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张佳霓

    【摘 要】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法兰克福学派学者弗洛姆,以融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独特理论视角,深入分析人们“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并希望以考察与分析现代人性格结构与困境,试图找到消除困境之路。当代中国人们也有着如弗洛姆所说的“逃避自由”心理困境,本文试图从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来源、内容、中国现当代具体表现及其现实意义四方面内容,来寻找其真正的解决途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弗洛姆;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1-0050-03

    一、弗洛姆“逃避自由”心理機制的现实背景与理论来源

    (一)现实背景

    1. 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自19世纪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伴随着工业文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不仅让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变化,也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天翻地覆。这种对人类理性与信心的激励在为社会高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的同时,为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这种科技文明的高速发展、理性被提升到极高的地位的同时,也带来了“大众文化”与“启蒙精神”两种异化现象,抹杀了现代人的自主性与对自由的追求。

    2. 纳粹主义的影响

    20世纪风起云涌,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们无尽的恐惧与伤痛。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弗洛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弗洛姆分析了纳粹主义,他认为由希特勒上台、法西斯主义在德国的崛起、德国战败及其后所经历的通货膨胀过程中,德国民众所表现出的对孤立的恐惧、对当局的服从、个体的渺小与软弱,“它们构成了纳粹主义的人性基础,没有它,纳粹主义就不可能发展。” [1](P.285)它们使纳粹“渴望服从,向往权力”的品质更为强烈。

    在弗洛姆看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逐步上升到支配地位,它不仅控制人们的意识形态,而且通过对公众与私人生活的掌控,使思想、行动一体化,不断剥夺人的个性,消解否定因素,维护社会统治。并且与当时的极权主义心理一起,促使人们逃避自由。

    (二) 理论来源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20世纪20年代,当时西方影响力较为突出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与性格动力学等精神分析法,为人类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弗洛姆以此为理论基础,将弗洛伊德忽视的社会因素纳入到对人的行为的影像中,从而使弗洛伊德的理论从生物学、心理学领域引入到社会学。

    2.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

    弗洛姆将马克思视为对自身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弗洛姆对马克思的理论思想并不是完全接受的,而是批判地继承的,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说:

    首先,弗洛姆继承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史观是从现实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出发,研究现实的人,认为社会生活中的诸多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作用。它认为人的方式由生产方式决定,而不是社会意识。弗洛姆继承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人的自由是受到诸多社会因素共同影响和制约的,而且人的心理活动也是要与经济因素、社会结构、人之间的交往相结合,因此人的心理因素也是由生产过程决定。

    其次,弗洛姆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根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此现象中主体被客体所支配。弗洛姆在深入分析当时西方社会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后,认为其皆是异化的结果,人被自己的行动所控制,丧失自我意识,缺失自我存在价值。因此,弗洛姆提出了自己的异化理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任性的异化,并提出了消除异化的途径。

    最后,弗洛姆认为马克思的思想仍存在一定局限。在他看来马克思忽视了人的心理因素,过分地夸大了社会条件与理性等因素的作用。正是如此,弗洛姆关注人的心理层面,阐释了人的心理机制的异化。

    综上所述,弗洛姆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的思想二者融合在一起,寄希望于将人的心理因素与外在的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寻找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原因,并最终找到解决其途径。

    二、弗洛姆“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内容

    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弗洛姆指出,随着人的个体化进程不断发展,人在越来越自由的同时,因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人们关系的疏远、利益至上观点的深入等因素,人会感到越来越多的孤独感与不安全。也就是说伴随个体化进程而来的是自我力量与孤独感呈增长趋势,而逃避的机制是“这两种趋势之间的差距产生了不堪忍受的孤独和无权力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又导致形成了一种心理机制,”。[1](P.40)

    (一)“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形成

    首先,弗洛姆认为个体化的进程中,越发自由同时,带来的是越强的孤独感。想要“逃避这种自由,或屈从,或与他人及世界建立某种关系,这样做可以使他解脱惶惶不可终日之感,尽管这也剥夺了他的自由。” [1](P.56)这便是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形成过程。

