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成为教师的幸福家园

    摘要:直面两个“问卷”,引发教育思考,呼唤建设“幸福学校”。通过温馨校园愉悦教师身心、“和合”机制促进专业发展、人文关怀提升幸福指数,努力让学校成为教师幸福生活的家园。

    关键词:幸福学校? 温馨校园? “和合”机制? 人文关怀

    一、直面“问卷”,呼唤“幸福学校”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播放过一个报道,讲述的是记者在街头巷尾随机采访寻常百姓的新闻,采访者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幸福吗?”虽有被众多网友调侃为“神回答”的“答非所问”,但也说明了国家已开始更多关注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幸福社会”迅速成为“网红”热词,进入众多省、市的官方文件,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目标。

    无独有偶,第二十五个教师节期间,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了“教师幸福感”特别问卷,9543名教师参加了问卷调查。其中,44.0%的教师给自己的职业幸福感打了3分,23.6%的教师打2分,还有19.2%的教师只打1分,仅有13.2%的教师给了4分及以上;71.1%的教师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很累且没有成就感,24.0%的教师认为很累但有成就感,仅有4.9%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职业比较轻松且有成就感。

    数据的背后,映射的是当下教师日常工作的艰辛、繁重,反映了不少教师对自己职业的倦怠。一句话,教师职业幸福感严重缺失!这与多少年来人们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来形容教师工作的神圣、自豪、快乐和幸福相去甚远!

    教师是幸福的使者,唯有幸福的教师,才有幸福的教育和幸福的学生,才会有一个民族和国家幸福的未来。直面“问卷”,努力建设“幸福学校”,让学校成为教师幸福生活的家园,对当下每位教育管理者来说,是时代呼唤,更是自身责任!

    二、温馨校园,愉悦教师身心

    杜威认为,“生命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我更新的过程”“教育即生长”。良好的校园环境就像一首歌,传唱着师生幸福生活、快乐成长的美好。因此,学校要致力打造品位高雅、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以达“以景悦目,以情怡心,以文化人”之功效。

    校园内大到建筑布局、小到花草树木,都应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鲜活的思想,才能与师生内心活动产生积极的呼应,让生长的绿、灵动的水、文化的墙和欢乐的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譬如,每当行走在我们的校园,注视“放飞理想”雕塑、“穷理致知”磐石时,都会催人奋进;置身学校塑身中心、艺术中心,会让人愉悦和舒畅;走进校史馆、荣誉室,会被这所百年名校风雨兼程、勇立潮头的“附中人”精神感染和感动。

    每当我们驻足校园,看到同行们忙中有“闲”,张弛有度:运动场上,生龙活虎;闲亭长廊,悠闲细叙;心理中心,尽情宣泄;艺术中心,琴声悠扬;阅览大厅,品茗饱览;教研室里,各抒己见。尽享学校生活的美好。

    每当与同事安坐在学校“好日子”餐厅里,享受着“幸福生活”“从免费早餐开始”的福利,相互细数着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侃谈着教工摄影展、校园球类赛、新年音乐会,策划着学校“美丽办公室”评比、嘉年华盛典活动的开展等。此时此刻,老师们都会由衷地感到学校的温暖和生活的惬意。

    我想,这样一个幸福感十足的老师,他的心境自然是愉悦的,工作也会是舒心的,他的“言为心声”“以身示范”是值得学生信服和效仿的。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语)。

    三、“和合”机制,促进专业发展

    管子曰:“和合能生谐。”意即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步调一致。这里的“和”,指和谐、祥和,“合”是合作、融合。在“和合”的氛围中,人是舒心的,自然也就会有更多的幸福感。因此,学校应致力于构建一个既顺应时势又符合教师发展规律、既不失原则又更为人性的“和合”机制,让广大教师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依照“规则”自觉追寻“幸福育人,育幸福人”的至高境界。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人希望成就其自我所希望成就的欲望。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要让广大教师充分参与到学校各项规章的构建、重大事项的决策中来,从而让老师们把各自的“想法”通过碰撞汇聚成学校办学的“思想”和议事的“规则”,创生开放、公正、多元且契合学校实际的评价体系,构建学校和教师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如此的“规章制度”,易成为教师自觉践行的内心法则和专业发展的奋斗准则。再通过学校营造宽松和谐氛围、搭建学习提升平台,给教师提供一条展示自我、提升学校的“双赢”发展之路,让老师们从中感受到专业成长的幸福和教师工作的美好。

    有人说:“人性中最大的需要是追求幸福。”尊重人性,就是尊重教师追求幸福的需要。多年来,我校坚持“人本”立校,牢固树立“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双轮驱动、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两翼齐飞”的发展战略,注重构建教师培养和考评机制,制定并启动“小荷工程、青蓝工程、领军工程和卓越工程”培养机制,努力倡导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学校通过开展“常态化教研”“专项性教研”“课题式教研”等活动,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立足岗位夯实“教学功底”,优化“教学策略”,累积“教学智慧”,进而不断收获成功,收获感动,更收获幸福!

    四、人文关怀,提升幸福指数

    雨果说:“人生至高无上的幸福,莫过于确信自己被人所爱。”由于职业使然,教师往往有着比其他行业人员更为强烈的渴求,希冀自身价值的实现,被人认可。因此,学校在“强化目标管理、夯实常规管理”的同时,更要注重“突出人本管理”,在充分尊重、信任教师的同时,要给自尊心强、自律性高的教师更多的自主空间和关爱行动,改善办公环境,优化教学设备,注重身心健康,丰富课余生活,增加福利待遇,健全保健措施;不強行加班,不硬性坐班。让学校的暖心工程无处不在,让教师的主人地位无时不有。当教师事业上取得成绩时,学校及时予以赞赏和激励,乐为教师成功喝彩,以提高教师敬业、乐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当教师工作中遇到波折或出现问题时,学校真诚地帮助查找缘由,提出善意的建议,帮助解决;当教师个人或家庭遇到困难时,学校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排忧解难,做坚强后盾。

    幸福是一种生命状态。当一个学校充盈着团结与协作、理解与宽容、支持与帮助、关心与期待、快乐与满足的人文气息时,教师是感激和感动、满意和满足的。

    作家周国平认为,“幸福是由两大块组成,一个是生命的单纯,一个是精神的丰富”“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当老师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以教师为业是一种舒心而又美好的选择时,就会发自内心地觉得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真的很幸福!

    教师拥有的这种幸福感和自豪感,会像一缕缕阳光,映照校园,温暖着学生,温暖着同行,从而让校园里散发出应有的文化气息,彰显本色,润泽生命,践行着和谐教育、幸福教育梦!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从自发走向自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马林.心舟揽胜——马林数学教育文选[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李寿鼎.学校如何成就教师[J].人民教育,2014(9).

    [4]沈伟忠.管理:让人成为他应该成为的样子[J].人民教育,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