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电视纪录片《侗族大歌》探寻侗戏非遗的多维价值

    徐小雁

    非遗类电视纪录片是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实践目标,以纪录片特有的镜头语言和影像风格将非遗文化的历史脉络、文化情怀和美学意蕴直观地呈现给观众,最终唤起观众对非遗文化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1]。《侗族大歌》是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与五洲传播公司联合出品的侗族音乐舞蹈类非遗电视纪录片,该剧从歌师潘萨银花教村寨里的人唱侗歌、跳侗舞开始,邀请国家级侗戏代表性传承人杨开元教授为学术总顾问,通过侗族音乐舞蹈非遗项目传承人个人形象与内心的刻画,全景式展现了人与人、人与侗戏、侗戏与社会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让观众真切地领悟到侗族音乐舞蹈非遗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在侗族音乐舞蹈非遗文化自省中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哲思。作为一部以传播侗族音乐舞蹈非遗文化为己任的电视纪录片,其核心价值定位在于“呈现文化价值、渲染审美意蕴、真实素材记录”,并强调运用声画蒙太奇式的诗意表达、平民化的叙事视角与故事化的影像风格来增强作品的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性[2]。文章通过对《侗族大歌》的文化价值、审美意蕴与纪实艺术进行案例研究,从叙事策略、声画运用与纪实手法三个方面来认识作品在传承侗族音乐舞蹈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同类型作品的创作实践提供镜鉴。

    一、《侗族大歌》的纪实艺术呈现

    (一)拍摄的选择性与素材的纪实性:提炼有效准确信息

    《侗族大歌》的真实性首先在于对拍摄对象与作品素材的真实记录,在确保事件、内容与人物的真实性基础上,有所取舍地对其进行细粒度处理,进而提高了作品的传播价值。首先,为避免作品落入“机械的影像文献资料”的俗套,编创团队秉承“以人物为载体、重点记录与基本记录相结合”的拍摄原则,从浩如烟海的侗戏非遗素材中遴选具有典型性且发展过程扣人心弦的样本,引导观众与主人公的情感产生共鸣。如该片前期积累的素材视频总时长就超过了100小时,而在成片中并未出现一帧与主题毫无关联的片段。这得益于创作者对原始信息的高度敏感,既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也不在日常活动、生活琐碎上浪费宝贵的时间。其次,始终站在旁观的角度收集素材,极力规避通过干预人物行为来增强故事性的做法。如在进行摄制过程中,因为传承人贾福英年事已高和天气恶劣等原因,致使拍摄日程一度被迫中止——但编创团队并未打乱拍摄对象的生活劳作行为轨迹,而是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冷静客观地记录被摄对象的生活习惯与情感世界。

    (二)情感的真实性与剪辑的写意性:真实再现人物情感

    鉴于非遗类纪录片所呈现的主体是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其中人物对象间的对抗性与冲突性较弱,难免出现“真实有余而意境不足”的问题[3]。《侗族大歌》灵活运用了朴实情感叙事手法与写意化的剪辑风格,达到了“道是无情却有情”的艺术境界。第一,通过无意识地随手记录来捕捉主人公的真情实感。该片导演曾一语道破《侗族大歌》的情感呈现逻辑:“不能为获得观众流量而捏造人物情感,而应以情感的真实形态来阐释生活、升华哲理。”第二,基于写意性的剪辑思路来增强作品的故事性与观赏性。《侗族大歌》创新性地采用兼具节奏感与艺术性的剪辑手法,将不同时空的素材语料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有序组织,进而持续积累升华了作品的情感。据该剧总监制披露,监制团队曾经对作品三易其稿:在开篇概述侗戏非遗项目的历史与定义后,删去了原稿中大量铺陈宏大的解说词,转而灵活运用空镜头为观众留出消化前文知识点的时间,并辅以舒缓的轻音乐来消弭学理性的解说词可能给观众带来的乏味枯燥感,利于观众以轻松、舒适的心情进入侗戏非遗传承人的情感世界中。

