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体验的小学古诗教学

    王红霞

    

    

    

    【摘? ?要】阅读古诗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古诗教学应以情感体验为基础,在审美观照下进行解读和设计,并通过营造氛围、把握音韵、体悟情意等路径,把古诗的内在美和外在美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支架的助力下,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古诗教学;审美;音韵;情感体验

    古诗是反映世界的一种形式。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行解读和设计,引领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体验,深入地领略古诗所创造的美好境界。

    一、有声有色,营造氛围之美

    教师应营造适恰的课堂氛围,拉近学生与古诗之间的时空距离,引领学生走入诗词含蓄的言语世界。

    (一)注重教学用语,润物无声

    教学古诗时,教师的语言应像诗歌一样,或典雅柔美,或激昂大气,或坚忍有力。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在入课环节,教师以柔和而满含自豪的语气说道:“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有碧水东流的长江,有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有一望无际的八百里洞庭,还有举世闻名的杭州西湖。古往今来,赞美西湖的诗篇不计其数。其中就有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千古名句。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更是被誉为描写西湖的第一名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排比的句式,新旧诗句的勾连,深情真挚的赞美,营造了浓浓的诗意,学生于言语之中感受到了山河之美。

    古诗教学中,课初的导入需用唯美的语言渲染教学氛围,课中的引导、点评也要讲究语言的品质,不随意、不敷衍,润物无声地促进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情的把握。学生会潜移默化地运用同样质地的语言来表达、抒发情感。

    (二)运用多媒体,产生共鸣

    恰到好处的图像、视频能架构起古诗与现代人之间的桥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其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感受音画之美,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如《江南》一课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明晰江南的地理位置和风光特色,利用多媒体来展开教学。先用“江”字导入,引出课题。学生纷纷用“江”组词:江南、江水、长江……

    师:刚才有位小朋友说到了“江南”,你们知道江南在哪里吗?(板贴词卡“江南”,生回答)

    (出示中国地图,讲解时地图出现色块变化)

    师:小朋友们,看,这条弯弯的、长长的河流就是中国第一长河——长江。长江东南部的这片绿色的地区就是江南。

    (播放典型的江南风光的视频)

    师:这里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一望无际的稻田,还有大片大片的荷塘。生活在这片美丽土地上的人们,常常一边劳动,一边唱着动人的歌谣。让我们深情地喊一声家乡的名字吧——江南。

    地图和美景将江南的地理位置、迷人风光清楚地呈现出来。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对江南的认识从扁平的文字转向立体的图像,将冰冷的知识变为温暖的生活。实践证明,学习山水诗时精选河川山岳之图画,学习边塞诗时制作古时战场的微课等,都能很好地消除学生与古诗之间的隔阂。

    (三)融入文化元素,丰厚底蕴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耀眼的明珠。教师要选取合适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触摸古诗的灵魂。如《山居秋暝》一课的积累拓展环节——

    1.有情感朗诵:多种形式配乐读。

    2.观赏书法作品: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哪一句?让我们静静观赏。(出示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联的书法作品)

    3.了解流传程度:这两句诗因其诗中有画、动静相生的意境,备受人们的青睐。文人雅士常常将其放置书房,摆于案头,给日常的生活带来一丝清新、恬淡的遐想。(出示相关照片)

    4.书写名句:让我们也将这两句千古名句书在笔端,记在心间。老师也写了一幅书法作品(出示作品),请同学们也在纸笺上认真書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加盖“山居秋暝”印章)

    5.深情结课:王维用他手中的这支笔画山水,写山水,将千年前的自然之美带给我们。身处纷扰尘世的人们总是倾慕他那份为人处世的淡然与洒脱。所以,累了,烦了,就读王维的诗,唱王维的诗吧!(播放乐曲《山居秋暝》,轻声吟唱)

    同理,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的教学中,教师也采撷了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将多种文化元素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比如,适度拓展阅读其他著名诗人赞美西湖的诗句,给学生的书写加盖“相宜”印章,等等。古色古香的教学情境能使古诗真正植入学生的心灵,更能让古诗化为学生的文化基因。

