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看国有企业重组

    杨文柠

    摘要:目前,国内大型国有水泥企业纷纷兼并重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推动兼并重组的内在动力在何处?采取重组措施对企业有什么意义?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有哪些影响?解决了当下哪些问题?水泥制造企业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借鉴?持续性结构改革之路何去何从?创新是否只存在于产品本身还是需要制度和结构作支撑?本文以宏观经济学发展视角剖析和理解当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义,认为其并非是一切政策方针推行的根本原因,而是在长期经济发展中出现阻碍经济增长的短板时解决问题的方向。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重组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不管是曾经处于这个时期的发达国家,还是正处于这个时期的我国,都经历了“高成本、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为主要特点的重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城市化和市场化程度发展不足,重工业比重畸高,水泥行业更是如此。

    自2003年开始,我国占国民经济领先地位的传统行业,如煤炭、石油等利润大幅度下滑,行业产能大幅度过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出,要不断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不断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一、根据“两阶段理论”来理解新常态

    结合宏观经济学中的增长理论和拐点理论,“两阶段模型”数学模型得以构建。两阶段模型主要描述了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拥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劳动力逐渐向工业化城市转移后开始分配资本(设备、机器等),由趋劳动化向趋资本化过渡。第二阶段是在完成了一定量的工业资本积累后,由第一阶段末的趋资本化迈向趋知识化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经历了与资本充分结合的过程后,已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从剩余转向短缺,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即工人工资升高。与此同时,以前趋资本化时期生产的产品属于粗放型,即其产品供给的技术含量已不能与此时的市场需求所匹配,导致生产过多产品,却无需可供,产能过剩、产品利用率低,从而出现了长期发展中的瓶颈。结合第二阶段来看,供给与需求的錯误配置是当前经济的主要症结,而产品过剩、价格上不去、产品利用率低都是因为供需错配导致的 。归根结底,供需错配的结构性问题成为阻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基于上述两阶段模型,中国已经由趋劳动密集化转为趋资本密集化,作为发展中国家,最近几年在许多行业表现和产业特征上很大程度上已具有资本密集型经济的属性要素。特别是在工业上的体现尤为明显,如钢铁产业,中国的钢铁产量已连续十几年稳居世界第一;水泥行业,2019年8月,根据环球水泥网统计,全球前10大水泥企业占据了全球水泥产能(45.21亿吨)的41.03%。其中四家中国水泥企业合计产能10.38亿吨,占据了前十大合计产能的56%,占据全球总产能的23%。中国已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由趋资本密集化向趋知识密集化的特征:大量剩余劳动力不复存在,难以以大型工业项目来满足工业制造企业的生产量。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发展内在动力

    按照我们对两阶段理论理解,明确了当前中国内部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产能过剩、产品利用率低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供给和需求的错配。之所以称之为根本原因之一,是因为在前文提到技术创新也是打破瓶颈,实现产能快速配置的重要因素。从实际出发,短期内使产品技术含量得到质的飞跃不是不可能,但这种可能性要建立在大量科研资源的投入上。而面对中国制造业连续15年增速下行的实际问题,以及这些数字背后涉及的是为生计打拼的企业员工和家庭,改善错配问题相对缓解了工业比重畸高的问题,这无疑是在钝痛感下打了一针强有力的“肌肉缓松剂”,直接快速。那么,为何本次结构性改革以供给侧冠之,而不是需求侧呢?根据市场规律,改善供需错配的主战场——制造业,其供需关系中是供给决定型,即供给价格决定需求量。但不可简单理解为里根经济学或凯恩斯所提出的供求关系,因为本次供给侧改革更复杂,简言之,它的主战场在工业制造业供给端,我们要辩证看待改革中的供给和需求关系,供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与单一一侧杠杆平衡不可同日而语。

    三、新常态下面临供给侧改革的金隅冀东

    对重组前的金隅、冀东两大国企的实际处境而言,二者同处一个经济发展区域,规模相当。所谓“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导致效率不高、效益不佳、效益业务匹配度低、竞争成本高、风险较大,所以重组是大势所趋。其次,随着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上市公司的队伍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任何有实力的“个人大户”登高一呼,都已无法再现市场初期那样的壮观场景。换言之,无论金隅还是冀东,都无力撑起一个金融经济区域的股价。资产重组成为这两家华北水泥巨头必不可免的一场攻坚战,同时也为未来华北水泥良性发展奠定基础。企业重组是上市公司具有实际战略意义的一种投资方式,它并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股权所有制的横向并购,而是在供给侧改革的特殊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常态应运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