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有温度的心灵关照

    闵艳莉

    

    

    

    从隆冬到初夏,我们终于等到了教育局的通知:6月2日可以复学了。这真是激动人心的好消息,我们马上在幼儿园门口张贴复学评估合格证,并向家长发布了复学公告。喜悦与激动的情绪在微信群里传递着,为这一天,我们和孩子们已经等得太久了。

    一、一个关于开学的现场发布会

    4月中旬,眼看着中小学的哥哥姐姐们要陆续开学了,中三班的孩子在每周召开的“云端讨论会”上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们可以上幼儿园了吗?什么时候才能开学?我们开学后是中三班还是大三班……第二天,中三班教师拿着那些记录的问题找到我说:“园长,我班孩子有很多问题,您看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回答?”我好奇地看了起来,发现一共有24个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也是其他班孩子关注的。我想,孩子们需要的可能不是一个确切的答案,而是一种受到关注的心安。于是,我提出一个方案:面向全体孩子开一个发布会,认真解答他们的问题,让他们了解现在的情况,感受到教师、园长虽然没有办法与他们见面,但一直牵挂着他们。

    于是,我们把孩子的问题进行分类和整理,让合适的人来回答。比如,医生阿姨回答以下问题:开学后要戴口罩吗?幼儿园门口的帐篷(热成像体温监测棚)是用来睡觉的吗……班级老师回答以下问题:开学时,幼儿园是不是要打扮得闪闪发光呢?我们的体能老师还在吗……保育老师回答以下问题:谁在打扫幼儿园?桌子、椅子谁在擦……炊事员叔叔回答以下问题:开学了我们能吃到好吃的饭菜吗……保安叔叔回答以下问题:谁在保护我们的幼儿园?开学时进大门就能看到保安叔叔吗……

    我们把这些问题发给相应部门的负责人,要求他们认真思考,并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作答。同时,后勤老师们决定把大操场作为发布会现场,那里空旷宽敞、空气流通,符合防疫要求。这一方面是在告诉孩子们当下还不适合去相对密闭的空间活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们直接看到幼儿园一切如常。我们在大操场摆上长条桌,铺上白色桌布,摆上出席发布会人员的名牌,并准备好演讲台、音响、话筒等,所有参与回答问题的人员都身着工作服依次就坐。发布会由中三班的李老师担任主持人,代替孩子们提问。

    关于孩子们提出的“我们可以上幼儿园了吗?什么时候才能开学”这一问题,我作为园长一方面告诉他们:“目前你们还不能上幼儿园,因为开学的时间还没有确定下来。你们不仅是家里的宝贝,也是这个社会的宝贝,所以你们的安全特别重要。管卫生、管防疫的叔叔阿姨要经过周密分析,认为疫情对你们的身体健康不会有太大影响之后,才能同意幼儿园开学。”另一方面,我也让孩子们对开学充满希望:“目前我们看到中学的哥哥姐姐开学了,5月份小学的哥哥姐姐也要开学了,幼儿园跟着也会开学的。我们再耐心地等待一段时间,好吗?”

    除了以上需要幼儿园不同人员解答的问题外,一部分孩子还用绘画的方式提出了有关幼儿园现在是什么样子的问题,例如,幼儿园的滑梯、小帐篷还在吗?我们的枇杷熟了吗?这些问题与其用语言回答,不如让幼儿“眼见为实”。于是,围绕这些问题,教师把孩子们关心的樱桃、枇杷、秋千、滑梯等拍摄下来,制作成一段视频,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还有一些孩子用图画表达了他们回到幼儿园最想做的事情。比如,到美工区做扎染,在木工坊做木工,在户外骑自行车……这些愿望反映了孩子对幼儿园深深的思念。中三班李老师想起她在抖音上见过一种采用“魔法素材”剪辑的视频,视频里的人物可以“穿越”到世界各个地方。于是,李老师告诉孩子们:“只要你们请爸爸妈妈帮助你们拍一个有动作的视频,不论是跳、跑、走都可以,老师就会用‘魔法把你们带到想要去的幼儿园的任何地方。”第二天,家长传来了孩子们的各种动态视频。教师边学边做,终于完成了这个视频剪辑,满足了孩子们“穿越”到幼儿园的心愿。

