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的美术经典研究

    孙诗谦 沈雨婷

    摘 要: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新兴的显学。美术经典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学习美术经典是新时代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万物互联飞速发展的当下,数字化是其传播的主要形式。文章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研究美术经典的传播要素,以正确认识数字化这一新的传播形式,找到美术经典与新时代的契合点。

    关键词:美术经典;传播学;数字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6B040)阶段成果。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其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5W理论,即who、what、 whom、 which channel、 what effect,奠定了传播学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五大基本内容的基础。美术经典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代表,学习美术经典是新时代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万物互联飞速发展的当下,数字化是其传播的主要形式。

    一、创作者和传播者

    经典的本质属性是传播,只有在被认知的过程中经典的功能才能发挥出来。作为经典作品的创作者和传播者,艺术家们通过画面符号的关联来诠释画面意义,将带有主观个性化的释义融入作品中,再通过赋予其艺术表现手法来进行个性化、形象化的表达。这融入释义的整个过程就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能动体现。

    美术经典理论上应该分为经典作品和经典大师。经典作品是时代和作者最优秀、最典型的代表作品,是集中反映作者审美意识和思想感情的作品。但要深入了解艺术家的审美世界,往往要对作者的创作社会背景、生活经历、创作过程、艺术观、情感以及思想历程等做出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两者的关系还需要辩证看待,并不是经典作品的作者都是经典大师,也不是经典大师的作品都是美术经典作品。

    在马克思经典的二元框架下,美术经典是作为上层建筑而存在的。古今中外的美术经典作品往往都受到社会文化环境、作者个人思想境界、作品性质与内涵表达等各方面的影响,有着各自的个性特征。美术经典作品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具有时代特性,其时代特性及其所反映的受时代精神、时代环境的影响都存在着尤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

    二、经典本身

    美术经典是具有人文艺术内涵,可折射出人类道德情怀和思想价值体系等的具有内在价值的艺术作品,是历经人文历史长河沐浴后去伪存真的精良之作,其形成往往是人类历史发展中艺术文化领域的高峰体现,即人类在人文艺术领域下对可知与不可知世界所产生的情绪反映与认知表达。关于美术经典内容的意义,可以用瑞士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①的语言学理论来解释,他认为符号的意义是通过关联来制造的。后来,法国符号学理论大师罗兰·巴特②又进一步提出,符号在被指向新的所指时,更深刻的涵义就隐含在了这个新的指向过程中。美术经典的形成与确立是人们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共识,它有着相对的稳定性,但并非一成不变的,影响美术经典生成的有其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一)美术经典的构成要素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首先在于经典的内在属性,即作品的艺术价值、艺术品质和精神内涵;同时,意识形态、文化权利、教育传播和读者接受等多个层面的外部因素也是经典生成的重要因素。美术经典由其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同组成。

    美术经典主要包括作品自身、创作过程及其后续影响。作品自身美学价值和艺术内涵是决定作品能否成为经典的先决要素,创作过程和影响是其外延,创作过程和作品本身在创作完成后已基本定型,但也存在再创造的发生。影响(包含社会、历史、审美、经济等多方面影响)是作品冠以“经典”荣耀的本质原因,若影响消失,经典之谓也将无存。

    美感是美学价值的体现。美术经典必须具有美感且是能够引起人们审美愉悅的形式,能够激起人内心深处的共鸣。它通过构图、形象、色彩、技法、形式意味、思想内涵等表现出来。人类的审美有一定标准,但从不限定标准,美感有一定的个人倾向,但从没有固定样式,这是艺术得以自由的保障,也是其具有无限发展空间的根基。

    (二)时间沉淀是经典的初级门槛

    “经典”“大师”二词在现实的应用中往往过于宽泛,有时成为优秀的代名词,甚或成为恭维的借口和商业宣传的噱头。如果将浩若繁星的艺术史上有所记载和传承的作品都称之为经典,那么经典未免太过泛滥。经典必须是时代文化高峰处的代表作品,但一定时代文化的代表作品却不一定能称之为经典,还要看该时段文化是否达到一定的历史高度。可见,经典作品必须具有历史性的审美高度或超前意识。没有历史的积淀和时间的辨识,作品会略显浅薄,能称得上经典的,要有一定程度的历史积淀。

