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文言文教学不再难

    李巍巍

    学者王力认为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的书面语言,还包括后来历代仿古作品中的语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避免用模式化的解读替代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思考,因此若能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围绕文言文的特点和难点展开自主学习,则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读懂文言文作品。

    一、多元联想,完成形象储存

    初中生想象力丰富,同时还处于形象记忆阶段,所以在背诵文言文作品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无法形成完整而具体的记忆形象而影响背诵效果,这也是很多学生惧怕学习文言文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个问题,要引导学生展开多元联想,将自己需要记忆的内容转化成完整的形象,然后存储起来,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九年级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尤其是秦王色厉内荏的形象和唐雎冷静沉着的形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要适当地鼓励学生展开联想,首先找出文章中的主人公,想象一下他们代表了怎样的形象,在脑海中形成其整体印象。然后用一张图片或者一个符号代替该人物形象,将其画在纸片上,再围绕文章中的情节思考该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和哪些人物发生了关系,并用图片或文字的形式简单地描写出来,用线条标注上关系。这样学生就添加上了“安陵、安陵君、专诸、吴王僚、聂政、韩傀、离刺、庆忌”等人物,并标注“秦王”和“安陵君”围绕“安陵”发生矛盾,而“专诸、吴王僚、聂政、韩傀、离刺、庆忌”等人物是唐雎议论中所用到的人物,这些人物彼此之间有刺杀和被刺杀的关系。按照图片的内容记忆课文,学生的记忆效果就会更好。

    若能将记忆的内容转化成具体的形象,然后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其联系起来,则能促使学生将直接的视觉记忆和间接的听觉记忆联系起来,进而提升记忆能力。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元联想,找出文章中的记忆点,转化成形象,然后用線条串联起来,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背诵效果,更能让学生对作品的内容有更整体化的认识。

    二、联系生活,获得情感共鸣

    不少学生认为文言文的内容和自己的现实生活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在学习文言文时缺乏情感。针对这个问题,在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时候要鼓励学生感悟作品中的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体会相同的情感。学生在这样的感悟中会逐步认识到虽然创作这些文章的都是古人,但是情感却是古今相同的。

    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不只是一篇精彩的景物类文章,同时还展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在教授这篇课文时,要组织学生结合生活进行联想。首先鼓励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作者,了解一下作者在何种情况下创作此文章。“当时作者也处于被贬谪的状态,为何他还会想着报效国家呢?”这问题促使学生和作者形成共鸣,感受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此后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有的同学认为,我们只是小公民,不是什么高官,我们就算想要为国尽忠,也缺少能表现的机会。所以,报效国家这样的事情,和我们这样的小人物无关,你是怎么看待这种想法的,说说你的见解。”这个问题促使学生结合生活进行考虑,有学生提出:“我们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爱国的事情。”在交流中学生再一次和作者形成共鸣。

    交流生活感受的方法能促使学生感悟文言文作品,学生能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思考其行为的合理性,这样就能获得情感共鸣。除此以外,展开角色扮演等方法也能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角色扮演还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

    三、二次创作,鼓励个性翻译

    不少初中学生张扬个性,喜欢追求标新立异,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文言文的时候也可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组织其围绕作品展开二次创作的活动。在二次创作中,学生思考怎样运用时尚流行的话语对作品进行个性翻译,力求翻译出神韵。交流彼此的翻译成功也能激发大家想象力,交流对于作品的阅读感受。

    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后,鼓励学生展开二次创作的活动,首先鼓励学生围绕作品中的留白处展开创作。“文章中并没有详细地说太守寻找桃花源的过程,你能尝试将它补全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尝试用文言文创作,能力弱的学生可以用现代汉语叙述。除了围绕作品的留白处展开补白以外,还可鼓励学生将整篇文章翻译成现代文,并尝试将现代流行语融入其中。如有学生在阐述渔人来到桃花源,看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时,加入了“不明觉厉”这样的新词语,展现出渔人茫然无措、十分惊愕的心理状态。最后,还可鼓励感兴趣的学生将此文用散文、小说、诗歌等形式表示出来。学生可围绕上面的诸多题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创作方式,对《桃花源记》进行二次创作。

    二次创作的种类有很多,除了展开个性翻译以外,围绕作品的留白处进行补写,尝试围绕作品展开仿写,将作品从文言文改写成现代文等,这些活动也都属于二次创作,也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四、话题竞赛,发展问题思维

    主题探究也是一种很好的自主探究方法,首先围绕文言文提出一些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探究的活动,并将探究结果整理成论文。此后鼓励学生参与到话题竞赛的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若有学生对其他同学的演讲存有疑问,也可在交流环节提出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

    在教授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后,组织学生以《永州八记》作为主题展开拓展阅读的活动,并围绕若干问题展开自主研究。《永州八记》中是怎么描写各种景物的,作者怎样体现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你对柳宗元的散文作品整体风格有怎样的评价等。”学生围绕这些主题展开自主探究,并尝试将自己的探究结果写入到论文中,在课堂交流中进行讨论。在课堂讨论中还要鼓励学生就思维的矛盾点展开激烈争论。有学生认为:“《永州八记》展现了唯美的自然风光,体现了如梦似幻的场景。”但是也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永州八记》是作者现实生活的展现,他所写的景物都是自己眼前所看到的,抒发的也是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所以我觉得这不是梦幻的展现,而是现实主义作品。”此时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看看谁的观点更正确。

    话题竞赛能刺激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发展问题思维,学生会自主思考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有什么异同点,然后尝试展开批判性思考。围绕话题展开讨论能让学生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学生对文言文作品的领悟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语文素养这个核心理念,认为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促使学生和谐发展,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知行结合。文言文作品中蕴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教学中利用文言文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积累、感悟传统文化,提升文化修养。若能设计一些符合初中生身心特点的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则能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文言文学习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初级中学(22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