    二、《侗族大歌》的审美意蕴呈现

    (一)利用求美之心探寻侗戏非遗项目人文美

    编导与创作者的求美之心在《侗族大歌》的艺术创作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侗戏非遗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可让观众更为直接地寻找到情感的共鸣处与归宿点。《侗族大歌》正是充分利用了求美之心对侗戏非遗项目素材进行主观艺术化处理,使整部作品充满了人文气息。第一,通过极具美学的镜头语言来凸显人文关怀。如该片重点诠释了来自贵州省黎平县中潮镇、敖市镇、洪州镇等侗戏发源地的著名侗戏表演大师对生活、工作一丝不苟的神情态度——其言谈和平常人并无二致,但他们所从事的侗戏表演工作却延续了千百年。特别是在展现此类人群的侗戏表演时,其既可专心致志地审视侗戏唱腔动作的每一个环节,又能够随时发表内心感慨,不断赋予传统侗戏以灵魂与温度[4]。第二,在传承原有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灵活注入时尚元素,一改观众对传统侗戏的固化认识。如该片展现了流传两百年之久的侗戏经典曲目《珠郎娘美》融入当代歌唱表演元素后所独具的艺术气韵,通过移镜头与特写镜头的配合使用,交叉讲述了古典侗戏曲目如何搭乘时代的顺风车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蜕变。

    (二)以独特画面造型诠释侗戏非遗项目艺术美

    第一,综合利用色彩、影调、场景等造型元素反衬作品的情感基调,让观众深刻感受侗戏非遗文化的内涵。色彩即影视画面的明暗关系表现,影调是影视画面明暗的整体趋势走向,场景泛指影视作品创作的具体情境,《侗族大歌》正是在色彩、影调、场景等元素的起承转合中理性地呈现出作品的创作主题。如记录片再现了贾福英年少时不被父母理解的艰辛传承之路。第二,采用具有视觉感染力的镜头语言让观众在流动的影像下感受传承侗戏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如记录片运用了大量具有美感的镜头语言,为观众奉上展示侗戏表演艺术的视觉盛宴:侗戏丑角表演艺术家吴尚德从未放弃过对侗戏丑角古法表演方式的坚守与传承,摄制组使用大量摇镜头展现侗戏丑角表演的手眼身法步,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现场随着视点的移动去观赏侗戏表演技艺的细腻美感,勾勒出极具艺术气息的优雅格调与古典韵味[5]。

    (三)利用合成技术升华侗戏非遗项目的精神美

    第一,利用多元化的蒙太奇效应塑造侗戏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即通过巧妙多变的镜头衔接方式来最大化满足观众的视觉诉求,引导观众从多角度去捕捉作品的主观创作意图与主题思想。如该片為生动展现侗戏生发的源头,使用了大量特写镜头与全景俯拍镜头全方位诠释侗族民族说唱艺术“叙事歌”与“琵琶歌”对于侗戏起源的影响,并借助平行蒙太奇时空叙事手法,让观众在几秒钟的镜头内得以体验侗戏演变的漫长过程。第二,通过虚实灵动的组合手法来增强作品的主观精神美。即采用虚实结合的情景再现镜头丰富作品的内容,使观众得以深刻洞悉侗戏非遗传承人的真实人生。如纪录片将现实拍摄的片段与历史资料重合插叙,情景再现了侗戏非遗传承人吴胜章在少年时就对侗戏“戏腔”与“歌腔”的浓厚兴趣,镜头下的少年“吴胜章”夜以继日地学习古典侗戏曲谱的神情深深刻在了观众心中,不仅强化了观众对侗戏历史人物的情感认同,而且确保观众在细节中感受其所承载的匠人精神。

    三、《侗族大歌》的文化价值呈现

    (一)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展现人文关怀

    平民化的叙事视角是指基于普通人的第三人称叙事角度,引领观众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去真实感悟其生活细节,进而实现情感的交织与传递。利用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展现人文关怀,就是通过挖掘主人公日常生活空间背后的深刻人性,揭示其所承载的人文精神[6]。《侗族大歌》便是采用平民化的叙事视角,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侗族音乐舞蹈非遗文化的主旨和灵魂,并从两个方面强化观众对侗族音乐舞蹈非遗文化价值的关注。一是运用平民化的叙事视角来回归侗族音乐舞蹈非遗文化的人文性本真。如纪录片开篇便真实记录了侗戏表演者美兰的真实生活状态,通过主人公旁白叙述的形式引出美兰自幼学习侗戏的艰辛付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老一代侗戏表演艺术家对侗戏文化的忠诚坚守——尽管生活的压力和时间成本让美兰几乎倾其所有,但这并未撼动侗戏文化在其内心深处的情感地位,一生专注于传承表演侗族大歌的老技艺。二是真实再现了侗戏文化的人文关怀。即将拍摄者与被摄对象融为一体,拉近大众与侗族戏曲非遗传承人间的心理距离,有力引导受众的情感走向。如纪录片摄制组寻找到一位82岁的侗戏传承人贾福英,大量运用特写镜头展现脸上布满皱纹的老人如何严格遵循大嗓演唱、强句韵律等侗戏传统演唱技艺,在潜移默化中将受众带入非遗传承人的心灵世界。

