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小妙招

    罗春艳

    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从最初的甲骨文、象形字演变至今的方块字,无不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可对刚升入小学的学生来说识字量大,课时紧,识记困难,难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生字呢?

    我觉得要想让孩子较好地识记这么多的生字,首先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俗话说得好:十个指头还不一样齐,更何况是有着自己思想的人呢。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所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所受的学前教育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学前已认识几百个字,有的只认识几个字;学生自身的智力因素也存在差异,有的孩子读几遍就记住了,有的读十几遍也难以记住。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整齐划一地同等要求,必然扼杀部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基础好的吃不饱,失去求知欲望,基础差的吃不了,丧失学习信心。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服务于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程度的孩子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以在一年级开始教学生字时,我并不急于统一教读或是让他们齐读,而是问:“这些字你们认识吗?你认识哪一个?读给大家听好吗?”有些同学就会自告奋勇起来读自己认识的字。我趁机问他:“我们还没学,你是怎么认识的?” 孩子们马上自豪地宣称:“我自己预习的。”“妈妈教的。”自豪、得意之情全洋溢在脸上。我进一步鼓励他:“现在,请你当老师,把你认识的字,教给同学们,好吗?”孩子更高兴了,而别的孩子不用老师说也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做了,因为他们也想当老师啊。这样很自然地,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进入二年级以后,同学们学会了查字典,当他们在阅读或书写时遇到不认识不会写的字时,我就鼓励他们自己查字典解决。渐渐地同学们喜欢上了这个不会说话的“老师”,频繁地使用也让他们认识的字越来越多。

    其次,在初读课文时,鉴于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我要求学生指着字读。这样一是为了防止学生掉字、添字,再一点就是为了能让学生养成看字读书的习惯,而且也能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在认读生字时,我经常是让他们先自己借助拼音读字,然后再同桌互读。我觉得同桌互读这个环节很重要,这样既利于他们互相纠正读音,也使他们在检查别人的同时加深了自己的记忆。

    我国的汉字源远流长,一个字就像一幅画。只要掌握了方法,识记起来并不难。所以我很注意从这方面来引导学生记忆。如,在教学生“看”字时,我并不是逐笔画地范写,而是让学生观察“看”字,然后出示学生们最喜欢的孙悟空以手遮光远眺的图画。提示同学们画和字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恍然大悟:目,就是眼睛,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 啊。这样同学们一下子就记住了。学“乌”字时,我就提醒他们“鸟”有眼睛,“乌云”没有眼睛啊,这样学生们就能又快又好地区别记忆这两个字了。

    我还经常和学生一起编口诀记字形,效果也不错。如:在教学“坐”字时,我和他们分析字形,“坐,就是两个人坐在土上”……以后学生就会自己编口诀了,如学“芽”时,就有学生对我说:“老师,芽可以这样记——小草发芽。”

    形声字的记忆更简单,学生在明白了偏旁部首代表的意义后,很容易就能区别记忆好多字。如:请、清、情、晴、蜻、睛。这样记:右边都是青,左边表意义。有水小河清,有言说句请,有日天气晴,有目大眼睛,有心想事情,有虫飞蜻蜓。这样几分钟的时间同学们就把这些字都记好了。

    当然我不仅重视教的过程,还重视复习的过程,我让学生每隔上几天就和同桌互相读一遍生字表,随时巩固记忆。所以我们班的同学与别的班级相比识字更扎实。

    为了让学生主动识字,认识更多的生字。我做了不少尝试,我发现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我就从这方面入手。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同学们的识字量还比较少,我就经常给他们读故事书,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一有时间就缠着我,让我给他们讲故事。等他们学会拼音以后,我就告诉他们借助拼音自己就可以读到好多有趣的故事,同学们读书的兴趣大增。课间常常能看到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津津有味地看书。同学们读的书多了,脑子里的語言积累就多,我又试着引导他们说话、写话。通过识写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刚开始是让他们说,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看过的书,说说你觉得有趣的事情。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个活动,都争抢着发言。然后我就让他们把自己说的或同学们说的自己认为有趣的喜欢的写下来。刚开始同学们写得都很简单,句子也有不通顺的,我并不着急,依然让他们坚持下去,渐渐地同学们写的话越来越多,句子也越来越通顺。一年级常用的拼音在二年级也渐渐被生字所代替。

    今后我将继续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识字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