    二、有滋有味,把握音韵之美

    《尚书·尧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汉字的发音本就抑扬顿挫。古诗更是将这一特点发扬光大,通过声音变化产生音韵的错落之美。

    (一)把握节奏,连而不断

    朗读节奏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以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为教学起点,是读出节奏、读好节奏的基础。《江南》是学生进入小学后学习的第一首古诗。如何将诗歌朗读的节奏感自然地教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先学后导的方式进行探究。教学过程如下。

    师:古诗只是读正确还不够,还要读出一定的节奏。听老师读两句诗。你觉得这朵小莲花应该“种”在哪个字后面?

    生:把它“种”到“江南”的后面。

    师:是这样吗?你能试着读读看吗?(生读)

    师:是呀,朗读古诗时要有一定的停顿,谁还想来读?(指名读)

    师:你也把诗的节奏读出来了,读得很好。

    上述教学中,诗歌的节奏不是由教师告知的。学生在以往诵读经验的支持下,通过教师的示范,唤醒对节奏的感觉,自发进行有节奏的朗读。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独特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二)强调韵脚,显而不露

    在学生已经能用较为自然的节奏朗读古诗后,教师可以适当地渗透对韵脚的朗读指导。如何让学生既读得正确又读得自然?教师应依据学情,顺势而导,把握好分寸,不过于刻意,不流于形式。如《浪淘沙》的诵读指导过程如下。

    1.關注字音字调,有滋有味读诗句。

    (1)正确地读:谁愿意正确地读诗句?

    师:字字正确、有板有眼,尤其读好了“曲”字的读音。你知道为什么它在这里读第一声?(表示弯曲的意思)

    (2)有节奏地读:指名读诗句。

    师:不但读得字正腔圆,而且注意到了诗歌的节奏,听起来很有音律感。

    (3)到位地读:读好尾字调。

    师生配合读:教师读前4字,学生读后3字。

    师:这位同学最后一个字读得特别好——“九曲黄河万里沙(shā),浪淘风簸自天涯(yá)”,“沙”“涯”的发音很饱满,通过声音将黄河的气势传递出来了。其他同学也这样同桌配合着读一读。

    2.齐读整首古诗:古诗吟诵之美,美在每一个字音、每一个节奏、每一个字调,读诵之,涵泳之。

    在这一过程中,多层次进阶式诵读将学生带入古诗的学习情境中。教师真正关注到了学生,真正倾听学生的言语。学生自我调适、自我展现,表达力自然而生。

    (三)变化语气,情动声发

    在古诗教学中,最忌让学生千篇一律地停顿,形成僵化的节奏,不但不能使学生体验古诗的美感,还会消磨他们诵读的兴趣。以《望天门山》为例。教师最普遍的指导方法是用分隔号体现“二二三”的节奏。这样做确实能让古诗的停顿外显,但齐整有余,美感不足。事实上,读出节奏并不等于读出停顿,它还包括长短、高低、轻重等发声细节。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标注符号,提升朗读的层次。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停而不断,“~”适当延长,“·”加重语气)

    这样的读有停顿,有轻重,有缓急,有高低。学生拾级而上,渐入佳境。随着情感体验的深入,学生对诗意诗境有了更深的体会,即使没有符号提示,他们也能读得声情并茂。

    三、有本有源,感悟情意之美

    诗歌本是有情物,表达的是诗人的处事态度、人生志向。但它们并非一目了然,常常隐藏在诗歌的意象和诗作的形式中,需要读者寻根求源。

    (一)去芜存菁,知人论世

    学习古诗需要知人论世。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古诗背后的信息可通过网络轻易找到。网上的信息虽然详尽,但哪些是真正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意诗情的?找到必要的信息后,又该进行怎样的文字处理,才易被学生接受?以《芙蓉楼送辛渐》为例。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对诗人生平进行重新描述,处理如下。

    师:看了这段介绍,你读懂了什么?

