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全媒体优势助力河南红色文化传播

    张茹

    【摘要】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河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了不朽的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尤其在如今不见硝烟的意识形态战中,面对媒体变化的新格局,更要充分发挥全媒体优势,助力河南红色文化传播实现主流化、深入化、多元化和大众化,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河南红色文化,引导正确舆论方向,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

    【关键词】全媒体;河南红色文化;传承

    文化与传播密不可分,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生存、发展和创新,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红色文化亦是如此。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近代以来,不同地域的历史积累和文化精髓赋予了各地独具精神内涵的红色文化。在河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是、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等不朽的红色文化。特别是在当前信息爆炸式、裂变式增长,西方价值观侵袭,意识形态领域激烈斗争的环境下,如何传承和发展河南红色文化,发挥河南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显得愈加重要。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播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传播关系的变化。在传统的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即传播主体,是红色文化信息的发布者。受众即傳播对象,是红色文化信息的接收者和使用者。他们之间的传播关系是简单的线性“传—受”关系。但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媒体的发展,无论是专业的传播机构还是“业余”的个体都能在新兴媒介所创建的共享交流平台上发布红色文化信息。因此,受众已经不仅仅是红色文化信息的接收者和使用者,还是红色文化信息的发布者。传统的“传—受”关系变为“传—传”关系,网状的传播体系取代了线性的传播体系。二是传统媒体对传播内容的主流把控弱化。传播内容是指传播主体传达的信息及信息所含的思想内容。红色文化的传播内容,其实质便是红色文化的内在构成要素和本质,即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往,传统媒体承担着红色文化传播“权威把关人”的角色,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内容进行事前把关,依据自己的立场、标准和价值判断进行筛选、加工后再传播,以此把控舆论的主流方向。但传统媒体受传播技术等限制,往往发声滞后,无法像新兴媒体那样,让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不同方式获得和传播红色文化信息,因此,传统媒体对红色文化信息的内容把控和主流引导能力受到制约。

    针对以上新特点,若要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河南红色文化,就必须在传播过程中紧跟时代步伐,消融媒体界限,发挥全媒体的优势。所谓全媒体,是指采用多种媒体传播技术,综合利用多种传播媒介,针对不同受众不同需求,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平台、载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融合型的信息生产、传播、应用的新型传播形态。“全媒体”的“全”不仅是指媒体种类的“全”,更是指其具有“四全媒体”的特征,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四全媒体”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革,由相加阶段向相融阶段迈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1]因此,河南红色文化传播要充分发挥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优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2]实现传播的主流化、深入化、多元化和大众化,引导正确舆论方向,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

    一、发挥全程媒体优势,助力实现河南红色文化传播的主流化,推进意识形态建设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成熟,各种新兴媒介形态以其快速、简单、便捷、多样的信息传播形式赢得了受众的普遍欢迎。然而,新兴媒体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消除了传统媒体信息发布滞后的弊端,让受众能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和选择信息,但是与传统媒体注重社会效益不同,一些商业性的新兴媒体平台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其未经核实的信息转载和“快餐式”的信息发布,不仅造成了河南红色文化的“碎片化”“泛娱乐化”“空壳化”等去主流化问题,而且还为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肆意造谣、抹黑河南红色文化、进行思想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3]因此,全媒体时代,要发挥全程媒体的优势,实现河南红色文化传播的主流化。全程媒体从顶层设计入手,不仅加强了河南红色文化信息采集、加工、分发和反馈等全环节的一体化控制协调,确保了河南红色文化信息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增强了河南红色文化呈现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而且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引入之后,其推动河南红色文化传播主流化的优势更加凸显。首先从信息的采集环节来看,全程媒体可以利用移动直播系统实时发起直播,同时还可以利用AR智能眼镜、智能录音笔等同步采集各种形态的素材,在第一时间为受众提供第一手的河南红色文化信息。其次从信息的加工环节来看,全程媒体通过人机协作,生成文字、图片、数据新闻、短视频、VR等全媒体产品,先由智能化设备进行敏感词过滤,智能校检、敏感人物识别等审核,再由人完成终审,确保河南红色文化信息的舆论导向不偏。再次从信息的分发环节来看,全程媒体基于用户画像,实现河南红色文化信息在微信、客户端等各种媒介形态上的个性化精准推送。最后从信息的反馈环节来看,全程媒体依托智能化的评价体系对河南红色文化信息进行全网监测,数据分析,精准评估。比如,河南大象融媒的统一技术平台——“新闻岛”,不仅能实现大象融媒旗下9大媒介、30多个传播平台的“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端传播”,而且还能实现全媒体用户统一管理,进行用户画像、动态舆情研判、用户需求分析、精准舆论引导等。[4]由此可见,通过发挥全程媒体的优势,不仅能实现河南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及时、准确、权威的呈现,使“低级红”“高级黑”现象无处遁形,更能提升河南红色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流化推进作用。

