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酒店业发展变化研究

    苏晓梦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酒店业由弱变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涉外饭店仅有200多家,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酒店业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论文主要回顾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原本由政府主导以接待为主的中国酒店业是怎样逐渐向由市场主导的兼具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以及非标住宿业的综合型业态转变。这种转变从侧面反映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酒店业发展进步的轨迹。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hotel industry in China has changed from weak to strong, and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re were only 200 foreign-related hotels in China. After more than 40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s hotel industry has become a considerable scale industry. This paper mainly reviews how the China's hotel industry, which is dominated by the government, has gradually changed to a comprehensive business form dominated by the market, which is both star-rated hotel, economic hotels and non-standard accommodation. This change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China's hotel industr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关键词】酒店业;改革开放;发展变化

    【Keywords】hotel industry; reform and opening up; development and change

    【中图分类号】F719.2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7-0057-03

    1 引言

    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的历史时期,就此开启了旅游业新时期以经济导向为指引的改革开放道路(曾博伟,2018)[1]。旅游政策也由往日的“政治导向”转为划时代的“经济导向”。4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实践步伐的不断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从世界旅游市场中的无名一族,成长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国(夏杰长,徐金海,2018)[2]。截至2016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到了153个,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2亿人次,出境消费突破1000亿美元;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38亿人次(刘圆圆,2017)[3]。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度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减少30.22亿人次,下降52.1%。然而从季度看,降幅呈现收窄趋势:其中一季度同比下降83.4%,二季度同比下降51.0%,三季度同比下降34.3%,四季度同比下降32.9%。这体现了旅游行业的灵活性及较强的适应能力。

    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汇合了旅游活动中食、宿、行、游、购、娱等各大要素的酒店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黄红英,2001)[4]。星级酒店不但在数量上由改革初期的140家左右(马勇,李丽霞,2009)[5]增加到2017的10645家;2018年、2019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全国星级酒店数量有所缩减,分别为10249家和10003家;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星级酒店数量有较为明显的缩水,数量为9717家。在整体经营实力和管理水平上,初期受到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的影响,都获得了极大提高(马勇,李丽霞,2009),近几年国内酒店品牌如华住等,扎根中国本土,在经营管理上也取得较好成绩。本文旨在粗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酒店业历史的发展和结构的变迁。

    2 中国酒店业发展现状

    2.1 行业规模

    在行业规模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17年度全国星级酒店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星级酒店数量为10645家,其中完成经营数据上报的共计9566家,客房数总计147.06万间/套。

    目前在中国酒店业市场上除了星级酒店之外,还存在着份额不小的经济型酒店,以及一部分非标住宿业。由于非标住宿业的统计数据较难获取,本文主要选取中国经济型酒店中市场份额相对集中的酒店集团作为数据收集的样本。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的经济型酒店中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锦江国际、首旅如家、华住,其酒店数量依次为4723家、3352家和3238家;客房数量依次为490610间、369891间及326501间。

    2.2 行业结构

    在行业结构上,随着非标准住宿业的出现,中国住宿业逐渐形成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非标住宿(民宿、客栈、精品酒店、房产、游艇、亲子、养老、健康等)三足鼎立的局面。业态更加丰富,中国住宿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在星级酒店领域,2017年全国星级酒店统计管理系统中共有9566家星级酒店,其中五星级816家,四星级2412家,三星级4614家,二星级1660家,一星级64家。

    在经济型酒店领域,形成了以锦江国际、首旅如家、华住酒店集团为主的寡头垄断局面。通过相关数据可以看出这一明显的寡头趋势,三大巨头与排名第四的格林豪泰相差至少10万间客房。

    2.3 经营效益

    在经营效益方面,本文通过搜集整理2017年全国星级酒店的财务数据以及经济型酒店集团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锦江、首旅如家和华住三大巨头的2017年年报来进行说明,非标住宿业的营收数据暂未能包含在内。

    对于星级酒店的经营效益,本文利用平均出租率、营业收入总额、利润总额3个具体指标进行衡量。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星级酒店在经历了2013年的行业危机后,终于在2016年出现回暖之势,2017年在出租率及利润总额均较上年度有了明显提升。

    通过查阅锦江国际、首旅如家和华住酒店集团2017年的公开年报,我们可以对中国经济型酒店的经营效益窥探一二。锦江国际2017年年报显示,于2017年度,有限服务型酒店业务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33.28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35%;实现营业利润14.26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52%;实现归属于有限服务型酒店业务分部的净利润8.52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89%。首旅如家集团2017年酒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9.727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5189亿元。华住酒店集团公布的2017年全年财报显示,华住酒店2017年全年的营收总计为81.7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净利润为12.372亿元。

    2.4 经营模式

    在经营模式方面,目前中国星级酒店及经济型酒店广泛使用的经营模式包括自主经营、特许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联盟经营等[6]。以民宿为代表的非标住宿业在经营模式上较为灵活,主要有独立经营、村委会统一管理及精品连锁。值得一提的是,非标住宿业中的精品连锁是为了区别传统标准化连锁而提出的,主要指“连锁而不复制”的经营模式,即一个品牌同时拥有多家店面,然而其名称、商标、装修设计、产品符合当地特色文化,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如花间堂、青普集团中的行馆等。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酒店行业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现代酒店化的新局面,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中国酒店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1 中国星级酒店初露革新端倪