    我们将发布会、幼儿园当下场景的录像、“魔法穿越”视频这三个部分整合起来,发布到幼儿园微信公众号上,据说孩子们看了一遍又一遍,特别满足。

    二、复学寄语和“六一”祝福

    在官方宣布幼儿园的开学时间后,我们带领教师认真学习每一条防疫要求,积极准备接受复学评估。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发现很多规定会让复学的生活和以前不一样。比如,要求在区域内玩耍和学习的孩子相对固定,这样一旦发生疫情,就能比较清楚地划出接触人群的范围。这一规定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学后大、中、小班孩子不能像以前那样一起玩耍了。

    由此,我们在5月30日(接到复学通知的第二天),以“每个小朋友都是躲开新冠病毒的高手”为题,利用微信公众号向全体孩子发送了一封以园长名义写的信,肯定和表扬他们在疫情期间成为“擅长躲开新冠病毒的人”,强调了“勤洗手、戴口罩”等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告诉他们开学后可能会面对的变化,让他们对复学的生活产生掌控感,建立起对复学生活的信心。信的内容如下。

    亲爱的小朋友们:

    马上要到六一儿童节了,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6月2日,大班的小朋友就要回到幼儿园了,6月8日,中班和小班的小朋友也能回来了!很高兴我们大家都平安、健康地度过了这个疫情期!也许你们没有察觉,经过这个漫长的假期,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擅长躲开新冠病毒的人”!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新冠病毒还没有完全离开,所以我们仍然需要采取预防病毒的措施,继续做一个“擅长躲开新冠病毒的人”。

    最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們仍然需要记住经常地、认真地、彻底地洗手。在早上到达幼儿园、饭前便后、做完早操、玩好玩具、擦了鼻子、回到家里等很多时候,始终要记住:洗手,洗手!洗手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

    同时,我们还需要知道这次回到幼儿园,有好些事情会与以往不同:

    我们到达幼儿园时,爸爸妈妈必须在园门入口处跟我们说再见,而不是在活动室里。

    我们每一次户外活动都会划定范围,而不是像原来那样整个院子都可以跑。

    我们只能和班级里的小朋友一起玩,而不能像原来那样可以和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一起玩。

    我们可能无法和所有玩具一起玩,因为有些玩具不便于消毒,我们需要防止病毒传染给玩具,再传染给别人。

    我们无法像原来那样和小朋友握手、拥抱,因为我们要保持安全的距离,但我们可以尝试鞠躬礼、拱手礼,或自己创造一些花样礼仪,这也会非常有趣!

    总而言之,我们仍然需要格外小心,以免让病毒找到我们,我们又不巧将病毒传染开来。因此,如果我们在幼儿园感到不舒服,记得马上告诉老师。

    最后,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怎样做一个“擅长躲开新冠病毒”的人:勤洗手;保持距离;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手肘遮住。这些要求虽然简单,但很有效,如果我们记住和做到了这些要求,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就都是“躲开新冠病毒的高手”。

    期待开学相见,我会在门口等待你们的到来!

    爱你们的园长妈妈

    我们请家长把这封信读给孩子们听,期待通过温暖的亲子阅读,传递我们对孩子们的信任,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师、爸爸妈妈和他们都在共同为特殊时期的复学而准备着,而我们是他们可以信赖的人。

    同时,为了在5月31日晚的“‘六一云端庆祝活动”上向孩子们送祝福,我们专门录制了一段视频,除了向孩子们送出“六一”的祝福,呈现幼儿园现有的景象,包括他们关心的樱桃树、枇杷树、梧桐树等,还告诉他们菜地里的蔬菜都成熟了,结了很多籽儿,等着他们回来采摘,同时幼儿园还有好多事情等着他们回来处理……我们想通过这段视频表达幼儿园需要他们,以激发他们的归属感。一个人在被别人需要时,就能体会到一种责任感和幸福感。我们希望孩子们知道他们是幼儿园的一分子,是幼儿园的主人。复学不光是教师的事情,更是教师和孩子将要一起面对的新生活。

    三、两份自制的礼物

    同往年一样,我们为孩子精心准备了“六一”礼物,不过这次的礼物有所不同,是自制的枇杷膏和自制的绘本。

    樱桃树、枇杷树、桃树、银杏树是孩子眼里的“最爱”和“园宠”。从开花起,孩子们就会格外关注它们的生长与变化,结果时更是常常听到他们对果实味道的各种猜想。他们翘首以盼,直到采摘果实,品尝到那或酸或甜的味道。而疫情期间,在每周和教师云端相会的日子里,孩子们也时常会问起这些树的生长情况。