    其次,从历史过程出发,弗洛姆分析了其成因。他认为,中世纪的社会制度在给人原始束缚的同时,也有一种保障与安全感。但文艺复兴后,在得到自由的同时,现代人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想要逃避这种自由。因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竞争变得日益重要,现代人的个性和自由本质突显,正是这种个性和自由让现代人处于孤独的生存境遇。“新的自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深深的不安全、无力量、怀疑、孤独和忧虑感。” [1](P.87)人们不可避免的想要逃离这些感觉,为此便选择“逃避自由”。

    (二)“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表现形式

    弗洛姆认为,逃避自由的心理倾向会使现代人出现一些极端的心理行为,如果随其发展,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则必将成为一种社会弊病。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他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表现形式。

    第一,极权主义,施虐狂与受虐狂的共生。弗洛姆认为,二者的内在表现均是孤独感和恐惧感,寄期于某种权威或者说是力量的认同来获得安全感。施虐狂要控制、操纵他人,让他人痛苦,使他们产生依赖;受虐狂自卑、无能,想要依靠权威、力量来保护自身,宁可任由别人安排,也不愿自己做出决定。施虐狂与受虐狂彼此之间相互需要,他们之间共生,这便是现代专制主义的社会心理基础,而这正是法西斯主义的社会心理基础。

    第二,攻击性和破坏性。这主要是通过摧毁威胁自身的外力,来缓解内在的孤独与无力。弗洛姆指出,正是因为个人与社会、世界相比渺小并且无权,所以产生出一种只要毁灭使我渺小、无权的对象,就能消除孤独、无力的想法,这样便不会受到外在的威胁了。人的破坏欲便是源于人对孤独和无力的无法忍耐。

    第三,顺世与随俗——舍己的自动适应。这属于一种较为普遍的、温和的形式,为多数人所采用,他们对人对事麻木,封闭自己,常常主动放弃个性来逃避现实。

    所以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消极作用极大,会导致人丧失其主体性,甚至对社会造成破坏性的后果。所以,必须找到解决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有效方式。

    (三)“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解决方法

    面对自由又孤独的生存状态,逃避自由的方式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弗洛姆认为,建立“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通过创造性的活动,人才能克服对孤独的恐惧,才能实现自我,才能留下自由与个性成果的积极方面,而不是陷入孤独与不安中。

    在现代西方社会,自由与个性、孤独与不安共生,人们恐惧着、矛盾着。人们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消极的自由,逃避自由;积极的自由,以爱和创造性的劳动去工作。弗洛姆否定了前者,因为这并不会改善人的生存境遇,反而会使人失去真正的自由与个性。

    弗洛姆坚持强调要确立“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要进行创造性活动,而人的创造性活动便是爱和工作。“总有一种积極的自由状态存在,发展自由的过程并不构成一种恶性的循环,人完全可以做到,既自由又不孤独,既具有批判的眼光又不怀疑一切,既独立又不与世界相脱离。” [1](P.333)

    (四)“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局限

    因为弗洛姆的生活与知识背景所决定,他在分析问题时,会将人的心理作用作为首要因素,同时他对资本主义持肯定态度,这些造成了以下方面的局限:1.夸大人的心理作用,对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影响因素并没有充分、客观的考虑;2.认为人的“存在的两份性”是人性异化的根本原因,忽视其真正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分工与私有制;3.这种自由观是一种资本主义的自由观,并不全面。

    通过对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局限性的分析,我们希望在全面了解这一理论的同时,使其为我国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相应的启示与理论基础。

    三、中国现当代“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表现

    随着中国经济腾飞,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却使精神生活愈加不足,很多人存在着类似的心理困境。弗洛姆所描述的逃避自由的现象,对我国国民社会心理的考察与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一)极权主义的表现

    按弗洛姆所述,极权主义是个人通过放弃自我的独立性与外在事物,来重新获得所缺的力量。具体来说为:对权威的崇拜和树立权威。

    在政治领域内,中国“官本位”的思想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便存在着对权利的推崇,近年来报考公务员考试的大军正是这种思想的当代表现。“下级对上级领导常常极力讨好;而对于下级,他们又盛气凌人,目空一切,通过欺压下级的方式来释放心中被压抑的情感,寻回在上级面前失去的自尊。” [2](P.23)在文化领域内,对国外理论的极端崇拜、对专家观点的全盘接收,这便是极权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在社会生活领域,各种潜规则现象、拜金主义的盛行、对权利财富的极端追求,都是极权主义的表现。这些现象必将对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二)破坏欲的表现

