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理工科本科生导师制的价值探寻与路径反思

    龚维 黎阳 付海 陈璐 李祥

    

    

    

    摘 ?要: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国内众多高校都在实施导师制。可是,在导师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存在不少困惑,其产生的效果离高校的期望值还存在较大差距。作者认为有必要针对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价值探寻与路径反思,期望能对教学改革创新有一定的引领作用。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价值探寻,构建了一种“学科特点-高校的软硬件条件-本科生兴趣” 三位一体导师制培养的筛选模式;并提出了理工科类高校大学一、二年级以“实验室型-课程型”为主,大学三、四年级以“项目型-实验室型”为主的复合导师制培养体系,对于理工科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开展具有较好效果。

    关键词:导师制;培养模式;价值探寻;路径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3-0001-06

    Abstract: Many universities in China are implementing the mentoring system in quality improving proces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However,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ntoring system,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ffered a lot of confusion, and the effects produced were still far from the expectation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uthor considers it necessary to analyze, value search and reflect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the tutor system, which can have a leading role in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value of the undergraduate mentoring system training mode, and builds the pattern of trinity tutor system training of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s-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condition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 interest". It is also proposed that the first and second-grade colleg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laboratory-course type", and the junior and senior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oject-laboratory" composite tutor system, which has a good effect on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ng system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Keywords: tutor system; training mode; value exploration; path reflection

    一、問题提出

    近年来,本科生导师制的兴起与实践探索,已经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本科生导师制不仅是当下我国高校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同时也是我国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1,4]。近年来借助国外高校的本科导师制培养模式,国内许多高校都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虽然培养模式和实施方法不同, 但我们相信,导师制将来是新时代下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唯一趋势,导师制培养模式在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当前,有学者将本科生导师制分为项目型、实验室型、课程型、社团型几类[2]。项目型导师制以研究项目为依托,导师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完成研究项目,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以第一作者完成科技论文发表和专利申报,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这种培养模式较好,但存在项目和平台的硬件条件问题,不是高校所有导师都有科研平台和研究项目,特别是高职院校严重缺乏研究平台和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验室型导师制是高校以实验室为平台,配备相应的导师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进行专门的指导,以本科四年期间课内实验、独立实验和毕业论文为基础,要求学生独立操作、独立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及毕业论文。一方面加强了专业课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很好地融入到社会[3]。但是由于学生人数较多也存在实验室的硬件条件问题和师资缺乏的问题,各高校实验室条件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存在一个导师指导十几个学生情况,很难形成一套理想的培养体系。课程型导师制是用于本科生课堂教学的一种教育教学制度,主要采用导师组教学、导修课教学等方式;但是此模式覆盖范围较小,只适用于人文社科类本科生的培养,理工科类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不适合课程型导师制[5]。社团型导师制是以兴趣为基础组织构建学生社团,聘请有相关兴趣爱好的教师加入社团进行组织指导的一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可是每个人的兴趣广泛,真正加入社团具有相同兴趣的本科生较少,同时社团形式培养过程中也会导致本科生退团,执行困难。

    本文采取案例研究法,通过900名不同层次的理工科本科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分析、价值探寻与路径反思,构建了一种“学科特点-高校的软硬件条件-本科生兴趣”三位一体的导师制培养模式,并提出了理工科类高校大学一、二年级以“实验室型-课程型”为主,大学三、四年级以“项目型-实验室型”为主的复合导师制培养体系,极大地提升了理工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研究设计

    我们以培养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其他综合能力为调查目标,采用项目型、实验室型、课程型、社团型四大导师制类型设计调查表格,选取理科、工科和高职院校工科大四学生各300人为调查对象,其研究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根据以上流程,分别以贵州师范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专业300名本科生,贵州师范大学材料化学专业300名本科生,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300名高职生为调查对象,问卷设计中以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其他综合能力为需求,并对每一种能力在问卷表格中给予解释;项目型、实验室型、课程型、社团型四大导师制类型为问题导向,发放问卷900份,收回问卷900份,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利用方差分析法[6]

