了几个话题,话题间缺乏脉络性、关联性、适度性,现围绕修改后的主题“探寻中日和解之旅”,进行重新架构与编排。建议将目录篇章从2个调整为10个,紧密围绕两位作者毕生的探寻之旅设计,以时间发展和探寻实践为脉络进行架构。

    为使书稿更加科学合理、条分缕析、脉络分明,建议对篇章架构作调整时基于以下脉络:英国作者儿时的上海集中营生活与回到英国后的生活记忆,日本作者的上海战时生活与回到日本后的战后生活记忆,两位拥有共同历史记忆的老人因缘际会的相逢过程,相逢后带着对中日关系和解的渴望之情去走访两座殉难城市,叙写了南京、广岛的悲伤记忆,综述了中日双方在和解方面做出的历史努力与贡献,提出和解仍需努力的方向与视角,对中日关系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深思与建言。

    目录经调整与重新架构后,小标题间还不尽规整,层级还需进一步优化,故初审中结合书稿内容,对原有译稿的目录标题进行了合理提炼与修改,并根据行文内容的承接性、逻辑性进行了标题增补,形成了目前言简意赅、主旨鲜明的目录标题。如将“巴兹尔的上海之根”改为“巴兹尔的上海集中营生活”;增加了有关中日和解的小标题:“中日和解的努力”“中日和解的视角”“中日和解的准备”等(详见附件修改前后目录对比)。

    3.调整文稿内容

    建议增加序言,请审译者从其和平学视角诠释主题与评价书稿内容,便于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原稿中阐述中日双方在和解方面做出的努力时,涉及日方的内容较多,建议对同类共性的内容进行合理删改,如PP.132-150中,“惠子·福尔摩斯”“村冈崇光教授”的例子建议删去。建议增补中国致力于和解的举措,从而使行文更加客观、全面、科学。

    在阐述学界对中日关系的有关论述时,原稿仅提及单个学者的观点,具有片面性,为向读者呈现更加全面科学的学界观点,建议增加长期致力于中日关系研究的多位学者的核心观点,如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歩平、南开大学杨栋梁教授等人的观点等。

    删减了部分日本作者述及的心灵朝圣之旅内容,这些内容偏离了书稿主题,建议予以修改,保留其中与主题紧密相关的内容。如作者葛西实在PP.37-44回忆了他在印度遇到的幾个人,PP.64-70回忆了他在哈佛大学遇到的几个人,两处都过多地介绍了这些人的宗教信仰与精神生活,这部分内容与主题相去甚远,建议删去。

    4.增加场景照片

    原书稿为文字稿,无图片辅呈。初审者发现,行文中提及了多处历史场景与建筑,为图文并茂地烘托主旨,更好地还原历史情境,经过努力,我们请作者提供了近十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考虑到两位耄耋老人现居国外,不易获得一些遗存的历史建筑照片,我们亲赴上海、南京多处相关地点拍摄照片,并整理后配以注释,编排在相应段落,丰富了书稿内容,增强了可读性。

    5.润色修改译文

    书稿因为是在英文版基础上翻译修改而成,主题是相对专业和敏感的中日关系问题,故对译者的学识素养与翻译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初译稿整体质量良好,没有明显的科学性和知识性差错,但译文略显青涩直白,离“信、雅、达”还有一定距离,且存在少量漏译现象。经过两次与译者全稿标注通改后,译稿质量得以有效提升。为了保证作者观点的准确表达,我们认真比对英文原作,逐句核对,对仍有提升优化空间的译文进一步润色修改,力求使译文更为精准、文达其意。如:

    (1)前言:译文“他通过和平研究将不同的宗教、国家联合在一起,他位于富士山附近的山间小屋见证了这一贡献”,改为“他在位于富士山附近的山间小屋中立下誓言,要通过和平研究将不同的宗教和国家联合在一起”。

