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长征中萧华对红军政治工作的实践探索

    张啸

    【摘 要】长征时期,萧华作为红军的高级政工干部,大胆创新,积极苦干,摸索出了许多政治工作的好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火线政治工作、民族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出色的实践,保持了官兵思想稳定,配合了行军作战任务的完成,促进了民族团结。萧华在长征中的政治工作实践,构成了他戎马生涯中最辉煌的篇章之一,也成为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长征;萧华 ;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2-0020-03

    萧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杰出领导者。1934年10月,年仅18岁的萧华随中央红军开始了长征的漫漫征途。长征中,萧华历任“少共国际师”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一军团2师政委、陕甘支队第1纵队第1大队政委。他长期随红军先头部队行动,大胆创新,积极苦干,摸索出了许多政治工作的好方法,不仅鼓舞了部队士气,激发了官兵斗志,确保了行军和作战任务的完成,还促进了民族团结,为红军顺利通过少数民族聚居区作出了贡献。萧华在长征中的政治工作实践,构成了他戎马生涯中最辉煌的篇章之一,也成为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宝贵财富。

    一、认真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保持官兵革命斗志

    中央红军的长征,是在反“围剿”失利情况下的大突围、大转移,没有落脚点,没有补给,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时刻考验着红军指战员的意志品质。如此情况下,如何使战士们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和战斗激情?萧华采取了许多办法,开展了艰苦而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结合任务需求,随时进行宣传鼓动

    宣传鼓动是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长征中红军保持士气,提高战斗力,维护军民团结的重要手段。部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是最主要的宣传内容。接受上级赋予的任务后,萧华经常组织政工人员到部队去传达动员,激励士气。湘江战役前,“少共国际师”接到了阻击敌人、掩护主力红军过江的命令。师政委萧华率领所有政工人员都下到连队,开展“飞行政治工作”,提出了“生死存亡在此一战”的口号[1](P.87),坚定了战士们殊死奋战的决心。自然常识和技战术知识也是宣传的重要内容。过夹金山时,萧华做出“上山后,不能抬头四下张望,防止晕眩”等三条措施[1](P.113),传达到每一个战士,从而大大减少了非战斗减员;过草地前,萧华带领宣传队到连队教唱《打骑兵歌》,让官兵学习对付骑兵的经验。萧华一般通过制作标语、唱歌和喊话等方法开展鼓动。爬雪山时,萧华常常编顺口溜,如“翻山顶,看本领,看看哪个是英雄” [1](P.112)等等,找人写在积雪上做成标语,激励战士们前进。喊话和宣讲也是萧华常用的手段。许多老红军都回忆,萧华善于演讲,“讲起话来鼓动性很大”,听众很容易就能被他的话语打动。唱歌更是萧华的拿手好戏,他带领的宣传队,不仅教战士唱歌,还担负群众宣传的任务。路途中的老百姓学会了宣传队教的歌曲,也拉近了和红军的距离。值得一提的是,萧华在开展宣传时很注重调查研究。过雪山、草地前,他都先到百姓那里打听当地的天时地理特点,事先了解一些常识。如此,宣传鼓动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就大大提高。

    (二)营造乐观氛围,活跃官兵情绪

    漫漫征途,始终徘徊在生死边缘,即便是久历考验的红军官兵,也难免出现悲观迷茫的情绪,仅靠单纯的教育和宣传不能完全达到效果。为此,曾长期從事青年工作的萧华发挥他年纪轻,朝气蓬勃的特点,在官兵中营造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氛围,活跃部队情绪。长征途中,只要是萧华出现的地方,总少不了笑声和歌声。长征刚开始时,萧华就带着“少共国际师”的战士们唱歌、喊口号,走一路唱一路,不但活跃了部队,还吸引了许多老百姓,使部队增加了许多“尾随而来”的新兵。[1](P.85)过草地时,萧华经常在篝火旁给警卫排讲故事活跃气氛。一次,由于一个很活跃的大个子班长死了,警卫排沉浸在悲痛中,没有缠着萧华讲故事。萧华主动说:“我给大家讲段《水浒传》吧,也是造反者的事情。”他讲了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萧华的故事驱散了战士心头的郁闷,使他们安然入睡[1](P.127)。在许多和萧华一起战斗过的老红军记忆中,萧华始终是活泼热情,笑容爽朗,歌声不断的形象。正如曾思玉后来的回忆,萧华就像一个“小火炉”,吸引着大家,温暖着大家,使艰难的跋涉少了许多忧愁,多了些许快乐。[2](P.150)