    破坏欲是“企图逃避不堪忍受的软弱无力感的内在冲动,它旨在消灭一切必须抗衡的对象。” [1](P.239)弗洛姆认为,为了摆脱孤独与焦虑,而选择通过破坏来体现自我的力量。破坏欲的后果极其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危害社会安全。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平等,两极分化严重,让一些人产生了强烈的破坏意识,各种仇富现象屡见不鲜。其原因便是一些人以破坏或消灭外物的方式,来获得心理慰藉。正是如此,社会上才会出现极端的刑事案件、危害公共安全事件等来毁灭他人,也出现毁灭自我的行为,如吸毒、自虐、自杀等。例如,近年出现多起在公共交通工具纵火事件、明星吸毒事件、虐待小动物事件等,都是这种破坏欲的表现。这些事件使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若任其发展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时,必将造成严重后果。

    (三)顺世与随俗的表现

    顺世、随俗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正常人用以解决矛盾的办法。” [1](P.245)个人以自我个性的丧失为代价,与周围人相一致,来消除孤独与忧虑。正是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比,具有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大众选择了顺世随俗的方式来逃避自由。正是对高速发展的社会的无力,没有勇气承认也无法承受,所以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典型的逃避自由的方式。人们以消极的态度麻痹自己,对待生活,长此以往必会造成不良的心理疾病,应该重视这种现象的出现,及时地去解决与引导人们的心理问题。

    四、弗洛姆“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现实意义

    (一)超越消极的自由

    消极的自由是指与孤独感相伴的自由,而积极的自由是用爱和创造性的劳动获得的。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与丰盛的物质生活相比,是较为乏味的精神生活,反而导致异化,使人陷入消极的自由中。只有意识到这样的自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们才能去解决问题,而正是“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向我们说明了这一点。如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为超越消极的自由的科学方法。

    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使我们更加清楚地明白,为了使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要超越消极的自由就需要着眼于社会公平问题、尊重公民权利问题、增强公民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使社会处于积极的气氛中,使社会关系处于和谐的氛围中,以人为本,提高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更注重精神生活的提升,建立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追求积极的自由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现代性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在中国发生。人们一方面愈加自由、发展,另一方面也愈加感到孤独、无力,缺乏安全感。人们陷入到虚假的自由中,茫然无助,甚至怀疑是否过去相互依赖的社会才更好。而这正是时代给予现代人的机遇与挑战,当今中国要做的就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弗洛姆秉持只有爱和创造性的劳动,才是获得积极自由的真正途径。中国近期一系列方针、政策,正是希望解决这种局面,如完善養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医疗保险机制、统筹救助体系等等。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借鉴弗洛姆的理论,追求真正的自由,究竟能否达到,还需要不断地尝试,找到通往自由的光明之路。

    (三)提高国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意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十三五”规划要求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可以说为分析我国人民的心理领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说到底仍是以人为本。当前,中国人民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的认识仍处于初级层次,要做到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代中国国民所出现的诸多问题,如面对经济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激烈竞争,人们日益焦虑、不安感加重;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利益,人性异化,人被物所支配等,这些都正如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所讲到的。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弗洛姆讲到需要爱与创造性的活动,也可以理解为提高民众的参与意识,让人们真正地当家作主,维护国民的主体性地位。人民是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参与的权利,充分启发人民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只有提高国民的参与意识,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才能有效地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弗洛姆.逃避自由[M].陈学明译.北京:工人出版社, 1987.

    [2]万翔.《逃避自由》对当代中国自由建构的启示[D].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4]陶祥凤.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批判理论及当 代启示[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刘雅楠.弗洛姆“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解析及当代 价值[D].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张海云.弗洛姆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述评[J].消费导 刊,2009,(1).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