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迁移:引导信息技术学习走向融会贯通

    沈峥嵘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教师如能较好地把握学生学情,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方法,创造迁移条件,立足迁移理论,则能较好地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了一条有效迁移的新途径。

    现状剖析

    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阶段一般是从三年级开始开设,小学课程包含五个模块,但这五个模块相互独立,教学中必须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实现不同类知识和技能的灵活运用。笔者发现,在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上,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通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情把握不够

    探测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结构、能力等级,才能有的放矢,扎实推进教学。然而,因为现行课时的影响,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了解学生,只是根据教材、教参上的要求进行备课、上课,导致学生对新知理解不够,迁移能力也无从谈起。

    2.教材解读不够

    部分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浮光掠影,课堂上缺少对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度剖析,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设计的任务脱离实际应用,无法帮助学生与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连接。

    3.教学方法欠佳

    当前,很多教师讲课仍以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致使学生主动性无法得到体现;还有部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过于追求外在形式,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模糊,不能灵活运用。

    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1.以“单一”带“综合”,把握学生资源

    (1)发现学生生长点

    奥苏贝尔在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中提出,迁移是以原有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在课堂上,如果明确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积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库中找寻新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学会追忆和联系,不断爬坡,学习迁移便会不知不觉发生。

    编程课一般都需要相应的数学知识来推进和内化,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正好提供了切入点,而且这些切入点契合学生的生长点,因而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例如,数学中的“植树问题”经常用图示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树用点表示,植树的沿线用线表示,只要掌握“点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就能根据总路程求出间隔长或棵数。但学生对“两端都植”“只植一端”“两端都不植”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将这些问题迁移到编程课中,使用角色、图章、变量和算法等形象地展示出来,就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和理解,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以点带面,以“单一”带“综合”。所以只有找准了生长点,并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和结合学习实际,这样的学习迁移才是有效的,同时,学生的迁移能力也随着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而提升。

    (2)抓住学生兴趣点

    教师设计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经验,只有把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迁移欲望,把学生从“熟知”带到“新知”,从“单一”带到“综合”。

    例如,《初识WPS文字》一课,“熟知”是学生已经接触的“记事本”软件,学生已能熟练地打开“记事本”并在其中输入文字。那怎么把这一知识迁移到“WPS文字”这一软件上来呢?笔者创设了孙悟空拜师学艺的情境,通过帮助孙悟空将名字变色,自然而然地迁移到“WPS文字”上来。迁移后,又让学生思考和比较这两款文字处理软件窗口的組成以及功能的异同,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并将学生从“单一”带到了“综合”的整体比较。

    2.从“简单”到“复杂”,把握教材资源

    (1)合理整合

    在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的跨学科整合的活动,是学生最喜欢也最乐意迁移的,这样的活动有趣味,有深度,有挑战,能让学生沉浸其中,并乐此不疲。因此,教师要善于重整教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例如,三年级《复制与粘贴图形》一课,教材上以花为例子,通过“复制”与“粘贴”命令可以得到许多花,但这样机械重复的复制并不能让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提高。为此,笔者创设了《龟兔赛跑》续集,将复制与粘贴的知识点隐藏在情境中,并在拓展迁移部分出示了一道数学题:将长度为1厘米、2厘米、3厘米的三条线段拼成一条8厘米的线段,看谁的方法最多?

    通过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了桥梁,较好地促进了学生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同时,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引进来,既让学生轻松掌握了本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又将信息技术知识灵活运用到其他领域。

    (2)优化练习设计

    信息技术课上的练习必须是变式的,这样,才能增加知识的深度,拓宽知识的广度,扩大迁移的范围,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例如,文件、文件夹、文字和图片的复制、粘贴、删除等操作,其知识体系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的只是其面向的问题。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共同因素,使其产生学习迁移。

    3.从“被动”到“自主”,优化教学方法

    (1)开展互动探究迁移活动

    例如,教学《小猫出题》一课时,笔者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尝试加法运算,在其初步掌握的基础上,加深难度,将该程序改为几个数的乘法运算,学生利用旧知很快完成了迁移。接着笔者提出问题:能否改成减法算式?在减法算式中,一般来说,被减数要大于或者等于减法,这样的程序该如何编写呢?同时要求学生互相交流、探讨。这种生生的互动与交流,使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启发学生进行概括总结

    例如,学生利用“画笔”软件画画时,如果出错,常用“修改”工具或“撤消命令”来解决,这时可以让学生对“撤消命令”的作用进行概括总结,明确“撤消命令”是用来撤销上一个动作的。这样,学生就能明白“撤消命令”在“画笔”中能撤销上一个动作,还能在文字处理、PPT等软件操作时撤销上一个动作的,从而实现将所学原理迁移到新的学习环境中。

    当然,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以实际的教学效果为标准,要遵循“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原则,不断丰富教学模式,加强反思和优化课堂结构,这样才能促进知识和方法的双重迁移。

    注意问题

    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在教学中教师要防止学生负迁移,即不能让旧的知识干扰和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同时,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差异是一种常态,在信息技术课上这种差异会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分层任务,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迁移能力都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