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奈《奥林匹亚》的艺术批评研究综述

    葛心仪

    

    摘 要:19世纪,马奈创作完成《奥林匹亚》,进而引发评论界极大的关注。针对作品中展示出的绘画技法方面的颠覆性表达和题材有悖人文主义思想的争议,评论界从多元视角进行了艺术批评。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艺术大家的评论,对《奥林匹亚》做出艺术批评,为进一步地研究该作品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19世纪;马奈;《奥林匹亚》;艺术批评

    众多艺术评论者对马奈的《奥林匹亚》的内含和价值的分析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艺术批评有时需要“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故本文结合前人的观点,从各个角度出发,附加笔者的观点和见闻进行综述。

    一、从绘画第一传达(即形式)的角度展开批评

    在《拥护马奈》中,爱弥儿·左拉提出:“在艺术的无尽理念中,最好不要带有社会、艺术道德。”意思是,鉴赏艺术作品需要运用独立看法,在任何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都应该尽量远离社会环境、他人意愿、自我主观意愿的影响,把单纯的画面形式提到最高点。

    在左拉看来,进行艺术批评时不能因为欣赏时内心的主观态度的不同,从而对艺术批评的表达随机多变。我们可以从作品最表象的元素开始,由浅入深。因此左拉的观点是,绘画在不接受任何人赋予的现实意义之前,首先是独立于社会现实的非常纯粹的绘画技巧、绘画表现形式,那么对其欣赏和批评就要摆脱一定的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功利性。

    对艺术作品的批评不应该臣服于广博的社会观念,那么,第一所见即第一所感就是我们要追求的。作品《奥林匹亚》的画面中,色彩明暗对比干脆、强烈,强化主次人物的关系。背景左右几乎平均分布,整幅画比例平衡稳定,没有焦点透视关系,也没有远近的景深。这是最直观的形式感。

    作者对人物、环境的描绘趋于平涂化、直接化,没有了之前裸体人物画的立体、雕塑感。人们的视线大约在画面上下分割的二分之一处,由画面中心裸体女子的姿态向右方延伸至黑人奴仆,这位侧卧女子神情自若,盯着“画外人”,而一边的黑人奴仆则同样直勾勾地注视着她,其面孔与深色背景几乎融为一体,降低了存在感和地位,两位女性的神态形成情感顺位,同时把人们的视线拉回大面积的闪亮的浅色物象之中。画面中的碎花披巾、彩色的花束是平静构图中的一丝明亮点缀,增加了变化和透气感。此时,一只黑色的猫咪在右侧黑暗中伸展着,眼睛发亮,如同在黑暗中挣扎,追求自由。

    二、从绘画史的角度展开批评

    贡布里希曾经形容马奈的创作掀起了法国绘画艺术革命的高潮。

    从马奈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并没有使用传统明暗关系的柔和特点,虽然构图追随古典绘画,但色彩改用强烈、刺目的对比效果,将明暗拉开,且人物的外形几乎是靠轮廓线和大面积色块形成的,直白而醒目。通过与之前名作的对比发现,马奈首先从威尼斯画派中寻找自己的创作灵感,也就是马奈所崇拜的乔尔乔内和提香,两位威尼斯画派的画家将自己的风格和体会融入画面。笔者在书中曾经读到,印象派艺术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从而发现了自己对威尼斯画派的喜爱,这正显示了这幅作品对《沉睡的维纳斯》和《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的继承。

    这种观点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中同样出现了:“‘妓女这个画作对象, 若从提香或拉斐尔的作品中取法,那他画出一个含糊不清的人物是极为可能的。”对于这样的表述,马奈的《奥林匹亚》与拉斐尔、乔尔乔内和提香等人作品的相关性逐渐显现出来,这也是《奥林匹亚》这幅作品的相关研究中出现的一个重要观点。

    由西方美术史可知,马奈早年比较喜爱戈雅的作品。对于这一点,笔者展开了思考,马奈是否从戈雅那里学到了创作中最重要的东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们可以一本正经地将“乱七八糟”的题材运用于创作中。戈雅喜欢用写实主义画“恐怖”的东西(有人说那是表现主义的先声)。那么,作品《奥林匹亚》对戈雅风格的传承就更加清晰了:构图和表象是永恒的,其他表述未必如此。

