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业发展互动模式探讨

    孟涛

    摘要:本文选取青海省西宁市及海东市为例,以西宁市及海东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和旅游发展互动模式研究为论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西宁市及海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分析,探寻西宁市及海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发展互动的可行性模式,以弥补西宁市及海东市旅游业发展的不足,更好地促进西宁市及海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西宁市及海东市

    寻找到一种以真正可持续的方式来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显然是最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者及其所在社区的利益的。旅游正在越来越广泛地被承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潜在用途。

    青海作为近代历史高原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各异、丰富多彩,既具有文化价值又体现鲜明的地方特色。目前,青海省已经挖掘出了国家级非遗项目57项,代表性传承人38名,省级非遗项目93项,代表性传承人114名,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9个。在国内外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和利用势在必行,然而尤为重要的是要找到一条合理的途径,保证青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青海省西宁市和海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发展的互动模式作以探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分析

    (一)旅游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管理方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文化旅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地区运用到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中,均形成了很好的保护与开发的互动机制。例如日本、韩国积极发掘本国民俗文化资源,保护、恢复传统礼仪节庆仪式,以此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日本最早提出了“无形文化遗产”的理念,对无形文化遗产传承人高度关注,并重视文化遗产的活用,韩国大胆借鉴了日本的模式,恰当地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在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不仅是单一的政府行为,而是一项全民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遗产产业化已经成为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走向,文化遗产已不再是死的文物,而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在我国,广西的“印象刘三姐”、云南丽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随着对遗产的访问量日渐增长,人们却忽视其文化价值而对他们过度使用、不恰当利用以及商品化处理,对这些遗产的完整性造成了真正的威胁。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在旅游开发时,一些地方出现了将传统文化庸俗化、低级趣味化和过度商业化的现象,导致了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难以调和的矛盾状态。旅游从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它具有继承、发展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如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和合理的模式,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的关系,而不是杀鸡取卵式、掠夺式或者篡改式地开发,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民间的合作和参与是展示真正的非物质遗产的先决条件,但从旅游视角看其功能应有所不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对象并不仅仅是民俗和文化表达,还包括由国家所宣布的杰出人士或“活的人类财富”、不知名的表演者和工匠以及传统保管人以及宗教人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对象,从旅游视角看其功能应有所不同。

    1、活的人类财富

    “活的人类财富”是指在表演和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要素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方面有着极高造诣的人。“活的人类财富”主要作用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连续性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被认为是国家或国际范围内的重要的文化保管人。

    活的人类财富数量有限,他们因各种原因而受到重视,但并不是作为旅游吸引物,而且他们也不是典型的表演者。因此,旅游业不能,也不应该依靠这些人来作为表演者,去娱乐那些对自己所访问的文化可能知之甚少的旅游大众。

    2、表演者和工匠

    使用传统方法或传统文化表达模式的工匠和表演者能引起旅游业的极大兴趣。这些人并未获得正式的承认,但在传统的维护方面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表演者和工匠代表着“活的文化”,或者与过去文化的活的联结。这些人当中有许多是原住民群体成员,他们对旅游持欢迎态度,将它视为文化交流的机会及生存的方式。

    保护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对象的一个管理策略是建立一些能让表演者和工匠经常光临的机构、文化中心、音乐厅、公园、博物馆。这些场所会成为人群的聚集点,让那些可能分散在大地理范围内的人们相聚在一起。而且表演者和工匠所做的以及他们所知道的东西能够在这里被记录下来并获得重新验证。这些中心发挥着双重功能:一是成为旅游吸引物,使旅游者能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当中观看传统表演或参与体验;二是这些场所还可能通过门票、物品或服务的销售而为传统继承者提供创造收入的机会。

    3、保管人和宗教人物

    许多旅游产品涉及向旅游者展示某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人,往往首先将自己视为知识的保管人,而参与为旅游者作知识展示只是次要工作。旅游者了解原住民文化兴趣在不断增强,这也给这些保管者带来了与旅游者分享知识的更大压力。是否分享知识、应提供什么样的知识、如何提供、叙述什么样的故事、由谁叙述,这些便成为重要的管理问题。只有在向非物质遗产的保管人和传统继承者做过彻底的咨询之后,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某些可能会引起旅游者强烈兴趣的信息,也许在文化上是十分敏感的或者不合时宜向旅游者提供的,尽管它们有着潜在的吸引力。同样,所有的信息应该由保管人直接或通过翻译来展示,目的是保证所有展示的资料是准确的,是在合适的环境中以合乎文化敏感性的方式进行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完整性。

    文化空间是指通俗的和传统的文化活动集中的地方,它通常具有某种周期性特点和盛事形式的特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离其环境或背景会影响它的真实性,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或环境有着内在的固有联系,所以其文化空间很重要。文化空间的完整性对提供真实性体验起到重要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于旅游开发时,要重视其文化空间的完整性,充分尊重文化的真实性,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

    二、西宁市及海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西宁市包括一市三县,三县是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源县和湟中县。海东市包括平安区、乐都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这些地区具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选取这些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共有9大类28项。西宁市及海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如下:

    1.类型繁多

    目前,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为十大类,即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而西宁市及海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曲艺、传统戏剧、民间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九大类,种类丰富。

    2.数量众多,分布较广泛

    目前,西宁市及海东市均拥有数量众多、不同等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从总量上看,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最多的是互助县(7项),其次依次是西宁市(6项)、循化县(5项)、湟中县(4项)、民和县(2项)、湟源县(1项)、乐都县(1项)。

