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和语文教学的“文化逻辑”

    任何

    【摘 ? 要】“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学语文就是学文化,但文化教学容易大而无当。故以《两茎灯草》为例,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探讨和梳理教材背后的文化逻辑,为文化教学提供具体切口,为一线教师产生文化自觉,进行深度文本研读提供思路。

    【关键词】深度学习;语文教学;文化逻辑

    有社会行为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五只猴子放进一个挂有热水喷嘴的笼子里,喷嘴下吊一串香蕉。一开始,猴子看到香蕉就去摘,但上面设有机关,一碰香蕉,喷嘴就喷出热水,把摘香蕉和没摘香蕉的猴子都烫得龇牙咧嘴。几次反复之后,所有的猴子都不敢摘香蕉了。

    实验继续。实验员把一只新猴放进笼子里,替换掉一只原有的猴子。新猴看到香蕉就摘,但被其余猴子拦住一顿乱打。反复几次后,尽管新猴莫名其妙,却也不摘香蕉了。重复这个环节,直到笼子里都是新猴,它们都没有被热水烫过,但所有的猴子相互戒勉监督,都不去摘香蕉了……

    这是一个关于文化的产生、传承、衍射对动物行为产生影响的例子。猴子与人当然有区别,但社会行为学家坚持认为,人类的文化其实与之大同小异。

    我们天天学文化、教文化,其实给文化下定义并不容易——有广义的、狭义的、显性的、隐性的文化之分,还有制度文化、组织文化等等,不一而足。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机构。哲学上对文化的定义则是智慧群族的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既有、传承、创造与发展的总和。而语文教育中的“文化”,基本是兼而有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其内涵就包括“意识与态度”“选择与继承”“包容与借鉴”“关注与参与”四个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都可当作上述观点的佐证。

    学习文化,不能只看文化现象,而应该厘清文化背后的逻辑。文化逻辑指在一种文化中,基于逻辑体系建构的思维方式与认知习惯。它是文化活动的中枢,制约着文化感知、辨析与发展的进程,各种文化现象都与隐藏其间的文化逻辑有直接关系。认知层面的文化概念容易梳理,但对自身的文化思维有敏锐的自觉、有思辨能力并能合适地运用,则不简单——其实语文中的文化,大部分应该指后者。学者曹明海有言曰:“语文教育不可能只是单纯的語言技术训练,而应是一种文化陶冶教育,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蕴含着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 [1]但在课堂中,无论是解读文本,还是实施教学,由于文化概念过于宽泛,教师对文化的定义不明,教师的文化意识不强,教材的文化学解读能力也不足,课堂中的文化教学或流于空泛,或只涉及文化现象,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借助其他学习理论,另辟蹊径,或不失为高耗低效的语文教改途径。

    一、语文教学的“深度学习”何以成为可能

    “深度学习”本属于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范畴,目的在于让机器具有分析学习能力。[2]教育学领域受到启发,也提出类似的概念——美国学者费伦斯·马顿(Ference Marton)和罗杰·萨尔乔(Roger Saljo)在《学习的本质区别:过程与结果》中首次提出,经过不断演化与发展,“深度学习”有了教育学意义上的界定与运用。[3]一般地说,“深度学习”指的是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生超越对表层知识的学习,进入到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运用高阶思维,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体系进行重构,并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最后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深度学习”当然不只是学生的“学”,还涉及教师的“教”。学者郭元祥由“深度学习”提出“深度教学”的概念:“有效教学必须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由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的统一,我把这种统一称为深度教学(deep teaching)。”[4]

    深度学习理论对每一门学科都有启发意义。语文教学,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教学,更应该符合深度学习的理论。有专家直接将其命名为“语文深度学习”,内涵为以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为载体,运用深度教学的理念和策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对语文知识批判理解和牢固记忆的基础之上,架构起新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让学生从语文知识之中梳理出文化的脉络,建立自己的文化理解。[5]

    文化的特性是理性的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感性外显。落实到具体的文本中,语词顺序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语词顺序代表着文化精神的次序,文本的结构就是作者思维结构、情感结构、表意结构的投射,故而文本形式是作者思维品质和结构的外显。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前提,是对语文教师功底的基础考量。

    二、例说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文本解读

    《两茎灯草》取自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一般的语文教师与学生研读严监生这个人物时,习惯于分析其吝啬鬼的形象,或拿其与西方文学中的其他吝啬鬼形象做比较,鲜有注意其中隐藏的文化逻辑。教师于课文中关注的重点,皆在小妾赵氏所说的“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随后于严监生溘然长逝之处,点出吝啬鬼形象,基本就算完成任务,再拓展一下的话,就是教育孩子不要当吝啬鬼,好东西要和大家分享之类的。

    其实严监生是“吝啬鬼”这一信息的提取并非难事,教学中不需要多花时间、精力进行分析,但文字背后的文化逻辑则大可把玩。严监生临终所托的人物先是大侄子,再是二侄子,随后是抱着哥子的奶妈,最后是小妾赵氏。作者吴敬梓为什么要这样编排人物的出场顺序,换一种排法行吗?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和逻辑呢?

