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寻语言之趣中生长言语智慧

    杨树亚

    

    【摘 ? 要】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选编了三篇阅读文本。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三篇文本的不同“趣点”出发,寻找路径,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读懂风趣”“学会风趣”,让他们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言语能力,孕育言语智慧。

    【关键词】五年级下册;文本解读;言语智慧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选编了三篇阅读文本:文言文《杨氏之子》、精读课文《手指》、略读课文《童年的发现》。三篇文章聚焦单元人文主题“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不仅有趣——受到学生的喜欢,而且有味——值得学生细细品读。其教学过程也应妙趣横生,在这妙趣之中,还要产生情趣,更要努力生发出理趣甚至智趣,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文本的“趣点”中不断回味,进行思考,继而顿悟。这样的阅读才会留下痕迹,形成烙印,化为能力,升为素养。

    一、找准文本“趣点”,让阅读能够慢慢深入

    三篇文本从内容与形式上看各不相同,但是在每一篇中都能感受到“风趣和幽默”。解读三篇文本,就是要发现作者掩藏于文字中的单元语文要素,发掘文本的“趣点”,让阅读能够慢慢深入。

    (一)解读《杨氏之子》

    《世说新语》是记录魏晋时期士大夫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语言简练含蓄,隽永传神。《杨氏之子》选自其中,通过一件小事、一组对话,讓一个小孩子活泼机智的形象呈现于纸上。文章围绕首句中的“甚聪惠”展开,寥寥数语,尽得风流。

    首先,孔君平逗得有趣。看到“杨梅”,想到“杨氏”,立即“逗娃”:“此是君家果(这是你家的果子)。”说得似乎一本正经——这的确是杨家人端上来招待客人的水果。细品又颇不正经——杨梅也姓杨,跟你一个姓,是杨家“人”!揶揄打趣让孔君平平添了几许亲和力和幽默感。

    其次,杨氏之子答得更加有趣。不仅“妙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我从没听说孔雀是你孔家的家禽)”,不动声色,就把球给踢了回去,更是“秒答”——“应声答曰”,寥寥四个字,没有添加什么神态,也没有附着什么动作,但能看出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在这“素写”之中,杨氏之子的机智完美呈现,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这个九岁的聪明小孩儿当时会是怎样的神态?会有怎样的动作?细思极“趣”!这是文本的空白点,更是教学智慧的生发点。

    (二)解读《手指》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如他的漫画一样,选择最熟悉的题材,运用最质朴的语言,流淌最细腻的情感。四年级下册的《白鹅》一文如此,本单元的《手指》一文也是如此。

    初读,丰子恺把手指写活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再寻常不过的手指在文章的一开始就有了生命。“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把一个事物写“活”很简单,拟人化的修辞,加上一两个有生命含义的词语足矣。但是,像丰子恺一样用“只有他想得到的语言”,把手指“风趣生动地”写活,是值得我们细细咂摸的。

    再读,丰子恺把文字写神了。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如食指的姿态没有其他三指“窈窕”,中指处处“养尊处优”,无名指和小指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无须太多笔墨,“窈窕、养尊处优、附庸”,三个词语就把他心中想要描摹的手指形象传神地表达出来。但是,关键时候,丰子恺又不吝笔墨地大肆铺陈。为了写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他这样描述:“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门铃。”这是在写一个手指头吗?这分明是在写一个任劳任怨、不求回报的劳模形象。丰子恺用接近白描的手法,状物绘形,神韵浸透在看似寻常的文字之中。

    三读,丰子恺把文章写绝了。好的文章给人曲径通幽的感觉。漫步于文字之中,读者不断地发现惊喜,走到尽头时,会豁然开朗,甚至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文章最后写道:“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其醉翁之意尽在这点睛之笔中!但是,这样的结尾并不生硬。回望文本,前文中多处暗藏了作者的醉翁之意:“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读者需要用心细读,才能解析其中滋味。

    (三)解读《童年的发现》

    《童年的发现》是费奥多罗夫的作品。文章中,“风趣和幽默”闪现在哪儿呢?

    一是闪现在故事的情节与语言中。文中的“我”在梦中飞行,“只要双脚一点,轻轻一跃,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这似乎是许多人童年梦境的“标配”,成为童年生活最有趣的一部分。故事中的“我”还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这些情节与语言是学生愿意亲近的,体现了作者的“风趣和幽默”。

    二是闪现在误会时的自我调侃中。童年不只有开心与欣喜,还有委屈和泪水,它们让童年的味道更加多元,让童年的记忆更加深刻。面对委屈怎么办?“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时,“我”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童真、童趣自然地从文本语言中流淌出来。委屈、误会时的自我调侃与解嘲,是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另一种幽默——冷幽默。

    解读文本的过程,是与作家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要发现作家的言语智慧,寻找打开文本语言“包袱”的密钥。

