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卫桦臻+陈向军

    [摘 要]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社会法治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高校的全面建设以及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状况不是很乐观,法治教育不充分,法治实践相对较少,大学生存在严重的法治信仰缺失现象,要想搞好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学校必须依靠校方、教职工、学生及校外等多方合力,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高校;法治信仰;法治文化;高校法治文化

    [中图分类号] D9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002-8129(2017)03-0033-08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能够实现复兴的根本,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 。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依法治国,使得法律一词早已深入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内心。“当今,法治化也是一种国家现代性的体现和表达” ,法律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战略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要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意识,特别提出党员干部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高校作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引领等重大责任,因此,高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对社会的进步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的法治文化建设当然也影响着社会法治建设的成效。大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体之一,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领导人民建设国家的后备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将会给社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党和国家拥有一支庞大的高素质建设队伍,社会将飞速发展。因此,新时期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加大法治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其法治信仰。

    一、高校法治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是社会发展过程当中诸多现象多维性与综合性的统一。根据词典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文化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法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它具有与生俱来的文化属性,“法并不是自发产生或本来就有的,而是在到国家出现之后,由国家这样一个组织制定或认可,并动用具有公共性和强制性的公权力来实施的,反映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基于法的产生而进行的法治建设,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没有先进文化支撑的法治建设也将难以取得成功。至于法治文化的定义,学术界以及社会各有见解,但无论怎么定义,法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法律所束缚的是人们不正当的行为,保护的是人们心中真诚、善良、纯净的一片天地。法治文化必然包含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必须遵循保障人权、法律至上等原则,离开这些谈法治,必然是与人的发展相背离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构建一种积极的、新型的、先进的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语境下的法治文化特指,在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一体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催发与促进法治状态形成的心理、意识和思想,以及通过这样一些心理、意识与思想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方式。”

    在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里,法治文化是其中的一部分,高校是孕育法治文化的重要基地,法治文化建设对高校自身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根据以上对法治文化的理解可知,高校法治文化是指高校主体(包括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等)对校园法律生活所持有的态度、意志和情感。它体现在校园环境、基础设施等物质载体中,凝聚在校纪校规、校风校训等制度体系上,存在于高校主体在依法处理校园事务等原则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精神风貌里。高校法治文化是高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自身的文化特点也影响着校园主体的气质。“从本质上说,高校法治文化是在高校领域里与高校法治相关的体现着高校法治的精神和理念、原则和制度、运作实践和行为模式,与高校人之文化相对独立而存在的一种进步的文化形态。它以国家的文化为背景,是国家法治文化的组成部分。”

    了解了高校法治文化的含义,便可知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每一所学校都是社会的军营,每一名学生都是社会的士兵,但社会需要的是合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民创造幸福的知识型大学生,与此相反的大学生,非但不能创造财富,还有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可见,高效法治文化建设对社会的进步、高校的发展及大学生个人的成长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社会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目前我国的法律已经比较健全,但是这些法律知识及法律精神是否已经深入人心,是否成为人们在日常生中所奉行的行为准则,这是法治建设的关键之所在。大学生是年轻的一代,思想活跃且接受能力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也相对较少,把培养大学生法治精神作为法治社会建设的突破口,是不二之选。更重要的是,大学生队伍庞大,专业素质较高,聚集在一起将爆发出无限的能量,在大学校园里培养他们的法治精神,使他们养成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懂得用法律约束自己并保护自己,将来步入社会,通过大学生这支庞大而优秀的队伍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有助于在全社会树立起强烈的法治意识,促进社会法治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

    (二)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培育合格人才,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只有人才,才能强国,回望历史的沧桑,感悟今天的成就,不可否认,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高校培养的人才立下了不可替代的功劳。人才创造成就,庸才创造毁灭。合格的人才首先必须是守法的人才,高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应注重法治信仰的培养,“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明结晶,法治理性彰显了公平正义、民主和谐、以人为本和尊重人权等这些为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主流价值形态。同时,法治的内容也体现了已为社会所公认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因此,高等学校要实现其全面育人功能,弘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就必须体现法治所代表的价值理念。” 此外,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学校主体强烈的法律意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减少校园违法事件的发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看到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以及学会如何恰当地运用法律知识,这对他们与同学和外界的交往都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