    一般情況下,方差越小,所调研的数据越稳定,越能够反映实践情况。我们结合表1中的数据,从横向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对于理科类的学生来说,众数为实验室型113人,平均数为75人,大于平均数的有实验室型和课程型,说明学生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和理论课学习能力的提升;方差为12.03。对于工科类的学生来说,众数为实验室型127人,平均数为75人,大于平均数的有社团型和课程型,说明学生重视理论课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方差为19.42。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众数为实验室型193人,平均数为75人,大于平均数的只有实验室型,说明学生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方差为64.75。通过三类学科门类的方差数据对比分析可知,理科的方差最小,数据最稳定,能切实反映出各类导师制的情况。

    从纵向数据分析可知,在项目型、实验室型、课程型、社团型四大导师制类型中,众数为实验室型369人,平均数为225人,大于平均数的有实验室型和课程型,综合来看,学生重视理论课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学生重视不够。这里就给各高等院校提供一个警示,必须要结合国家政策精神,加大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价值探寻

    (一)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价值定位

    新时代下导师制的价值定位是把握其内涵和功能后,各高校根据自身的校情(软件条件和硬件条件)进行考虑,结合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导师制培养模式的价值定位对于各高校实施什么样的导师制,如何去导?可以起到“量体裁衣”的作用[7-8]。价值定位过高的导师制对一般的本科高校的师生并不适用,形式上去实施导师制,但对专业价值定位无深层次思考,从而引起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导师制培养模式雷同、模仿和借鉴比较严重,使导师制的实施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同样,价值定位过低的导师制对重点本科高校来讲,缺乏专业价值观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结合:

    第一,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要与高校办学条件结合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各高校办学经费、师生比、实验平台条件、实习基地建设等参差不齐,要以专业知识和专业价值为核心,准确体现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价值定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为学生做好大学4年专业规划和综合能力提升计划,将自身优势、社会需求和新时代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9]。

    第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导师制培养模式要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要为教学改革、学分制、创新创业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系统缺陷的人才培养;要以提升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要为学生就业和专业的继续深造打基础,这样才能使本科生导师制度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发挥“钉钉子”的作用[10]。

    (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主要类型

    导师制类型在我国无权威专业的划分标准, 各高校对导师制的定义参差不齐, 采用的类型体现多元化的特点。例如,按指导内容分:有生活导师制、实习导师制、素质导师制、学习导师制、科研导师制、德育导师制; 按指导方式分:有“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按指导年级分:有全程导师制、低年级和高年级导师制;按指导教师分:有“班主任+导师”“辅导员+导师”“导师+副导师”“普通导师+专业导师”和“导师组”;按指导对象分:有全员导师制、优秀学生导师制、宿舍导师制[11]。也有学者将本科生导师制分为项目型导师制、实验室型导师制、课程型导师制、社团型导师制[12]。也有一些学者形象地将当前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形式概括为“三导”和“四结合”。所谓 “三导”即导学(指导学生选课、制定学业规划)、导向(考研、就业)和导心(心理辅导);而“四结合”包括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和亲情感化相结合等[13]。

    以上现实中的这些导师制培养模式,只考虑单一的某种指导方式,缺乏对导师制的价值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考虑,因而实施效果不理想。因此,本科生导师制培养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 学科特点和专业背景,高校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专业背景去构建导师制培养体系;2. 高校的软硬件条件,如理工科学生选项目型和实验型导师人数偏多,但实验平台条件和师资队伍不足也极大影响学生培养效果;3. 本科生兴趣,许多高校由于学生对本专业不了解或对本专业不感兴趣,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开会和交流都是一大问题。我们综合考虑以上三方面情况,结合高等教育学分制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构建了一套“学科特点-高校的软硬件条件-本科生兴趣”三位一体的导师制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为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筛选提供指导,对提高本科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提高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巩固了本科四年期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度,提出了一条符合我国理工科高校导师制工作开展的思路。

    (三)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效果分析

    基于理工科类本科生调查数据的稳定性,所反映的创新创业能力重视不够的问题。我们利用调查数据,运用origin软件作图(如图3所示),结合各学科门类实践情况,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

