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物通讯播音的气韵生动

    隋鹏

    【摘要】人物通讯播音是播音文体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播音工作者必须掌握人物通讯播音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自身语言功力,进一步优化创作活动,更好地为传达人物通讯稿件内容服务。人物通讯播音不能仅停留在表层,有声语言创作主体必须深入内里,全方位、多角度发掘通讯人物的鲜明特点,再通过深化理解和升华表达,将作品推送到有声语言审美空间。通过提出人物通讯播音要“气韵生动”,从美学、艺术学、意境论、新闻传播学等维度,讨论了必要性;还从创作主体、创作客体、传播对象等角度,说明了重要性。

    【关键词】人物通讯;播音;气韵生动

    人物通讯主要报道某个人或一些人的思想、言行和成长过程,进而体现其精神境界的高尚,起到教育、鼓舞或启迪受众的作用。

    新闻传播重在“有效”——所传信息被受众接收、接受;艺术创造重在“审美”——所现内容让受众领会、体悟。播音既具备新闻属性,又具备艺术属性,二者统一于播音创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有效”是“审美”的基础,“审美”是“有效”的深化。

    在中国传统审美理论中,“气”占有重要的地位,“气作为宇宙生命原质,也是创作的本源”。[1]无论是文章、书法还是绘画、音乐,都“提倡艺术描写和表现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元气流动的韵律与和谐”,[2]即创作主体对作品意境或韵味的追求。其中显现出来的韵律美和意境美的形态,就是“气韵”,其必然包含作品的内在气质、精神诉求和鉴赏体验。

    创作主体在创作作品时,自觉不自觉地将个人的生活经验、审美情趣、精神境界等融入作品之中,受众所感知的作品,是带有创作主体主观意愿的客观存在,受众是从创作主体及其作品的相互关系中去感受创作主体的创作意愿的。其中从主客观的统一中显现出来的作品的生命活力和运动规律,可稱为“生动”,必然彰显作品的时代风貌和感召力量。

    “播音创作活动,由多种因素组成”。[3]从传播过程来看,创作主体合理运用创作依据,完成播音作品,通过传播设备,传及受众;基于传受关系而言,播音作品被受众接受,只是完成了“万里长征第一步”,要想达成传播目的,还需作品对受众有足够的吸引力。“成功的作品,主要看是否达到播出水平”,[4]作品质量的高低,应当从其传播效果来检验。优秀的播音作品,必然走正确的创作道路;“气韵生动”的提出,则是在此基础上,增扩了播音创作的美学空间。

    一、人物通讯播音气韵生动的四个维度

    人物通讯对人物的刻画一般是多角度的,“特别是通过人物处在典型矛盾冲突中的思想行为,表现这个人物的思想品格,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5]如前所述,“这个人物”可以是某个人,也可以是有代表性的某些人。“通讯播音,是播音员以真实的情感体验,具体、形象、生动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播音主持文体”,[6]播人物通讯时,必须“有动于衷”,以“真实的情感体验”,表现“人物的思想品格,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带动受众感受和理解。播好人物通讯,传情达意、形象具体只是第一层面的要求,还必须从“气韵生动”的美学角度来探索。

    (一)有声语言的美感价值

    张颂教授认为,有声语言创作有生存、规范和审美三重空间。在审美空间,创作主体实际上“是进入了艺术创作,他必须具备艺术修养、艺术功力,他的理解力、感受力、表现力等必须超越规范空间的一般要求,达到‘不工者,工之极也的境界”。[7]这就从美学视阈阐明了有声语言作为高层次精神交往活动的本质,也从审美层面召唤了有声语言脱离低级趣味的回归。创作主体的创作过程,就是主体对有声语言美学价值的认知和发掘过程,是一个逐层推进、深入发展的过程。

    创作主体在进行人物通讯播音这一有声语言创作时,也必然期望进入审美空间,其对美的追求也不是凭空产生的。一方面,“声音是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语言文字的审美意义是通过声音来感受的”,[8]稿件文字辞藻句式修辞之美的音声化状况,体现出创作主体运用声音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物通讯播音的成功与否;另一方面,人物通讯播音时,主要人物的特征是否充分展现,创作主体感同身受的体验是否到位,都影响着作品最终呈现出的样态,进而影响有声语言艺术表达的程度和传播效果。