    (三)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建立健全人格的关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法治这一条,没有法治调整社会关系,社会生活将紊乱不堪,法治必须被信仰,必须成为我们心中的核心价值追求。大学生要想更好地融入社会,必须学习法律知识,遵守法律规范,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大学也是培养个性,健全人格的黄金时期,健全的人格不仅仅是健康的心智,还应包括法治理念。一个拥有高知识水平的大学生固然是令人敬佩的,但是如果不懂法律常识,遇到不公平事件时也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甚至触犯了法律却全然不知,这样的大学生在社会上也必将寸步难行。懂得学法守法用法,才能在社会上自如行走,法治理念与勇于担当、充满自信、善于创新等一同构成现代人的健全人格模式,大学生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才能在将来立足社会、摆脱束缚、保护自我并保护他人,正确地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整体上看,由于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以及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社会法治建设大大改善了社会风貌。大学生也积极参与法治建设中,这有利于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但是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仍效果不理想。法治信仰是法治文化的精髓与核心,但从当今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来看,大多数只是了解一些法律知识,法治信仰却严重缺失,这使得法律体系的完善得不到信仰的支持,法治文化建设效果不理想。

    (一)高校规章制度体系不够健全,且执行力度不强

    “就目前高校的法治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明确,校内规章制度不健全,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法律制度过于笼统,不够详细。” 这就导致了高校的规章制度與法律法规的联系不够紧密,在校园内部主体行为违反学校规定但是不违法的情况。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时候校园主体的行为与法律理念是相违背的。比如,在班级负责人、社团负责人及学生会部门负责人的选举上,或者是在奖助学金的安排上,有的学生私下里跟同学或者老师打招呼、攀交情,校纪校规全都抛在一边。由于这些行为与法律相距甚远,所以都不被重视,但是这对学生进入社会后的行为造成了潜在的影响。

    (二)高校法律类教师缺少,法治教育程度不足

    根据相关要求,高校都有一定程度的法律知识的教育,但显而易见,对于培养法治信仰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法律类教师几乎只负责法学专业学生的教学,所以法学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另外,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来获取法律知识,而这门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占据了一大半,“法律基础”部分明显被摆在了次要地位。而且,这门课程的两部分内容都是由同一个老师教学,但这门课程的任课老师很多并非法律专业出身,在法律教学上也不够专业,最后的期末考试内容也相对过于简单,甚至有的学校采取开卷考试。可想而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法治教育方式下,校园法治文化氛围也就难以形成。

    (三)法律类相关活动与实践较少,大学生法治信仰缺失

    一般情况下,高校里的法律教学都仅仅停留在了课堂上的理论灌输方面,而相关的活动和实践相对少了很多,这就会让学生对课堂的学习逐渐感到乏味,最终储存在头脑里的只是理论上的法律知识,法治的精神始终难以在他们心中生根。法治信仰是指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遵守并捍卫法律的一种信念。从实际情况看,很多大学生并不把法律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是更多依赖于关系和权利,在遇难以解决的事情时,考虑得更多的是通过熟人或亲戚开辟“绿色通道”,甚至认为只要事情能解决,轻微违反法律规定也并无大碍。这种思想长期发展下去,将会使法律在他们心中将毫无地位,头脑里存有法律知识,心中却没有法治信仰。

    (四)道德教育不充分,与法治教育相互独立

    受高校科研使命的影响,高校为了培养更多高专业素质的人才,一般都把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的教学,而在道德教育上投入的力度相对小了很多。大学生获得道德品质方面的知识,也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甚至少数大学生不仅道德品质缺乏,而且自身心理素质也较脆弱,忧郁、烦闷、空虚常常是他们的心理状态。此外,在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上也把握不够,二者几乎出于相隔离的教学状态,导致一些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认为太过遵守法律是墨守成规,有失体面的事情,以致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去伤害他人。

    高效法治文化建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是以下这些因素阻碍了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进程。

    (一)经济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极大提高,但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诸多问题一时难以得到全面完善的解决。在计划经济时代,政策是解决问题的至上法宝,而在社会生活上起到规范和调整作用的法律却被忽视,导致了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的关注和信仰也不足,在人们心中信法律但更信政策。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物质文明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导致道德素质与法治精神滞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这些直接影响到高校更加注重于培养有能力促进经济建设的人才,在校园里对专业课程教学的投入远远大于法治教育的投入。