    从图3(a)可以明显看出理科学生选项目型和实验型导师人数偏多,社团型导师偏少,说明学生比较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而工科的学生选课程型导师人数偏多,项目型导师最少(图(b)所示),说明他们重视理论学习能力以及其他综合能力,而对科技创新能力不感兴趣;图3(c)为高职院校工科学生选导师类型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验型导师较受到青睐,说明高职院校学生重视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综合来看,学科特性的不同,本科生对于导师的选取和想要达到的目标不同。

    因此,在“学科特点-高校的软硬件条件-本科生兴趣”三位一体的导师制培养模式条件下,我们以贵州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生为实践对象,结合该专业培养计划、实验条件、教师科研项目;通过四年的导师培养,全班46人,其中有7人达到国家保研的条件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有17名本科生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21篇,23名同学在本科期间获批国家及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并顺利完成结题验收,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15名学生大四(上)就与企业签订了三方就业协议;全班42名同学毕业论文期间不用再进行实验,直接利用大四之前的实验工作量撰写毕业论文,既给学生提供大量时间找工作,也给毕业季老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减轻了很大工作量。发现大学一、二年级以“实验室型-课程型”的复合导师制为主,大学三、四年级以“项目型-实验室型”的复合导师制为主,能够取得较好效果,对提高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率具有极大推动作用。为此,针对理工科类高校,由于实验条件较好,立项项目经费较高,采用大学一、二年级以“实验室型-课程型”与大学三、四年级以“项目型-实验室型”的复合导师制效果较理想,我们进一步提出了理工科类高校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见图4所示)。

    四、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问题反思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定位不准确

    部分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制是什么制度?它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今天的本科生导师制是否仍然要保持几百年前的刻板模式?当今时代对这一制度具体有什么新的要求?[10,13]这些问题使得该制度在部分高校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更多难以解决的矛盾;部分高校对导师制的认识问题不到位,导师制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与矛盾一直被经费问题和师资问题所制约。应该通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务处和宣传处等部门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宣传,深入调研制约导师制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与矛盾,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使本科生导师制不流于形式,受益于高校的每一名同学[13]。

    (二)教师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在“双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国内许多高校重视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自然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比较重,博士层次以上的教师年终以教学科研成果作为考核依据,这样高校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开展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重点高校教师侧重于科技创新工作,甚至自己基本教学任务都不愿意去完成,因为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成果是名利双收的好事,谁还愿意去承担导师制的工作。所以,高校有部分教师主动参与导师制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导师制的实施效果。高校应该在职称评定和申报教改项目等方面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文件,职称评定和申报教改项目必须有本科生导师4年以上的经历,这样可以促进更多老师加入到导师制团队中来,保证导师制实施的效能。

    (三)激励方式不足

    各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在组织机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学生工作制度等方面配套体系不健全。導师的工作量与教学和科研工作量毫无关系,年终业绩津贴无导师工作量的奖励制度,职称评定人事部门仅作参考;每年校领导关注的是老师们拿多少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多少项科技奖。因此,绝大部分高校导师制的实施仅靠导师们的奉献精神和责任心。针对学生来说,四年期间取得的论文、专利以及学科竞赛奖等成果不能很好地与学校的入党、评优、三好学生、奖学金评定、研究生保送等挂钩,很多场合下都是以学生成绩积点作为标准,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其他成果只能作为参考。所以,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来自于自己的上进心和导师的引导。

    (四)评价监督机制缺失

    目前许多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管理还基本属于空白,如管理机构、管理规章制度等,特别是在导师制的考核评价和监督机制方面,学校多头部门管理,如:学生处、教务处和科技园都在管理导师制工作,导师们不知道按哪个部门意见执行,导致老师和学生缺乏自信心、无法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位,导师制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实施效果较差,工作开展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五、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思考

    (一)树立正确的本科生导师制教育观念

    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实施要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9]。专业教师在本科生导师制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把“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贯穿于大学生的专业价值观中。作为导师,应该以国家“双万计划”为契机,从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社会实践经验和成长经历等方面与学生分享学习该专业目标和定位,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教育观念,为学生做好大学4年专业规划和综合能力提升计划,将自身优势、社会需求和新时代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本科生导师制是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而推行起来的,应当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要与本专业的教学改革、学分制、创新创业服务相结合,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系统缺陷。

