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难点及对策探讨

    施秋燕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的学习奠定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础,而读和写的结合教学能够让高中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从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但是在现行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存在较多误区,导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旧采用“老套”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对语文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降低语文学习的效率,本篇在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读写教学的现行误区的基础上,结合教学重难点进行对策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读写结合? 教学对策

    前言

    对于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讲,已经对高中语文科目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此基础上更不能掉以轻心,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并针对现行教育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进行研究探讨,找到促进教学的切入点。而读与写的结合,往往是表面层次上的,这就表明教师与学生的意识较差,从而形成了以读写分离的教学形式进行授课的现象。

    一、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难点探讨

    “读”与“写”是两个相似的概念,但是对于高中学生来讲都是尤为重要的学习方法。而在现行当中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往往是采用“形式主义教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读写结合教学方法使用的重难点,以及其重要性。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偏差性,这是现行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中最基本的教学难点之一,也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促进读写结合方式的重要步骤。第二个方面是学生在高中时期课业压力较大,从而没有时间进行课内以及课外的阅读学习。语文仅仅依靠课上的课文讲解,以及教师的素材补充,从而忽视了阅读以及在阅读中的积累,对写作产生了较大影响。第三个方面,是教师以及家长通常采用固定的思维模式,教授学生如何写作,而忽略了写作往往是需要从阅读中获取情感——这种通常以应试教育为准的高中教学普遍存在,这也是教师在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中所需要重点强调的。最后是学生需要在阅读中进行积累,将所积累的素材以及情感感悟运用到写作中,让写作与阅读真正的结合为一体,达到深入教学的目的。

    二、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对策探讨

    1.提高读写结合教学意识

    读写结合的教学,在现行语文高中教学中已经被推行,但是教师仍旧缺乏提高读写教学的意识。忽略学生在“读”与“写”方面的联系。教師应在读写结合教学的方法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高中学生在读写结合方面实施所提供的教学策略,增强在写作中促进阅读的理解、在阅读中激发写作的灵感的意识。而教师在制定相应的具体策略时,应首先分别分析“读”和“写”的具体实施策略,从而进行更好的结合教学。

    例如:通过日常教学,教师可以总结学生关于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而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实施与制定。如:教师在讲授完《蜀道难》这一课。本篇是较难理解的文言形式,而作者李白则通过写景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感慨。这是在单纯的景物中所不能展现的。首先,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自行理解第一个步骤是让学生通读此篇,画出此篇的重难点词语,以及不理解的词语——这是第一遍读蜀道难。第二遍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所画出的重点字词进行全文的翻译。这是学生掌握《蜀道难》这篇文章的基础。而通篇的景物描写,看似在讲述蜀道途中的重重困难,以及景色之险要。学生此时并不能从此种意境中体悟出作者李白的心情。所以教师要通过第三遍阅读让学生读此篇文章,让学生更深地理解本篇所呈现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情感。如:在“问君西游何时还?”这一句的讲解时并不能只是在表面上翻译此句,而是要为学生解释作者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将自己心中想回家的心情展现在文章中。而文章的近似写法还有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第四次通读全文,找出描写诗人李白想迫切回家的心情的诗句。这是教师在一层层的引导学生怎样通过阅读写景的文章而“读出”诗人的真正意图。这个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立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的基础。

    2.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有效的进行读与写的结合教学,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重素材的积累——并不是只在课堂学习中积累,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呈现在新闻中、报纸上、课外图书中等各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综合探讨,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通过阅读将其整理到写作中。这也要求高中语文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自行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在日常积累中,活跃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这一课的学习中,文章采用较长的古文形式呈现在课本中。但是所描述的事件较为简单,从而更容易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孔雀东南飞》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是以“坚贞的爱情”为主,但是从爱情当中又透露出作者对其他情感的无奈之情,以及对国家的坚贞不屈。首先,教师让学生通读全文,并根据材料翻译,重点理解文章中所呈现的的事情发展的进程。随后教师让学生将其感悟进行整理、以及思维整合并呈现到笔记本中。这个积累的过程并不只是从课文中摘抄优美的词句,而是更体现在学生通过此篇文章所产生的感悟,以及酝酿的情感。将其运用到写作中时,更容易得心应手,以及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死记硬背优美的词句,“死板的”刻画在文章的写作中。根据《孔雀东南飞》文章的描述,此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对偶”的方式进行描写。这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写作手法。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并不只存在于课堂中,而且存在于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一件小事,心生感悟并积累在笔记本中。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感悟以素材的方式呈现在写作中。