    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酒店业逐渐形成产业。中国星级酒店的数量经过1978年至2009年的持续增长,在最近几年增速放缓,进入调整期(见图1)。

    中國现代酒店业形成产业后,经历了4次滑坡。第一次是1989年的供需失衡,第二次是1996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第三次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后奥运效应,第四次是2013年后[7]。前三次由于市场波动而造成的行业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调整,中国酒店业均在未改变需求结构的前提下逐渐回暖。第四次的行业危机是由于需求结构变化导致的,与前三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酒店业必须寻求供给侧改革来应对。数据显示,中国星级酒店在2016年开始逐渐回暖,扭转了负利润局面(见图2),2017年更是增速明显,然而图1显示2016-2017年,中国星级酒店的数量仍然处于下降趋势。这说明此次中国星级酒店的回暖并非靠规模,而是依靠产品的改革、营销思路的变革,与此相对应的是出租率的上升,特别是五星级酒店,国家文旅部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我国五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从56.41%上升到61.43%。

    在中国星级酒店的发展历程中,不得不提的还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我国从1988年制定并实施旅游饭店星级标准评定制度(以下简称“星标”)以来,经历了1993年、1997年、2003年、2010年4次修订,简称“四标时代”。2003年版的《星标》用旅游饭店取代了旅游涉外饭店;2010年版《星标》提出2种类别6个导向,2018年6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文表示即将启动《星标》的新一轮修订工作。毫无疑问,《星标》的每一次修订都体现了中国酒店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也是中国酒店业在新形势下进行革新的重要制度保障。

    3.2 经济型酒店在飞速发展后进入集团化经营,中端酒店势头强劲

    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徐祖荣,受美国汽车旅馆的启发,于1996年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随后,第一家如家酒店和第一家汉庭酒店分别在2002年和2005年成立。中国第一次出现了这种有别于传统星级酒店、简洁的平价酒店。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在创立之初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在2010年前后达到巅峰。锦江之星、汉庭、如家等纷纷在连锁化经营后又积极涌入资本市场。经过一轮并购、重组与升级,目前中国本土酒店市场形成锦江国际、首旅如家和华住集团三大巨头的寡头垄断市场。

    经过了井喷式发展,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开始纷纷升级。2016年,锦江集团分别在国内外收购了卢浮集团、铂涛集团和维也纳集团;华住集团和首旅如家也纷纷以新建或吞并方式培育自己的中高端品牌,如华住的全季、桔子水晶,首旅如家的如家精选等。究其原因,经济型酒店转型中端酒店得益于消费能力与服务要求的双重提升,这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及消费的升级密不可分。

    3.3 非标住宿崛起,中国住宿业革命拉开帷幕

    国家“十三五”旅游业规划中明确表明,“……鼓励发展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帐篷酒店、民宿等新型住宿业形态,构建新型住宿业。”2016年,非标准住宿业迅猛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民宿、客栈等各种形式的新型业态不断地颠覆着消费者对住宿的认知。

    在非标住宿业中,民宿毫无疑问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细分业态。在广大乡村地区,民宿的出现与国家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遥相呼应。对于创业者来说,民宿是一个绝佳的选择,极大地带动了社会的创业激情。同时,民宿以它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从城市流往乡村,潜移默化地推动着逆城市化。

    4 结论

    随着外资酒店进入市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酒店的环境、卫生、安全与舒适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多功能服务(如餐饮、会议、展览、娱乐等)需求更加迫切。同时,信息时代的来临,消费者掌握的消费资讯愈来愈多,作为以市场经济为指导的酒店,在面对顾客时,就必须要展现出高度的专业性,才能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当今的中国酒店市场,业态更加丰富,产品也更加齐全。虽然酒店行业的竞争已无法避免,但置身于“机会与威胁并存”的时代中,无论是面对国内旅游或国外入境旅游的风潮,都将会沿着市场经济的机制而持续繁荣。未来任何企业在投资中国旅游产业或酒店经营时,都必须熟知未来中国酒店行业发展趋势的走向:

    ①中国酒店业应该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的发展历程说明,对外开放是中国酒店业生存、发展的法宝。中国酒店业必须继续坚持开放的态度,以兼容并蓄的姿态吸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成果。

    ②酒店行业未来的竞争本质上是酒店对顾客需求满足程度的竞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的日益成熟,价格型消费逐渐向价值型消费转变。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的酒店业,特别是傳统的星级酒店,必须变革产品设计及营销思路,才能有效走出低潮。

    ③技术无法取代人情味。酒店业积极寻求与互联网的融合,但我们应该明确,热情好客的接待精神是酒店业最显著的特征,这一特征不会轻易被取代,仍然是中国酒店业应该坚守的核心理念。

    ④中国酒店业集团化趋势逐渐强化,笑到最后的往往是资本。中国的酒店品牌应该认识到,积极投身资本市场,促进集团之间的整合,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提升行业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曾博伟.改革开放4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导向的演变[N].中国旅游报,2018-10-09(003).

    【2】夏杰长,徐金海.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39(06):3-14.

    【3】刘圆圆.2017高歌猛进的中国旅游业[N].人民政协报,2017-12-22(009).

    【4】黄红英.二十一世纪中国饭店业发展前景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1(07):163-164.

    【5】马勇,李丽霞.改革开放30年中国饭店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1(01):1-6.

    【6】刘伟.酒店管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7】张润钢.回暖的市场与住宿业新时代[N].中国旅游报,2017-12-07(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