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构成对中国画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教学策略研究

    王健 崔强 代晓蕾

    摘 要:中国画教学不断地调整与发展,将水墨构成纳入到传统教学中作为重要的实践环节,深入探究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更好地开拓创新,既要扎实巩固绘画表现之“技”,又要有效提升思维创造之“意”。水墨构成教学有利于中国画人才培养,进而推动中国画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水墨构成;教学策略;中国画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水墨构成对中国画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教学策略研究”(SQ191160)研究成果。

    艺术创作的本质在于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审美的追求。中国画是中华民族艺术形式之一,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语言,而每个时期的作品都有其时代特征与文化内涵。笔墨当随时代,高校培养的中国画专业学生是中国画艺术的主要传承与发扬者,如何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更好地创新,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画人才培养模式与现存问题

    以往中国画教学形成了从临摹到写生再到创作的一般模式,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对传统笔墨程式技法的掌握,对自然物象的具体表现。在基础训练课程中,学生容易被固有的笔墨技法和审美样式束缚,形成思维定势,削弱对生活的观察与感受,丧失创作热情。不少学生的作品,大多技法娴熟,却平淡无趣,很难打动人,主要是因为缺少情感和创新,而作品偏离艺术创作本质的根本原因是基础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脱节。

    当代艺术教育的目的最终是培养创造型专业人才。中国画教学不应以教授技法为目的,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尤其要重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使人充满想象力,不受定势思维束缚,能以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贯穿在中国画整体的教学过程中。

    二、水墨构成课程设置

    中国画基础知识和程式化技法是可以直接讲授给学生的,而创新思维却不能。教授可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积极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关注生活,激发热情,提高创作能力。水墨构成课程就是中国画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水墨构成将西方设计构成理论融入到中国画中,使笔墨语言依托于构成形式,在画面中构筑新的秩序。中国画追求笔墨气韵,西方构成重形式美感,当笔墨气韵与构成秩序相互融合,必然会形成新的视觉效果。在水墨构成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摆脱传统中国画程式,展开多方面尝试,获得新的视觉效果。水墨构成教学试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认识笔墨,展开对笔墨形式的探索与思考,提高对中国画艺术语言的运用能力。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探索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水墨构成实践研究

    基于水墨构成的教学目的,实践内容可以从笔墨构成练习、西方作品转换、材料技法拓展、水墨小品创作等四个方面着手。

    水墨构成练习是课程实践的基础内容。一方面要研究构成的形式法则,把现实中的物象进行抽象化和几何化,运用透叠、重复、分割等构成形式进行组合,协调统一,形成有机整体,使画面具有装饰意趣。另一方面要关注笔墨语言构成的体现。笔墨语言在漫长的中国画发展进程中得以锤炼,水晕墨章,妙造自然,体现着中国画的生命力,也代表了传统哲学的審美追求。水墨构成更加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性,却不同于传统,而是将笔墨从描绘对象的辅助角色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画面的主角,体会笔墨所形成的审美空间,探究笔墨语言的更多可能。

    当代文化艺术多元化并存,要求我们将学习眼光放宽。因此,对西方现代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与转换临摹也是有必要的。选取立体派、风格派作品为主要范本,把原作或局部转换成水墨语言表现出来。立体派主张从多个角度描绘事物,通过分裂、解构、组合等手段,将其展现在同一画面中。风格派主张从单纯色块和几何图形的组合中寻找平衡,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追求内在的纯粹境界。学生在转换临摹的实践中,将深刻体会画面内容与构成形式组合的关系,进一步思考笔墨语言的运用,寻求个人的审美方向,进而有意识地把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融入到传统笔墨中,使笔墨程式让位于艺术审美创造。这对中国画是十分有利的。

    除了进行构成空间和造型转换的研究,对于激发表现力方面的研究也很重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掌握好传统材料笔、墨、纸、色的性质,在使用方式上打破传统规范,将媒介材料形成的一些肌理效果进行强化,使之成为独立的绘画语言。例如张桂铭的作品突出装饰色彩,陈加冷的作品体现墨色渗透,周京新的作品强化笔墨痕迹。另一方面,拓展综合材料和技法的运用。将洗涤剂、玻璃板、油画棒等材料媒介融入到传统材料中,通过喷、洒、拓等多种手段进行表现,在画面中形成丰富的肌理效果。对材料与技法的拓展实践,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投入其中,提高笔墨表现能力。