    (二)播音创作的艺术属性

    人物通讯播音理应属于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的范畴,其艺术特征不可无视。在播人物通讯时,播前的准备(包括创作主体的广义备稿和针对具体稿件的准备)属于“艺术体验”——究竟“我”和通讯中的人有哪些相连相通之处,要建立起联系;创作主体充分调动内心情感,运用有声语言表达内部技巧酝酿创作属于“艺术构思”——要从便于受众接收、接受的角度出发,紧密联系稿件,内心涌动起来;创作主体通过声音形式,运用有声语言表达外部技巧,将之酝酿的内容形成播音(艺术)作品属于“艺术表现(传达)”——要力求作品形式和内容“双丰收”,真正具有感染力而不是矫揉造作、虚情假意。这一过程,统一于创作主体对人物的把握,也就是对人物思想、言行等各方面的理解之上;向纵深看,把人物形象艺术地展现给受众,又不失朴实和真挚。归根结底,“播音员依据稿件进行播音再创作也需要经常深入火热的生活”。[9]

    (三)艺术创作的意境观瞻

    “意境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没有艺术形象就没有意境”。[10]“意境美不应该属于客观、自然,她是人类的一种艺术创造”。[11]播音作为语言艺术创作,离不开对意境的营造。播音作品意境美的产生,离不开传受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创作主体的审美情趣、创作意愿(态度)直接影响作品的品位、格调,另一方面,受众“对视听作品的接收实质上成为对文化作品的解读”。[12]因此,创作的主动性和解读的主观性,就要求创作主体必须从传受双方考量创作的可容性空间,对有可能产生的影响有所判断、负起责任。

    播音作品应该包含创作主体的情感态度,人物通讯播音同样是这样。要想避免“机械念字”的情况,走出“不走心”的禁锢,必须从创作准备阶段就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增强感受力,真正“进入”人物通讯之中,最大可能寻求与通讯人物的“对话”。播音时,首要的是把通讯中体现人物特点的地方播得清晰准确,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艺术形象”,在此基础上,完成意境的营造。

    (四)新闻传播的效果追求

    播音作为新闻传播活动,其效果一方面体现在所传递的信息能为受众接收、接受,另一方面体现在受众接收、接受的程度。“播音创造和受众接收是个反馈的循环系统”[13],新闻传播与传受双方都有密切关联。从传者角度来看,如果所传内容没有被受众接收(看到、听到),那么信息传播是不成功的;所传内容被受众接收只是第一步,还要让受众接受——或认同,或反对,或强化,或弱化……受众接收的信息,应该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引发他们的思考,推动他们的判断和行动,从而(在文化知识、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等方面)提升他们的水平。从受者方面来说,受众愿意接收和接受对他们有意义的信息——或有用,或有趣,或迫切,或新奇……但也必须反对无原则无底线的“贴近”。

    播讲人物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作品,首要目的就是将通讯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介绍给受众,人物活动引发受众反应,如爱憎、褒贬、扬弃等等。我们探讨人物通讯播音的气韵生动时,不能忽略其最基本的要义,如果离开体裁特点谈气韵生动,人物通讯就会播成“空中楼阁”。在播清楚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創作主体才有可能在审美追求上更进一步,人物通讯播音不深入内里,就如同“隔靴搔痒”。我们认为,创作主体进行人物通讯播音创作时,必须从最基本的目标入手,“在语言功力所及的层面上,向美学理想逼近,才会实现其真正的社会文化价值”[14],这也是对新闻传播活动需求的满足。

    二、人物通讯播音气韵生动的四个意义

    人物通讯播音的气韵生动,既有有声语言美学追求的透视,也包括自身的鲜明特点。和文艺性作品相比,人物通讯播音多了一份理性和干练;与新闻性作品相较,人物通讯播音多了一份感性和通达。分析、探讨、追求人物通讯播音的气韵生动,对提升人物通讯播音质量大有裨益,笔者试从创作主体、创作依据、受众等角度浅要分析其中的意义。

    (一)体现情声气的和谐统一

    “任何一次播音,哪怕只是一两句话,都离不开情、声、气及其关系”。[15]情感、声音、气息的和谐统一,有利于传达作品的精神实质,有利于发挥语言传播作用,有利于吸引受众。创作主体要想做到情声气和谐统一,必须从创作准备阶段开始,对将要播讲的人物通讯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必须和作者一样,要深入稿件之中,不断深化感情,激发强烈的播讲愿望”。[16]创作时,要全神贯注、全情投入,使受众真切感受到作品的丰富内容。上文提到播音创作的艺术性,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播音员的二度创作之中。如果仅把文字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就是简单地见字出声。播音员还必须有自己的感受,情绪的变化致使创作主体产生不同的创作状态,状态的调整引起声音的变化,创作的多姿多彩和广阔天地由此生发。