    (2)P1:译文“在无数战争仍发生于我们身边的今天”,改为“在战火频仍的今天”。

    (3)P6:译文中“同盟国”改为“盟友”,以与二战中同盟国阵营相区别,避免读者概念混淆。

    (4)P11:译文中提及用日语报数,报数内容改为用日文表述。

    (5)P117:译文中“使用‘慰安妇”,改为“征用‘慰安妇”。

    (6)P194:译文“孙中山常被称为清朝衰落之后的现代中国之父”,改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7)P244:译文“福山灾难”,改为“福岛灾难”。因全书核改较多,此处不一一赘述。

    6.书稿政治思想性、科学知识性的把握

    因书稿主题涉及中日关系且原作者之一为日本人,为确保其行文内容的准确科学性,初审者认真翻阅了大量国内权威学者的有关专著和论文,比对书稿相关内容进行了逐一核定,没有明显谬误之处,仅存一些细节表述问题,初审过程对此进行了相应修改。如P164,“中国要求收回诸多南海海域岛屿主权”,改为“中国强调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P183,“满洲事变”改为“九一八事变”;P187,“华沙犹太区纪念碑”改为“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P139,碑文与照片中的文字内容不一致,比对照片进行逐一文字核改;等等。

    7.标点符号、格式规范性的把握

    (1)数量单位的规范。因为是译稿,所以文中数量单位表述为英式,如“英尺”、“英寸”等,为让读者形成更为清晰的概念,初审者进行了单位换算,改为中国标准单位“米”等。

    (2)局部统一数字表述风格。文中涉及不少数字,其中有的为阿拉伯数字,有的为中文表述,初审者根据规范予以相应修改,如P132,“十亿”改为“10亿”等。

    (3)注释格式的规范。文稿中注释,既有页下脚注,又有文中夹注,还有文后注。现统一改为页下脚注形式,并对著录格式予以进一步统一完善。

    五、提请复审、终审进一步审阅的重点

    书中“中日和解的努力”、“中日和解的视角”、“中日和解的准备”三个篇章中,两位作者从自己的角度阐释了中日双方对历史问题尤其是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中日两国关系、中日双方为和解所作努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因涉及对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阐述,涉及学术观点、涉及中日兩国外交关系等,初审者虽已参阅多本国内权威学者著作对文稿内容进行了逐一核定,书稿内容未见政治性错误,但恐学识和水平有限,故提请复审、终审者予以进一步审定。

    六、提请履行重大选题备案

    本书是我社2017年度选题,立意鲜明,旨在从和平学视角探讨中日和解,溯及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因素,并对中日关系现状进行探讨。全书围绕此中心展开,既有两位作者的亲身经历,也有见闻及思考。因属于“涉及国家重大事件”的图书,提请根据“重大选题备案办法”第三条(第十款)的规定,履行相应的备案手续。

    二审意见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永恒的主题,中日和解对于东亚乃至全球和平与发展都有深刻意义。本书作者分别是英国、日本学者,两人童年都在二战时的中国度过,于20世纪60年代偶遇并成为挚友。两位作者满怀对中国深厚而独特的感情,多年致力于探讨与实践中日和解之路。书稿就中日和解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经初审者调整后的书稿共10个篇章,体例结构科学合理,层级脉络清晰分明,总体质量较高。

    通读全稿,初审者在编辑加工环节做了极为认真细致的文字处理工作,并对框架体例结构进行了高质量的科学合理的调整,纠正了一些谬误之处,修改了部分表述欠妥之处,规范了部分标点符号的使用,使书稿整体质量得以显著提升。

    复审对书稿进行了通读,相关建议汇总如下:

    初审者认真比对英文原作,对译文进行了多处改译,已超出一般意义上的编辑加工范围,使译文更为精准、文达其意。建议在校对样稿出校后,提请译者进一步核定。

    初审围绕“中日和解”主题,对原稿中着墨过多的日本作者的心灵朝圣之旅内容进行了删改,以淡化意识形态,更凸显现实意义。提请初审者注意在后续校样中认真通读,以确保删改后文稿的逻辑性与连贯性。

