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

    杨艳 董仁东

    一、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

    (一)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要让学生将学习变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以自学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读书习惯,习惯是人才素质的标志。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要求和激励学生质疑,可促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脑子转起来,思维活起来。“学而不思则罔”,要感悟内容,就必须一边读一边想,一边领会一边揣摩。否则读了之后,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没有什么收获。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读后才有获。同时可培养学生品读语言文字、咬文嚼字,悉心揣摩比较推敲的良好读书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成阅读能力。

    (三)以读书为主导。读书是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注重指导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四)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流。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差,比如说常写错别字,写文章病句多,表达不清晰等等。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与他们的联想能力薄弱有一定关系。从多角度有体裁上的、内容上的、主题上的。许多事实证明,变换角度能导致发现和创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山想象丰富,学会全面地考察事物。小学作文教学,要教之有法,教之有物,教師必须重点把握住以下环节。

    1.培养兴趣,为学生习作提供持久动力。自信心是小学生乐于作文的很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不断提升作文技能的重要保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运用赏识教育。因此,写作快乐的体验,能有力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2.体验生活,为学生习作提供生活源泉。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应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和兴趣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让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小学生社会活动的特点,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关注家庭、关注社会。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

    (一)凭借教材,激发阅读兴趣。兴趣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只有当学生有兴趣时,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主动地参与学习,才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教师要认识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爱好后,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都很明确。如有的只凭爱好,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具体做法是要结合阅读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在阅读时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三、定期开展活动,强化阅读效果

    为了把学生已逐步形成的课外阅读风气持续下来,发展下去.可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一些为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并且把这些活动与阅读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如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会、朗诵赛、读书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对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爱好,提高他们阅读能力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