    (二)文化因素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上的人情伦理非常发达,讲人情、重关系的习俗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当熟人找上门,因违反原则触犯法律而被拒绝时,会认为是对方不讲交情,不给面子,甚至很多人因此而畏惧于拒绝他人,尤其是不可拒绝上级,认为这是得罪人的行为,会给自己以后的工作带来不便。因此社会上以情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少数人不仅不以此为耻,反倒以此为荣,认为能拖熟人帮忙或者自己有权利能帮助到他人是一件能证明自己能力的事。人情文化越发达,法治信仰就越难以形成。这些现象的发生有其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原因,也有当今社会上执法不严的原因,高校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折射,高校中校纪校规的执行同样会受到“权”“情”的影响,高校法治文化难以茁壮成长。

    (三)历史因素

    中华民族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是就法治的历史而言,与国外相比,可以说尚处于起步阶。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法治从未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封建社会里的法律实质上也是封建统治阶级一家的法,只是实现其统治的工具,“君主至上”的观念是绝对的,帝王的“圣旨”远远超过国家法度的力量。同时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礼等观念在古代的精神世界里也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思想所体现的是人治理念。当然,仁、礼等观念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但由于历史传统的影响,法治观念的发展始终动力不足,大众在解决纠纷时常常是两个极端:要么忍气吞声,要么冲动一时。这些因素影响到高校的结果就是,高校的行政色彩过于浓重,缺少有力的执法,校园文化也是在行政的压制之下,导致法治文化难以形成。

    三、完善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

    要想建设好校园,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高校法治文化的建设,需要学校从多方面着手,多种措施合力形成法治文化氛围,其中最核心的应该是通过传播法律知识及培养法治信仰来促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一)完善高校规章制度体系,增强高校管理者与教职工的依法办事意识

    具备了制度文化的基础,法治文化的建设才能有章可循。學校的规章制度是学校工作的指引,没有一个良好的指引,工作势必出差错。“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增加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专章并明确列出了学生所享有的6项受教育权利。规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对学校给予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等权利等。” 高校可以根据此规定审核学校、学院、学生会、社团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邀请学生一起参与规章制度的“立、废、改”,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酌情采纳。

    完善的制度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对制度的遵守程度和执行力度,不被遵守和执行的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作为高校主体的一部分,管理者与教职工在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中起着模范作用,学生这个群体毕竟还是在学校的管理下和在老师的教导下进行学习,甚至他们是学生的榜样,倘若榜样的力量不存在,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也将是徒劳。高校领导和老师应树立强烈的权利与义务共存的意识,依法办事,依学校规章制度办事,注重程序,为学生树立光辉的榜样形象,以带动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相关制度。为确保学校规章制度的良好执行,学校还应制定相应的纪律措施,对违反校纪校规者,无论学生还是老师,或者是学校管理人员,一律由学校纪检部门严格惩处,对包庇纵容者,更应加大惩罚力度,要形成从上到下都尊重校纪校规的风气。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及老师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日后对法律也会心生敬畏,这对法治信仰的养成具有铺垫性作用。

    (二)加强法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模式并转变教学理念

    “一个社会,法学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法律文化的状况和法律文明的程度,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法制或法治的现状,以及能否或多大程度上实现法制和法治。” 无论是法学专业学生还是非法学专业学生,都或多或少要学习法律知识,针对法律知识的专业性,必须加强法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适度招聘更多的法律专业教师,壮大专业教师队伍。正如上所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很多并非法律专业出身,法律知识不够健全,对法律的认识不够深刻,与法律相关的案例了解也相对较少,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有纯理论灌输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几节课,学生就会感受到法律知识的枯燥性,逐渐就会对法律知识失去兴趣。另一方面,要提高法律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出更适宜的相关知识,在教学方法懂得适时调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应定期组织法律教师交流会,互相学习教学心得,并邀请学生也参加,通过学生能够了解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可以提高以后教学的针对性和规避性,对法律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法治信仰的培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教学成了无的放矢。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法律知识最便利的方式,可以说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成果。课堂教学应改变满堂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身参与,只有亲身参与了,才能感受到法律课堂的趣味性,体会也会更深刻。比如,可采用案例教学,由老师给出案例,一部分同学对案例提出问题,另一部分同学来回答问题,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另外,转变教学理念至关重要,必须把教学重心从传授法律知识转变到培养法治信仰上来,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忠实的法律情感、坚定的法律意志、端正的法律态度和崇高的法律信仰。法律的信仰比法律知识本身更有力量,正如哈弗大学教授伯尔曼所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近年来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杀人案件,如“马加爵案”“药家鑫案”“林森浩案”等等,都是缺乏法律信仰的表现。这些方面案例都告诉我们,仅仅传授法律知识是不够的,法律的威严只能约束人的行为,要想约束人的内心,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对法律有着崇高的信仰,而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要靠老师在课堂上的的教学,长期的耳濡目染之后,信仰就会逐渐养成。

