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表达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张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对于语言能力有限的幼儿来说,艺术更是他们表达感受与体验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的组成部分。

    正因为艺术是儿童个性化的重要表达方式,我们时常会说,要尊重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表达,关注其中彰显的创造力。因此,在幼儿园艺术教育实践中,教师说得最多的大概就是:“你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你们想画什么就可以画什么”“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是,我也时常听到教师们这样说:“我自己画画不好,唱歌也容易走调,所以我能不开展艺术活动就尽量不开展。”“我觉得我没什么艺术能力,我不能去影响孩子们的审美!”“我们在师范院校学过唱歌跳舞画画弹琴,但每样都学得不精。”与不自信的教师们类似,孩子们在艺术上也并不自信,比如,迟迟不敢落笔,生怕自己画得“不好”;总说自己没有准备好,不想展示;常常对着其他孩子说“老师没让你画这个”;在家可以非常放松、兴致高昂地跟随音乐舞动身体,却不喜欢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表现……都说“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可是这些“艺术家”究竟因何而不自信呢?

    抛开这些,我们再来设想一下:

    如果你是园长,当你要为艺术教育行动研究选择课题组成员时,你首先想到谁?是擅长艺术的教师吗?

    如果你是教研组组长,园长请你组建一个合唱团,你认为什么样的孩子能入选?是“唱得好”、在歌唱方面“有天赋”的孩子吗?

    如果你是某个班级的教师,在设计和开展艺术活动时,你会选择不熟悉的艺术形式和材料吗?你会担心孩子们的表现达不到预想的艺术效果吗?虽然你一定会给孩子选择和创造的空间,但你是否依然会为了让孩子能够产生“好”的作品而搭建各种“脚手架”,控制各种“关键细节”呢?

    以上这些问题其实都指向了同样的问题:我们是否真的相信艺术是每个儿童在一日生活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要在掌握专业技能后才能进行艺术欣赏和表达?我们是否真的相信艺术表达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权利,而不是某些有天赋的人或者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的特权?我们是否真的相信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而不是要在教师教导之后才会表达和欣赏的“小小艺术生”?

    让我深受启发的一个例子是,在美国高瞻课程为儿童提供的艺术工作室里,课程专家特意不让专业的艺术教师来授课,而是选择让班级教师参与到这项工作中。这些教师在最开始时同样感到不安:“我不会画画!我怎么去教艺术?”为了使教师们认识到自己具备进行艺术教育的潜能,课程专家让这些教师回忆自己运用审美能力进行过的艺术活动,比如,装饰自己的家、摄影、给照片镶框、设计报告标题页等。高瞻课程的理念是,不要求每位教师成为专业艺术家或艺术教育专家,但要求教师把自己视为艺术家,认识到自己平时就在进行着艺术活动,具备进行艺术教育的潜能并自我肯定,同时把这种感受传递给幼儿。这样,幼儿同样也能相信“自己就是艺术家”。

    这极大地启示我们,艺术其实并不是高不可攀的“阳春白雪”,艺术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儿童在分享他们对自然界中光线、空间、色彩、声音等方面的观察和感受时,其实既在进行科学探索,也可能正在进行着艺术感知与表达。因此,学前艺术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艺术特长生,每位教师都可以和儿童在一日生活中一起谈论艺术,每个儿童也都会在一日生活中通过艺术来感受、表达和沟通,艺术表达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艺术表达既然是每个儿童的权利,那就应让所有儿童都参与进来并找到自信,教师们不要轻易去筛选或批评这些“艺术家”。让我深受感动的一个案例是,在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引领的创造性艺术研究项目中,上海虹口区体育幼儿园的教师们把过去部分幼儿的合唱团变成了属于所有幼儿的合唱队,他们说:“艺术之于人类的作用,最明显的莫过于情感的抒发和表达。组建合唱队的价值是精选少部分幼儿,培养出一支有一定水平的唱歌队伍,还是让所有幼儿都享受合唱的乐趣?我们更偏向后者。所以,全园的每一个幼儿都有参加合唱活动的机会。”幼儿园还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改编歌词,所以合唱队的孩子们不仅能一起唱熟悉的歌曲,还能通过创编唱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园长和教师们感慨道:“歌唱着实是人类的本能。这群学龄前儿童的技巧如何实在不是最重要的,他们将欢乐和生命力唱在眉眼间、嘴角上、手舞足蹈的动作里,唱进彼此的心里,才是最重要的!”

    艺术表达既然是每个儿童的权利,那么每个儿童不同的表达方式都值得尊重,我们更不应要求他们的艺术表达方式向成人靠拢。当我们在心底真正认同“艺术属于每个个体”,真正尊重每个孩子多样化的自我表达与表现时,我们就不必纠结于如何为儿童产生成人眼中的“优秀”作品而搭建各種“脚手架”,不必纠结于自己是否是个优秀的艺术家。当我们用开放、欣赏的眼光去接纳每个孩子基于个人体验的表达表现并支持他们时,我们会发现更多的“哇”时刻,会真正认同儿童就是拥有极大创造力的天生的艺术家;我们也就能经常看到幼儿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奋感和自我满足感,也能经常看到幼儿迫不及待地招呼成人或同伴来欣赏自己的艺术作品。

    艺术技能高低,真的不是最重要的;艺术让每个孩子更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