    (二)故事化的影像风格串联情感和文化

    《侗族大歌》多处采用故事化的影像风格细腻地刻画侗戏非遗传承人的内心情感和命运走向,使我国传统的侗戏文化随着传承人情感的微妙变化深入观众心中。一方面,从看似平淡的生活片段中提炼精华题材,通过对情节设置悬念、故事化呈现情感、细节与节奏深度融合等方法,反映其中蕴含的真情实感。如纪录片多处采用故事化影像风格,生动展现出多位侗戏传承人在歌唱与舞蹈方面的造诣,赋予了整部作品丰富的情感温度。如在讲述侗族大戏传承人杨秀举辉煌的侗戏表演经历时,利用特写镜头细腻地呈现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贵州侗族民众对于侗戏的痴迷与热爱,甚至赤脚站在水田中观看杨秀举的侗戏表演。另一方面,故事化处理传承人与侗戏文化间的关系,增强作品的观赏性。如采用故事化处理的摄制叙事手法将侗歌“过门”唱腔、侗舞“互走一字”步法与当代歌舞表演技艺串联起来,鲜活地传递出一代代传承人在侗戏表演创新道路上追求卓越、坚定不移的内心情感。

    (三)音画的诗意表达诠释侗戏特色文化价值

    第一,通过富有情感的解说词、同期声与民族音乐,烘托浓厚的侗戏文化氛围。首先,作品运用了大量极具感染力的解说词增强观众的场景代入感。《侗族大歌》全程插入了通俗易懂、情感丰富的解说词,确保观众能够以一种参与者的角度感悟侗族歌舞非遗项目的历史发展脉络与民间社会地位,进而完美地融入侗戏传承人日常表演的时光点滴之中。其次,为增强作品的烟火气,该片在客观记录的基础上原汁原味地展现了侗戏传承人劳作现场的人声与环境声,让观众得以心无旁骛地欣赏流转在传承人手中的时光,感受侗戏非遗特色文化带给人的内心宁静与安逸。最后,作品根据主题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添加了富含地域文化特色的歌曲、民族乐器弹奏、主观性的民族音乐,使观众的情绪能够与侗戏非遗传承人同频共振。第二,通过富有张力的镜头、富有美感的构图、富有韵味的光线等视听元素来凸显画面美感,让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蕴藏于侗戏非遗文化背后的文化意蕴与民族精神。如作品灵活运用特写、近景、中景、远景、全景等镜头语言营造画面的立体空间感,为观众直观地呈现侗戏非遗传承人恪守传统表演技艺、遵循经典舞蹈语言等侗戏创作演出场景;采用对称式构图、框景式构图等构图方式,形象地凸显侗戏非遗项目的庄严美和典型美。通过侧光和逆光等光线拍摄技巧渲染整个摄制场景空间氛围,提高纪录片的观赏性与艺术性。

    参考文献:

    [1]赵婷.非遗题材纪录片多元叙事策略研究[ J ].电视研究,2019(01):60-62.

    [2]非遗纪录片《侗族大歌》今晚在央视播出[EB/OL].[2020-4-10].http://www.dongxiangwang.cn/index.php/cms/item-view-id-18640?verify=1.

    [3]杨阳.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的传播研究[ 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4(02):153-157.

    [4]欣赏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大歌[EB/OL].[2020-4-8].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508/19/11548039_557342762.shtml.

    [5]愛你的话讲不出口,但是可以唱出来——《侗族大歌》影评[EB/OL].[2020-4-10]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928213/.

    [6]徐爱华,戴辰.电视纪录片传播力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基于“非遗”纪录片的样本分析[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9):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