    目录是全书的窗口之处,所述文字需言简意赅,主题凸显,复审据内文,在初审修改基础之上,又对其进行了再度修改与梳理,建议在后续环节,根据修改后的文稿及上下文等因素再仔细推敲与提炼修改。

    书中“中日两国的政府关系”等处,因涉及对两国政策等相关阐述,提请进一步核定所述观点,尤其注意时间、地点、数据等信息的表述准确无误。

    其他详见复审加工记录单。

    复审通读全稿,尤其重点关注初审者提请注意的三个篇章内容,经过认真审读,初审者对有关问题的把握比较到位,确保了书稿的政治思想性、科学知识性,未见欠妥之处。

    三审意见

    本书从和平学角度出发,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方向,采用写意的手法,回顾中日和解之路上的成果,分析当前中日双方和解的重要问题与现状,积极探讨双方在未来亟需努力的方向。作者将和平的社会性与精神性联结起来,形成一种创造性的共存,不仅是针对曾经的敌人,还包括被战争以及其他人类活动所破坏的自然环境,以期为中日和解、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本书原英文版体例结构不够鲜明合理,译文亦较生硬,语意表达的时代背景及文化历史背景不够准确,译文原稿不甚理想。在此基础上,本书的初审、复审从体例结构到译文语意的表达,从译稿呈现的版式装帧到内容政治敏感性的把握等方面均下了不少功夫,尤其是初审责任编辑与原作者、译者进行反复沟通,审慎斟酌校核译文,征得作者同意,对部分原版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增补图片、统一体例、纠正了讹误、规范标点符号等,使书稿品质得到明显提高。

    就初审、复审提出的部分问题,终审通览了全书文稿。提请注意以下几点:

    (1)本书涉及不少史料和引文,需要进一步核实。如P139,抚顺战犯管理所的谢罪碑碑文,其原碑文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均需核实碑文内容的准确性。P140,对南京大屠杀、抗战时期的死亡人数等进行表述时,注意核准史料。

    (2)本书在表述某方观点时,应注意全面客观,以免以偏概全。如P150等处提到“和平宪法”,其后内文多次提及,然而我们并未看到其中日本多次修改宪法的行为,反观日本右翼倾向抬头的事实,如此表述将“日本宪法”贴上“和平宪法”的标签值得商榷,建议只客观译成“宪法”。

    (3)本书部分译文存在或因顺序或因行文严谨性欠缺所致的不严谨或知识性错误,需要作者、初审者进一步核准修正。

    如P160表达“20世纪80年代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开始谴责日本在战争中的暴行。另一方面,日本也从未重视中国当年给予的宽容,从未正确面对战争的罪证,拒绝承认战争,甚至……也一律不承认。”该表述与事实显然不一致,这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是因果关系,后文是前文的因,建议表述时将“另一方面”删除,将其后“日本也从未重视中国当年给予的宽容……承认”移前,作为“中国开始谴责日本在战争中的暴行”的原因。

    又如P164“1945年8月6日,广岛、长崎遭美国原子弹轰炸,日本遭受严重创伤。8月15日,日本战败,美国占领日本。”请注意行文表述的准确性。

    (4)书中涉及政治话题,务请注意把握,有些显性或隐性的欠妥提法建议修改,对一些涉及国家政策及举措的表述需要进一步核准。如P184,“赔偿金问题”提法欠妥,建议改为“赔偿问题”,这不是金额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同意删去PP.206-228,PP.246-262拟删除内容。

    后续环节请进一步认真把关,力争打造精品,以期实现本书的社会意义与历史价值,同意发稿。因本书属于“涉及国家重大事件”的图书,提请履行相应的备案手续,并根据送审反馈情况确定出版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