    第26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一等奖作品《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以下简称《马氏》)这篇通讯,是通过介绍河南开封人马保东信守承诺,为还欠款,二十年来一直寻找帮助过自己的生意伙伴新疆哈密人马奋勇的故事。创作主体进行创作准备时,要充分认识播讲“马氏”兄弟故事的重要意义,除了仔细研读人物通讯文本调动自己有关“诚信”的积累,想一想播讲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在经过认真酝酿之后,“马氏”兄弟的感人故事深深触动了创作主体内心,引起其共鸣,继而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受众听。于是,情感、声音、气息联动——气托声、声传情,创作主体一气呵成完成创作。

    (二)发掘创作主体的表达愿望

    创作主体面对一篇人物通讯,如果没有强烈的表达愿望,就极有可能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强调人物通讯播音气韵生动,就是想通过目标设定,使创作主体的情感积聚具有潜意识走向,使创作主体的情感迸发拥有方向性指引——创作主体的强烈情感与作品人物形象的融合,使通讯中的人物“活生生”展现在受众眼前。准备播讲通讯《马氏》时,如果仅看到马保东和马奋勇二人的故事,还不足以将对兄弟俩的赞美之情完全表达出来,这时候创作主体应当充分调动平时的积累,比如中国古代“曾子烹彘”的故事、201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信义兄弟”孙东林和孙水林的故事等,使自身加深对“诚信”的感受,体会到马氏“兄弟”诚信故事的深刻内涵和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作用。

    (三)彰显创作客体的内涵指向

    创作客体,也可以称为创作依据、创作素材,“是播音创作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7]稿件作为其重要构成,自然是人物通讯播音不可或缺的材料。播音员进行有声语言创作,前提是对文字(语言)稿件有所钻研。我们提出“内涵指向”的说法,是期冀创作主体在表达过程中,始终牢记稿件本身的内容——主要说了什么?为什么要说?这是一个主客体之间相互流动和互为强化的创作过程。主体的表达要符合客体的本质要求(如《马氏》的主题是诚信,播讲时要牢牢把握住),客体的精神实质推动主体表达的深化、升华(如《马氏》的播讲,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应当引发受众对诚实守信的思考)。

    (四)引领受众的理解感受

    创作主体的创作目的,是使受众接受作品,我们谈“人物通讯播音的气韵生动”,创作主体不能停留在播讲人物通讯表面,要带领受众向更高层次迈进。要思考作品本身的意境是否通过有声语言被创作主体充分传达出来了,创作主体要有责任意识,通过不断强化自身的语言功力,提升播音水平,营造出吸引并指引受众的作品氛围。

    播音实践活动的创造性、艺术性,需从人本角度去考量,创作主体若没有人文精神的观照,很难使作品上升层次,很难和受众产生共鸣。创作主体所播讲的人物通讯,有的是已播发刊载过的,有的是首次与受众见面,无论哪一种,创作主体都要从中探寻到“兴趣点”“新鲜点”,对于深度刻画人物、鲜明表现主题的地方精工细琢,与受众一起了解通讯中的人物,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切不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

    研究人物通讯播音的气韵生动关乎人物通讯播音的水准和方向。作品的内在气质、精神诉求和鉴赏体验以及展现的时代风貌和具有的感召力量,都需创作主体来参与呈现,同时强调作品对受众的吸引程度。气韵生动的提出,进一步突出了对播音创作作品的追求,落实到人物通讯播音创作上,就是通过播音这个艺术创作活动,体现创作依据的内容之精彩、音韵之美妙、意境之悠远,满足受众对优秀作品的审美期待;就是通过充分发掘创作主体的表达愿望,以其情声气和谐统一的有声语言创作,彰显创作客体的内涵指向,引领受众理解感受。这样,让人物通讯作品的艺术性、新闻性、音韵美、意境美等诸多要素融合统一,增强作品的理解力、感染力、行动力、传播力,才足以创作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完成传播任务。

    参考文献:

    [1]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1.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49.

    [3]姚喜双.播音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8:33.

    [4]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三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5.

    [5]毕征.播音文体业务理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89:125.

    [6]姚喜双.播音主持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2.

    [7]张颂.朗读美学[M].修订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

    [8]徐丹晖.语言艺术探索[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222.

    [9]齐越.献给祖国的声音[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85-86.

    [10]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

    [11]张颂.朗读美学[M].修订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40.

    [12]李洪岩,柴璠.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文化品位及审美趋势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3.

    [13]祁芃.播音主持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9:104.

    [14]张颂.朗读美学[M].修订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3.

    [15]张颂.播音主持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35.

    [16]虹云,方明.怎样播通讯[A]//徐朝晖.播音风格与艺术丛谈[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9:45.

    [17]姚喜双.播音导论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47.

    (作者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二级播音员)

    编校:王 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