    三、从作品与观众交流媒介的角度展开批评

    福柯曾经表述了光线的作用,他认为《奥林匹亚》引发社会争论并非由于它违背社会道德,也不是因为作品中出现了某种元素,他認为作品中最“打眼”的是被假定光源笼罩的部分。提香的作品《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中运用了温柔、含蓄、柔和又内敛的颜色,十分和谐,慢慢形成一种柔和光源,使驻足在这幅画作前的观众有选择性地欣赏画中的每一个部分。再看《奥林匹亚》,画面呈现的仿佛是一道闪亮、毫不犹豫的光,由于它的亮色色块面积较大,光仿佛强烈地照射在画面的浅色部分,任何人的视线都无法躲闪地被固定在裸露的卧躺者身上。所以在这种联系下,“光”便成了作品和观众交流的媒介。

    若这幅作品的光是散的,四处均等,那么观众就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选择看向哪个部分,不带有被迫追随性,自己与画作为独立的两个个体。马奈把“奥林匹亚”画成最打眼、最明亮的部分,使她成为“光源本身”,这时候当观众不可避免地与画作接触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被作者引向画面主体。这样把观者和画作联系起来,便出现了交流媒介。

    结合上文对《奥林匹亚》的分析,笔者认为这幅画与观者显然是通过那位明亮光源笼罩下的裸体女子进行沟通的,那么这幅作品便不具有《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的柔美高贵,而是用直接的冲击代替含蓄。“奥林匹亚”为什么泰然自若地在强光下注视着观者?作者为什么将其直截了当地呈现在观者面前?这时,面对作者试图传达何种感情的问题,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也许是借助裸体女子的姿态神情,试图表达自己对当时艺术语言和裸体人像绘画大环境的突破和创新。这种与观看者的情感交流在此时可以通过光源和主要元素实现,画面通过明暗色块及光源进行统一,是一种特殊又巧妙的媒介。

    四、从当时社会的阶级性的角度展开批评

    《奥林匹亚》问世后,保守派人士认为这是俗气、上不了台面的画作。而克拉克指出,一些评论者唯独没有提到《奥林匹亚》是受到了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的影响,至于出于何种理由,他认为是选择性规避,这些传统人物画中的女子无论“衣不蔽体”还是何种姿态,通常被人们称为“圣洁之女”,象征着美好憧憬,这样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传统绘画作品中,成为古典主义绘画的标志。然而,《奥林匹亚》向世人诉说着自己无论在构图还是其他形式上都继承了传统绘画,此时,若加上“妓女”的身份,便可得出传统裸体画是对“妓女”进行描绘的结论,那么这幅画所引起的种种争论和对人文观念的颠覆,从根源上可以理解为是由传统绘画引起的。

    无论是当代社会还是之前的社会大环境,“妓女”的身份似乎是不能被提起的,对现有阶级具有冲击和震撼。贵族在当时占有绝对的社会地位,《奥林匹亚》是不是作者借机嘲讽上流社会的虚假无度?无论影响大小,这种题材的出现引起艺术评论界的否定也在意料之中。

    五、结语

    在艺术批评的发展过程中,对任何艺术作品的欣赏都不应是单一的。前人对一幅作品有着多种多样的解读,为我们品评《奥林匹亚》这幅作品提供了多元范例。当我们取其精华时,首先得到了许多知识性解读,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看法;当我们去其糟粕时,去除了一些被历史实践证明的陈旧理论,提出创新型理论。这时,对马奈的《奥林匹亚》的艺术批评又丰富了起来,接下来应该在不断丰富学识的过程中,继续为其研究贡献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陈筱棋.马奈与十九世纪法国艺术沙龙[D].南京师范大学,2013.

    [2]阿拉斯.绘画史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福柯.马奈的绘画[M].谢强,马月,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4]秦兆凯.观看与视角:多面的《奥林匹亚》[J].美术观察,2016(11).

    [5]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杨成凯,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