    (三)完善社团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法治实践

    社团是大学校园的活跃细胞,也是学生参与最多的组织,搞好法律类社团建设,对校园的法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首先,在社团的换届竞选上要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存在,以及如何行使这些权利。其次,法律类社团应多组织与法律相关的比赛,如法律知识演讲比赛、法律知识辩论赛、模拟法庭等。在比赛过程中,选手互相竞争,要想取胜,就要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要更加深刻,相信一场比赛下来,参赛选手和观众都会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这就有利于他们对法律的信仰更加坚定。其中,参与对象应为全校学生,并且应更多鼓励非法学专业学生参与,因为他们的法律知识相对较薄弱,更应该大量学习。最后,法律类社团可以在校园里多做些法律类的宣传活动,如在宣传栏粘贴法律知识的海报,每周举行一次法律知识讲解,可以在校园里多设几个服务点,让活动的辐射范围更广,以便更多的学生能了解到法律知识。另外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微信等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现在大学里微博微信已经普及,可以在每天公众号里推出某方面的法律条文,长期做下去能使学生的法律知识面更广。上述方式在让学生们学到法律知识同时,还能够使校园里宣传法和学习法律知识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法治文化氛围也将变得越来越浓厚。

    除了社团法治活动外,学校还应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法治实践,理论的知识和抽象的信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检验,只有在实践中,他们才能亲身感受到法律的正义之所在。高校可以组织法律知识下乡互动,由老师带队,队员中包含法学专业学生和非法学专业学生,在给村民讲解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能使学生自己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法庭旁听,真真切切感受到法律的实际运用,看看自己的课堂所学与实际中的应用有哪些差距。另外,名家讲坛、法官律师进校园也是很好的活动,学校可以在“3.15消费者权益日”“12.4法治宣传日”邀请名家和法官律师来学校进行法律知识的讲座,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提出来,看看名家是如何看待,同时法官和律师可以更加直接地教授学生法律知识以及让他们了解审判方面的问题,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就会逐渐弄明白更多与法律相关的问题,所学的法律知识就能得到检验。最后,除了这些正面教育措施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监狱,让学生亲眼目睹违反法律所付出的代价,从反面教育学生要遵守法律,要做一个有法治信仰的人。

    (四)加强道德教育,发挥思想政治课对法治教育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相互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法律与道德犹如社会的一对翅膀,相得益彰。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但法律也并不能调整所有的社会关系,很多时候必须得靠道德来调整。而且,信仰法律本身是一种道德,一个不讲道德的人,也根本不会把法律放在眼里。道德的润滑剂作用如果能发挥至极,法律的利剑可以永不出鞘。所以,要想搞好法治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乃至全民的法治信仰,道德建设也不可缺少。校园里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贴小广告、在宿舍养宠物以及考试作弊等现象虽谈不上违法,但这些都是道德意识不强的表现,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是否影响到他人。加强道德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具有直接作用,这也就间接地为法治教育打下了基础。

    加强道德教育,离不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这是对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最为直接的重要一课。另外还有“中国近现代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这几门课程里,学生可以与思想家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学习他们为人民大众着想的伟大胸襟,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重温历史,勿忘国耻,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使他们做一个能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出力的人。这些都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道德情操,間接上促进了他们法治信仰的形成。同时这些课程中的涉及的法治问题,对法治教育也具有直接作用。因此,对于这几门课程,学校将它们与专业课一视同仁,无论是在平常的教学,还是在期末的考核,都要严格要求,否则道德基础跟不上,法治教育也难以取得进展,法治文化氛围也难以形成。

    总之,“法治意味着一种常态性政治生活和公民日常生活方式的建立” ,法治建设也是一种先进文化的构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对社会、高校以及学生个人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学校必须做到从“制”到“治”的转变,做到从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到对师生进行法治教育的转变,做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做到从单纯的法治教育到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并举的转变,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法治教育,培养校园主体的法治信仰,才能使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曾 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