    (三)传播是经典生成外因的主要特征

    社会是人的集合,经典必须在社会传播中得到人的认可,形成影响才能真正具备“经典”之实。经典的传播过程主要由三种模式:其一,传承经典,即接受再传播;其二,发现经典,即本来已经存在的,后经发掘;其三,创造经典,可指经典的创作,也可指人为的制造经典,即经典化。失传与无传是经典传播和形成过程的两大可变因素,失传是曾经辉煌,后被中断,无传是一定时期内没有被发现或价值不被认可。

    三、信息时代的传播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对政治、经济、影视、艺术等领域也产生了诸多影响,具体体现为数字化新媒介在各领域的技术渗入。基于互联网大环境下的数字媒体是对传统模拟媒体的数字化,其数字化传播形式影响了固有的传播方式,也开创了新的传播途径。

    当下数字化信息时代也常被称为读图时代,图像阅读最能体现美术的传播特征。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对全媒体时代做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四个层次的阐释。全媒体传播是指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等手段,利用广播、电视、期刊、网络等形态,全方位传播媒介内容,使受众全时空感知的一种全新传播途径。

    我国数字化平台建设在稳步进行中,如敦煌艺术方面的数字化建设,我国敦煌研究院关于敦煌艺术的研究、修复工作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近些年,敦煌艺术元素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到高楼建筑,小到衣着服饰,敦煌艺术元素装点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些独特的敦煌艺术元素的应用使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有利于国民文化认同度的提升。

    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展示中心通过一系列数字化内容的呈现,使人们在参观莫高窟前能对整个莫高窟的基本构造、建筑特征、人文历史、注意事项等方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当前数字展示中心发展空间尚足,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数字影片设施建设及内容单调的问题,动画展示方面也有待提升。敦煌博物馆也是一个展示敦煌艺术元素、弘扬民族魅力的巨大舞台。在这里,它会以交互式动画的模式存在,人们在人机互动下能全面认识敦煌艺术,深入理解民族文化内涵。

    国外的数字化技术也日益成熟,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经典作品就愈来愈多地在多媒体平台上展示。这种数字化形式是互联网大环境下数字化新技术与艺术进行融合的体现,它结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具有传播面更大、受众面更广、表现形式多样且丰富的特点,使作品得以在傳播过程中继续保持着其自身属性。

    美术经典在这一多元聚合平台内产生的传播效果得到无限放大,美术经典的传播由主要依据传统教育、传统媒体传播逐步发展为信息时代环境下的数字化传播,并在全媒体时代不断拓展新路径。全方位、全时空、全员、全效的媒体传播方式也契合了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美育精神的需求。

    四、受众与效果分析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在审美接受的过程中,有教育、学习、研究、诠释、实用五种基本形式。接受的途径有学校课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手机、电脑等,接受的媒介有图像、影像、文字、物品等,既有线上,也有线下,通过的平台有学校、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实体单位,也有网站、应用商电、官微等线上平台。在接受的过程中,既有对经典的解读,也有对经典的阐释,有模仿、有挪用、有实用,也有恶搞。对于美术经典的解读,斯图亚特·霍尔③认为,意义在解码的这个过程中是具有多样性的,受众对事物意义的解码过程应是主动而非被动。

    对受众而言,其对美术经典的解码过程并非简单的直接镜像,而是更加主观的个性化解码过程。不同个体经受同一经典作品的熏陶后,均会对其所蕴含的内在思想情感进行自发的主观解构,其意义解读不尽相同,会有各类情感表现,从而形成颇具个性的主观释义。

    就时下而言,在传统传播方式长期存在的基础上,信息时代数字化传播的嵌入使美术经典传播有了更强的交互性,使被动接受的过程转变为具有参与意识、具有选择空间、具有实用价值的视听体验,体现了科技对生活的改变,也体现了美术经典传播方式适应时代变化的新趋势。

    五、结语

    数字化传播是美术经典内容传播在当前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是进行美术经典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在冗杂的信息化浪潮中坚定信念,去伪存真,建立引领审美舆情的价值标准与审美取向。从传播学视角分析美术经典生成的几大要素,有助于正确认识数字化这一新的传播形式,找到美术经典与新时代的契合点。

    注释:

    ①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瑞士语言学家。

    ②罗兰·巴特,法国社会评论家。

    ③斯图亚特·霍尔,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之父,提出了一种有关编码与解码的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介文化产品的解释,与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立场相对应。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7).

    [3]闫鑫.山西美术经典的当代传播研究[D].清华大学,2006.

    作者简介:

    孙诗谦,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绘画。

    沈雨婷,衡阳师范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