    3.综合性的生存模式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民俗学的研究发现,在现存的民间节日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留的数量特征、类型特征、分布特征往往能够得到综合性的显现。其中又以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以及传统手工技艺作品的集中表现更为突出。目前,很多杂技与竞技类、民间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因为其与传统节日的共存(或者参与到了旅游的节事活动中等),不仅得以较好地保存,而且还在民众中提升了知名度。例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土族纳顿节。

    三、构建西宁市及海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发展的互动模式

    如前文所述,旅游发展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西宁市及海东市应该将产业化、品牌化作为重要手段对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利用,重点扶持湟中堆绣制作技艺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使其形成规模效应,扶持加牙藏族织毯制作技艺、湟源排灯制作等民间手工技艺生产企业走向市场,吸引更多民营资本投资开发民间艺术产业,在保持传统文化的本质基础上,加入当代审美因素,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价值最大化。同时,还应着力抓好花儿、贤孝、平弦、越弦等曲艺及一批重点民间表演艺术传承人的培养,对这些传统文化配以电视制作、动漫设计、网络推广等手段,使它们走上国家和国际性的艺术交流平台,成为具有浓郁青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以下是西宁市及海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发展互动模式的探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模式

    西宁市及海东地区的民俗、民间音乐、曲艺、传统舞蹈、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类型多样,要吸引游客进行游览观光,就要集中在旅游旺季进行非物质文化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模式,可以让游客在最短时间获知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作出旅游目的地选择。

    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模式是指在旅游旺季时举办的分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在宣传周期间,在西宁城市广场、博物馆、电影院运用多媒体宣传、公益演出、图片展览、传承人演示等形式,将那些可以通过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各种合适的形式表现出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作广泛介绍,使游客以活动的形式,亲身参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要坚持每年都举办,不同年份展示的重点非物质文化形式不断更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容易参与的形式。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期间,多邀请相关媒体进行多方报道和宣传,并且要突出传承人演示这一环节。具体开发设计内容如下:

    1、民俗——土、撒拉服饰文化展示周

    可在城市广场上,举办土族、撒拉族服饰表演活动,并配合多媒体、图片、真人演示制作过程;也可在博物馆举办少数民族服饰展活动。

    2、传统舞蹈展示周

    可聘请专业演员在城市广场上表演土族安昭舞、藏族螭鼓舞,配以多媒体展示、讲解,吸引游客亲身体验。

    3、民间音乐展示周

    老爷山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是西宁市及海东市很有特色的民间音乐盛会,为了让更多游客了解花儿,可以在民间音乐展示周在城市广场进行民歌会等形式进行展示;此外,西宁的贤孝、平弦、越弦、下弦均可加入到音乐会中。

    4、民间美术展示周

    西宁市及海东地区的土族盘绣、湟中堆绣、塔尔寺酥油花可在城市广场、博物馆采取传承人演示制作过程的形式进行展示。

    (二)节庆活动开发模式

    节庆活动模式是以传统的民俗活动、民俗节日或民俗文化为主题,以举办大型节庆活动为主要形式而进行的一种民俗节庆开发模式。

    节庆活动把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一种形象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得古老的民族文化得以复活重现。节庆活动中,传统戏剧、民间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进行表演、展示,既增添了节庆活动的热烈气氛,又达到对非物质文化的宣传效果,游客更能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河湟皮影戏、安昭、藏族螭鼓舞、轮子秋、传统射箭等颇有表演性,能烘托热烈、祥和的气氛,应在纳顿节、服装节、花儿会、传统曲艺会等节庆活动中表演展示,激发人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旅游者可以直接了解和考察民族地区的民俗生活,不仅使旅游者在群众性的狂欢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增长知识,而且得到娱乐,使身心愉快和放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旅游者最为神往的旅游活动之一。

    民俗节庆这一模式,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大批的旅游者前往举办地参观,能有效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如,纳顿节从农历七月十二至九月十五,前后持续63天,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其活动范围方圆数十里,规模宏大、场面热烈。活动中,土族安昭舞、轮子秋、土族服饰等可作为表演项目展示。游客可以全面地了解土族的民俗生活,还能增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三)民族文化生态村开发模式

    在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通过民间艺人、特色文化村寨等,建立政府扶持、引导、授权的开发模式,在自然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中开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既可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又可通过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开发,实施民族地区扶贫致富的特色战略。

    西宁市及海东市的土族、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集中、居住范围固定、原始村落保持良好、民族文化典型独特,适宜采取民族文化生态村模式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在不改变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前提下,对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开发,既可以充分展示青海民族文化风貌、保护民族文化,又可以帮助民族地区发展地方经济、扶贫就业,同时又可以使旅游者亲自参与感受。这样既可以管理好西宁市及海东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可以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集约化开发利用,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一模式的开发要注意保持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避免商业化的过分修饰。

    (四)移情体验主题居住区模式

    移情体验主题居住区不同于风情园,是指不同主题的居住区,是游客到达旅游目的地时的住宿地点,从普通意义上的饭店换至到以不同民族风情为主题的“社区”,这些社区是土族、藏族、回族按照其生活习惯、特点布置的,在每个主题的社区,会有本民族的服饰展演,还会有婚嫁等习俗的模拟场景,游客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区,在住宿的同时,体验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