    3月,当我们告诉孩子们樱桃已悄无声息地被小鸟吃光时,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无奈与遗憾。所以,当枇杷由青转黄时,我们决定不让孩子们错过樱桃又错过枇杷。于是,我们商量每周由一位值班教师对枇杷果实进行拍摄,然后发送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及时了解枇杷生长的动态。

    按照枇杷的产量,大约每个孩子能分到两三颗,但是枇杷的成熟程度不一,采摘下来的成熟枇杷又不便保存。于是,后勤教师就提出了一个想法:把成熟的枇杷制作成枇杷膏,装在小盒子里,贴上手工制作的标签,这样既能保存比较长的时间,又可以作为精美的“六一”礼物。虽然处于疫情特殊时期,但是生活的仪式感必不可少,孩子们一定想不到幼儿园会用这种方式将他们想念的味道送到他们面前。

    当然,我们除了把枇杷膏当作礼物,还挖掘了它的课程价值。我们详细拍摄了制作枇杷膏的流程,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让孩子们感受到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辛劳和满满的爱意。我们还期待孩子借此建立起这样的认识:方法总比困难多,变通、创造让生活更美好。

    第二份礼物是我们自己制作的绘本,取材于2月到3月之间我们开展的活動“和孩子一起写一本关于疫情的书”。那时正值疫情初期,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每个人都置身其中,此时孩子同样需要表达对“病毒”“疫情”“变化”等的理解,记录困惑,排解不安。

    于是,我们根据疫情发展的情况,陆续向家长抛出6个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的话题,包括“病毒从哪里来”“传染是什么”“一样又不一样的城市”“宅家的烦恼”“忙忙碌碌的人”“一切都在慢慢改变”。这些话题推动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引领家长与孩子积极看待这个世界。家长用“孩子画、家长记录”的方式记录孩子的想法,达到了和孩子交流的目的。

    我们将家长反馈的内容整理成故事,并通过微信推文《和孩子一起写一本关于疫情的书》,和所有孩子分享这些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在一起”。在孩子的故事里,我们读到了孩子对疫情的独特看法,比如,“传染像可怕又恐怖的接力赛”。读到了孩子们自我疗愈的方法,比如,“在家里,我没有烦恼,因为我有很多好方法保持美丽的心情”。读到了他们对世界细致的观察,比如,“城市变得空空荡荡,变得安静,高楼的颜色好像暗了一些”“口罩能买到了,医生脸上有了笑容”。这6辑故事是孩子们这段特殊时期生活的见证,是孩子们的一段宝贵经历,是他们的成长史,有着特别的意义。我们将每两个故事集结成册,分别命名为《传染是什么》《一样又不一样的故事》《一切都在慢慢改变》,并赶在六一儿童节之前印刷出来。

    我们和每个班级的孩子约定了时间,让他们在5月31日错时来幼儿园领取礼物。教师们将这两件礼物用幼儿园的纸袋装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幼儿园门口的桌子上。所有礼物都由班级教师发放,这让孩子们在复学前与教师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教师向孩子们表达了“六一”的祝福和6月2日再相见的期望。

    四、有趣的“抱抱墙”

    经历了一个超长假期,我们特别想知道开学后孩子们最想做什么事,于是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玩”“抱抱”“吃幼儿园的饭”成为高频词。其中,“玩”很容易满足,幼儿园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场地;“吃幼儿园的饭”也不难,孩子们说最想吃“蝴蝶面”(一种番茄味的意大利面),我们制订食谱时就把蝴蝶面安排在了第一天。

    唯独“抱抱”这一愿望让我们为难。按照当时的防疫要求,教师们必须戴口罩,还要教育孩子随时保持1米的安全距离。这一规定符合安全防疫要求,却无法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不论孩子还是成人,拥抱都能让人产生幸福感、满足感,感受到自己被呵护、被关爱。于是,我们试图找到两全之策。经过热烈讨论,我们设计了一面透明的“抱抱墙”,用直径为50毫米的PVC管制作“抱抱墙”框架,用10丝的透明塑料膜做隔离层,在隔离层上挖出高度适宜的洞来,将用透明塑料袋做的长手套固定在挖好的洞上,一头采用封口胶封口。一开始我们只设计了两种高度的洞,后来又在两个洞中间挖出一个洞来,这样就有了三种高度的洞,基本能够满足不同身高孩子的需要。经医生评估,我们的“抱抱墙”符合卫生安全要求,只需要每次使用后用酒精喷洒消毒即可。