    (三)关爱同志,严于律己

    长征带来的严峻考验,迫使红军中的政治工作者们以更忘我的牺牲精神和更博大的阶级友爱,来团结带领官兵克服重重困难走向光明。萧华正是这么做的。一方面,他极为关心部队每一位战士的状况,积极地予以帮助。长征初期夜行军休息,萧华就点着松明子在熟睡的队伍中走来走去地查哨,并关照干部走时不要落下战士。过草地前,萧华搭救和帮助了两个红军,一个是因伤差点被丢下的模范连连长周长胜,一个是被老百姓谋财害命而逃出的战士杨思禄。这两位普通的基层红军,在萧华的亲自过问治疗下,恢复了健康,走完了长征。晚年,他们回忆往事,都充满着对萧华的感激[2](P.172-173)。另一方面,萧华对自己十分苛刻,经常把自己的粮食、衣物让给身边的战士。在毛尔盖附近的一个高山松林里露营时,萧华把棉被让给了青年干事王宗槐,自己在寒风中冻了一夜;过草地时,他又把仅剩的青稞给了警卫员吴宗汉,自己去挖野菜吃,还骗吴宗汉说“到司令部去‘打游击”。萧华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胜过一切空洞的说教,让官兵自觉地团结互助,同甘共苦,成为政治工作者的光辉典范。

    二、及时有力地开展火线政治工作,加快了战斗胜利

    在长征中,中央红军时刻面对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红军的政治工作,始终是围绕着保证行军、作战任务的完成而进行的,战时政治工作开展的好与坏,直接关乎红军的生死存亡。尤其是萧华所在的红一军团,作为大部队的先锋,担负着以战斗方式为后续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重大责任,战时政治工作的任务更为艰巨繁重。1935年1月,萧华任政委的“少共国际师”撤销,他转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在随后的征途中,萧华始终在火线上做战时政治工作,哪里有战斗就出现在哪里,在数次决定红军命运的作战中都起了关键而及时的作用。

    1935年3月红军第二次渡乌江的战斗是萧华到先头部队开展火线政治工作的第一仗。从军团接受了任务之后,他就来到担负强渡任务的红1师3团,先开了形势分析会,又召集了营以上干部会议,传达总部意图,使部队尽快做好战斗准备。战斗发起前,萧华和团长黄永胜到渡口边上观察敌情,作出了偷渡的决定。一切准备就绪后,萧华进行了渡江动员。他以红军第一次渡乌江的胜利为激励,号召“学习第一次北渡乌江的勇士们的英勇顽强作风,打过江去,为大部队打开通路。看谁打得勇猛顽强,看谁先到对岸,看谁能占领和巩固住江边阵地!”[1](P.96)红军第一次偷渡失败,改为半夜偷渡。但半夜却突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萧华认为,敌人必然想不到红军会在这时候渡河,可谓天赐良机。他说服了黄永胜,果断发起战斗,很快渡到对岸,消灭了毫无防备的敌人,并追击了六七十里,巩固和扩大了渡口,圆满完成了任务。

    1935年5月的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战斗是萧华火线政治工作的又一次出色实践。大渡河水流湍急,遍布暗礁,对岸敌军机枪封锁,尤其是只有一条渡船的困境,促使萧华尽了最大的努力来保证渡河的成功。为了使找来的船工消除紧张和顾虑,他亲自与他们谈话,和他们拉家常,询问他们家中的情况,告诉他们,“你们的苦日子都是国民党反动派造成的,我们只有消灭他们,才会有好日子过。虽然河对岸的敌人还那么凶,但是有我们红军,你们尽管放心。”[1](P.106)随后,他还给船工每人发了十几块大洋,并留他们吃饭。船工们被萧华的言行打动了,纷纷表示要回去作准备。渡河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指挥渡河的刘伯承和聂荣臻来到岸边观察。司号员为了不引来敌人的炮火,停止了吹号。在刘伯承要求下,司号员再次拿起号来吹,却没有吹响。萧华见状,一把夺过军号,用力吹起来。渡船在嘹亮的号声中渡到了对岸,红军占领了北岸渡口。这时,刘伯承才看见了手拿军号的萧华,高兴地点头说:“萧华,你的号吹得好,吹得好!”[1](P.108)

    虽然夺取了安顺场渡口,红军却没能在湍急的大渡河上架桥。中央决定,红军分左、右两路纵队,在三日内迅速抢占距安顺场320公里的泸定桥。萧华随右路纵队前卫红2团行动,在5月29日拂晓到达敌据险固守的海子山。下午,红军兵分两路,一路由2团政委邓华率领2营向纵深抄敌背侧,夺取海子山最高点,另一路由萧华率领向海子沟下的石门坎发起猛攻。这次战斗再次显示了萧华在战时政治工作中的过人胆识。由于敌人火力太猛,红军伤亡较大。萧华命令利用火力掩护,在石壁下死角里架人梯。他趁着机枪压住敌人的关头,一跃而起,大喝一声,“共产党员们,跟我上!”差点被一颗5米外爆炸的手榴弹击中。有惊无险的萧华又翻身跃起,高喊着带头往上冲。战士们跟着萧华冲上去,搭起了人梯,占领了石门坎。毛泽东后来说,要重视“二华”(指萧华、邓华)。大渡河边,“二华”配合默契,在毛泽东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上述几次战斗来看,萧华能够在火线政治工作中取得不俗的成绩,有两方面的原因值得重视。一是他火热的革命激情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使他能够以生动有力的话语说服和打动政治工作的开展对象,使他们为了战斗胜利的目标努力奋斗。同时,这也促使他始终战斗在最前沿,以自己的行动鼓舞和感染身边的同志,完美体现了政工干部以身作则的品质。二是他注重军事,能文能武。作为政工干部,萧华对军事有着不同寻常的热爱和独到的见解。对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他都能深刻认识其意义所在;对正在进行中的战斗,他都能把握其关键点。因此,他每每能在战斗最焦灼的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行强有力的鼓动,或吹响军号,或率先冲锋,从而加快了战斗胜利的步伐。新时期的政工干部,都应以萧华为榜样,爱军事,懂军事,能文能武,配合和促进军事工作的开展。

