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思政课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分析

    刘林林

    【内容摘要】自从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高中思政课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加之“立德树人”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深入渗透,使得高中思政课的德育功能引起了较高的关注。“立德树人”理念要求教师将德育教育融入各个教育环节,为高中思政课教育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本文将德育功能的内容作为切入点,对高中思政课德育功能缺失的原因以及基于立德树人高中思政课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关键词】立德树人? 高中思政课? 德育功能? 实现途径

    前言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来,也进入了树立“三观”的关键时期,凸显出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体系当中,德育功能发挥核心作用。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立德树人”理念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后,使得高中思政教师对于德育教育形成了清楚的认知。因此,教师应该深入分析德育功能缺失的原因,并制定与落实针对性的思政课德育功能实现途径,切实应用于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

    一、德育功能的内容

    从具体内容的角度来看,可以将德育功能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完善化的学校德育管理体系;清楚认知德育教育责任,充分调动教师在德育工作方面的积极性;革新教育观念,重视提升教师自身的德育素养;做好各个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强化学校干部与教师的德育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念,做好综合研究工作,强调综合效益。与德育功能相对应的是德育管理,其需要以德育教育目标、内容、任务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作为依据,从系统性角度规划、指导、监督德育活动的实施过程。

    二、高中思政课德育功能缺失的原因

    第一,應试教育观念带来的影响较为深远,在教育工作者思想中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的核心在于考试,每一项教学活动都需要以此为重心,将培养“精英”作为教育目标,使得教学成为了“教—学—练—考”的循环过程,在学生和教师的心中,考试成绩、排名占据首位,却忽略了现代教育对于学生思想观念与学习能力的影响。教师以灌输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只能获取知识,却难以发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德育与智育失衡。

    第二,高中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德育教育意识以及能力有待加强。尽管当前提倡生本理念,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仍然不容小觑。在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为学生实施理论教育,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片面,认为仅仅讲好教材内容,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并不在意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这是造成高中思政课德育功能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大环境使得高中思政课德育教育面临新挑战。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观念之间也发生了一些碰撞,有些可以相互融合,有些则形成矛盾。这些都成为了高中思政课德育面临更大的挑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遇到“两难抉择”的情况,也就是面对现实,也受到教材内容的影响。如果高中思政教师无法进行正确把握,使得德育教育有的放矢,则难以发挥其德育功能。

    第四,在高中教育阶段,思政课的地位对于德育功能发挥形成了影响。在学校以及很多学生与家长的认知中,思政课并不属于主课。所以,师资力量与经费安排都相对短缺。当前,传统的课堂教育已经无法达到思政课的德育教育效果,要求教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户外调研等活动。而思政课教学仅仅在教室中就可以完成,并不需要走出校门。这种“尴尬”的地位使得教师并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功能。

    三、基于立德树人高中思政课德育功能实现途径

    1.以生本理念为导向明确思政课的德育目标定位

    教师在具体的思政课堂教学中,应该将“生本”作为德育教育的基本观念,对于思政课德育目标的定位形成清楚的认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社会性是人的属性,每个人都生活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对于学生的想法给予足够的尊重,并将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以及其学习需求作为思政课德育教育的基本目标以及价值导向。另外,高中生的思想逐渐趋于成熟,其品德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内化—外化—反馈与检验—再次内化—再次外化—再次检验……所以,高中思政课教师应该对于高中生的品德以及思想发展规律有所把握,并将其作为依据,设定清晰且明确的思政课德育教育目标。德育教育目标的设定能够对于思政课教学效果以及德育功能发挥形成直接的影响。

    2.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要想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将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建设具备高素质以及能力较强的思政教师队伍是前提。学校是否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人才,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关键是教师。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一名合格的现代高中思政课教师应该在扎实掌握思政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德育教育能力以及德育意识。所以,高中思政课教师应该坚持为国家、民族以及学生个人负责的态度,不断在学习中树立新观念,学习新技术,善于运用新方法开展教学工作,凸显思政课的德育功能。通过开展有效的思政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长此以往,能够使高中生接受到契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德育教育,从而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合理向思政教学中融入时事元素

    尽管高中思政课教育的成果反映在学生的思想观念层面,但是其却体现在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与学生实际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体系当中,时事属于一项重要的元素,新鲜性与时代性是这门课程的鲜明特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合理向课堂中融入时政元素,能够使学生从实际的角度深入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党的路线与方针、国家政策等,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展开讨论与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组别划分,让其进行自由讨论,形成思维的互相启发,从不同的角度获得学习体验。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在很大的程度上发挥高中思政课的德育功能。例如,教师讲解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个部分时,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我国在2020年已经实现全国范围内832个贫困县“清零”的新闻资料,并引导学生从“脱贫攻坚”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引入这则时政,强化学生的政治意识,直观感受祖国的强大以及国家与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以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获取思政知识的过程中,发挥思政课的德育功能。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一些我国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过程中取得的成果的资料,并在课堂中进行共同讨论。

    4.在思政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德育功能作用氛围

    近几年,素质教育理念逐渐取代了应试教育理念,要求各个教育阶段应该以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培养其形成核心素养。从高中思政课德育功能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该以素质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在思政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德育功能作用氛围。在较长一段时间里,高考成为了思政课教学的“指挥棒”,使得思政课教学较为片面,以学生的成绩为重。这样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已经难以契合“立德树人”理念的内在要求以及新课改的内涵,难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优质人才。以充分发挥高中思政课德育功能作为目标,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教学环节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将思政课与实际生活相关联,从而达到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目标。例如,教师讲解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个部分时,可以在课堂中创设几种生活中的消费情境,让学生以情境表演的方式呈現自己常用的消费方式以及自己的消费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知识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并能够将其延伸到实际生活当中,对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德育影响,使得思政课的德育功能得以发挥。

    5.积极构建生动且灵活的思政课堂

    在高中阶段的思政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德育功能,也应该重视构建生动且灵活的课堂,并将其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为了达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教师应该从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角度树立“三维目标”,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元素,使得知识的教育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另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组织学生共同讨论,避免学生逐渐形成思政课程内容“假、大、空”的印象。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将从思政课堂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内化成自身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实现思政课的德育功能。例如,教师讲解到“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这个部分时,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应该如何看待华为CFO孟晚舟女士在温哥华被捕一事?”教师不应该以话题敏感等理由回避与学生讨论,而是通过与学生讨论这样的问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以及国家意识,使其能够从正确的角度分析这个事件,并提出自己的想法,由教师加以引导。通过这样的方式营造轻松的思政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接受德育教育,使其能够从正确的角度分析问题。

    结论

    综上所述,以“立德树人”理念作为导向,越来越多高中思政课教师认识到课程的德育功能,并重视深入分析思政课德育功能缺失的原因。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以生本理念为导向明确思政课的德育目标定位;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合理向思政教学中融入时事元素;在思政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德育功能作用氛围;积极构建生动且灵活的思政课堂。通过本文对基于立德树人高中思政课德育功能实现途径展开的一系列分析,希望能为提升高中思政课的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赖矿泉.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路径探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3):51-52.

    [2] 苗苗. 网络强国视域下高中思政课网络法治意识培育[J]. 大众文艺,2019(09):217-218.

    [3] 王玥. 高中思政课德育功能的缺失和实现途径探析[J]. 才智,2019(11):102+104.

    (作者单位:新疆喀什叶城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