    6月2日,“抱抱墙”被摆放在了操场中央,孩子们激动地和伙伴、教师、园长拥抱。千言万语都化为一个温暖踏实的拥抱,仿佛在说:我们又在一起了!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我和好朋友隔着‘抱抱墙拥抱虽然不是很舒服,但很卫生。”“我选了最高的洞,因为我个子高,我感觉很快乐、很好玩。”“我感觉更爱他们了。”“我觉得拥抱的感觉很温暖。”“我抱园长妈妈和余老师的时候,感觉春天都来了。我抱代老师的时候,觉得温暖,像吃西瓜一样甜甜的。”当妍妍告訴教师茹茹抱了她好久时,茹茹说:“因为我太想念我的好朋友了。”

    五、开学第一周的活动方案

    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6月2日大班复学,6月8日小班、中班复学,间隔一周。第一周,我们预设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影子老师”活动:利用这个难得的时间差,让小班、中班教师作为“影子老师”,进入大班进行连续四个半天的追踪观察,了解大班孩子的入园情况,锻炼观察、解读孩子的能力。第二个方案是办一个“疫情展览”:利用大班孩子刚开学的这一周,请他们收集在疫情期间使用的特殊物品,比如“通行证”“不同样式的口罩”等,也收集他们在疫情期间自制的其他物品,比如“手工作品”“建构作品”等。我们设想由大班孩子来布展并担任讲解员。这既是对孩子们疫情背景下居家生活的回顾,也是为了迎接小班、中班开学日的到来。

    “影子老师”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影子老师”们心无旁骛,静心观察。第一天晨间接待时,“影子老师”们发现全体大班教师都戴着口罩、只露出眼睛。如果教师不说话,孩子就会愣住,要经过仔细辨认才能确定谁是自己班的教师。如果连大班孩子都难以辨认,那么小班、中班孩子也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小班孩子极有可能再次出现分离焦虑,所以如何让小班、中班孩子快速认出自己的教师、找到自己依恋的教师,就显得格外重要。根据这一分析,小班、中班教师决定利用还未开学的这一周,在班级微信群和孩子们开展“猜猜我是谁”的系列活动,教师戴上口罩让孩子们猜猜自己是谁,熟悉之后,又让孩子们猜猜口罩后面自己的表情是怎样的,并和孩子们约定来幼儿园那天真正地猜一猜“我是谁”。这让孩子们入园的第一个环节充满了游戏性。好多孩子进门第一句话就是:“我认出你来了!×老师!”带着这样的欢乐,小班、中班的孩子顺利开启了复学的生活。

    复学两天下来,正当我们打算按照前期的预设开启“疫情展览”的准备工作时,教师们都建议取消。原来在这两天里,教师们感受到,孩子的生活已经重启,孩子们沉浸在复学后的快乐里,此时,他们需要的不是重温压抑的情绪,而是迈向新的生活。于是,站在儿童立场,从尊重儿童的角度出发,我们舍弃了“疫情展览”这个方案。

    大班孩子在畅玩了两天之后,开始讨论他们即将面临的毕业活动。大一班的孩子想拍一个短片送给没来幼儿园的孩子,并在毕业那天和没来的孩子连线。大二班的孩子打算在幼儿园里留下他们的“时光宝盒”,等到他们上小学后再来打开、回忆。大三班的孩子设想了各种方式,想对幼儿园不同的人表达谢意。大四班的孩子打算把最后一天作为“造梦日”,实现他们的愿望。孩子不像成人,他们总是专注于当下的生活,总是寻找当下与自己最有关系的事情来做,这些事情难道不比举办“疫情展览”更有意义吗?中班的孩子也终于回到幼儿园了,他们忙不迭地到菜园子里去收种子、翻土,又种下了这一季他们想要种植的向日葵、茉莉花……小班的孩子也回来了,他们在教师的带领下玩石头、玩沙、挖虫洞……

    特殊时期的开学活动暂告一个段落,孩子们的生活还将继续。回首这段日子,我们深深体会到:教育,是有温度的心灵关照!让我们一直看见孩子,与孩子共情共鸣、心意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