    生:王昌龄经常遭到同僚的诽谤,官越做越小。

    生:王昌龄经常遭到同僚的诽谤议论,影响了官运。

    生:王昌龄不被别人理解。

    师:谁能联系资料,再来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生: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我”的近况,请转告他们,虽然遭受别人的诽谤,但“我”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廉正直。

    师:说得真好。我们明白了关键词语的意思,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后,就能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诗句的含义。

    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对相关信息进行加工和调整,出示简单明了的文字,学生读取的信息就会更多。这更利于学生走近诗人,理解诗人的情怀。

    (二)想象画面,深入情境

    想象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是丰满意象、深入情境的一条捷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如何引领学生充分感受“好”“奇”之美呢?教师可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用美妙的语言展现生动的画面。

    1.出示前两句诗,圈出“晴”“雨”字,提问:西湖美在哪里?

    2.学生自学。

    3.反馈自学成果。

    (1)根据回答,随机出示“水光潋滟”,读好这个词。

    (2)水光潋滟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谁能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美妙的语言来描述?(学生试说)

    (3)出示同伴范例:这样的语言美吗?美在哪里?

    (4)迁移运用:你也能用美丽的语言来描述“山色空蒙”吗?

    学生回答举例:湖上下起了蒙蒙的细雨,湖面上、山上升起了一层白白的雾,像是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4.这样美的描述、美的画面,都化在了诗人的词语之中。一起读“水光潋滟”“山色空蒙”。

    5.情感迁移:你喜欢晴天的西湖还是雨天的西湖?苏轼是怎样的态度呢?从哪里可以体会到?(板书:好、奇)

    6.短短的时间里,苏轼欣赏到了完全不同的风景。他兴奋、激动,于是有了热情的赞美。请再读诗句。

    通过对“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想象,学生逐步构建起对西湖之美的整体感知,也对诗人豁达、包容的审美态度有了初步的体悟,培养了审美能力。

    (三)深入浅出,探究形式

    此处的形式专指古诗中的遣词造句,如运用夸张、比喻、反问、对仗等修辞方法,不但可以使诗歌文采斐然,还能表达诗人的情绪。

    王昌龄的《出塞》一诗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开篇,以“明月”“关城”为组合意象,勾勒出一幅苍茫、清冷的边塞图景,又以秦时、汉时为时间轴的起点,通过朝代的更替,使历史的凝重感、沧桑感透纸而来。这一互文见义的手法历来被誉为神来之笔。可是,四年级的学生难以理解其中深意。如何让学生明白这短短一句诗中所包含的无限意蕴呢?

    第一,教师创编了《读诗小册》,对前两句诗的注释进行补充,解决学生对“什么是秦,什么是汉,什么是关,什么是长征”的疑问。

    第二,教师运用课件调整诗句中的文字,并以解说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学生基本明白了第一句诗中的“秦”“汉”“月”“关”要组合起来理解——秦汉明月秦汉关,意思是从秦汉时候起,这一轮明月就一直照耀着边塞,这一座关城就一直矗立在边塞,这样的情景一直延续到了诗人所在的唐朝。教师通过播放微课,将从秦汉至唐朝朝代变换、战火不息的历史画面加以呈现。学生进一步清晰了朝代、战场等概念。

    第三,教师围绕微课询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它们是否还在。所有的回答最终指向的都是“一轮明月”和“一座关城”。接着,教师反复进行引读,拓展有关明月、关山的诗句,将“月”与“关”这一组边塞诗中最为典型的意象牢牢地烙在学生心间。

    学生在注释、视频等教学支架的助力下,对诗句意境、内涵的体悟达到一种更深的层次,获得了更好的审美体验。

    一言蔽之,中国古典诗歌之美,美在意境和神韵,美在结构、辞采和声律。通过氛围的营造、音韵的把握、情意的体悟,把古诗的内在美和外在美传达给学生,是古诗课堂的应然要求和目标旨归。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