    (二)建构有效的师生分层分类参与激励机制

    学校和学院各层面要把本科生导师制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层层落实,根据新时代要求加强导师制的调研和经验总结,构建有效的师生分层分类参与激励机制。要把教师的职务晋升、职称评聘、报酬与导师制的工作成果有效结合起来,导师工作应按指导学生所获得的成果及数量与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享受同等待遇。在专业继续深造、年终评优评奖以及平台条件等方面应该给予成绩突出的导师适当倾斜。针对学生方面,在国家级和省级奖学金评定、三好生推荐、学生入党、研究生推免等方面要与学生取得的论文、专利、学科竞赛奖挂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3]。各高校在“学科特点-高校的软硬件条件-本科生兴趣”三位一体的导师制培养模式条件下,就导师制工作开展的目标、措施及评价等建立科学和导向性的政策制度,要在校、院层面联合成立导师制指导小组,专门负责导师制工作开展过程中问题协调解决、工作开展程度和激励机制执行程度方面的任务。

    (三)基于新媒体搭建师生参与的有效平台

    新媒体的虚拟性可以有效降低导师和学生的距离感,各高校要利用自身优势,做好新媒体平台和现实平台的整合。例如:导师与指导的学生可以建立“企业微信平台”,导师利用该平台可以实现在线授课、谈心交流以及系列指导工作的开展,既节约导师时间,也提高了学生以自主参与为前提的积极性。同时导师可以建微信群、QQ群等学生群体喜爱的新媒体平台,发布各类专业知识、学术内容,让学生能随时随地接触专业[10]。每日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一个专业知识点,每周开展一次小组专业学术交流,每月定期开展一次专业价值论坛,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了导师制工作的实施效果。

    (四)加强指导、监督与评价

    各高校根据自身优势要切实加强指导、监督与评价,不断完善导师制的监督与评价体制,成立专门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工作,将导师制工作的开展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与学生工作管理范畴。在具体的监督体系方面,要以专业知识和专业价值为核心,准确体现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价值定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做好大学4年专业规划和综合能力提升计划,将自身优势、社会需求和新时代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具体评价体系方面,因为导师制的实施对高校老师来说,费时、费力、费钱,很多导师要取得较好效果都是凭良心和责任心去指导学生;对导师的绩效评价通常要按照德、勤、绩、能等几方面来设计,有必要根据学生学期成绩不及格率、学生专业排名变化指标、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学科竞赛获奖数、公开发表论文数量、考研情况数量等指标,结合导师指导时间和本科生网上评价指标,建立导师工作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张灵.本科生导师制下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2016(7):79-81.

    [2]石达次仁,罗爱军.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4):77-80.

    [3]胡一晨,时小东,万燕,等.以科研反哺教学的导师制下生物医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高教学刊,2020(5):19-22.

    [4]刘宏玉,朱磊,覃宇,等.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学生的角度——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74-76.

    [5]陈慧娴,李涛,单仁亮.导师制在培养应用型本科生中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学刊,2019(19):5-7.

    [6]王照良,薛留根,蔡雄.部分线性变系数模型误差方差的估计[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9(1):81-87.

    [7]蒋喜锋,刘小强.矛盾与出路:地方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64-67.

    [8]曾艳玲,曾晓峰,张琳.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8,15(18):79-81.

    [9]李华.“竞赛-项目-创业”递进式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高教学刊,2019(6):42-44.

    [10]宋怀涛,马瑞,李森,等.本科生导师制专业价值培养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4):78-79.

    [11]丁林.本科生导师制:意义、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74-77.

    [12]刘月秀,谭仕林,徐正.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15-117.

    [13]刘瑞瑜,李祖来,黄国雄,等.以“专业导师制度”为主要载体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模式探析——以昆理工大材料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研究,2015(3):78-80.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理工科类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2018]SJG第11号)

    作者简介:龚维(1974-),男,汉族,贵州毕节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新材料;黎阳(1983-),男,汉族,四川安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新材料;付海(1979-),男,漢族,山东利津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新材料;陈璐(1988-),女,汉族,贵州毕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材料。

    通信作者:李祥(1982-),男,汉族,贵州织金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