    二、发挥全息媒体优势,助力实现河南红色文化传播的深入化,提升河南红色文化的认知度

    河南红色文化不仅拥有丰富的精神形态,也同样拥有丰富的物质形态,如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和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林州红旗渠、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等。然而,在传统媒体的“传—受”传播体系下,受众对河南红色文化信息都是被动接收,除培训学习之外,很少有受众能主动对河南红色文化进行深入学习和实地调研。而且,传统媒体对物质形态的河南红色文化传播也多以图书、报刊等文字形式为主,纪录片、影视剧等具有较强画面感的形式较少。显然,这样的传播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受众对河南红色文化信息的获取要求,更难让纪念馆、烈士陵园、根据地、重要会议和机关遗址等物质形态的河南红色文化打破时空和语言限制“活起来”“走出去”,增强国内外受众对河南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深入理解。所以,在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必须加快技术创新,在全息媒体发展成熟之际,为物质形态的河南红色文化传播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在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全息媒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首先从信息的生产来看,全息传播贯穿于信息生产的全过程,从相关快讯到简讯到报道再到理论解析,甚至历史背景追溯,全息媒体都可以利用全息技术,呈现出物质形态的河南红色文化信息内容及其在不同维度和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受众可以跟随真实感画面,更加全面化、系统化地了解物质形态的河南红色文化。而且,全息技术还可以对物质形态的河南红色文化信息进行不同视角的正确解读,满足受众的各种认知需求。其次从信息的分发来看,因为全息传播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都是对标移动终端进行生产,所以物质形态的河南红色文化信息可以在手机、手环、平板、眼镜等移动设备上实现多屏共存,让受众在不同条件下,通过“扫一扫”等方式,随时随地更加直观、便捷地获取信息。此外,全息媒体能带给受众身临其境般的感官体验,比如运用AR技术实现线上纪念馆参观、运用VR技术体验红色战争情景模拟等,让受众可以在时空界限之外,深入到河南红色文化之中。由此可见,通过发挥全息媒体的优势,不仅能让河南红色文化“活起来”“走出去”,还能推动河南红色文化传播深入人心,提升河南红色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认知度。

    三、发挥全员媒体优势,助力实现河南红色文化传播的大众化,增强河南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大众传播对受众认同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新兴媒体出现后,传播关系发生变化,受众主体感不断增强,如何让受众接收和传播最有价值的河南红色文化信息,是当前河南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全员媒体的优势,实现河南红色文化传播的大众化,增强大众对河南红色文化的认同感,通过认同感来抵御不良意识形态的侵蚀。

    全员媒体在河南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即受众,传播者能拥有受众的信息接收视角和审美体验,能够换位思考河南红色文化信息的生产、传播目的,能够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和最通俗的语言达到最理想的传播效果;二是河南红色文化传播的受众即传播者,受众普遍参与到河南红色文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中,乐意去深入挖掘、创作、分享和讨论具有价值共鸣的河南红色文化信息。

    可见,通过全员媒体的传播,人人身在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播之中,河南红色文化便会被潜移默化地转化为一种普遍接受的价值标准和大众化的价值准则。但是,如何保证这种价值标准和价值准则不偏,更充分、全面、正确地增强大众对河南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关键还要增强全员媒体的主流把控。首先,要利用体制机制优势,激发所有人对河南红色文化的信息生产和深挖热情,组织创作更多更有用更能引发评论和分享的信息;其次,要培育具有强影响力和高公信力的KOL(关键意见领袖)账号或平台;再次,要提供更多易操作、体验佳的工具和手段,为所有人提供参与河南红色文化传播的可行性;最后,要保证所有人在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保持社会责任感,提高媒介素养,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通过发挥全员媒体的优势,增强大众对河南红色文化的认同感,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

    四、发挥全效媒体优势,助力实现河南红色文化传播的多元化,扩大价值引领覆盖面

    当前,河南红色文化传播关系的变化形成了受众多元化的特点。而且,因为受众是基于需求和兴趣来使用传播媒介的,所以受众多元化的特点也带来了需求的多元化。在这种情況下,只有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使传播的信息有效到达受众,才能实现河南红色文化最大范围的价值引领。在以往的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往往对受众没有清晰的定位,只注重发出了什么信息,却不注重这些信息是否被受众接收,被哪些受众关注,反响如何。所以,这种只注重“供”而不注重“需”的传播,在实质上并未达到有效传播。因此,全媒体时代的河南红色文化传播,要充分利用全效媒体的优势,实现传播的多元化,达到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在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全效媒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首先从传播效能来看,有助于实现“网上网下同心圆”。以往传统媒体的线下传播和新兴媒体的线上传播各自为战,不仅导致传统媒体的传播能力大幅减弱,也降低了红色文化在线上的主流价值影响力。全效媒体追求传统媒体的线下传播和新兴媒体的线上传播相互支撑,合二为一,打造出新兴传播平台。由此,不管线上还是线下的受众都能被河南红色文化的主流价值所引领。其次从服务效能来看,有助于让各类受众皆满意。以往传统媒体在信息推送过程中侧重于信息内容的质量而忽视了信息的服务度和用户的满意度,难以对标生产和提供不同受众所需要的河南红色文化信息,影响了受众对河南红色文化的价值评价,甚至还产生了“无用论”的说法。全效媒体通过智能数据库和各种互动反馈平台,一方面把单向传播转化为双向互动,及时了解、掌握、分类、归纳不同受众对河南红色文化信息的需求与评价,并及时地进行舆论疏通和引导;另一方面把“本本主义”转化为“实践主义”,对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播主动适应实践发展和受众需要,让各类受众都能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由此可见,通过发挥全效媒体的优势,不仅能够实现河南红色文化传播的多元化,扩大价值引领覆盖面,更能实现河南红色文化传播在“供”“需”上的平衡,达到价值最大化、最优化。

    (本文为2019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BKS031)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4.

    [2]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4.

    [3]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4.

    [4]李强.省域融媒体发展的几点思考:以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实践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9(11):79-81.

    (作者为中共许昌市委党校副教授)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