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项目教学的思路与实践

    李莉 高继德 孙飞龙

    [摘要]通过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项目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内涵,提出问题先行、经典支撑的教学思路,通过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的教学路径;达到学生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的实践模式。经过集体备课,理论精学、专题研讨、考核改革、项目设计等动态管理,建特色鲜明的思政课实践项目目标与平台,同时完善特色鲜明的思政实践项目渠道与机制。

    [关键词]思想政治;内涵;思路;实践

    [作者简介]李莉(1970-),女,满族,河北承德市人,现为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教学部教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学。高继德(1967-),男,汉族,河北沧州人,现为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教学部副教授,法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孙飞龙(1964-),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现为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教学部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04-0056-02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在进行理论教学改革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和践行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通过真学真用实现真懂真信,切实改变高职学生只听不想,只看不动的被动学习现状。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方法改革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一、研究特色鲜明的思政课实践项目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内涵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项目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思政课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对怎样思考、如何践行进行探究。面对新常态课改的背景下,主动分析学生的需求与企业的需要以及社会的融入等客观情况,准确把握思政课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进行课程改革,把新的精神和新的要求融入课堂,对于课改重点的关注:教学内容的重塑、学乐情景的创设、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和“点赞率”等。

    第一,通过思政实践项目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了解和认识职业,熟悉职业与岗位情景,培养职业情感,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打破传统体系化教学思想,采取与理论教学专题化教学相匹配的实践项目教学改革,即一个理论专题下配置一个或多个思政实践项目,使学生在学习专题理论的同时,自己行动起来,开动脑筋,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自助参与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对理论、政策的分析思考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认同感以及对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的正确看法。

    第二,培养学生职业品格与表现能力,调动学生进行职业思想品格表现表达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思想品格表现技能。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项目教学,既可检验思政课程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又可加强职业道德精神的习惯养成,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探索真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项目团队训练学生处理与他人、与工作环境关系的能力以及思想行为自我管理的能力。

    第三,从课程的设计理念、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把握学生主体学习的兴奋点,注重乐学情境的创设。将教学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对学生认知、情感和能力的培养上,将学生对课程的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从知行分离转向知行统一,使本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二)探究思政课实践项目的教学内涵

    高职思政课实践项目的内涵实质是指:学生依靠实践获得的、与思政课密切相关,适用于社会生活,与职业岗位需求相匹配的项目任务训练。训练由教师指导,学生实践,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统一,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目的,以精心设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大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实践项目实务为手段,培养学生职业品格能力,对理论政策理解、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同时印证检验思政课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实现真懂坚信。具体实施如下:

    按照“问题先行理实一体学以致用”三步走的设计与运行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方式、培养优质人才为根本,按照“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方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教研结合、产教融合为目标,以专题为主题模式,以各知识点微课为辅助,以统编教材为依据,运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课程传授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1、问题先行、经典支撑的教学思路

    要处理好理论讲授与现实问题分析的关系,使理论讲授的系统性与现实问题分析的针对性很好地结合起来,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通过现实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来提升理论,形成“精、实、活”为一体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精”就是课堂理论讲授的内容要精选、精讲;“实”就是要注意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重点围绕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活”就是教学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

    2、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的教学路径

    建立和完善思政实践项目教学体系,突出职业性的特点。通过“理实一体、项目导向、情景体验”教学模式,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形成专题化教学。根据课程的特点要求,处理好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根据对教材理论体系基本脉络的把握,设计课堂教学体系。同时,教学体系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内容准确定位,具有可操作性。将思想政治领域的工作项目移植到课堂,按照“项目实施、项目讲解、项目演示”教学逻辑保证课堂学习与岗位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通过对岗位日常工作的分析,将相应岗位思政工作提炼归纳成工作项目,实现以岗位思政工作内容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同时,重视学生课堂学习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根据职业岗位特点,设计思政教学环境与选择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仿拟在一个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鍛炼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责任心。

    3、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的实践模式

    探究和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的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体现人本性。课改中注重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开展师生、生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让学生边学边理解边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把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的实践模式纳入教学评价改革的过程考核。经过集体备课,理论精学、专题研讨、考核改革、项目设计等动态管理,加强学生对理论分析的关注度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三大课程每一个理论专题配备一至若干个实践项目,实现实践项目教学体系化,专题理论模块与专题实践项目对接,通过影像汇编、微电影、课件制作、移动学习(微信信息)、演讲录制、漫画设计、礼仪示范、小微课堂等形式创新实践项目教学方式,对每一个实践项目制定《任务书》和《实施方案》进行详细安排,强调《实施方案》中重点建设的内容,逐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运用新媒体技术,把内容、实践与新媒介融合,以学生喜欢的新媒体方式嫁接专题实践项目,策划设计、制作创新,形成良性传播,产生比课堂说教更好的作用。

    二、构建特色鲜明的思政课实践项目目标与平台

    (一)确定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应用能力为主体的实践教学目标

    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政教学模式难以确保提高学生思政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也不容易让学生产生较长时间的持续学习的兴趣,致使学生的思政职业能力与邮政行业人才要求脱节。因此应当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以实践项目教学体系为平台,对人才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教学单元以及实践项目教学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着力培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应用能力,在课时安排上加大实践项目教学学时的比例,在实践项目教学内容上,形成包含职业基本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实践方法上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实现思政实践项目教学学生主体化、学习过程化、理论言行化的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

    高职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实用认知有待提高,但当学生认识到思政理论实践课程应用于企业时受到企业和社会认可,他们就会产生价值认同,因此围绕职业岗位(群)职责对学生思政核心能力进行改革,构建思政课实践项目教学体系,甚至直接把就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相关职业要求与实现思政课实践培养方案有机结合,会更加有效地达到课程预期目标,同时实现学生重视、企业认可的目标要求。

    (二)搭建以应用技能训练为目标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

    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针对性地进行应用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思政领域的岗位工作过程零距离对接,引进企业已完成的思政项目进行教学,把思政工作分解成教学章节中的项目,形成实践项目库,并通过申报创新实践及实训项目来推进思政实践项目教学模式的创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出大量能培养学生人文思想、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创新性实践及实训项目,开展思政教学资源建设,逐步完善各实践项目的案例、课件等实践教学资源,并动员教师积极开发创新实践项目,建好用好思政实践教学项目,形成与专业实践项目相统一的思政实践教学特色。

    三、完善特色鲜明的思政实践项目渠道与机制

    (一)校企相长,创新实践项目新渠道

    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创新力度,建立三大课程实践项目库,与企业合作,与社会接轨,创新渠道,让思想政治理论应用性更强,实践性更突出,实效性更明显,与社会企业相关单位加强沟通,结合自媒体的运用,多媒体的制作,翻转课堂、微课开发等等,进行公益道德、公共文化、法治宣传等等实践创新,丰富思政实践项目开发渠道。

    (二)依托网络,建立共享思政实践项目的运行机制

    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为手段,以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不断丰富完善思政实践项目内容、开放教学管理、过程考核测评、质量监控体系,保证资源利用的高效率和实践项目教学的高质量。加大思政网络信息内涵建设,丰富思政网络实践项目教学资源,扩展学生自主实践空间,使实践项目教学资源实现充分共享,让更多学生感兴趣并受益。完善网络化思政实践项目教学和实践项目管理信息平台,搞好思政实践项目信息资源库的建设,考核学生实践项目的同时,加大对思政实践项目资源的建设考核力度。加强网络虚拟实践项目的開发,形成与学生理论学分相一致的配套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