    3.写作中提高阅读意识

    阅读方法以及阅读的时间也是极为重要的,优秀的写作并不是将教师所给出的优美片段累积到写作的文章中。而是应该通过情景的结合,将生活中的积累,以及经历所产生的情感,抒发并转换成优美的语句,呈现到文章中。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更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不断地通过写作与积累,促进阅读的理解。

    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篇文章中,此篇文章是节选了《红楼梦》的片段。而节选的这一片段,对于人物的描写是极其精致的,教师在带领学生学此片时要重点讲解关于林黛玉,府中丫鬟,尤其是对王熙凤的描写,以及在人物的神态语言等方面的刻画。文章中所呈现的对于王熙凤的,容貌描写是极其经典的——如“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首先是对王熙凤所穿的衣服进行描写,通过精致的描写刻画了王熙凤的人物性格,而对其身材以及面貌的描写,则显示出此人是较为刻薄的人。此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是极其经典的,教师可以在讲述完此片段后,让学生仿照此中人物的方式描写身边的人物、或者描写自己。而在写作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王熙凤人物的刻画所呈现的方式,以及对其人物性格的深层次理解。如:有些学生在进行刻画时,往往采用直接刻畫的方式,如“语言描写”“神态动作描写”,而往往忽略“细节描写”,这也是促进学生加强阅读理解的另一个方面。

    4.总结中升华情感发展

    情感是运用于写作,而从阅读中提取的精神方面的知识。当学生能够自行的从阅读中提取自己的情感,将其总结探讨,并且进行升华,最终呈现在所写作的文章中,表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读写结合的学习方式。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的情感表达,以及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提升自己的思维发展。

    例如:在《父母与孩子的爱》这一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爱的能力与爱的理解,通过这种对爱的艺术的描写,呈现出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学完此篇文章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父母与孩子的爱》的这篇文章写下自己的感悟——先对文章进行分类汇总的描写,从而进一步总结与探讨整合成自己所感与所想。在进行总结与探讨时,首先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探讨,双方之间互相描述“父母的爱是什么?”并互相交换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情、以及自己为父母所做的事情。同学之间进行情感的交流,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自己与父母之间存在的问题,以及父母给予学生的爱。第二个方面是学生与教师的探讨,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升华。如某学生进行总结时写道“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情,以及自己所理解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应该是相互平等,互相尊重。”而学生在进行客观的描述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应该是怎样的关系时,往往是只通过学生自身的方面进行描述。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更强调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而双方所想的都是“理想化”的父母与孩子,这时孩子更应该呈现出对父母的爱,而化解矛盾。这是教师通过文章的学习教导学生“如何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表达。这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文章学习的阅读与写作的表达,进行思维与情感的进一步升华。

    结束语

    高中语文的学习,是需要融合感性与理性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而“读”与“写”的过程,更是教师所应该重点讲解的。将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又通过写作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发展。最后,将日常所学知识积累,拓展利用,减轻升学的课业压力——将以“分数为基准”的固定答题模式升华为学生的“有感而发”的知识的学习。更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更应该将教授课业的学习,转而升华到学生的思想建设中。

    【参考文献】

    [1] 高培俊.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刍论[J]. 成才之路,2020(27):88-89.

    [2] 高培俊. 试论基于读写结合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 学周刊,2020,27(27):19-20.

    [3] 刘晓华. 读写结合,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 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20(4):59-60.

    [4] 侯明.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有效路径[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1):39.

    [5] 玛伊努尔·麦合木提.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J]. 文渊(中学版),2019(10):743-744.

    [6] 杨明. 分析迁移化用——高中语文写作课“读写结合”指导方法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2):113.

    [7] 林毅亭. 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析[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9):24.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