    小品创作是水墨构成教学实践的核心内容。在创作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构成形式美的重要性,将构成技巧运用到画面中。其次要结合生活实际,把个人生活中熟悉的要素纳入到创作中,通过水墨构成方式表现出来。小品创作的教学方式不是简单的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的是一种交流与探索的状态。教师凭借个人的教学与创作经验,梳理并强调艺术创作规律指导小品创作,同时包容学生的个性想法,给予鼓励和帮助。小品创作实践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创造思维,提升创造能力。

    四、水墨构成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的构建要着眼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兼顾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状况等。基于这样的理解,水墨构成教学将采用分段练习策略、观察研究策略、探究学习策略、情感发展策略。

    水墨构成研究内容较多,每一方面的学习目标不同,难度也不同,采取分段练习策略,可以让学生逐步掌握课程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第一阶段,学习构成规律,练习构成基本要素的笔墨组合。第二阶段,通过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转换临摹,进一步体会画面内容与构成形式的关系,将现代艺术观念融入传统笔墨语言。第三阶段,展开多方面的材料与技法实践,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肌理效果,丰富表现技巧。第四阶段,在小品创作过程中,将绘画技巧、构成形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完成现实到图像的转换,形成创作的一般思路,明确审美个性,探索个人绘画语言。各阶段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使学生逐步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

    观察研究策略主要是对学生观察习惯和研究能力的培养。高校中国画专业学生一般都接受过透视、素描、色彩等教学,可以通过对事物的客观观察与整体把握,在画面中将其形体、空间、质感、色彩表现出来。这种观察方式,有利于研究物体的造型,训练写生能力,提高绘画技巧。水墨构成教学实践要求学生进行主观的、有选择性的观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比如只看物象的基本形状或者黑白色块,然后有选择地进行表现创作。这种观察方式有利于审美形式的研究,有利于创作才能的培养。

    探究学习策略就是在水墨构成实践中明确主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的发展,并能够用新的问题情境,形成自我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探究学习又分为自我探究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两种方式。在笔墨构成练习、西方作品转换实践环节适宜采取自我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在独立的状态下,对构成形式和笔墨语言进行探索,获得知识技能,进而通过作品的转换明确自主审美方向和风格样式,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材料技法拓展、水墨小品创作实践环节适宜采取合作探究学习,使同学们能够交流经验,集思广益,丰富创作形式,解决遇到的一些难题,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艺术作品都具备情感性特征,观者透过外在的表现形式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个性情感。水墨构成的教学需要情感发展策略促进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情感发展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情感个性发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出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同时也要提出情感目标。笔墨构成练习、西方作品转换、材料技法拓展实践环节,侧重对学生审美意趣的培养,关注作品形式、格调与情感的关系,提高艺术感知能力。水墨小品创作实践环节,创作内容側重生活性和社会性,必须要与学生个人生活密切相关,这样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社会生活,激发其创作欲望,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五、水墨构成教学价值

    水墨构成教学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和抽象造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对物象的观察方式,由客观观察转向主观的、有选择性的观察,将物象的部分特征抽离出来,促使学生抽象造型观的形成。然后学生可以按照创作内容的需要和个人的审美倾向,对抽离出来的物象的形状、色彩等要素进行组合排列,构建画面秩序,形成节奏美感。通过笔墨语言的探索和材料技法的拓展,可以提升抽象造型能力,为创作实践打下基础。

    水墨构成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学生进行西方美术作品的转换临摹练习,深入分析形式美感,归纳出造型构成和色彩构成规律,将其融入到中国画创作中,并进行大量的笔墨实践,可以完成从单一造型方式向多元化造型方式的转变,从而放弃对自然的模仿,减弱对传统笔墨程式的依赖,最终增强创新能力,提升艺术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刘娜娜.当代中国画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与改革措施[J].艺术研究,2015(2).

    [2]袁丽萍.高校水墨构成教学价值及教学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1).

    [3]赵飞.解析水墨构成课程的设置与意义[J].东方艺术,2014(10).

    [4]朱乃正.卢沉 周思聪文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王健,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崔强,河北师范大学。

    代晓蕾,衡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