    三、坚定灵活地开展民族工作,促进了民族团结

    长征中,红军先后经过苗、彝、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存在较为严重的民族隔阂,给红军行军作战增加了巨大困难。萧华认识到,红军赖以克服这一困难的唯一武器,就是党的民族政策[3](P.126)。正确执行民族政策,取得少数民族同胞的支持,是红军保存自己和继续前进的关键。因此,萧华在带领部队通过少数民族聚居区时,将民族工作作为政治工作的重点,严格执行民族政策,遵守民族纪律,耐心细致地做少数民族同胞的工作,最终换取了他们的理解支持。

    由于受国民党大汉族主义的压迫,许多少数民族反感汉族的军队,远远地躲开红军。藏区的僧俗上层更是下达了坚壁清野的禁令,严禁向红军运输粮食、提供人力物力帮助,红军的给养出现了严重短缺。针对这一情况,萧华将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作为对少数民族开展工作的中心,使少数民族同胞了解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他宁可让自己的官兵受到委屈和牺牲,也绝不在执行民族政策上打折扣。“少共国际师”经过湘西苗岭时,萧华及时阻止了一个营进入苗寨强行征粮的意图。他对这个营重申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指示,不管苗民在不在家,部队照样派战士给他们挑水、扫地,严格地保护和照看他们的房屋、财产和农具。有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吃了苗民的粮食,烧了他们的柴禾,就把银元留在他们的米缸里或吊在他们的屋梁上。苗民不久发现红军和国民党军队确实不一样,都陆陆续续回到了家园。趁此时机,萧华和政治部的同志挨家挨户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很快得到了苗民们的支持和帮助。一些苗族青年还参加了红军。[1](P.89)

    在对藏区上层人士进行统战工作时,萧华的部队付出了不小的牺牲。红军派出的筹粮小分队时常受到藏族土司骑兵的偷袭,不仅造成了伤亡,且情状惨不忍睹。萧华忍住悲痛,没有让战士们去报仇,而是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藏族同胞和国民党反动派不一样,他们只是误信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宣传,应该尽力去团结说服他们,争取他们的支持。为了换取藏族土司卖给红军粮食,萧华不得不劝说青年干事周书良到土司那里当了人质。虽然付出了牺牲,但红军与藏族上层的矛盾被降至最低,双方的冲突得到缓和,红军的粮食困难也得到了缓解。在藏区上层人士心中,红军的形象得到了一定的改变。这种为顾全大局而作出的牺牲是值得的。

    萧华在开展民族工作时,还注意从少数民族的性格特点出发,灵活地执行民族政策,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充分体现在他与彝族头领的谈判中。1935年5月,红一军团派出先遣队,以刘伯承为司令员,从冕宁出发,担负抢占大渡河安顺场渡口的任务。萧华奉军团首长命令,带领一个工作团随先遣队开展政治工作。从冕宁到大渡河必须经过大凉山彝族聚居区。当时的彝族和汉族有很深的民族隔阂,先遣队进入彝区后便遭到彝民的拦阻和袭扰,被迫停止前进。萧华指导通司(翻译)向彝民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提出借道的意愿,没有起到效果。这时,彝民首领小叶丹的四叔的到来使萧华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时机到来了。他当机立断与小叶丹的四叔谈话,在说明红军只是借路北上的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彝族人十分重视‘义气的特点告诉他,红军刘司令亲率大批人马北征,路过此地,愿与彝民的首领结为兄弟。”[3](P.127)又送给彝民枪支作为礼物。萧华关于结盟的提议很快得到了小叶丹四叔的认同。先遣队刘伯承司令员听到了萧华谈判成功的报告,喜出望外,决定亲自前去与小叶丹结盟。可以说,没有萧华根据彝民的性格特点灵活执行民族政策,在谈判中提出与彝族头领结为兄弟的建议,也就没有之后的“彝海结盟”,红军通过彝区将面临更多的困难,抢占大渡河渡口任务的完成必然受到影响。萧华开展的民族工作为红军又立了一大功。

    作为红军政治工作的領导者之一,萧华在长征中虽然没有留下系统的有关政治工作的论述,但他用实际行动,为我军后来的政工干部们提供了如何做政治工作的榜样。正因为有了这段不同寻常的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军队政治工作经验,最终成为我军政治工作的大家,也使他得以写就不朽史诗《长征组歌》的歌词,使长征精神代代相传,永远在中华民族儿女心中铭记。

    参考文献:

    [1]萧华传记组.萧华传[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5.

    [2]《回忆萧华》编辑组.回忆萧华[M].北京:军事科学出 版社,1988.

    [3]萧华.艰苦岁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