    首先是“长幼有序”——这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支柱,深入国家、社会、家庭的每一个角落,“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荀子·君子篇》)在本文中,因大侄子为长,二侄子为次,哥子为幼,所以作者以此顺序编排人物出场,它是儒家传统文化在人们日常行为中的体现。

    其次,从该段的语词顺序中也可见中国千百年来“男尊女卑”的文化观念。《周易·系辞上》中记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列子·天瑞》中也说“男女之別,男尊女卑”。在该文中,赵氏尽管是妾,是“枕边人”,在亲疏关系上有较大的优势,但在重要场合的排位上,只能位居男性之后。

    比较奇怪的是奶妈,作为一个用人和外姓人,为何能在家里老爷弥留之际与大侄子、二侄子有同等发言权?奶妈虽是外人,但作为照顾哥子的人,可算是半个母亲,“母以子贵”①,因此她的出场顺理成章。“母以子贵”的佐证在《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中也有:“任凭他是青楼婢妾,到得收他做了侧室,后来生出儿子,做了官,就可算的母以子贵……”可见“母以子贵”的重点是要有儿子,能够传宗接代——生了儿子就是“弄璋之喜”,生了女儿只能是“弄瓦之喜”。儿子倘若做了官,那就更了不得,为娘的即使是青楼婢妾,也照样可以被收为侧室甚至扶正。

    这里需说明一下,赵氏置于奶妈之后,不仅是文化逻辑的原因,也是小说这一独特艺术的审美需要。一篇好的小说,剧情必然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若是将赵氏放在奶妈之前来描写,当她指出了两根灯草后,严监生双腿一蹬,后文便无法续写,奶妈和哥子出场的意义和机会都没有了——当然这是余话。

    以文化逻辑统摄语词顺序甚至语言文字和文本,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也俯拾即是。例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将相和》,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立了功,赵王封他为上卿,但将军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从言语方式上就可看出廉颇傲慢,说话时“我”字当头,对别人直呼其名,完全是没有教养的武夫形象。而蔺相如是这样说话的:“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仅仅通过这样的表达,一个深谋远虑的谦谦君子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还有,在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中,出场人物是先官后民,官由大到小,都体现了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的特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由家庭结构辐射而来,官是“父母官”,民是“子民”,这样的言语背后,都是成百上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习惯和逻辑。

    人的言语行为背后潜伏着文化逻辑,教材如此,现实生活也不例外——我们介绍家人,会依次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其编排依照长幼有序、男尊女卑、内外有别而来。在西方社会中,人们会说“Ladies and gentlemen”。女士优先,是西方的礼仪原则,可以追溯到领主时代的骑士精神。当然,人们在使用这样的言语或者行为时,大部分都“当局者迷”,都成了“文化的傀儡”。

    三、结语与建议

    说到底,教语文不是仅仅教语言技能,教师还要通过“深度学习”这样的方式对言语知识所包含的本质、规律、思想、价值等进行转换,让学生理解语言,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当今注重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中,“思维”与“文化”占据其二,不但说明两者都很重要,也说明两者处于同一层级,相互关联——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离不开文化研习过程中的训练,而文化得以传承,也必须有基于深度学习而得到的思维品质。这样的课堂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旨和方向,也几成共识。[6]

    再返回卷首的实验——猴子的行为被一种文化所规范,它们只会盲从,不会去了解这种文化是什么,也就是没有“文化自觉”。但人应该超越猴子——我们深知,文化或许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软实力,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倘若不关注、不研究,“文化传承与理解”就无从谈起,我们也难以回应时代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文化的构成[J].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4(7-8):4-6.

    [2]陈先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与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4.

    [3]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5):29-30.

    [4]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17-23.

    [5]郑新丽.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深度教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03-108.

    [6]伍远岳.论深度教学:内涵、特征与标准[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4):58-65.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小和山九月森林 ?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