    二、寻找最佳路径,让语言“包袱”得以打开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这一要素的落实应该有两重境界:“读懂风趣”是第一境界,“学会风趣”则是更高的境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三篇文本的不同“趣点”出发,寻找路径“读进去”——引导学生感受风趣与幽默,搭建平台“读出来”——带领学生学习风趣与幽默。在“读进去”与“读出来”的过程中,学生提升了言语能力,孕育了言语智慧。

    (一)在深入品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是智慧的载体。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切入点,帮助学生打开语言的“包袱”,触摸作者的思想,感受作者的言语智慧。

    如《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学生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准停顿,读通句子;借助注释,读懂意思。在此基础上,聚焦故事中的对话,打开故事中的“包袱”,体悟风趣与幽默背后的智慧。学生通过“此是君家果”,感受孔君平的幽默;通过“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感受杨氏子回答之“妙”;通过“应声”一词,感受杨氏子回答之迅速。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语言的“包袱”被打开了,故事的风趣和幽默得以闪现。

    又如《手指》是一篇散文,风趣和幽默的因子散布在字里行间。散文不能“散着教”,教师要寻找文本中暗含的线索,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进行教学。

    同样写手指的样子,大拇指“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食指“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中指“相貌最堂皇”,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鲜活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五个手指各自的特点。读懂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是打开文本语言的“包袱”、感受“风趣与幽默”的路径之一。

    同样写手指的作用,大拇指写得出神入化,食指“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中指“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让人忍俊不禁的语言把手指刻画得活灵活现。享受风趣幽默的语言带来的阅读快感,是感受作者“风趣与幽默”的第二条路径。

    教师要带领学生“读进去”,更要带领学生“读出来”,感受作者语言的“趣点”。

    (二)在解密结构中,学习谋篇的方式

    好的文章常常追求建筑之美。文本语言是建筑的材料,文本样式是建筑的方案。阅读具有建筑美的文章,学生不仅要入乎其内,感受“材料”的质地,更要出乎其外,欣赏“方案”的独特。

    《杨氏之子》虽然篇幅短,但是不失建筑之美。整个故事围绕“甚聪惠”展開,总分方式体现了朴素的结构之美;“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三言与四言交替出现,展现了明快的音律之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这些指向建筑之美的语言“包袱”。

    《手指》形神俱美。文章为总分总结构,“先写样子,再写长处,补充短处”的描写顺序,展示了“形之美”——对于这样的“包袱”,学生可以自己打开。文章结尾处的点睛之笔“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让文本平添了许多神韵,恰到好处而不显累赘,呈现了“神之美”——对于这类“包袱”,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帮助,让他们能够看见其中之美,读出其中之味。

    教学《童年的发现》,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童年生活之趣以及文本语言的风趣、幽默。此外,文中还有两组与老师的对话,极富建筑之美:对话语言自然分行;省略了很多不必要的提示语;用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特殊的标点,含蓄地表达人物情感的变化——这是叙事类文本常见的布局谋篇的样式,是指向文本样式的“包袱”,值得教师引导学生停下脚步,用心去寻找打开 “包袱”的密钥。这样,略读课文才不会浮光掠影、雁过无痕地“大略”读过。

    (三)在实践活动中,展示言语的智慧

    阅读,既是语言输入的过程,也是语言输出的过程。输入的过程,能够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输出的过程,可以展示学生的言语智慧。教学中,教师要安排合适的语言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如针对《杨氏之子》篇幅短小的特点,教师在两课时的教学时间内,精心安排了两个环节,在“1+X”的阅读模式中,引导学生发现言语智慧,发展言语思维。

    ◎环节一:拓展古代人智慧应答的小故事

    课件呈现一则文言文。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yé)?”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杨氏之子》的阅读经验,读通、读懂这一篇文言文,然后讨论:“这个故事的‘趣点在哪儿?九岁的徐孺子聪明在何处?”在交流过程中,打开文本的“包袱”,引导学生发现徐孺子的言语智慧。

    ◎环节二:交流现代人智慧应答的小故事

    教师给学生讲述莫泊桑的故事——

    一位贵夫人傲慢地对莫泊桑说:“你的小说没什么了不起!不过说真的,你的胡子倒十分好看,你为什么要留这么个大胡子呢?”莫泊桑淡淡地回答:“至少能给那些对文学一窍不通的人一个赞美我的东西。”

    学生又给大家讲歌德的故事——

    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碰上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批评家对歌德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歌德说:“而我却恰恰相反。”说完闪身让路。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趣点在哪里?主人公的言语智慧表现在什么地方?”在讨论交流中,学生感受主人公的言语智慧,发展言语思维。

    又如,在《手指》一文的教学结束环节,教师结合课后的“小练笔”安排了以下任务:(1)欣赏相声《五指争功》,打开思路,为仿写寻找“趣点”;(2)阅读描写五官的例文(见下图),学习范例,为仿写寻找“支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例文中哪些描写让你读到了‘风趣和幽默?”“《手指》一文中,你最喜欢哪些‘风趣和幽默的内容?”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完成课后小练笔“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在这样“精读+助写”的阅读模块中,教师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展示学生的言语智慧。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 ? 21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